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 编者:舒大刚-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儒者内外合一之学,因非如记诵之徒,博展于外而无得于内,亦非如释氏之徒,专求于内而无事于外也。”(《吴文正公全集》卷2)由于他认为一定知识未有出于德性之外者,所以为学的方法,则专主于心,而反对外求。
再次,从“以德性为本”出发,形成了反求于心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吴澄的认识方法,主要是求吾心中之知,即反求诸心,在心上下工夫。这是吴澄理学思想的根本特点。他认为,天所给予我的,我之所以为人,都在一心,心是主宰,心是统会,所以为学之法专主于心,“必以德性为本”。因此,吴澄在强调心的重要性时说:“孰为要?孰为致?心是已。天之所以与我,人之所以为人者,在是。不是之求而他求焉,所学何学哉?”(《吴文正公全集》卷5《王学心字说》)在吴澄那里,反求吾心既是为学的根本方法,也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末次,基于反求诸心的认识论,吴澄对朱熹的“格物”说作了符合心学思想的修正。其修正主要有二:(一)将“格物”解释为纯粹的感性认识。朱熹“格物”的原意是指穷至事物之理而至其极,而吴澄则说“格物”是所闻所见之知,成了单纯的感性认识,而将推究事物之理排除在外。他认为,事物之理早已具于吾心中,所谓“格物”无非就是以多闻多见启发我心中那个固有之理,然后再推致我心中之理而至于事事物物。可见,吴澄在这里采用了“内外合一”的手法,将事物之理变成了心中之理,使“格物”变成了“格心。”(二)将“格”解释为“悟”、为“觉”。朱熹“格”的原意是“至”、“穷”,即达到、穷尽的意思,而吴澄则解释“格”字说:“朱子尝谓大学有二关,格物者梦觉之关,诚意者人兽之关。实悟为格,实践为诚。”(《宋元学案·吴澄学案》)吴澄解释“格”为“悟”、“觉”,亦即内心的一种思维活动,这就把朱熹具有合理因素的“格”,演变为陆学的简易工夫。
吴澄的理学思想,是宋代理学的继续和发展,它是在“和会朱陆”的过程中形成的。特别是其心性说,主张“格物致知”专主于心,不假外求,务须“内外合一”,更充分体现出元代朱陆合流的趋向,也明显透露了后来明代王守仁心学的消息。其实,王守仁部分接受陆学而又部分参以朱学的学说特点,早在吴澄的理学思想中已经初露端倪。因此,我们可以说,吴澄的理学正是从宋代程朱理学过渡到明代王学的桥梁。
(何尊沛 撰)
主要参考书
1.吴澄《吴文正公全集》(附录:年谱、行状、神道碑等)
2.黄宗羲《宋元学案·草庐学第》
3.吴梓材、冯云濠《宋元学案补遗·草庐学案补遗》
4.宋濂、王礻韦等《元史》(本传)
5.虞集《道国学古录》
6.魏源《元史新编》(本传)
7.柯劭囗《新元史》(本传)
8.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元代理学》
9.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第三卷)
心学大师 王守仁
(1472—1529)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会稽山阳明洞(今浙江绍兴县东南20里处),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又曾创建阳明书院于越城,故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28岁中进士,历官庐陵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左金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敕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公全集》38卷。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堪称有明思想界泰斗、心学的杰出代表,其学上承孟子,中继陆九渊,集我国心学之大成。由他创立的阳明学派,与朱子学派分庭抗礼,成为明代中后期一个体系庞大、门徒众多、思想活跃、影响深远的新儒家学派,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儒学世家
王守仁出生于一个世代业儒的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据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及《王文成公全书·世德纪》等史料记载:王家先世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右军将军王羲之,后世徙居余姚。守仁的先祖王纲,字性常,文武兼资,善于识别人才,明太祖洪武年间因刘基举荐,拜兵部郎中,擢广东参议。高祖王与准,字公度,自号辶豚石翁,早年闭门力学,尽读先世遗书,精通《礼》、《易》,著有《易微》数千言。曾祖王杰,字世杰,自号槐里子,学者称为槐里先生,幼时即有志圣贤之学,年14尽通“四书”、“五经”以及两来诸位大儒的学说,后以明经贡太学,未得大用而殁,著有《易说》、《春秋说》、《周礼考正》、《槐里杂稿》数卷。祖父王伦,字天叙,号竹轩,其家虽环堵萧然,而雅歌豪咏,胸次洒落,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观,尤其喜读《仪礼》、《左传》以及司马迁《史记》等,为文简古有法,赋诗援笔立就,所著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若干卷。
守仁的父亲王华(1446——1522),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曾读书龙泉山中,学者称为龙山先生。王华生性聪敏,刚会说话时,其父教他读诗,经耳便能随口吟诵。年龄渐长,读书竟至过目不忘。30岁那一年,松江提学张时敏测试其文,大加赞叹,并以状元及第相许。由此,王华名闻遐迩,故家世族争着前来礼聘他为子弟师。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王华赴京参加廷试,名列第一甲第一人,果然应了张提学之言,考取了榜首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后历任日讲官、东宫侍读、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王华立朝刚正,剀切敢言,终因不附宦官刘瑾而被勒令致仕。其学一出于正,恪守儒家法度,写诗作文专求辞达,不以雕琢为工,著有《龙山稿》、《垣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录》、《进讲余抄》等,凡46卷。
王家这样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自然使王守仁受到上等的文化教养,从而决定了他必然走上读书做官的人生道路。其先辈们的言行趣尚,无疑给王守仁以直接的熏陶和感染,促进了他的个性气质乃至学说观点的形成和发展。王家祖辈几代都喜欢研读《易》、《礼》、《春秋》、《左传》、《史记》等典籍,而对官方十分重视的《四书》似乎不太感兴趣。这大概是因为“四书”中充斥着空洞的说教和刻板的训诫,而《礼》、《春秋》、《左传》、《史记》等书往往将说教、训诫之类寓于具体事物之中,显得比较生动、形象、自然。《易》虽说理玄奥,但随象寓意,强调事物变化无定,对人较少束缚,读者便于自由发挥。他们特别爱读这些书,与其不媚世俗,乐于保持个人天性大有关系。譬如守仁的高祖王与准,为学自称“吾无师承”,曾拒绝为县令卜筮,因取筮书焚之曰:“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曾祖王杰宁愿放弃大比考试的机会,也不曾受“散发袒衣”之辱,他曾对门生说过:“学者能见得曾点意思,将洒然无入而不自得,爵禄之无动于中,不足言也。”祖父王伦,曾每日啸咏于竹轩,漠视人间繁华势利,唯以淡泊自守,被人比为陶渊明和林和靖。父亲王华不阿权贵,宦官刘瑾独揽朝政,土大夫纷纷奔走其门,而王华独自不往。他对于守仁放任不羁的性格也未太多地加以约束,即使在守仁行为过分出格时,也只是喝止而已,并未给予严厉惩罚。王氏家族的这种家学和家风,对王守仁不崇拜权威、不迷信教条。藐视外物、尊重自我、不随流俗、狂放不羁的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守仁的父亲王华曾受陆九渊心学的影响,其制心功夫颇硬。14岁时,家乡龙泉寺闹鬼甚是厉害,人们谈鬼色变,这儿的人全都吓跑了,唯独王华无所畏惧,照常在寺中用心读书,即使到了深夜,依旧正襟危坐,吟诵不绝。事后有人问他:“向妖为祟,诸人皆被伤,君能独无恐乎?”他回答说:“吾何恐?”又问:“请人去后,君更有所见乎?”他回答说:“吾何见?”问者叹曰:“君天人也,异时福德何可量!”王华不听别人传闻,而以鬼是否存在于我心来判断其有无,这明显地反映出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说的影响,对王守仁“心外无物”说的形成当有启迪作用。
王华因忤刘谨而致仕之初,有一位客人劝他学道家神仙之术,他毅然拒绝说:“人所以乐生于天地之间,以内有父母、昆弟、妻子、宗族之亲,外有君臣、朋友、姻戚之懿,从游聚乐,无相离也。今皆去此,而槁然独往于深山绝谷,此与死者何异?夫清心寡欲,以怡神定志,此圣贤之学所自有。吾但安乐委顺,听尽于天而已,奚以长生为乎?”这种摒弃道家出世的态度,崇尚圣贤之学的思想观点,对王守仁彻悟释道之非,立志做圣贤大有影响。
王华致仕归乡以后,辛辛苦苦攒钱修建了一座小楼房,峻工未久,不幸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当亲友、邻居纷纷前来救火的时候,他一一从容款待,谈笑行行如平时,略不见有仓遽之色”。面对家遭火灾,王华能保持从容不迫,镇静如常,足见其制心功夫非同一般。王守仁在父亲教养下,后来善于制心,谪龙场至闽界,夜宿深山,不畏猛虎;陷龙场困境,艰苦备尝,仍谈笑歌诗。由上述可知,王守仁受家庭影响很深,特别是他曾就学于父亲王华(王守仁《送德声叔父归余姚》),得其教益尤多。
二、颖悟夙成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1472年10月31日),王守仁诞生于浙江余姚。相传王母郑夫人怀孕达14个月之久,方才生下他。比起一般人来,他在娘肚子里足足多逗留了4个月,这可是人世间稀奇罕见的事情。而当王守仁降生的时候,据说祖母岑大夫人正做着一个神奇的梦,梦中见到一位身穿红袍、佩戴宝玉的神仙,在漫天瑞雪笼罩和鼓乐吗奏之声中,从太空冉冉降临王府,专程送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儿,双手捧给了岑太夫人。霎时,岑太夫人一梦惊醒,恰恰听到了王守仁呱呱坠地的啼叫声。为此,祖父王伦便根据这一吉祥梦兆,为新生小孙儿取名为“云”。这事随后被同乡人和亲友们广泛宣传,大家都指着王守仁诞生的那座楼叫“瑞云楼”。这两则美妙的传说,旨在表明王守仁为上天所授,不同常人。如此一来,王家的人上上下下对守仁十分钟爱,百般袒护,使他从小自命不凡,放任不羁,得到良好的自由发展。
可惜王守仁生来语音器官发育不大健全,直到5岁时还不能说话。有一天,他正在和一群小孩玩耍,忽然看见一个癞头和尚来到面前,指着他大声说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王伦刚好从旁听见,不禁恍然大悟,便将王云改名为守仁。据说从那以后,王守仁就能开口说话了,而且日渐显示出他的非凡智力。一天,他突然背诵起祖父曾经读过的书文来,王家的人大为吃惊,问他怎么能够背诵这些书文。他回答说:“曾经听祖父朗读这些书文,我在一旁便默默地记在心里了。”众人听了,无不叹服其记忆力之强。此后,王守仁被送入家塾,正式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活。
10岁那一年,父亲王华进士及第,高中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第二年,王华将父亲竹轩公和儿子守仁一同接往京城(今北京市)官邪。竹轩公为人洒脱,向有名士风度,现在又因儿子考取新科状元,胸次更加豪爽、超迈。赴京途中,与文士相遇,往往即兴题咏,吟诗作赋。一日路过金山寺,与客饮酒半酣,诗兴大发,本想信手草成一篇,不料微吟半晌,迟迟未就,只得在那里默默发窘,这时,聪明而自负的王守仁从祖父身边一下子站了起来,脱口吟成一首七言绝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顿时,四座皆惊,众人喷喷称叹。有人想再试一试守仁的诗才,又以《蔽月山房》为题,令其吟诗一首。守仁不假思索,随即应口诵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两首七绝诗,既有气吞环宇之概,而又富含哲理,竟出自11岁孩童之口,充分显示了王守仁少年天才,颖悟夙成。
次年,王守仁在京城就塾师受学,仍旧豪迈不羁,自由放任。父亲王华时时为此而忧虑,但竹轩公却认为守仁孙儿天性使然,必有所成。一次,守仁与同窗学友在长安街游玩,偶然遇到一位相士,面对着他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诧异地说道:“我为您看一个相,您一定要紧记我的话,当您胡髯飘拂衣领的时候,就会进入圣贤之境;当您胡须长达上丹田的时候,就会结成圣贤之胎;当您胡须长达下丹田的时候,就会修满圣贤功果。”守仁听了,深感其言,自那以后每每对书静坐凝思。他曾经向塾师问道:“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塾师答道:“只是读书举进士而已!”守仁听后不以为然,当即辨驳道:“举进上恐怕不能算第一等事,而读书学做圣贤才是头等大事。”不看重登第做官,而有志于读书学做圣贤,这表明一个12岁的少年已经开始关注学习目的,探索人生价值了。
13岁时,王守仁的母亲不幸去世,他从此失去了母爱,感到人生的莫大痛苦。传说王守仁曾一度饱受继母的残酷虐待,为了改变自己的痛苦处境,他煞费心思,想出一个惩治继母的好办法。有一天,他去街市买回一只长尾林鹗,悄悄藏在继母卧室的被子里。当继母晚上睡觉打开被子时,长尾林鹗猛然飞出,在屋子里一边扑腾,一边怪叫。按传统风俗,最忌野鸟入房。继母当下感觉到这是不祥之兆,十分担忧大祸临头。趁此机会,守仁便从街市请来了一个早被收买的巫婆,假装守仁生母附体以恐吓其继母说:“你虐待我儿子,我今天要你的命!那长尾林鹗就是我的化身,你要放明白一点!”继母顿时浑身直打哆嗦,随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个劲地向巫婆磕头求饶,并发誓从此不再虐待守仁。后来,继母“于是遽改其行,一朝而为贤母。”(清·唐甄《借书》第4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三、泛滥词章
王守仁人生观和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前、后“三变”的曲折过程。对此,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中作了简明扼要的概述:
先生(王守仁)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滤,出之自有天则……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是学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