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唐诗选 >

第37章

唐诗选-第37章

小说: 唐诗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抚事”,追抚往事。 

      '十一'“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有“草圣”之称。 

      '十二'“邺县”,在今河南省安阳县。“西河剑器”,《剑器》舞的一种。“西河”,似即河 

西、河湟一带,指舞的产地。一说是《剑器》舞中以西凉乐曲为伴奏者。 

      '十三'“感激”,奋发的意思。 

      '十四'“即”,则,那么。 

      '十五'“色沮丧”,即失色。下句指观者神摇目眩,觉得天地都在上下旋转。解作舞姿的惊天 

动地,也可通。 

      '十六'“ (音酷)”,闪烁貌。“羿射九日”,我国古代神话说羿曾射落九日。见李白 《古 

朗月行》注'六'。“矫”,矫捷。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引夏侯玄赋:“又如东方群帝兮,腾龙驾 

而翱翔。”这两句谓剑光明亮闪烁好象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轻捷犹如群神驾龙飞翔。 

      '十七'这两句言舞始时,前奏的鼓声暂歇,好象雷霆停止了震怒;舞罢时,手中的剑影,犹如 

江海上平静下来的波光。 

      '十八'这两句伤公孙已逝,幸李氏犹存其技。 “绛唇珠袖”,指公孙大娘的容颜和舞姿。“芬 

芳”,喻公孙大娘的舞技。 

      '十九'“临颍美人”,即李十二娘。“白帝”,即白帝城,见李白《早发白帝城》注'一'。 

      '二十'“以”,根由,原委。这句照应题序的内容。 

      '二十一'“先帝”,指唐玄宗。“八千人”,泛言人多。 

      '二十二'“初”,始,本。“初第一”。谓原本就推她为第一。 

      '二十三'“五十年间”,自开元五年(七一七)杜甫初见公孙大娘时至今(七六七),正好五 

十年。“似反掌”,喻时间迅速易逝。 

      '二十四'这句言安史之乱。“澒洞”,浩大无际貌。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注'四十五'。 

      '二十五'“女乐”,擅长乐舞的女子,指李十二娘。“余姿”,指李十二娘的舞蹈颇有往日公 

孙大娘的风韵姿态。“寒日”,时在十月,故云:兼寓日暮途穷的意思。 

      '二十六'“金栗堆”,指玄宗泰陵,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北的金粟山。“拱”,两手所围。《左 

传·僖公三十二年》:“尔墓之木拱矣。”玄宗死于宝应元年(七六二),至此时已达五年。 

      '二十七'“瞿唐石城”,指夔州。夔州近瞿塘峡。 

      '二十八'这句写别驾宅中华盛的宴席,急促的乐声。“玳”,玳瑁,见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 

知之》注'三'。 

      '二十九'末两句言足生厚茧,迟行荒山,不禁百忧交集,去住惘然。“转愁疾”,犹“疾转愁”, 

很快地感到忧愁。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一' 

                              '二'                                 '三'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 
                         '四'                      '五' 
动,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 
         '六'                     '七'                      '八'                     '九' 
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 

      '一'“短歌行”,乐府旧题。乐府有《短歌行》又有《长歌行》,其分别在歌声长短。“郎”, 

是对青年男子的称谓。“司直”,官名。这首是杜甫在江陵寓居时赠王郎的诗,当时王郎将要西行入 

蜀。诗中热情地对这位青年表示期望和鼓励。 

      '二'首句说王郎酒酣时拔剑起舞同时高歌。“斫地”,舞剑的动作。“莫哀”,是作者劝王的 

话。 

…  41…

      '三'“抑塞”,受压抑。“磊落”,俊伟不凡。这句是作者对王郎说,能使他伸展奇才。 

      '四'“豫章”,两种乔木名,都是可供建筑的美材。“跋浪”,在浪里纵游。说翻风能摇动太 

阳,跋浪能划开沧海,是极力形容树的高,鱼的大。这两句用比喻说王郎将成大器,起大作用。 

      '五'这句劝王郎罢舞休息。“徘徊”,指舞蹈。 

      '六'“诸侯”,指州郡长官。“棹锦水”,等于说游蜀。“锦水”,即锦江,蜀地水名。“趿 

 (音他)珠履”,穿上用明珠装饰的鞋。据《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门客三千余人,其中上客 

都穿珠履。这两句说王郎得蜀中大官聘任,却不晓得他将到谁的幕中作客,表示关心他能不能依托得 

所。 

      '七'“仲宜楼”,江陵古迹。或许就是杜甫和王郎聚会赠诗的地方。三国诗人王粲字仲宣,曾 

流寓荆州,作《登楼赋》。当时的荆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县,后来移到江陵,因而江陵有了这座以 

 “仲宣”命名的楼。 

      '八'“青眼”,喜悦的眼光。《晋书·阮籍传》说阮籍能为青白眼,他对喜见的人用青眼(黑 

眼珠全露),对不愿见的人用白眼(黑眼珠露得少,眼白露得多)。这句说我高兴地向你高歌,对你 

怀着厚望。 

      '九'“眼中之人”,承上句中的“青眼”和“望”,呼唤王郎之词。“吾老矣”,叹自己衰病 

无用,同时含有劝王郎及时努力的意思。 

                                       暮归'一' 

                                         '二'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三'                                            '四'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 
      '五' 
杖藜  。 

      '一'这首诗大约作于大历三年 (七六八)杜甫漂泊在江陵的时期。浦起龙云:“流寓江陵,栖 

止不定,发为无聊之感,不久即有公安之行也。” 

      '二'“霜黄碧梧”,言碧梧因霜而黄,表明季节已是秋天。“柝(音拓)”,打更用的梆子。 

 “城上击柝”和“乌啼”都表明时间已暮。 

      '三'“客子”,作者自指。“练”,白绸。作者听到砧杵声,想象那是在捣白练(秋天是裁制 

寒衣的时候)。这一想象和当前“凄凄”的凉凤、“皎皎”的月色都自然联系。以上所写见到、听到、 

感觉、想象到的种种,形成一片寂寞凄凉的气氛,反映作者的心境。 

      '四'这两句写彷徨不安。杜甫在江陵住了几个月,心情极不愉快,表现于“苍茫步兵哭,展转 

仲宣哀”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和“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 

尹审》)之类的诗句。这时候杜甫既感到住不下去又不知向哪里投奔。“桂水”,名叫“桂水”的河 

流不止一条,远可以指令广西省境内的桂江 (漓江),近可以指令湖南省境内同名的水,都在江陵之 

南。“南渡桂水”不过表示方向,不必确指。“阙舟楫”,比喻条件未备。从上旬见得杜甫意欲南行 

但还在踌蹰或等待。“秦川”,指陕西。“多鼓鞞”,指战争。下句说要北归京师又被战争所阻。这 

时吐蕃又侵入灵武(今甘肃省灵武县)和邠州(今陕西省彬县)。 

      '五'末句写无聊之感。“还”字表示近来的生活不过是日复一日杖藜看云罢了。 

                                     登岳阳楼'一' 

                                                              '二'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 
                         '三' 
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一'大历三年 (六六八)春,杜甫携眷自夔州出峡,暮冬流寓岳州 (今湖南省岳阳县)。“岳 

…  42…

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 

      '二'这两句写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气象。“吴楚”,指春秋战国时吴楚两国之地,在我国东南一 

带 (江、浙、皖、赣、湘、鄂)。大致说来,吴在洞庭湖东,楚在湖西,所以说吴楚之地好象被洞庭 

湖分做两半。“坼”,分裂。“乾坤”,指天地,包括日月。《水经注·湘水》:洞庭湖“湖水广圆 

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 

      '三'“戎马”,喻战事。当时吐蕃入侵,西北边疆不宁。 《通鉴·唐纪四十》:大历三年“八 

月,壬戌,吐蕃十万众寇灵武。丁卯,吐蕃尚赞摩二万众寇邠州,京师戒严;邠宁节度使马璘击破之。…… 

九月,壬申,命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 (今陕西省乾县)以备吐蕃”。这诗以素愿终偿的欣喜始,以 

家国多难的悲哀结;中间又以景物的阔大和漂泊的痛苦相互映衬,获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祠南夕望'一' 

                               '二'                                  '三'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 
              '四'                                  '五' 
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 

      '一'大历四年 (七六九)春,杜甫从岳州往潭州,道经湘阴,谒湘夫人祠,有诗。次夕,在祠 

南遥望,又写了这一篇。 

      '二'“百丈”,指竹蔑编成的纤缆。这两句说近黄昏时作者坐着上水船,缓缓前进,见竹缆的 

翠色好象和翠悠悠的江水连接着,江水老是望不见尽头;又好象江的翠色在竹缆的牵引下不断延伸似 

的。这就是作者由视觉引起的一种感受。 

      '三'“兴(读去声)”,兴致。“杖屦(音句)”,扶杖穿鞋。“断”,遮断。“更”,交递。 

上句说有兴致的时候还上岸游观;下句说极目望云,天边的云或远处的沙洲遮住了视线。 

      '四'“山鬼”,指屈原《九歌·山鬼》所写的山中女神。“迷”,遮迷。《山鬼》章有句云: 

 “余处幽奠(竹林)兮终不见天。”所以杜甫见“春竹”而想象她隐约地出现在竹间。“湘娥”,即 

湘妃 (见《渼陂行》注'九'),也就是《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两章所写的和湘夫人祠中所 

供的女神。 《湘君》章有句云:“搴芙蓉兮木末。”所以杜甫见“暮花”而想象她依倚在花下。这两 

句借屈原作品中的神女形象来凭吊屈原。 

      '五'“湖南”,洞庭湖之南。末两句说在这样清秀绝顶的境地,前人的旧迹引起后人凭吊,哪 

能不体会到“千秋万古情”呢?诗里不曾提屈原而吊屈原的意思自在其中。 

                                         江汉'一' 

                               '二'                                  '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四'                                  '五'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一'本篇约作于大历四年 (七六九)。 

      '二'“乾坤”,天地之间。“腐儒”,迂腐的读书人,杜甫自指。 

      '三'这两句分承一二句,寓情于景,写飘零落寞之感,说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 

月共度长夜。 

      '四'这两句写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病欲苏”,病快要痊愈。 

      '五'“存”,存养,抚恤。“老马”,杜甫自比。《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 

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这两句 

大意是说,老马虽无奔驰长途的筋力,但它的智慧和经验仍为人所贵重。言外指自己虽已年老,但自 

信还有一定的才识。 

…  43…

                                        客从  '一' 

                               '二'                                 '三'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 
              '四'                                 '五' 
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 

      '一'本篇用诗的开头两个字做题目,没有意义 (这种标题法从《诗经》开始,例如《啵纭ぴ亍

驰》)。诗中用珍珠化血的寓言,讽刺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的残酷榨取,词意哀切,继承《诗经》和 

汉乐府中民歌的传统。后来孟郊的乐府诗深受杜甫这种诗的影响。 

      '二'开头两句仿《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等开头 

语,参看前《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注'二'。“我”字不指作者,是代诗中所写的人自称。“南溟”, 

南海。“泉客”,即鲛人。古代传说南海外有鲛人象鱼类似的在水里生活,能纺织,常上岸和人交易。 

鲛人的眼泪会变成珠子。 

      '三'这两句说珠子里隐约有文字,但不能辨识。作者这一想象可能从佛教摩尼珠 (宝珠)中有 

金字偈语的传说来,其用意是暗示这些珠子里含着劳苦人民的隐痛。 

      '四'“缄”,封存。这两句说把珠子收藏在箱子里,等官府有所须索,前来搜刮的时候,拿出 

来应付。 

      '五'末两句说不料打开箱子,见珍珠已经比成血,可怜再没有东西好应付官府的“征敛”(搜 

刮)了。全诗用比喻说明劳苦百姓平时被“公家”榨取的东西,都是血泪变成的。 

                                  江南逢李龟年'一' 

                    '二'                      '三' 
妓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 

      '一'李龟年是开元、天宝时的著名歌唱家。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唐开元中,乐工李 

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学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尤妙制渭川。特承顾遇”, 

于东都 (洛阳)大起第宅,僭移之制,逾于公侯,宅在东都通远里,中堂制度,甲于都下。其后龟年 

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赏,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则杜甫尝赠诗。”杜甫在十四五 

岁时曾在洛阳听过他的歌唱,大历五年 (七七○)左右,又在潭州(今长沙市)和他偶然相遇。“江 

南”,指江湘一带。 

      '二'“岐王”,李范。《旧唐书·睿宗诸子传》:“惠文太子范,睿宗第四子也。……睿宗践 

祚,进封岐王。”又云:“范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多无贵贱皆尽礼接待。” 

      '三'“崔九”,名涤。本篇原注:“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 《旧唐书·崔仁师 

传》:“液弟涤,多辩智,善谐谑,素与玄宗款密。兄湜坐太平党诛,玄宗常思之,故待涤逾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