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践踏,乱了阵营。“崩腾”,溃乱互相践踏。“铁蒺藜”,古代兵家制铁如蒺藜(蔓生地上的草本
植物,果实有角刺)形,以阻挠敌人。
'五'这两句写老将命运不济,竟未立功。卫青是汉武帝时的名将。他的外甥霍去病曾远征匈奴,
深入敌境,居然未遭挫败,称为“天幸”(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王维误作卫育事。“数
奇 (音基)”,运气不好。古代以偶为吉,奇为凶。汉武帝曾嘱卫青,李广年老“数奇”,勿令与匈
奴对阵 (见《史记·李将军列传》)。这里以卫青比位高名重的将帅,以李广比老将。说成功者是由
于侥幸,失败者也并非由于本领不行。
'六'“弃置”,抛弃不用。
'七'这两句写这位闲散的老将身体逐渐衰老,武艺逐渐退步。“飞箭无全目”,鲍照《拟古诗
三首》“惊雀无全目”,《文选》卷三十一李善注引《帝工世纪》:“帝弄有穷氏与吴贺北游,贺使
羿射雀。异曰: ‘生之乎?杀之乎?’贺曰:‘射其左目。’羿引弓射之,误中右目。羿仰首而愧,
终身不忘。”这里借以写老将曾有精绝的射箭本领,能射中雀之一目,使雀双目不全。与前“射杀山
中白额虎”相照应。“垂杨生左肘”,指老将久不习武,胳膊上好象生了疙瘩似的不利落了。《庄子·外
篇·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墟,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王先谦
注:“瘤作柳。”杨柳是柳之别名,垂杨即垂柳。
'八'“故侯瓜”,《史记·萧相国世家》:“召乎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
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先生柳”,晋陶潜退隐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九'“虚牖”,敞开的窗户。
'十'“疏勒出飞泉”,后汉名将耿恭攻匈奴以援车师,引兵驻疏勒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
专区疏勒县),匈奴截断城外的涧水,耿恭士兵在城内据井十五丈仍不得水。士兵渴极,饮马粪汁。
耿恭向井拜祝,不久,水涌出,士兵高呼“万岁”。耿恭令士卒扬水以示匈奴,匈奴以为有神助,遂
引去(见《后汉书·耿弇传》)。“颍川空使酒”,汉将军灌夫,颍川人,性刚直,常借酒发脾气,
后被田汀芟菝鹱濉。妒芳恰の浩湮浒埠盍写罚!
'十一'“贺兰山”,在今甘肃省贺兰县。“阵如云”,军队屯驻很密。“羽檄(音息)”,调
兵遣将的紧急文书。本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有急事插羽毛在檄上,表示火急(见《汉书·高帝纪》
颜师古注)。“闻”,传报,这里是说兵马调动频繁。
'十二'“节使”,古代使臣持皇帝所给的节以为信符,这里泛指一般受命办事的官吏。“三河”,
汉时称河东、河南、河内为三河,这个地区的青年多从军者。“诏书”,皇帝所颁布的文告。“五道
出将军”,《汉书·常惠传》载有五将军(田广明、赵充国、田顺、范明友、韩增)分道出击匈奴的
事。
'十三'“铁衣”,销甲。“星文”,宝剑上刻有七星花纹。“聊持”,试执。“聊持”句是说
拿起宝剑,剑上的七垦文闪闪发亮。
'十四'“燕弓”,燕地所产的劲弓。“天将”,一作“大将”。“越甲”,越兵。《说苑·立
节篇》有这样的故事:越兵攻齐,齐国的雍门子狄说“越甲至,其鸣吾君”,认为越兵惊动了齐王,
因而自刎。
'十五'“云中守”,汉文帝时云中守魏尚,极得军心,匈奴不敢进犯,因斩获不多,被削爵为
平民。冯唐对汉文帝说这是赏罚不公,文帝又恢复了魏尚云中守的职务 (享见《汉书·冯唐传》)。
洛阳女儿行'一'
… 页面 46…
'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三'。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四' '五'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白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
'六' '七'
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
'八' '九'
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
'十'
贱江头自浣纱 。
'一'这首诗是王维少年时的作品,题下原注“时年十六”。“六”一作“八”。“洛阳女儿”,
取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洛阳女儿名莫愁”,用以概括当时一般贵族妇女。洛阳是唐代东都,
也正好反映了唐代贵族妇女骄奢而又空虚的生活。
'二'“才可”,恰好,刚够。
'三'这两句写“女儿”所许配的“良人”家中的服用。“玉勒”,用美玉装饰的马具。“马”,
青白两色相间的良马。“脍”,细切鱼肉。
'四'“罗帏”,绫罗作的帏幔。“七香车”,见卢照邻《长安古意》注'二'。“宝扇”,迎娶
时仪仗中的羽扇。“九华”,图案名称。“九华帐”,即用九华图案绣成的彩帐。这两句写洛阳女儿
出嫁时的排场。
'五'“狂夫”,与上面的“良人”相呼应。丈夫少年得意,所以骄奢任性比石崇还甚。晋代石
崇字季伦,以骄奢著称。“剧”,甚。
'六'这两句同样是写“狂夫”的奢靡放纵。“碧玉”,本是梁汝南王侍妾,梁元帝萧绎《采莲
曲》:“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这里指待妾。“不惜珊瑚持与人”,承上面“意气骄奢剧季伦”
句。石崇常与晋室贵戚王恺斗富,王恺曾把皇帝赏他的约有三尺多高的珊瑚树向石崇炫耀,石崇拿铁
如意打碎了它,王恺正在发怒,石崇便把家里三四尺高的珊瑚树六七株搬出来偿还 (见《晋书·石苞
传》)。
'七'这两句写通宵欢娱。上句说窗上发现曙光才灭灯:下句说灭灯以后,灯花的碎屑片片落下。
“九微”,灯名。“花琐”,雕花窗格。
'八'这两句写贵妇闺中生活的空虚,除了戏乐而外,连温习歌曲的时间也很少,只是打扮好了
薰香坐着。“薰香”,用香料放在熏炉中以熏衣服。
'九'这两句,写贵妇的相识与交往也都是贵戚之家。“赵、李”,这里以汉成帝的后妃赵飞燕、
李平的亲属代指贵戚。
'十'这两句慨叹贫女虽美,却无人怜爱。“越女”,指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被越王勾践献
给吴王夫差。西施贫贱时曾在江头浣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
'二'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
'三' '四' '五'
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
'一'“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间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
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二'“转苍翠”,一作“积苍翠”。“潺湲”,水流声。
'三'“墟里”,村落。“孤烟”,炊烟。
'四'“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佯狂遁世。参见陈子昂 《度荆门望楚》注'四'。
此处以接舆指裴迪。
'五'“五柳”,即陶潜。见《老将行》注'八'。此处王维以陶潜自比。
… 页面 47…
山居秋瞑 '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
'二' '三'
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一'“瞑”,夜,晚。
'二'这两句说,竹林间人声喧闹,是浣衣妇女归来;水上的莲花摇动,有渔船沿流而下。
'三'末两句说山中春天的花草即使消歇,也还可以留在山中。
《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原来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刘安招致
隐士之词,这里王维反其意而说,暗寓自愿归隐山林的意思。
终南山'一'
'二' '三'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四' '五'
阴暗众壑殊 。欲投入处宿 ,隔水问樵夫。
'一'开元末至天宝初,王维在他的终南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本篇可能即作于这一时期内。
终南山在陕西省长安县南五十里,又称秦岭,延绵八百余里,为渭水与汉水的分水界。
'二'“太乙”,即终南山。“天都”,指唐朝的首都长安。“海隅”,海边,海角。终南山并
不到海,这里说山峰相连直达海隅,是夸说终南山之宏大。“山”,一作“天”。
'三'这两句形容山高:四望白云缭绕,远处似有青青的烟雾,渐近之后,又看不见了。“入”,
有接近、进入的意思。
'四'这两句说终南山很大,一峰之隔便属于不同的分野;同一时间内,各山谷间的阴暗也有不
同。与上面两句都是写山中景象变化不一。“分野”,古人以二十八宿星座的区分标志地上的界域叫
“分野”。
'五'“人处”,有人居住的地方。
过香积寺'一'
'二'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迳,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
'三' '四'
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一'《文苑英华》作王昌龄诗。此诗写山林幽邃,古寺深藏。“香积寺”,故址在今陕西省长
安县南。
'二'前四句追述初入山中时,并不知为白云所缭绕的山峰间尚有古寺深藏,故曾讶异何以在罕
无人迹之处,竟然传出钟声。
'三'“咽危石”,流泉经过高险的山石发出幽咽之声。“冷青松”,写深山树木葱郁,连照到
松树上的日光也有寒意。两句都是倒装句法。
'四'前面写由远而近经过寺外所见的景物。末两句借一个佛教典故想象寺内僧人的禅修生活。
意谓潭曲本是毒龙的窟宅,现在空无所有,想必是毒龙已被高僧所制服了。“安禅”,僧人坐禅时心
身晏然入于禅定,谓之“安禅”。“制毒龙”,《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
危害。”“毒龙”作“妄想”解亦可通,说高僧能坐禅入定,克服妄想。
观猎'一'
'二' '三'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 页面 48…
'四' '五'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一'这是一首描写将军打猎的诗。题一作 《猎骑》。宋人郭茂倩摘前四句编入《乐府待集·近
代曲辞》,题作 《戎浑》。按唐人姚合《极玄集》及韦庄 《又玄集》均以此诗为王维作,较可信。
'二'“角弓鸣”,劲风吹动角弓的弦发出鸣声。“角弓”,用角作装饰的硬弓。“渭城”,秦
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三'这两句写原平草枯,积雪已消。由于草枯,雉兔之类无处藏躲,便觉得鹰眼更为锐利;由
于雪尽,马奔驰时便少沾滞,更觉轻快。
'四'这两句是夸说驰骋之疾速。“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产美酒的地
方。“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
'五'“雕”,猛禽,飞得很快,不易射中,古时常用射雕来较量本领,称赞会射箭的人叫“射
雕手”。
汉江临泛'一'
'二'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
'三' '四'
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一'“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嶓冢山。初名漾水,经褒城会褒水后才称汉水,
入湖北省至汉阳流入长江。“临泛”,临流泛舟。元方回《瀛奎律髓》题作《汉江临眺》。
'二'“楚塞”,指楚国地界。“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流水称流湘,
故又称三湘。“荆门”,见陈子昂《度荆门望楚》注'一'。“九派”,九条支流。《文选》郭璞《江
赋》:“流九派乎浔阳。”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江自庐江浔阳分为九。”这两句写江汉相通
之广,南连三湘,西起荆门,东达九江。
'三'这四句写江水的浩渺。因江水无际,好象流出天地之外;远山亦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水
势盛,便觉郡邑若浮;江水流向天际,远处的天空好象也在浮荡。
'四'末两句说襄阳风景好,愿与山翁一起,留在这里酣饮。“山翁”,指山简,晋竹林七贤山
涛之子,曾为征南将,镇守荆襄,常去郡中习家池 (荆州豪族习氏的园池)宴饮,每饮必醉。这里借
指当时襄阳的地方官。
使至塞上'一'
'二' '三'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四' '五'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一'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宜慰,并在
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
'二'前两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
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如杜甫《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