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 >

第16章

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第16章

小说: 不老的神话:刘德华画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喻可欣正独自在家,电话来了。他说:“你今天有没有空?我忘了带表,我想买一只便宜的表。”    

    喻可欣答应带他去西门町万年大楼买表。他得寸进尺,问她晚上是否有事,得知她没有安排之后,又要求晚上一起吃饭。然后,刘德华就乘出租车赶到了她家楼下接她。他是个有心人,前一天晚上,已经抄下了她家地址。    

  在西门町吃完日本料理,刘德华意犹未尽,又提出去看电影。喻可欣一听,便说:“好啊,正好有一部日本观摩片,叫《细雪》,我很想去看,应该很棒。”    

  往电影院走的时候,刘德华有意无意地碰了碰喻可欣的手。开始,她以为是旁边的路人,转头去看,发现身后并没有人。几次之后,她意识到,这是刘德华在向她传达某种信息。她心中暗喜,毫无疑问,一场恋爱就要到来了,那颗少女之心,顿时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说起来也是巧事,电影散场时,他们竟然异外地遇到了平鑫涛和琼瑶。这两位是喻可欣的恩人,如此见了面,自然会说上几句。    

  原来,当喻可欣还是一名高三学生时,有个朋友想报考台北的演员训练班,一定要拉着她去陪考,结果两人都考上了。结业后,当时的主考官徐进良导演、邵氏的方逸华小姐以及琼瑶电影公司都有意和她签约。到底签哪间公司,她拿不定主意,而且,她还未成年, 法律上不具备签约的资格。妈妈认为,她的外貌、个性和气质,都很琼瑶化,支持她签了琼瑶公司,连喻可欣三个字的艺名,也是出自琼瑶之手。她妈妈帮她签约的时候,却无法预料世道正在悄然变化。此时,琼瑶式的三厅式电影,早已经为观众所厌弃,加上又失去了林青霞和秦祥林两员大将。琼瑶夫妇勉强支撑了一段时间,已经无力为继。    

  喻可欣加盟之后,仅仅拍了一部《燃烧吧!火鸟》,就已经有了散伙的迹象,自然再没有影片给喻可欣拍。后来,香港新艺城找到了她,表示要让她前往香港发展。    

  第三天,刘德华再一次给她打电话,这次自然不是买手表,而是买乳液。理由是他没有带乳液,而宾馆只有香皂。喻可欣说:“不用买了,我家有好多瓶,你拿一瓶去用好了。”    

  他很快出现在她家,她将乳液拿出来,交给他。    

  所谓拿乳液,自然是借口。如果拿到就走,他这一番挖空心思,岂不是白忙了?可是,他说好是来拿乳液的,现在已经拿到了,不走有些说不过去。站在那里,他十分尴尬,脑子快速运转,想找出一个留下来的借口。她也站在那里,面对着他。她同样不想他走,可是,她毕竟不好主动让他留下来吧。    

  她说:“我正好要去买面包,我送你下去吧。”他跟着她下楼,却又悄悄将乳液放下了。买什么面包?自然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一次小小约会。    

  在楼下聊了一会儿,面包已经买了,他似乎不好再留,只好告辞。过了一会儿,刘德华又给她打电话,说忘了拿乳液,由此也可看出刘德华对喻一番良苦用心。    

  第四天的约会之后,他送她回家。他问她:“明天你有什么安排?”她说:“明天一早,我要起来拍声宝录像机的广告。”他说:“明天我正好也是早班。我收工后来找你。”    

  她说:“好。”看起来,这似乎是一次有心的预谋。    

  第五天的工作结束,刘德华并没有回酒店,直接去了喻可欣家。那时,她才刚刚收工回家,连妆都没来得及卸,他的电话就来了。    

  他说:“你已经到家了?我现在收工了,我来找你。”进入她家时,一锅刚刚煮好的红豆汤满屋飘香。    

  喻可欣请刘德华尝尝自己的手艺,刘德华当然求之不得,兴奋得像有点心吃的小孩,说:“味道一定很不错。”    

  她给他装了一碗,也给自己装了一碗。    

  他们边喝着红豆汤边聊天。聊起彼此的爱好,喜欢的书呀什么的,突然就聊到金庸,喻可欣说自己最喜欢的是《神雕侠侣》。她这样一说,刘德华立即哈哈大笑。喻可欣不太明白有什么好笑的,问他到底笑什么。    

  他说:“真是太巧了。我也最喜欢这一部,而且,我在香港刚刚演完《神雕侠侣》。”    

  喻可欣颇为惊讶,问他:“真的?你演谁?”    

  刘德华说:“杨过。”    

  喻可欣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天啊,他演过杨过?这么说,他是个大明星了?如果不是大明星,人家怎么可能要他演杨过?可是,他每天和自己在一起,哪有一点大明星的样子?完全是一个天真贪玩的小男孩嘛。喻可欣也喜欢杨过和小龙女,所以,主动和他谈起这两个人物。    

  如此一来,刘德华终于等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喻可欣喜欢《神雕侠侣》,但毕竟只是作为一般的武侠小说迷而喜欢。刘德华则不同,他在学生时代,便已经读过这部小说,后来为了演杨过,又读了好几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在读,还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对于杨过这个人物,他分析得恐怕比金庸本人还深入还透彻。其后是长达5个月的拍摄时间,每天,他自己就变成了杨过,深入角色之中,对这个人物,自然又多了一层了解。由他来谈起杨过,喻可欣哪里还有发表意见的份?只听得一愣一愣的,眼睛是越张越大,心底里,对他佩服得不行。    

 


第五部分:难忘长发飘飘疯狂从第五天开始(2)…(图)

  两人越谈越兴奋,越谈越亲密,根本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两颗心越靠越近,两人身体的距离,也在一步步缩短,最终,他们火热的唇,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后来,谈及此事,喻可欣说:“激情过后,我们两人在这间充满琼瑶式梦幻的小屋中沉沉睡去。他趴在我的身上睡着,就像是个稚气的小男孩。我的腿被他的身体压得有点酸,想偷偷地移开,可他在睡梦中还依恋地将我拉着不放。我心中升起一股甜蜜的暖意,那应该就   是真正的爱情吧。”    

  有关他们的相识到相恋,刘德华在多年后也曾谈到过,但相对要简略得多。 那是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刘德华坦率却又有选择地谈到了这段感情。    

  记者问他:“你们在一起多久?”    

  他说:“有三年。”    

  记者问:“是怎样认识的?”    

  “朋友介绍的。我认识她的时候,并不晓得她也是演戏的。”    

  “还记得她当天穿什么吗?”    

  “记得。她穿白衬衫,牛仔裤,肩上披着件红色毛衣,脚踏一双黑布鞋。我最记得那双黑布鞋。”    

  “是怎样开始的?”    

  “看戏、吃饭。我跟她看的第一部戏叫《细雪》。”    

  “那后来又怎样会导致分手?”    

  “电影里我也许是一个常常满口情话的大情圣,但现实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谈情说爱、情话绵绵的男人。我并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果说刘德华完全不懂得表达感情,那也不全是事实。只不过,在表达感情方面,男人永远都是无法毕业的学生,所以,他说自己不善于表达,也不算是错。    

  认识喻可欣仅仅13天后,刘德华便完成了在台北的工作,要回香港了。这13天,已经足以让刘德华和喻可欣记一辈子,因为在这13天里,他们由陌生到相识到相恋到相爱再到爱情如火如荼地燃烧,直到令两人发疯发癫发狂。    

  不久前,喻可欣将自己和刘德华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书,《情海星空——我与刘德华》在台湾和大陆同时印刷。最初这本书还未面世,一些内容便已经公开,媒体从部分内容中提炼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诸如刘德华召妓治伤之类,引起影迷们极度的不满,向喻可欣扔过不少的鸡蛋。    

  仅从他们的浓情13天来看,喻可欣的描述,除了对他们青春第一次有过度渲染之嫌,总体来说,应该说还是很干净的,也不算有悖于事实的。    

  在此,我们并无必要去揣度喻可欣写这本书的动机和心理,只需要了解一个事实,有关这段情,是确确实实的,无论是喻可欣,还是刘德华,都是真诚的投入。    

 


第五部分:难忘长发飘飘封杀即将发生

  事业顺利,爱情幸福,从台北回到香港的刘德华,心情格外的好。    

  可是,他怎么都没料到,命运之船,竟然行驶到了一段险滩,在他的前面,有一巨大的暗礁,正等待着他。而他对这一切并不知情,还沉浸在爱情的甜蜜喜悦之情中。    

  当时,《神雕侠侣》正在播放,收视率非常之高。如果说《猎鹰》还未能让每一个香港人知道刘德华这个名字的话,这次的杨过,却让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刘德华。    

  为了掀起更进一步的收视狂潮,将亚视远远地抛在身后,也为了能够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公司高层决定推出金庸的另一部力作《鹿鼎记》。    

  最初,公司考虑的,是用《神雕侠侣》的原班人马。    

  用原班人马至少有一个好处,即使剧集质量略差一点,收视方面,还是能够保证,因为这个班子,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观众缘。    

  于是,有关人士找到刘德华,将本子交给了他,计划让他出演韦小宝。    

  在这件事上,公司是埋下伏笔的,只是当时,刘德华并没有意识到。有关人士对他说,韦小宝这个人物,在所有的金庸人物中,是最特殊的一个,也是金庸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其性格特点极其鲜明,演员表演的时候,如果把握得好,很容易出彩。另一方面,他毕竟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正面形象,以刘德华这种正面小生人才,要演好这个人物,并不是没有难度。因此,公司并不是让刘德华成为惟一的人选。    

  那天,刘德华被电视台高层的一位负责人召进了办公室。    

  负责人首先对他最近的表现进行了一番评价,《猎鹰》收视率不俗,董事会以及决策层,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最近刚拍的《神雕侠侣》,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既为他赢得了荣誉,也奠定了他在电视台内部的地位。电视台决定,力捧几名小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成为电视台的台柱,他是其中之一。    

  对于这种说辞,刘德华自然表示一番感谢。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一定勤奋努力,保证不辜负高层的期望。    

  没料到,这位高层话锋一转。既然电视台要力捧这几名小生,自然就需要极大的投入以及一个长远的计划,因此,电视台希望同这些人提前续约。说着,一份新的合约,递到了刘德华面前。    

  对于刘德华来说,这件事更像是一个阴谋。前一份合约,尚有几年才能到期,现在就谈续约,是不是为时太早了些?他看了一眼新的合约,签的竟然是五年。他当时冒出的念头便是:天啊,第二份卖身契。    

  走红之后的刘德华,早已经真切地感受到,第一份卖身契,正在严重地侵害着他的个人利益。老板正是用这一纸合同,从他身上赚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他们提前将这些演员的未来签下,付出的酬金就会少许多。这样,公司可以从中赚取更多的利益。如果演员真的如他们所料红了,便可以为公司大把地赚钱。即使没有红,保持目前的势头,公司也不会有丝毫损失。    

  公司的这个举动,也是本着最小投资、获最大利润的商业规则来的,对公司应是合情合理的,但在刘德华看来,并非如此。所以他自然不肯签。可是,如果不签,后患无穷,公司可能利用他的第一份合约尚未结束这一点大做文章。毕竟无线电视台对他有栽培之恩,他不想和公司翻脸,便想采取拖的策略,想看一看再说。    

  事情才开头,他接到去马来西亚演出的邀请。无线电视台将《神雕侠侣》的版权卖给了马来西亚,从中赚了一大笔钱。这部戏在马来西亚非常火爆,掀起了一波收视狂潮。马来西亚方面因此和香港联系,计划请《神雕侠侣》剧组前去搞一个活动。既可以扩大这部电视剧的影响,也可以卖票收回一笔钱。刘德华渐渐明白,在这件事情上,不仅仅是宣传、提高自己和剧集知名度这么简单,无线电视台在最初的那份合同中,其实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的。比如电视剧的版权卖给了外国,作为演员,他们应该收取相当的版税。但最初的那份合同,将这些权利全都剥夺了,他们不仅得不到任何报酬,还要为此做宣传。    

  做宣传会有很少的收入,也会让演员在当地扩大影响,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倒是乐于参加的。只是心理上那种被剥削感,挥之不去。    

  虽然工作上有诸多不顺,可依然还有爱情的甜蜜可以舒缓自己疲惫的心情。接到去马来西亚演出的邀请,刘德华立即给喻可欣打电话,对她说:“我要去马来西亚做秀,你能不能去?我很希望你去陪我。”    

  “好哇,我去。”喻可欣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第五部分:难忘长发飘飘韦小宝变成了康熙(1)

  如果在古代,刘德华很可能成为一名武士侠士。    

  这一点,既体现在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上,也体现在他对爱情的观念上。他曾对喻可欣说:“要是在古代,我会每天为你舞剑45分钟。”说这话时,他看上去就像是历史上   为爱貂蝉连身家性命都可以不要的吕布。    

  准备启程的时候,传来不太妙的消息,喻可欣病了,最初以为是皮肤过敏,后来查清,是一种叫什么蛇缠身的病,这种病的医学名叫带状疱疹,只要治疗及时和方法正确,不会形成大的后患。当然,因为这种疱疹蔓延很快,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极大的麻烦。    

  日后,喻可欣出传记的时候,说她是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马来西亚去见刘德华的,说法自然过于夸张,但在启程之际意外染病却是确有其事。    

  喻可欣到的那天,刘德华担心被记者得到消息,不便自己出面,只好委托老友余伟国和安仔代劳。余伟国是矢志要跟着刘德华闯荡娱乐圈的,所以,大学毕业之后,什么职业都不找,一门心思要进娱乐圈,哪怕只是当苦力也愿意。    

  余伟国他们离开之后,刘德华一直等在酒店的房间里。为了不耽误喻可欣的治疗,他特别预先准备了煤油灯、针、纱布等物。听到门外传来余伟国的说话声,刘德华知道她来了,一阵激动,迅速站起来,迎向门口。见到喻可欣的那一瞬间,他顾不上还有旁人在场,一把将她搂进怀里。思念、爱意、心疼涌上心头,一切感情都在这一瞬间爆发。    

  有关这段经历,喻可欣在她的传记中谈到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她到达的第二天晚上。当晚,刘德华有演出,她独自在酒店房间里等他。他返回房间时已经很晚,他们躺在床上聊天,刘德华从随身所带的钱包里取出一张硬纸片,在她眼前晃了晃。那张硬纸片显然已经有些时间了,边缘已经磨损。他对她说:“你闭上眼睛,我叫你睁开,你再眼开。”    

  喻可欣依言而行,结果,她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剪影。那是一个女人的侧影,长发披肩,看上去,就和自己的侧面一模一样。喻可欣莫名诧异,问他:“这是谁?”他说:“就是你。”她不明白,他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侧影?    

  刘德华说,早在一年以前,他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