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语文--超级讲解(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宋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宋说》等。
●相关知识人类的智商——人类的智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人的智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的智力是有可塑性的,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儿童、少年,可塑性更强。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只要个人努力,智力水平就会提高。相反,若是周围环境不好,所受到的教育不利,个人又不努力,智力水平就会降低。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称为“头脑迟钝”的学生,但后来经过他刻苦努力,一生共有1000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观点。这种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值得玩味。
●文题资讯《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伤,哀伤。本文是一篇随笔,以《伤仲永》为题,写可“伤”之事,论“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并借此说明后天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6 黄河颂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世应难继此才。”一代代文人墨客,面对滔滔黄河,无不激情澎湃,用他们如椽之笔,为黄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颂歌。抗日战争期间,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今天,就让我们踩着那雄健有力的节拍,再一次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颂》吧!
●作者简介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笔名光未然、华夫,1913年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出版《街头创作集》,第二年三月创作《黄河大合唱》。1940年后写出长篇叙事诗《屈原》《阿细的先鸡》《阿细人的歌》等。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主编。曾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
●写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月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相关知识关于黄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每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泥沙,每年平均输沙量达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徙。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关于《黄河颂》——《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文题资讯《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这是一首颂诗,诗题直接点明歌颂的对象和歌颂的主题,即代表英雄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的颂歌,也是对中华民族唱出的颂歌。
文本浏览:
(朗诵词)(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气魄'文中指气势。,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段解'开宗明义,说出要“歌颂黄河”的主题。(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澎湃'形容黄河波浪互相撞击的样子和气势。,掀起万丈狂澜'狂澜'巨大的波浪。;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层解'写“我”所看到的黄河形象,突出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3)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文中指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巨人保护作用。。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层解'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4)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层解'表达祖国儿女的决心。
评点感知:
(1)诗人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这是歌词写作的需要,也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需要。接着直接揭示黄河形象和它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最后点明“歌颂黄河”这一主题。(歌词)(2)诗歌由“我”落笔,由“我”的“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两岸。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为下文的“颂”作铺垫。(3)作者首先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的发源地,高度赞扬了黄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孕育作用。“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撷取一点,突出黄河在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影响力。接着作者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像一个巨人”,写出了黄河形象。“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具体化了黄河的呵护作用。最后作者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伟大精神”。“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写出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民族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体现了黄河在精神上对中华民族的滋润作用。歌词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歌颂了黄河的伟大。(4)诗人直抒胸臆,强烈表达祖国儿女的决心。采用这种直接抒情的手法,与全诗的气韵格调保持一致,同时,也是由诗的主题和特定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整体把握·重点集释
●内容概述《黄河颂》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构成。朗诵词开宗明义说出要“歌颂黄河”的主题。歌词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先写“望”中所见,描绘了黄河波涛澎湃,“浊流宛转”,浩浩荡荡的气势。接着,分三个层次赞颂黄河,赞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赞颂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滋润。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地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中心思想诗人用澎湃的激情热情地讴歌了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并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像它一样伟大坚强的决心。全诗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表达了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点1歌词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全诗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2注重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美。诗中“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第二单元7 最后一课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当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圆梦,加入世贸,“神五”升天的时刻,所有的华夏儿女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热泪盈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所有的华夏儿女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爱国主义是人类共有的最美好、最神圣、最高尚的感情,任何时候都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今天,让我们一同步入《最后一课》的课堂中,去深切地感受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的悲愤、沉痛的心情,相信法兰西人民那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一定会深深地拨动你的心弦,让你久久难以忘怀。
●作者简介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龚吉尔学院院士。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1866年发表《磨坊书简》,1868年发表长篇小说《小东西》。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代表作有:《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
●写作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普鲁士则企图打败法国以便统一德意志,争霸欧洲。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9月1日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法国由侵略战争转变为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篇小说就是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相关知识关于小说——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物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体裁。小说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第二,有较完整、生动的情节;第三,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关于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地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文题资讯《最后一课》是根据几种版本改写的。小说定名“最后一课”,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在自己的国土上,用本民族语言来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另一方面,以此为题,表现了作者深切的亡国之恨,融进了教师、学生和村民对祖国、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深沉热爱和对普鲁士侵略者无比痛恨的感情。
第二单元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炮声不仅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涅槃、新生为青年中国、现代中国,开始了充满希望、奋斗、胜利的世纪征程。然而,在这个漫漫的征程中,又有多少坎坷,多少荆棘,多少有志之士在经过一番上下求索之后,苦于找不到中国的前途和希望,叹息、徘徊。就在这黎明前的阵痛之际,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振臂高呼:艰难的国运,需要雄健的精神!这呼声,如春雷直滚过天际,如号角鼓舞人们的斗志。今天,重读这篇课文,那激越的呼喊声仍然长久地在我们耳畔回荡着,激励人们奋勇前进。
●作者简介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入迷惘之中,走到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的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做斗争,趣味无穷,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文题资讯本文选自《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原载于1927年12月20日《新民国》第一卷第二号。“艰难的国运”是指中华民族千疮百孔,步履维艰;“雄健的国民”指具有敢于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人。作者以此为题,是说在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上,要勇敢面对各种艰难险阻,要坚信革命必胜,勇往直前,直至取得革命的成功。
第二单元9 土地的誓言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2001年是所谓的中国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批海外留学生,纷纷踏上归国的旅程。于是,在我们的传媒中,便开始流行一个新词:“海归”。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海外游子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其中不仅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更重要的是,深藏在这些海外游子心中的爱国情结。可是,如果我们把历史的镜头聚焦到1941年9月18日,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可是,一大批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这是怎样的一种悲愤?其中又蕴藏着多少家仇国恨啊!让我们一起品读《土地的誓言》,去品味那其中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吧。
●作者简介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其代表作还有《大地的海》《遥远的风沙》《曹雪芹》等。
●写作背景1941的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