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民,古柏遂得依然无恙。《左传·定公九年》:“《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思其人犹爱其树。”
'五'巫峡在夔州之东,雪山之西,言“气接”、“寒通”,是承上进一步夸张古柏的高大。“雪
山”,在四川省松潘县南,为岷山主峰。这里代指岷山。
'六'以上八句是咏古柏正文,以下转写成都诸葛亮祠柏作为陪衬。“锦亭”,即成都锦江亭。
“亭”,一作“城”。
'七'“閟(音闭)”,深闭。“閟宫”,即指祠庙。成都的先主(刘备)庙和武侯(诸葛亮)
祠是连在一起的,故云。参见《登楼》注'五'。
'八'“崔嵬”,高大貌。
'九'“窈窕”,深远貌。“丹青”,指庙内的漆绘。“户牖空”,言虚无一人。
'十'“落落”,独立不群。这两句大意谓夔州庙柏,虽得武侯庙前之地,但苦于地高多风,与
成都祠柏之在郊原平地不同。
'十一'“造化功”,言柏的正直是天生的。
'十二'这以下八句写古柏的“材大难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要”,需要。王通《中
说·事君篇》以“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喻隋朝将亡非一御史能救。这里的意思正和它相反。
'十三'这句说大木重如丘山,连万牛都因拉不动而回看,不能前进。
'十四'“不露文章”,写古柏的朴实,不以花叶之美炫俗,但器识、英采自露。
'十五'这句言古柏本身虽不辞剪伐,但不知谁能把它致送廊庙?
'十六'“苦心”、“香叶”,均指古柏。两句谓赤心难免为蝼蚁所伤,但余芳仍为鸾凤所喜。
'十七'最后两句表达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秋兴
一'一'
'二' '三'
玉露调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
'四' '五'
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
'六'
急暮砧 。
'一'“兴(读去声)”,感兴,遣兴。《秋兴》共八首,是一个整体,大历元年(七六六)作
于夔州。诗中“每依北斗望京华” (第二首)、“故国平居有所思”(第四首)点明了组诗的主旨,
… 37…
大抵抒写身居夔州的飘泊之感和心忆长安的故国之恩。本篇原列第一首。
'二'“玉露”,白露。隋李密《淮阳感秋》:“金风飏初节,玉露凋晚林。”
'三'“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沿江壁立,绵延达一百六十里,即为“巫峡”。“萧森”,
萧瑟阴森。
'四'“江间”,指巫峡。这两句写因见江间的波浪想到塞上的风云。
'五'杜甫离成都后,原想尽快出峡,不料去年秋留居云安,今年秋又淹留夔州,见到“丛菊两
开”。“两开”,也可解作在夔州第二次看到。“他日泪”,因回忆往昔而流泪。“他日”,今人作
将来解,唐人兼作过去解,如李商隐 《樱桃花下》“他日未开今日谢”句可证。“一系(音计)”,
紧系,永系。“故园心”,指回家的希望。“开”、“系”都双关物和人。次年(七六七)《送李八
秘书赴社相公幕》诗用“橹摇背才菊花开”来表示他的欣羡,与这两句用意正相反,可以参看。
'六'“催刀尺”,赶制冬衣。“急暮砧”,黄昏捣衣的砧声很紧。这两句抒写暮秋游子的思乡
之情。
'一'
二
'二'
闻道长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三' '四'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
'五'
所思 。
'一'本篇原列第四首。从这首以下各首内容都是思念长安,以本篇为总冒,概写内部政局多变,
外来的威胁严重。
'二'“弈棋”,比喻权力争夺不停,局势变化不定。“百年”,指从唐朝开国到杜甫写《秋兴》
时。
'三'这两句说新贵代替了旧贵。第宅换新主,例如唐开国功臣李靖的住宅归了弄权误国的李林
甫,李靖家的祠庙成了嬖人杨氏的马厩,中书今马周的住宅归了虢国夫人,这类情况很多。“衣冠”,
指贵官。唐玄宗任用蕃将,唐肃宗宠信宦官,文武权臣的人品越来越杂,这些就是诗人所说的“异昔
时”。
'四'这两句说回纥和吐蕃的侵凌。“直北”,指长安之北。当时京城北面有回纥的威胁。“征
西”,指抵御吐蕃。吐蕃从西来。“金鼓”,钲和鼓。钲是铃铎类的响器,鸣钲指挥退兵;击鼓指挥
进兵。“羽书”,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加急。“金鼓震”、“羽书驰”,言军情紧张。
'五'未两句说身居秋江凄冷的夔州,心怀长安旧居。“鱼龙寂寞”,形容秋江冷。相传龙类在
秋季蛰伏水底。“故国”,指长安。“平居”,平昔所居。
咏怀古迹'一'
'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三' '四'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
'五'
今疑 。
'一'本题原共五首。这一组诗里有全首咏怀的,有单咏古迹的,也有借古咏怀的。本篇是第二
首,属第三类,作者因见宋玉在归州 (今湖北省秭归县)的故宅而怀念宋玉,并以来玉自比。
'二'开头两句说自己对于宋玉的了解和向慕。“宋玉”,战国楚人,屈原弟子,《楚辞》作家
之一。“摇落”,宋玉《九辩》中描写秋天草木凋零之词。《九辩》的主要内容:一是“悲秋气”,
二是“志不平”,有以草木凋落比自己飘零的意思。杜甫在这里说深知宋玉悲秋的缘故,表示同情。
“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学创作文采可观,意义正大。
… 38…
'三'“萧条”,指宋玉生不逢时说。这里作者表示自己和宋玉生在不同的时代却有类似的遭遇
和感慨,但可惜自己虽能知宋玉,却不能让自己也为宋玉所知。
'四'上句说宋玉留下故宅,点缀江山,而其人已不能见,只让后人读他的文章罢了。下句说就
连他的文章价值也不是真正被人所了解的。“文藻”,即文采。“云雨荒台”,指宋玉《高唐赋》序
中所写的神女故事。序中说来玉和楚襄王“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宋玉为襄王述楚怀王曾梦
见神女,自言“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合之下”。这本是宋玉
的虚构,其目的是用来讽谏襄王,并非楚怀王真有此梦。后世人不了解来玉作赋的意思,竟附会出“云
雨荒台”的古迹来。这对宋玉来说也是可悲的事了。
'五'末两句以楚王宫和宋玉宅对比,指出宋玉在生前地位虽不如楚王尊贵,却留下故宅,供人
凭吊,而楚宫却泯没不见,舟人虽指点共处也不能确信无疑。可见有文藻可传的人,在人们的心目中
还有一定的位置,非一般王者所能及。这是诗人安慰宋玉,也是自慰的话。
阁夜'一'
'二' '三'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
'四' '五' '六'
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
'七'
书漫寂寥 。
'一'大历元年 (七六六)冬,杜甫寓居宴州西阁,衰年岁暮,久客不归,因而耳目所触,都成
异样风光;睹景思古,感怀作此诗。
'二'“阴阳”,指日月。“景”,指光阴。
'三'“霁”,指霜雪停止、消散。
'四'这两句写“寒宵”所见所闻。“星河”,银河。
'五'“战伐”,指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的互相残杀,见前《黄草》注'一'。
'六'“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渔樵”,指唱歌的人。
'七'未两句借近地古迹抒感,转自宽解。“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左思《蜀
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据《后汉书·公孙述传》,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王莽时为导江
卒正。更始帝刘玄立,他自恃蜀中地险众附,时局动荡混乱,自称白帝。“漫”,任。这两句大意是
想到古来无论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那么自己目前的“人事”和远地的“音书”,纵然寂寥无闻,也
不必太介意了。
登高'一'
'二'
风急天高猿啸哀,洛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 '四'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
'五'
杯 。
'一'本篇或是大历二年 (七六七)所作,时在夔州。
'二'“渚”,水中小洲。“鸟飞回”,言鸟因“风急”而打旋。这两句写登高所见所闻。
'三'“百年”,犹言一生。
'四'“苦恨”,甚恨。“繁霜”二字连读。“繁”形容“霜”,而不是直接形容“鬓”。
'五'“新停浊酒杯”,重阳节登高,例应饮酒,时杜甫因肺病戒忌,故云。这两句分承五、六
两句:“常作客”则“艰难”备尝,“多病”则“潦倒”(狼狈)日甚。
'一'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并序
… 39…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颖李十二娘舞剑器'二',壮其蔚跂'三';
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
浑脱'四',浏漓顿挫'五',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六',晓是
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七',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
'八'。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九'。抚事慷慨'十',聊为《剑器行》。往者吴人张旭'十
一',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十二',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十
三',即公孙可知矣'十四'。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十五'。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骏龙翔'十六';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十七'。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十八'。临颍美人在白帝'十九',妙
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二十',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二
十一',公孙剑器初第一'二十二'。五十年间似反掌'二十三',风尘澒洞昏王室'二
十四'。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二十五'。金粟堆南木已拱'二十六',
瞿唐石城草萧瑟'二十七'。玳筵急管曲复终'二十八',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
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二十九'。
'一'本篇大历二年 (七六七)作于夔州。“公孙大娘”,开元时有名的女舞蹈家。钱谦益杜诗
注引 《明皇杂录》:“时有公孙大娘者,善舞剑,能为《邻里曲》及《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
浑脱》,遗 (疑有舛误)妍妙,皆冠绝于时也。”(今本《明皇杂录》无此文)直到晚唐,她还被诗
人们一再称颂。如郑嵎《津阳门诗》:“公孙剑伎方神奇。”司空图《剑器》:“楼下公孙昔擅场,
空教女子爱军装。”“剑器”,古代健舞名 (“健舞”与“软舞”对称),舞者戎装,执剑(一说执
某种发光体),表现战斗的姿态。姚合 《剑器词三首》其一“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其二“今
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等可证。
'二'“别驾”,郡太守的辅助官。“元持”,人名。“临颍”,县名,故址在今河南省临颍县
西北。
'三'“蔚跂”,豪放貌。
'四'“郾城”,今河南省郾城县,在临颍南。“浑脱(音驼)”,译音,即囊袋,后为健舞曲
名之一,由波斯传人的“泼寒胡戏”(据《旧唐书·张说传》所载张说的奏疏云,其法“裸体跳足”,
“挥水投泥”)演变而来。舞姿粗犷雄壮。武后末年,有人把《剑器》舞和《浑脱》舞综合成一个新
的舞蹈,叫做《剑器浑脱》。
'五'“浏漓”,形容舞姿的活泼。
'六'宋程大昌《雍录》卷九:“开元二年,置教坊于蓬莱宫,上自教法曲,谓之‘梨园弟子’。
至天宝中,即东宫置宜春北苑,命宫女数百人为梨园弟子,即是。 ‘梨园’者,按乐之地;而预教者,
名为 ‘弟子’耳。”唐崔令钦《教坊记》:“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歌,
左多工舞,盖相因成习。”“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高
头”,疑即“前头”,泛指接近皇帝者。“伎坊”,即教坊,皇家御用的音乐、技艺机关之一。“洎”,
及。“外供奉”,指不居宫内的杂应宫妓;或指“外教坊”,与“内教坊”对称。但文中“二伎坊”
之说未详,似不应指宜春院和梨园,因梨园主要工作为训练乐队,是与太常寺 (司礼乐)、内外教坊
(主表演)鼎足而三的机构。
'七'“圣文神武皇帝”,唐玄宗的尊号。
'八'这四句大意是,我初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时,她还是“玉貌锦衣”,如今我已是五十六岁的
白发老翁了;就是公孙大娘的“弟子”也不年轻了。“匪”,非。“盛颜”,喻青年。
'九'“由来”,来历,指公孙大娘和李十二娘的师徒传授渊源。“波澜莫二”,一脉相承,指
… 40…
李十二娘颇得老师真传。
'十'“抚事”,追抚往事。
'十一'“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有“草圣”之称。
'十二'“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