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魔法语文--超级讲解(人教版 七年级下) >

第6章

魔法语文--超级讲解(人教版 七年级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单元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忙碌了一周的人们,每当双休日来临的时候,都想好好休闲一下,放松放松被生活揉皱的身心,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或从事一些有益的活动。总之,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双休日过得轻松、愉快、充实。那么,同学们,你们的双休日是怎样度过的呢?你们的双休日是否曾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呢?我们先不忙着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隧道,把镜头投射到19世纪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家里,看看他的星期天是怎样度过的。    
    ●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短篇小说巨匠。1880年,莫泊桑以《羊脂球》闻名于世,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一生创作了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一生》等。    
    ●相关知识关于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生于医师家庭。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他的作品,文字精练,是法国近世散文的典范。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猎人日记》《罗亭》《父与子》等。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出生于工程师家庭。当过职员。代表作有《卢贡·马卡尔家庭》《三个城市》等。    
    ●文化资讯名人论莫泊桑——“他多思敏捷,成就卓著,不满足于单一的写作,充分享受人生的欢乐。”——左拉“莫泊桑的小说都是好小说。撇开叙述技巧不谈,故事本身就趣味无穷,在餐桌上讲讲是很吸引人的。这一点我认为是他的最大优点。”——毛姆(《读书随笔》)“他懂得发现一种最佳形式,使人类生存景象变得愈来愈悲剧化。”——法·福雷斯捷名人轶事——(一)福楼拜谈怎样学习写作。莫泊桑初学写作时,曾拜福楼拜为师,经常把自己的习作送给他,请求指教。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你带给我的东西表明有某些聪明。但是,青年人你永远不要忘记,照布封的说法,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你努力干吧。”后来,福楼拜还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当你走过一个坐在自己店门前的杂货商面前,走过一个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走过一个马车站面前时,请你给我描绘一下这个杂货商和这个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整个的身体外貌,要用画家那样的手腕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本质,使我不至于把他们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任何别的守门人混同起来。还请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马是不一样的。(二)福楼拜教莫泊桑锻炼观察力。莫泊桑刚露头角的时候,有一次去拜访福楼拜,给他讲了几个故事,福楼拜听后,不主张写这些故事,而希望他做这样的锻炼:骑马出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把自己看到的一切记下来。莫泊桑按照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有一年之久,终于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点心》。    
    ●文题资讯本文选自《济南文艺》1981年1月号。李翰华译,有改动。文章以此为题,不但点明事情发生的地点是在福楼拜家里,时间是星期天,而且还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期待。    
    


第三单元15  孙权劝学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中国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就如同一对孪生兄弟,总是相伴相随。但是,如果说话讲究策略和技巧,当良言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时,就容易被人接受,到那时便达到“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今天,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领略一下古人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吧!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集》《稽古集》,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相关知识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治于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之效用。人物简介——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鲁肃(172—217),字子敬,三国时吴国重臣。    
    ●文化资讯成语典故——吴下阿蒙:意思是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吴下”,就是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下,表示处所。阿蒙,在名字前加“阿”字表示亲昵的意味。吴下阿蒙,三国时名将吴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这句话在语气上体现出吕蒙十分自信,让人感受到吕蒙在孙权的劝诫下确实学有所成。这句话后来演化成一个成语,表示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文题资讯《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上的。题目的意思是孙权劝说吕蒙学习。劝,这里是劝说、劝告的意思。    
    


第四单元16  社戏

    文化视野·知人论世你知道“有戏”“没戏”这两个词的意思吗?它们分别指“有希望”“没希望”。“戏”是怎么与“希望”联系在一起的呢?鲁迅先生的这篇《社戏》,就回忆了少年时期一次看戏的经历。整个过程也充满了由盼望到失望再到希望的童趣。虽说是回忆一次看社戏的经历,却整个地写出了一个人的童年、写出了一群生动鲜明的小伙伴。它是那么的清晰,作者人到中年了,还是不能忘记,足见这次经历在“我”的童年记忆链条上占有多么显明的位置,起着多么大的牵引作用。相信这篇小说会引起众多将涉入中年和已经迈进中年门槛的人们的悠长的联想,也能引起你感情上的共鸣。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1918年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等。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2年10月。当时作者在北京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一场戏。这场戏触动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记忆,回忆的闸门由此打开,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课文是文章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写了成年后的两次看戏经历,与课文构成对照。    
    ●相关知识有关戏剧——    
    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分为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等,按作品类型又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有关戏曲——    
    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    
    有关角色——    
    指戏剧或电影、电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的人物。一般的划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几种行当。    
    生:扮演男子,有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扮演妇女,有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    
    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通称花脸。    
    末:扮演中年男子。    
    丑: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也叫小丑、小花脸或三花脸。    
    ●文化资讯戏台对联——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是谁,谁装谁,谁就是谁。    
    戏剧的魅力——    
    一次在延安演出《白毛女》时,由于表演的逼真,一位战士沉浸在剧情之中,忍不住端起枪向地主“黄世仁”开了一枪。所幸没有击中要害,演员的生命没有危险。    
    ●文题资讯选自《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有删节。“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文本浏览: (1)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暑。。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归省(xǐnɡ)]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乐土]安乐的地方。: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斯干》的头两句。意思是潺潺(chánchán)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秩秩,水流的样子。斯,这个。干,山涧。幽幽,深远。旧时孩子上学总是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了。'段解'写“我”到平桥村的缘由,平桥村是“我”的乐土。(2)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行(hánɡ)辈]排行和辈分。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太公]对曾祖父一辈人的称呼。,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段解'写平桥村淳朴的民风。(3)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惮(dàn)]怕,畏惧。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高等动物了]意思是成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段解'写“我”在平桥村每天的活动。[(1)~(3)为第一部分,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4)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春赛]春天举行的赛会。旧时民俗,在节日或者神的生日,准备仪仗、锣鼓、杂戏等迎神像出庙,周游街巷或村庄,叫做“赛会”。,是社戏了。'段解'写“我”最盼望看社戏。(5)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航船]指航行在城镇和乡村间有一定班次的搭客的木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絮叨]翻来覆去地说。起来。母亲便宽慰伊[伊]第三人称代词,五四时期的文章里常用来指女性。,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段解'写看戏前的一个波折。(6)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段解'写“我”焦急、痛苦的心情。(7)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礼数]礼节。里从来所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撺掇(cuānduo)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写包票]也称打包票,表示对某件事情有绝对把握。“包票”是保证书一类的东西。!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段解'写小伙伴们为“我”出主意,找到了好办法。(8)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委实]实在。没有一个不会凫水[凫(fú )水]游泳。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弄潮的好手]懂得水性,善于游水使船的人。弄潮,在潮头搏浪嬉戏。。(9)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段解'写外祖母和母亲答应我们去看戏。[(4)~(9)为第二部分第一层,写看戏前的波折。](10)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橹]在船艄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大。,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段解'写我们划船向赵庄进发。(1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依稀]隐隐约约。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渔火]夜间捕鱼点的灯火。。'段解'写“我”在途中所见所闻所感。(1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宛转,悠扬]这里是形容笛声的曲折和谐,优美动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弥散]弥漫消散。在含着豆麦蕴藻[蕴藻]水草。之香的夜气里。'段解'写“我”沉醉在听到的声音之中。(13)那火接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