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陵庙'一'
'二'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三' '四'
。风回日暮吹芳芒,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
'五'
湘川 。
'一'“黄陵庙”,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洞庭湖畔。古代当地人曾在这里为舜的妃子(传说中的
女神娥皇、女英)修建祠庙。关于二妃故事,参看李白《远别离》注'二'、'三'。这首诗是作者后期
的作品。《唐才子传》、《唐诗纪事》说李群王在离开宏文馆校书郎的职务回故乡去时,途经黄陵庙,
题了这首诗。二年之后,诗人就在洪井去世了。诗中的感伤情绪,可能反映了作者在不幸遭遇中的心
境。后来方千《经群玉故居》所说:“讦直上书难遇主,衔冤下世未成翁。”便透露了这方面的消息。
'二'“小姑洲”,一作“小袁洲”。“浦”,水边。“啼妆”,指塑像的神态。相传舜死于湖
南,娥皇、女英追踪到湘水边,举身赴水而死。湘妃竹上的斑点就是她们的泪痕。“俨然”,活象,
如生。这两句说小姑洲北云水相映的地方就是黄陵庙,庙中女神的塑像栩栩如生,仿佛还在那里为舜
的南巡不归而悲啼呢。
'三'“草芊芊(音千)”,草很茂盛。
'四'“芷”,白芷,香草。《离骚》以它作美好的象征。“社鹃”,详李商隐《锦瑟》注'四'。
杜甫《杜鹃行》:“君不见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又说:“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哀痛口流血。”
以上四句具体写黄陵庙周围环境凄清寂寞。
… 51…
'五'“含颦”,愁眉不展。“巡狩”,皇帝出外巡行。《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
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九疑”,九疑山,亦名苍梧山,在湖南省兰山县西南。《水经注》说
它有九个山峰,形状相似,“游者疑焉,故日九疑山”。“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它来画
眉。在洞庭湖畔是望不见九疑山的。但诗人在黄陵庙前远眺时,古代神话传说让他想象出远隔潇湘江
水,九疑山突然象紧锁的眉头那样。
引水行'一'
'二'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三'
。
'一'我国古代山区和缺水地区的劳动人民,为了解决饮水和小面积的灌溉用水,有时就地取材
用竹筒、木槽、石槽等来引导高处或远处的泉水、涧水。杜甫在四川时的 《引水》诗说:“白帝城西
方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李群玉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描写一千多年前的引水工程,反映了我国人
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寒玉”,古代诗人用它来比喻月亮、翠竹、清泉等光洁而使人感觉清冷的东西。这里指
竹筒。这两句说泉水从幽岩深洞中被碧玉似的竹筒引出来,洞口弥漫着象烟一样的水雾。
'三'“暗流”,水在引竹筒里流动,只能听得见它的声音。“潺湲(音蝉元)”,水声。这两
句是说引水筒很长,有时渡槽凌空而起,水声潺湲,水从过往行人头上的高处流过去。
… 52…
曹邺
曹邺,字业之,桂林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中四年(八五○)
进士,曾官祠部郎中,洋州 (今陕西省洋县)刺史。诗见《全唐诗》。曹邺
存诗不多,但内容丰富,能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例如“杀尽日野人,
将军犹爱武” (《战城南》),讽刺不义的战争;“麦根半成土,农夫泣相
对” (《贺雪寄本府尚书》),写农民被压迫被剥削;“州民言刺史,蠹物
甚于蝗” (《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讽刺和诅咒作恶的官吏。他
的笔法简净质朴,还采用民间口语,往往接近谣谚,和同时一般作者的风格
不大相同。
官仓鼠'一'
'二'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
'一'此诗以老鼠比喻官吏,和小传中提到的“州民言刺史,蠹物甚于蝗”,有同样的讽刺意义。
'二'“健儿”,指保卫国土的士兵。“君”,指官仓鼠。
… 53…
李频
李频,字德新,睦州寿昌 (今浙江省寿昌县)人。少时和方干为友,以
诗著称。他不远千里,走访当时名诗人姚合。姚合对他的诗极为称赏,并把
女儿嫁给他。唐宣宗大中八年(八五五)中进士,调校书郎,为南陵主簿,
迁武功令。到官后。抑制地方豪强,并敢于打击恶势力。有一神策军 (宦官
统率的军队)吏名叫尚君庆的,干了许多欺压人民的事,李频将他逮捕入狱,
使得豪猾大惊。又努力修筑农田水利,开沟渠,灌溉田亩,得到人民群众的
拥护。后为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刺史,卒于宫。诗集本名《建州刺史集》,
又称《梨岳集》。集中五律较多,和许浑、刘驾、许棠、薛能、喻坦之等均
有酬唱。他的诗风,间有似刘长卿处。和钱起、顾况并称为“一时巨擘”。
有的诗近似姚合,不免在雕刻上用工夫,他自己在《长安书情投知己》诗中
说:“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是自述创作的体会。
湖口送友人'一'
'二'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三' '四'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
'五'
新年 。
'一'“湖”,指洞庭湖。诗题《全唐诗》作《湘口送友人》,《唐诗别裁集》作《湘中送友人》,
均与作者于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友人的描写不切。今据 《才调集》和《唐诗纪事》改正。
'二'首二句写送别地点和环境。“岸苇”,一作“苇岸”。
'三'“云梦”,见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注'三'。上句说明别时在冬季,下句说明行
人乘船去洞庭湖。
'四'“转”,指友人所乘之船,终日在风浪中行转。下句写船中所见的夜景。“星汉”,银河。
'五'“零落”句一作“回首羡君偏有我”。末两句言友人归去,当及新年,有自伤未归之感。
… 54…
张孜
张孜,京兆 (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当懿宗、僖宗时。耽酒如狂,与
诗人李山甫友善。《全唐诗》只存其《雪诗》一首。
雪诗'一'
'二' '三' '四'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 ,
'五' '六' '七'
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 ,困融香汗滴
'八' '九'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
'一'本篇描写“豪贵家”在雪天游乐,“饥寒人”受冻受苦,把两种不同的生活作了强烈的对
比,与本书所选孟郊《寒地百姓吟》等题意相似。
'二'这两句写长安大雪飞扬,茫茫一片,连鸟雀都迷失方向,难于互相寻觅。
'三'“泥”,涂抹。古代富贵之家以椒末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芳香。
'四'“爇(音若)”,烧。
'五'“金丝”,指筝弦。“金”,形容弦的贵重。梁元帝《和弹筝人二首》之二“琼柱动金丝”
可证。
'六'“蘸(音占)甲”,古人饮宴,酒杯满斟,举杯时指甲能沾到酒。因喻满斟为“蘸甲”。
'七'“玉尘”,指雪。何逊《和司马博士咏雪》:“若逐微风起,谁言非玉尘。”
'八'“困融”,慵倦、懒散。
'九'“皴(音衬)劈”,皮肤冻裂。
… 55…
司马札
'一'
司马札 ,大中时人。他在诗歌中自述“十年身未闲,心在人间名”(《山
中晚兴寄裴侍御》),“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
洞”(《道中早发》),“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自渭南晚次华州》),
可见他奔波一生,追求功名,没有达到目的。他的诗对农民疾苦有所反映。
《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一'高棅《唐诗品汇》作“司马礼”,误。
锄草怨'一'
'二'
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 。亭午霁日明,邻翁
'三'
醉陶陶 。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罢锄田又
'四'
废,恋乡不忍逃 。出门吏相促,邻家满仓谷。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
'五'
。
'一'本篇通过写一个贫苦农民因服徭役,使田地荒芜而又不愿离开家园的矛盾心理和怨愤不
平,反映了唐代封建统治阶级繁重的徭役剥削给农民带来的苦难。
'二'“亦”,但。“宁”,岂。这两句说,岂不知锄草辛苦,可是想到官赋的急迫,只好去锄
草。
'三'“亭午”,正午。“陶陶”,高兴的样子。这两句说农民在烈日下劳动,邻家的地主却在
家醉酒自乐。'四'这四句写繁重的徭役主要落在贫苦农民的头上。据《新唐书·杨炎传》称,安史乱
后,徭役繁多,“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吏因其苛,蚕食于人。富人多丁者,
以宦、学、释、老得免,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是以天下残瘁,荡为浮人,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
'五'这四句写农民和地主对立的阶级不可能有共同的语言。这位农民存苦无处诉,只好独自向
田痛哭。
… 56…
于
于,字子漪,唐懿宗咸通二年 (八六一)进士,做过泗州判官。他是
晚唐的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曾写过不少短小精悍、刚健朴质的作品,自称之
为“逸诗”,全都是古体。他的诗保留下来并不多,《全唐诗》存一卷。贺
裳在 《载酒园诗话》中说,晚唐诗人中,他最喜爱于和曹邺的诗。曹邺的
诗受到竟陵派诗人钟惺和潭元春的赞美,于的诗却一篇不收,是不对的。
贺裳并列举了于的《拟古意》、《长城曲》、《古宴曲》等诗为例,说这
些诗“真当备矇瞍(瞎子,这里指乐工)之诵”。象于这样的诗人,在当
时既不为人所重视,在后世也几乎湮没无闻,这是很可惜的。
里中女
'一'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
'二' '三' '四'
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珠
'五' '六'
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
'一'这四句用“池鱼”和“海水”来兴起贫苦的采桑女不理解富贵人家的生活。
'二'“鸣杵砧”,指捣衣而言。“杵砧”,捣衣的工具。这两句说织布的妇女把从机抒上辛勤
得来的成品送到富贵人家去制衣裳,自己却无法享受。
'三'这两句说贫女的眼睛长得也很美,但因她们贫苦,平生只见过用野蒿制的簪子,其他精致
的束发工具并未曾看到。“教(音交)”,让许之意。
'四'这两句说可惜里中女空有越女那样的美貌和韩娥那样的歌喉。“越娃”,指西施。“韩娥”,
古代传说中的善歌者。《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
梁,三日不绝。””惜”,怜爱。“蕴”,含有。
'五'这两句说她们从来未见过珠玉的装饰品,也就没有奢侈的欲望。
'六'“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这里泛指后妃。末两句说里中女不知道后妃发髻上插满了黄
金制成的装饰品。“钗”,用作动词。
山村叟
'一' '二'
古凿岩居人,一厘称有产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驱牛耕白石,
'三' '四'
课女经黄茧 。岁暮霜霞浓,画楼人饱暖 。
'一'“古”,指村叟穴居有类于上古之人。“凿”,开凿。“凿岩”有洞穴的山岩。“廛(者
蝉)”,古代一户人家所住的屋子,这里指一个窑洞。这两句说山村老人穷到全部家当就是一个窑洞。
'二'“沾”,即现代语沾边之沾。“巾覆形”,说形体有物覆盖,不裸露。这两句意谓虽然有
中遮羞略似人的样子,实际上还不如贵家的犬。
'三'“白石”,山上有石块的地。“黄茧”,野蚕所吐的丝。“课”,督促。“经”,绩(同
缉,析丝麻而续之为缕)纵丝。凡纵丝都叫作“经”。下句说督促女儿绩丝。
'四'“霜霰”,即霜雪。“霰”,雪珠。“画楼”,宫贵人家。未两句说虽然天很寒冷,但富
贵人家既饱且暖,不怕霜雪的威胁。
戍卒伤春
… 57…
'一' '二'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
'三'
南枝叶微发。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凤吹碛沙,夜泪啼乡月。凌烟
'四'
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
'一'本篇大意说:春到塞外,阴山积雪依旧,萧索的孤柳只有南枝微绿。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