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 >

第11章

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第11章

小说: 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进入电视台不久,刘德华立即领到了任务,参与《花艇小英雄》的拍摄。    

 


第四部分:跑龙套的日子坐上花艇的小英雄(2)…(图)

  这是董炜和庄而静的戏,刘德华在里面,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配角。无线电视台正准备推出一批女星,以便有足够的后备力量,庄而静便是他们重点推出的一个新人。庄而静因为在几部剧集中的突出表现,已经成了一线女星,全港知名的后起之秀。董炜则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演员,在古装武侠剧方面,造诣极深。无线电视台让他和庄而静配戏,自然是想以老带新,提高该剧的收视率。    

    刘德华是第一次演戏,往摄像机前一站,才知道自己在艺训班所学的那些东西,在这里似乎派不上太大用场。虽然他极其努力,仍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即使如此,他的努力以及待人的真诚,还是给那些前辈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尤其突出的一点,刘德华有一手理发手艺,一旦有时间,他就帮人理发。他的热心与乐于助人让他赢得不少的好评,结下了诸多人缘。    

  董炜就是此时和他成为亦师亦友的朋友的。    

  这部电视剧播出后,收视率差强人意。刘德华虽然做着走红梦,却也知道,以一部配角剧走红,可能性不大。结果也不出他所料,有关他的表演,几乎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    

  接下来,电视台又给了他另一部电视剧《苏乞儿》。    

  这部电视剧可了不得,演员绝对是豪华阵容。男演员领衔的是周润发。当时的周润发,可是香港头牌红星,已经是红透半边天了。他就是收视保证,就是号召力。有他出场的电影电视,几乎没有不卖座的。女演员领衔的是米雪,这又是一个大红星,被认为是汪明荃以来,香港最有实力的女演员,早在刘德华还是一名学生时,她便已经大红大紫。有了这样两个大牌名星,这部电视剧,想收视率不高都不可能。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高刘德华一届的艺训班大哥苗侨伟。苗侨伟已经演过不少电视剧,早已经被无线电视台内定为力捧的小生后备。    

  在这部剧集中,刘德华的表演,也只能算是平平。但是,他为人的态度,以及努力工作的勤奋劲,给老大哥周润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日后,周润发给了刘德华好几次机会,可以说,为刘德华走红,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另一方面,周润发又成为刘德华在事业上立志要超越的高山,并且还一度成为情场上的竞争对手。    

  两人虽然始终都是朋友,只是其关系,也多少有点微妙。    

 


第四部分:跑龙套的日子戚美珍红了(1)…(图)

  在第十届学员中,最幸运的大概要算戚美珍了。    

  早在艺训班时,她就是女生中最有实力的,老师对她寄予厚望。进入无线电视台之后,又逢高层推出大力培养年轻女星的计划,为了同亚视争夺收视率,他们计划推出一批具有实力的女演员。    

    戚美珍几乎是出演第一部剧集,便一炮而红。    

  那段时间,总是有记者跑到电视台来采访,采访的对象,自然是刚刚走红的戚美珍。甚至不仅仅是戚美珍,就是和刘德华同一届,毕业成绩并不如他的符钰晶,也迅速成了二线演员,只有他刘德华,还寂寂无名。偏偏他们这些人,又在同一间办公室。每次有记者来,无论男女,要找的,总是戚美珍或者符钰晶,倒是把他冷落在一旁,仿佛他根本就不是电视台的人,根本就与演戏无缘。    

  一名艺员,走红的标志,除了记者们的追捧之外,还有就是不断有导演监制来找他商量拍戏的事。戚美珍是炙手可热,同时有几部电视剧的头号或者二号女主角等着她去演。    

  第一次和记者接触时的尴尬,令刘德华永生难忘。    

  那天,他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化妆间里,看着戚美珍化妆。不一会儿,有记者来访,找的自然是戚美珍。刘德华知道没自己什么事,便转过身,干着自己的事。过了片刻,听到身后传来戚美珍的声音。    

  “喂,华仔,过来一起拍张照吧。”    

  人家这照片是要登在报纸上的,刘德华可不想露这种脸,这或许会让人笑话吧。因此,他装着没听见,没有转身,也没有应答。偏偏戚美珍不肯放过他,或许觉得大家都是同一届出来的,想给他一个机会?她又叫了一声。那一瞬间,刘德华真的犯难了,不知道是过去好还是不过去好。如果过去,人家会不会说他想借机出位抢镜头?如果不过去呢?或许那些人会说他装清高,扮大牌?    

  因为戚美珍一连喊了好几次,他不得不站起来,走到了他们那边。    

  于是,记者开始为他们拍照。戚美珍可真像个大明星,极其自然地搭着刘德华的肩膀,换了一个又一个角度,摆了一个又一个姿势。镁光灯一闪再闪,似乎拍了十几张。刘德华想,拍完了,应该没自己什么事了。做人要知趣,该是自己离开的时候了。他站起来,正想走开,突然出现了好几名记者,顿时面前是白光一片。刘德华猛一惊,暗想,这些照片出来的时候会有什么结果?这些人会不会乱写一气?    

  当时,他的表情非常怪异,以至于戚美珍有些担心了,问他:“华仔,怎么回事?”    

  “哦,没事。”他尴尬地说,然后抬脚走开,回到刚才所坐的位子坐下。    

  戚美珍和符钰晶离开了,因为有一名记者希望她们拍一些在停车场的生活照。刘德华暗自松了一口气,一场苦役,应该结束了。    

  刚刚喘了一口气,就听到身后有人说:“华仔,看这边。”    

  他心中一喜,难道这次有记者对自己感兴趣了?他闻声转过头,眼前镁光灯一闪。他心中暗喜,以为自己终于引起记者们注意了。不料,待他定下心神再看时,却发现,那镁光灯根本就不是对着自己,而是对着另一个“华仔”黄日华。    

  没关系。他对自己说。照相照得再多,又怎样?那只不过是纸上明星,招人话柄。如果有一天,我红了,我才不会像木偶一样,任由你们这些人摆布呢。    

  转而又想,他能红吗?同期毕业的同学,别人似乎都比他幸运,即使没能上一线,也差不多算是上了二线,报纸上多少也能露个脸了。可他却在这里坐冷板凳,记者见了他,甚至连点个头的兴趣都没有,好像他是空气一般。    

  难道自己选择这行,真的错了?    

  又有人在叫华仔,他想,一定又是叫黄日华的,他理都懒得理。那人又叫了一声,他还是不理。结果,那人在他肩上猛拍了一掌,说:“喂,装什么明星架子,打招呼也不理别人。”他转过身,看到的是同班同学潘宏彬。    

  刘德华心里突然一阵狂喜。终于有人愿意和自己说话了,不需要独自一人坐在这里煎熬了。他问:“你干什么?怎么满头大汗?”    

  潘宏彬说,他刚从外景地回来,外面热得要死。他和刘德华一样,也是跑龙套的。所以,见到这位老同学,就像见到久违的亲人一般,心里倍感亲切。    

  日子每天似乎都是一样的。身边的传呼机常常响起,看看号码,如果是不熟悉的,立即认定,又有人找他跑龙套了。而他的反应,也是千篇一律,抓起电话,拨了那个号码,不待对方出声,便提出一连串问题:“几点?什么地方集合?什么戏?”去了片场,剧本都不需要看,反正是杀手甲学生乙之类,导演对他讲上几句,立即就上场表演。    

  表演得好还是不好?通常都不会有人来评论,导演甚至都不太愿NG,往往一遍就通过了。毕竟是一个不起眼的配角,没有人愿意在他身上花太多的功夫。    

  刘德华自己也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再有电话来的时候,甚至连“什么戏”一句,都觉得多余,干脆省了。去了片场,拍完戏,拿到一点点临时演员的报酬,立即走人。事过之后,连自己都不记得到底演过哪些角色哪些剧集。    

  这是一种空前的寂寞,这种寂寞考验一个人的耐性,也冲击一个人的自尊。有些人,就因为耐不住这种寂寞,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疑问,最终放弃了这一行,去别的行业发展,那时,他们可能永远都不再有在这一行检验自己的机会了。也有些人咬着牙挺过来了,当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力硬挺的时候,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失落的洗礼,从而变得更加坚强,也更加明白奋斗对于人生的意义。    

 


第四部分:跑龙套的日子戚美珍红了(2)…(图)

  相比而言,刘德华的这一过程,还算是短的,周星驰的星途,却比他更加坎坷,他的灵魂洗礼期,经历了长长的5年。    

  中国有个成语,叫厚积薄发。也许,这些跑龙套的日子,便是厚积的日子。正因为有了这种厚积,思想上、心理上、性格上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丰厚的聚积,有了充分的准备,一旦有了机会,就会喷薄而出。相反,许多刚出道便风调雨顺,一炮而红的人,他们的   喷发似乎太早了些,以至于后来没有了积淀,显露出了薄积的弱点,于是后劲极其不足,明智者就立即退出了演艺界。    

  戚美珍的例子,便很具有典型性。    

  刚出道,她便红了,红得大概连她自己都觉得意外。可是,红给她带来的困惑也是非常之多,冲击非常之大。她和汤镇业等人去了一趟海滩,不料翁美玲自杀了,舆论便出现千夫所指的现象,说她对翁美玲之死负有责任,因为她在汤镇业面前说了翁美玲的坏话,导致这段恋情破裂而翁美玲绝望。刚刚出道的戚美珍,岂能受得了如此严重的指控?其实,那些说这类话的人并非不清楚,翁美玲和汤镇业之间分分合合,由来以久,就算没有她出现,结局也必然如此。    

  那时,苗侨伟正和梅艳芳谈恋爱。圈内人都清楚,苗侨伟和梅艳芳,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性格。尤其是梅艳芳,个性实在太强,又是那么红,别说是整个香港演艺圈,就算是整个香港,能够驾驭她的男人,又有几个。他们分手了,或许与苗侨伟认识戚美珍有关,也可能完全无关。但是,这两件事被记者们扯到了一起,戚美珍便成了一个横刀夺爱者,成了导致梅艳芳失恋的罪人。    

  突如其来的星运,令戚美珍惊喜异常,而突如其来的打击,却令她心力交瘁,迷失了方向。随之,她的事业受到了影响,心情也开始变坏,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和苗侨伟结婚之后,她开始逐渐淡出,后来更是做了眼镜连锁店的老板娘,倒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从这种意义上说,有一段与寂寞为伴的日子,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第四部分:跑龙套的日子机会总是擦肩而过(1)…(图)

  一次大型颁奖礼上,许多人站在电视台的一个大房间里,等待着上司的分工。上司左手拿一个本子,右手拿一支笔,向面前那些人看了一眼,然后叫道:“刘德华,你负责搀扶女嘉宾。OK?”刘德华答了一句:“OK!”    

  颁奖礼开始了,轮到颁发最佳一类的奖了,负责为获奖歌手颁奖的,是一个名女人,西装革履的刘德华向那个女人走去,主动伸出手,将她轻轻地挽住,然后迈着经过训练的步子   ,走向前台。    

  这是他的工作,他不得不表情肃穆地完成那一切。    

  那个女人前去颁奖了,刘德华的工作也完成了。他退到了后台,刚刚坐下,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走过来。所谓熟悉的面孔,只是刘德华熟悉他,他或许并不了解刘德华。他是圈内极其著名的电影人,有一种点石成金的神奇魔力。同时,他还是一个著名的音乐人,写过不少好歌,许多人唱着他的歌红透半边天。当时的香港演艺圈,多半认为,如果能够得到他的青睐,便等于登上了星途快车。    

  他的名字叫泰迪罗宾。    

  泰迪罗宾出现在后台,并且直接向刘德华走过来。最初,刘德华还不太相信,向左右两边看了又看,可他的旁边,并没有别人。即使如此,他还是不肯相信。或许,他是到后台来找什么东西,而这件东西,恰巧又在他所坐的地方?    

  泰迪罗宾直接走到了他的面前,并且主动和他说话:“你叫什么名字?”    

  他心中一阵狂喜,立即站起来。他的身材比泰迪罗宾高了一大截,站起来后,便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他很快发现这很不对,便弯下了身子,几乎是半躬着和他答话。“刘德华。”他回答说。    

  “你的外形很不错。我想请你为我们的下一部新片《彩云曲》试镜。明天,你到新艺城去找我。”他说。    

  刘德华心中一阵狂喜,或许自己的星运到来了?    

  第二天,他早早赶去新艺城。泰迪罗宾见了他,非常客气,也非常热情,立即着手安排,让他试了两个镜头,然后对他说:“你回去等消息吧,如果决定了,我会立即通知你。”    

  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刘德华回到了电视台。刚刚坐下,电视台的一位上司进来了,大声叫道:“刘德华,新香港的黎大炜,你知道吗?”    

  黎大炜?就是那个知名的导演吗?香港演艺圈,有几个人不知道他的?尤其是那些做着明星梦的新人,全都等待着这些名导的召唤呢。刘德华有些紧张地应了一声,那位上司便说:“你的机会来了。黎大炜给我们打了电话,想让你去试镜。我们同意了,你去吧。”    

  为了这次见面,刘德华着意装扮了一番,选了一套当时最流行的“特工队”服装,衣服上印有“特工队”的字样。推开新香港的大门,里面有一大堆人,所有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将目光转向他。他心中暗喜,以为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出名了,这些人全都认出了他。转而一想,不太可能,或许是自己身上的这套衣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过了片刻,他才发现,那些人的目光,并不是看着他的,而是看着他的身后。他转身看去,见导演黎大炜紧随自己跨进门来。    

  他礼貌地招呼一声。黎大炜看了他一眼,指着他,问:“你是……”他显然没有记住刘德华的名字,卡住了。刘德华连忙说:“我是刘德华,我接到通知……”黎大炜说:“对对对。”他又近距离从头至脚将刘德华打量一番,说:“不错不错,你简直就是《靓妹仔》男主角的化身。”    

  刘德华心中一阵狂喜。男主角?这么说,他跑龙套的日子,真的要结束了?    

  这两次试镜,都是空欢喜一场。《彩云曲》试镜时,虽然不是男主角,却也是一个大配角,戏份比较重。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泰迪罗宾给了他一个角色,不是试镜的那个,而是一个戏份很轻的配角。他在里面,基本上没什么特别的表现,日后,也很少有人提起他演过的这部戏。    

  他想,配角就配角吧,东方不亮西方亮。《彩云曲》演不成,还有《靓妹仔》呀,黎大炜对自己这么看好,应该问题不大吧。岂知,传呼机又一次响起来,他一看,是黎导的电话。他几乎是要高兴得跳起来了。可是,黎大炜在电话中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抱歉。”    

  刘德华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又一次机会与自己擦身而过。    

  刘德华说:“365个跑龙套的日子。我一直沉着气,没有气馁。我以‘A’级成绩毕业,也很相信训练班的导师并不会胡乱评分。我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