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语文--超级讲解(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渐渐相识,有了胆大的举动。(11)作者使珍珠鸟似乎也有了人的神情和心理,几个动作活画出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作者心中充满了温柔的爱意,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了人与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12)“我”与小鸟和谐相处,小鸟顽皮地与“我”交往。(13)这是一段概写,写出了小鸟与“我”的亲近过程。(14)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鸟在“我”肩上睡觉时的情态,可见,人和鸟之间的信赖是多么富有情趣。(15)(16)结尾一句话成了统领全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第六单元27 斑羚飞渡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逢凶化吉、绝处逢生是人类的智慧体现,也是人类对生存机遇的把握,身处逆境的人们总在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那么,动物在面临危难时会是怎样呢?品读沈石溪的小说《斑羚飞渡》,将会给我们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感,启发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作者简介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5年当兵,历任新闻干事和宣传股长。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二级创作员、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相关知识斑羚介绍——别名:青羊、山羊分布: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1仔,有时产2仔。关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生活真实指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它所体现的生活逻辑(生活的情理)。艺术真实是对实际生活的概括、集中和提炼、加工。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来源和基础;艺术真实可以也应该比生活真实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理想,更带有普遍性。因此,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动物小说来读。不必追究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事实,只要体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就可以。
●文题资讯《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将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山涧上的对接,以求得种族生存的机会比做“飞渡”,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第六单元28 华南虎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虎啸猿啼”在许多文人墨客的文章中出现,那种威武与空旷,一直是我们的神秘向往所在。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但是,笼中之虎会是怎样的呢?品读牛汉的《华南虎》,将让我们体会到诗人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相关知识背景简介——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时期,那是个最没有诗意的年代。诗人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那不驯的气魄引起诗人灵魂的震撼。回到干校,写下这首诗,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关于象征——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囚在牢笼中的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与之相对的是禁锢自由、代表邪恶的铁笼。通过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文题资讯《华南虎》选自《诗刊》(1982年2月号)。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第六单元29 马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马是人类的朋友,提起它,我们可能就会记起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白龙马,就会想到堂吉诃德游侠骑士那匹晦气的老马,还可能联想到草原上游牧民族的诗人们留下的无数颂马的优美诗篇。马的形象已经存入了我们丰富的文学宝库。现在,我们将走近布封的“马”,品味“马”的“人格”之美,感受野马的精神。
●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勃垠第省的蒙巴尔城。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
●相关知识马——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摘自《现代汉语词典》关于“风格论”——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文题资讯《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作者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马的形态、习性、生理功能以至马的用途。
第六单元30 狼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作家毕淑敏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流行歌手齐秦曾深情地唱道“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在古今中外成语、谚语、故事中,狼的形象是多样的:聪明、狡黠、勇敢、凶残……今天,我们将打开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来看看这其中的一则关于狼的故事。
●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清朝著名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因为家乡有一道泉水叫柳泉,所以别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他很有才气,十九岁考取秀才,但以后却屡试不第。三十二岁时迫于生计作宝应知县孙蕙的幕宾,一年后辞幕回家,一边准备应试,一边设馆教学以维持生活,但直到七十岁,仍是一名穷秀才!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房,“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全书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露作者的思想。
●相关知识“狼”的简介——狼是食肉目犬科犬属的一种。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毛色棕灰;中国北方的狼体长1~1.5米。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凡山地、林区、草原、荒漠、半沙漠以至冻原地区均有狼群生存,中国除台湾、海南岛以外,各省区均产。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杂食性,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有时亦吃昆虫、野果或盗食猪、羊等。能耐饥,亦可盛饱……关于寓言——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文题资讯《狼》这篇寓言故事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刻画了狼的形象,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揭示出狼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