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清王朝-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大人请慢,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大清水师应当要跟西洋水师一战?”高士奇突然发问道。
“高相,末将可并没有这么说过!”于中摇首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高士奇又追问道。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于中停了一下,思索了一会儿,又朝康熙拱手问道:“皇上,您觉得拒敌于国门之外好呢,还是拒敌于千里之外好?”
“拒敌于千里?难道是国门之外的千里?”张廷玉问道。
“张相说的不错,于某正是这个意思!”于中点头道。
“能拒敌于千里之外的,自然只有水师。于大人,你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马齐接着问道。
“马相,现在,我满洲水师已经拥有大型战船三十二艘,还有七艘正在建造之中,再过几个月就能下水试航;另外,还有一些小型战船,战船总数已经超过了七十艘!总承载兵力已经超过两万。虽然火炮还没有全部配齐,不过,这一股实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戍守满洲海疆所需要的兵力……”
“既然超过了,那你还不拿出点儿来给大家伙分一分?”蓝理插入道。他本来就看于中不怎么顺眼,陪好话是为了好要船,不过,现在他看于中是越来越不顺眼了。
“呵呵,蓝理你不要着急,听听于中到底是个什么打算!”康熙微笑着说道。
“是!”看到康熙“包庇”于中,蓝理也没有话说,唯有示弱退下。
“皇上,满洲水师其实虽然表面上的实力不小,可是,论起海上实战来,其经验恐怕还不及福建水师的十分之一,奴才这个水师提督就更加算不上什么了。”于中又接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于大人你为什么不把战船火炮多分一些送给其他人呢?”马齐又问道。满洲的兵力和战船已经用不了了,于中居然硬是不放手,他对此早就满怀疑问了,只是康熙既然没说什么,那里又安排着众多的皇族宗亲子弟,谁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所以,他也不好乱插口。现在难得于中自己说出来,他当然要问个明白。
“马相,其实,于某这些船和炮,还有官兵,都是为南海水师预备的!”于中答道。
“南海?”没等万正色和蓝理发出疑问,施世膘就猛得睁大了眼瞪向了于中。康熙新组建的五大水师里面,他论资历、战功不及万正色、蓝理,论亲疏比不过于中。论后台也比不过雷如,所以,虽然也曾写信向于中要过战船,可是,在于中不冷不淡的回应之后,他就没再提过这件事。可是,现在听于中的意思,满洲水师都是为他预备的,这怎么能不让他大大地吃惊一把?
“南海?……于中,你还是把话一次都说完了吧!朕倒是很想听听你都有什么打算。”康熙虽然也微微有些惊讶的神色,不过,相比于其他人的表现,他已经是好很多了,除了本身的原因,于中一伙的表现很少让他失望也是他能保持这种状态的原因之一。
“皇上,奴才想请问施大人一个问题!”于中说道。
“哦?那你就问吧。”康熙看了一眼施世膘,说道。施世膘则是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他的直觉告诉他,于中的这个问题关系很大。
“施大人,你知不知道一个叫做‘淡马锡’的地方?”
“这……”淡马锡?那是什么地方?施世膘皱了皱眉,暗暗有些急燥,这个问题可是关系到他有没有可能得到大批战船火炮的!……可是,无论他怎么想,却都想不起来,无奈之下,他只有略带些黯然的朝于中拱了拱手,答道:“施某不知!”
“那‘柔佛’呢?”
“柔佛?”施世膘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好一会儿,他才慢慢地抬起了头,问道:“那里是不是在暹罗国南面?”
“正确!”
“呼……蒙对了!”施世膘暗暗舒了一口气。
“暹罗?还南面?于大人,你该不是又想搞什么大战吧?”万正色说道。日本一战,满洲水师和福建水师都沾到了便宜,反倒是他这个夹在中间的北海水师什么油水都没捞到,现在听到于中的意思,恐怕是又想搞出点儿什么明堂来,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
“万大人,于某不是想搞什么大战,于某之所以提这个‘淡马锡’,是因那里有一条海峡,是连通东西方的汇点,只要控制了那里,百年之内,这世上除了日本,恐怕就没什么人能威胁到我大清的海疆了!……我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一劳永逸啊。”于中说道。
“这‘淡马锡’距我大清有多远?”康熙插进来问道。
“回皇上,很近,比奴才驾船到台湾要近的多!”于中很实在地说道。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二百五十四章 罚
康熙并不是一个热衷于开辟海上疆土的帝王,而且,历任的清朝皇帝都是这样。乾隆为了一个小小的大小金川投下了一亿多两白银,也没有开辟出哪怕一条海上航路。当然,这也几乎是整个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帝王的通病。茫茫大海,与北方的游牧民族、西方的沙漠、高原,南方的原始丛林一起,挡住了中央帝国向四面扩张的道路,使得这个泱泱大国只能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不住消耗自己,渐渐地失掉了它的锐气,犹如古时的夜郎国王一般,以为整个世界,唯我独大。
可是,淡马锡就是新加坡。
于中想这里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不仅仅是他,他们五个人无论哪一个都在想着那里。那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最重要的一条海上通道,东西方之间的“黄金水道”,如果不控制在手中,他们任是谁都不会放心的。
马六甲海峡长一千六百多里,宽两百多海里,可是,偏偏它在新加坡附近的出口却只有两海里多,控制这么一条海峡,可远比在来几场大海战来确立中国在南海以及东南亚一带的霸权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
所以,于中在谈到这里之后,立即就运用准备了多年的资料,跟康熙以及一干文武将领聊了起来。
……
康熙其实本无意于再在海上“寻衅闹事”的,于中在日本干的那些事情,虽然表面上可以说得冠冕堂皇,可是,在他和一干大臣的心中,依然是属于“抢掠”的行径,只是所有人都不好明着说出来罢了。毕竟,一百万两黄金就摆在那里,没有人会愿意把这么多钱再推出去的,除非是白痴或者蠢蛋,而且还得是蠢到无可救药的那种。可是,于中对淡马锡的描述却又不能不让他心动。
要知道,一下子建造五支水师,康熙的心里其实是十分心疼地。要不是费老头拍了胸脯,他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决心,能咬着牙建成三支就不错了,就这,也还是因为他知道了自己周边那些国家的海上力量之后才有可能下的决心。现在,日本被打了一顿,在他眼里根本就形不成什么威胁,就只剩下那些西洋人了。这些年来,根据他所得知的情报,西洋人已经在吕宋等地建立了殖民地,那种地方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领土。所以,他的心里一直很有些郁气。在他看来,这些跟中国接近的国家,都应该以中国为宗主。怎么能为外人所占?而且。他也没少听说什么英法等国在一个叫什么亚美利加的地方有着堪比整个清朝一样巨大的殖民地的事情。虽然他并不在意这些,可是,每每听说,总是有些心痒痒。
可是,如果真的按于中所说的,只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控制了淡马锡,就等于控制了东西方的海上通道,控制了西洋人到东方的大门,到时,所有在南海附近、台湾附近的西洋人都得乖乖地听朝廷的摆布的话,岂不是能大大地节省一笔?尤其是占了那里还能有钱赚,那就更加妙了。
不过。这些很显然还不能够打动他和那些文武官员。
“堂堂大清,不去打人就不错了,哪里会有人敢来招惹?就算有人敢来招惹,也没有能从海上来地。”——这几乎是整个清廷所有官员的通论。而且于中更是为这个论断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论据:正是他于大提督,带兵揍了日本一顿,让历史上唯一一个曾经扰乱过中华海疆的国度在众多清廷官员的心目中变得更加不入流。
幸好,于中并不是只有这些料儿。
现在,清廷的官员们对开海禁虽然大多持支持态度,可是,这些人依然有着一些担心。而且,这些担心对康熙,对满族皇室来说,一直是个潜藏在心底的隐忧。
自从康熙开了海禁以后,有太多的人,乘坐船只离开了大陆,而且,一去不回。
这些人,在从康熙到许多普通人的眼里,就成了“不孝”、“不忠”以及“图谋不轨”之徒。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传统道德并不认同这些人的行为。尤其在传说中,南洋更是前明、郑氏遗部以及许多不法之徒的聚集地,下了南洋,一去不回,岂不是说跟这些人有什么瓜葛?满族统治者向来对自己没什么信心,生怕一点儿火星就使得整个中国都造起反来,所以,在对待反叛的情况上一向是“防微杜渐”,一有苗头就斩尽杀绝,何况像现在这样“公然聚集”?
这么一条,再加上沿海各省犯禁走私的事情屡禁不止,而且势头越来越大,走私的货物也越来越多,海关税银流失越来越严重,可以说,康熙就是因此而关闭海关,从此恢复禁海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事实上呢,康熙在历史上也正是这么干的。
可是,海关如此巨大的税源康熙真就舍得放弃么?五大水师建成之后,只要下狠劲儿,走私就算不能杜绝,也肯定能遏制住;只要再把住了淡马锡,把整个南洋给关进自己家的“院子”里,那些出海一去不回的人,还不照样是在国境之内打转么?更加重要的是,那些南下的人大多是去了吕宋,那是西班牙人控制的地方,如果将淡马锡控制在手里,哪一天想整整那些人了,只要说上那么几句话,在吕宋岛上的西班牙人想不答应都不成。
此外,于中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理由:一,海上运输方便,以广东到淡马锡的距离,哪怕是走慢一点儿,顶多一个月就到了。
这可比从江南运军粮到西北要方便、便宜且快捷不知道多少倍呢。不用费朝廷什么劲儿,只要出兵就行。二,据情报,此时的淡马锡归廖内柔佛国管辖,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属于其国天猛公辖下。而柔佛由干经常跟荷兰人、葡萄牙人开战,并没有怎么经营这个地区,顶多只要一笔小钱,清廷就能得到这片区域。大不了,以中华上国之名,调解一下这三国,足以让处于下风的柔佛国感恩戴德了。三,在淡马锡驻扎了兵马,可以更加轻松的控制暹罗、安南以及缅甸等藩属之国。尤其是此时缅甸跟清廷之间的关系并不太好,清廷也多次派兵攻伐,而一旦在淡马锡有了兵马水师,不仅可以威慑对方。甚至于还能够对缅甸进行南北夹攻,利于清廷稳定边疆,比直接派兵攻打要好的多。四,南洋各国,比如苏禄等国,久慕中华之名,只是常久以来总是受到西洋人的欺侮,难以派人前来朝贡。如果截住东西方航道,则能制约这些洋夷,使其不能胡作非为。如此一来。必能扬我威名,促使万国来朝,更加彰显盛世景象。能够增加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利于国家稳定。五,过了马六甲,再航行一段就是天竺,那可是唐三藏到过的地方,如果朝廷也能派个人过去,那会在天下造成什么样的轰动?六,南洋物产丰富……
最后,于中把自己能想得到的,有可能吸引康熙或者大臣们注意的。能勾起他们心中各种情节的理由,差不多都说了一个遍,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表明一个意思:派兵驻扎淡马锡,既不费事,又有大笔的利益,这么好的事,不干就是傻瓜!
“皇上,南海不仅疆域广阔。而且,各种势力几乎都掺杂其中,形势极为复杂,唯有先行占据淡马锡,方能居高临下,从容处置!虽然此事看似重大,可是,对朝廷来说不过就是添了一个兵营而已。奴才可以断言,在淡马锡建一港口,不仅能够完全支付此兵营所有花销,甚至还能为国库再添盈余!”说了一大溜儿,于中没能从康熙的神色之中看出什么,再看看那立于康熙身边那个一直微闭着眼睛,身材微胖,好似正在打盹儿的人物也没什么表示,他忍不住又添了几句。
“于大人,那淡马锡真有你所说的地利么?”马齐看康熙没有说话的意思,便出头朝于中反问道。
“那是自然。一直到现在,所有东西方的船只都是从马六甲海峡穿过。那里是从西方到我东方最近的一条航路。淡马锡扼守马六甲之咽喉,如我不占,日后必然为他人所据!”于中答道。
“于大人,那淡马锡有多大?”蓝理问道。
“不大,方圆大概也就数十里!”于中想了一下答道。莫睛没去过新加坡,他也只能乱猜。
“数十里?那岂不是连一个县都不到?”蓝理又朝康熙拱了拱手,说道:“皇上,派不派兵去那什么淡马锡臣管不着,不过,就算派的话,那里也住不下多少兵马,所以,臣觉得,如果于大人真心想分出点儿东西来,福建水师也不能落下!”
“……”这老头到底听没听老子的话?怎么还瞄着老子的船?于中朝着蓝理翻了翻白眼,这老家伙还真够执着。
“蓝大人说的不错。皇上,臣也以为于大人似乎有些过于急躁。且不说淡马锡距离我大清足有数千里,于其地驻军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光是那里是不是真地有那么好地地利,也需要朝廷查勘清楚完毕之后,才能定策。如此一来,万事俱备至少也要数年之后。所以,臣以为,派兵淡马锡之事,还是以后再说的好!”万正色也跟着说道。
“皇上,奴才自任海参葳水师都统时起便对我大清周边沿海进行过调查分析,所以,奴才有万全的把握,那淡马锡绝对是东西方交通之咽喉所在。”于中瞪了一眼两个老头,说道。
“于大人,你在海参葳,比我的北海还要‘北’上几千里,就算能够查到这什么淡马锡,又能查得多清楚?还是不要夸海口了吧!再者说了,东海、南海两地,海盗盛行,我朝水师不熟其地环境,贸然出兵,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所以,就算要派兵,也得一切弄清楚才好!”万正色又说道。
“没错。那些海盗虽然不成气候,可这些人却跟野狼一般,防不胜防。东南海域更是其猖狂之地,若要派兵过去。一定要先有万全之策。”蓝理也说道。
“两位老将军,你们既然知道海盗不成气候,连大一点儿的商船船队都不敢碰,又怎么知道他们敢找水师的麻烦?何况,我朝除福建水师之外,少有经历海战者。与海盗交战,正好可以训练士卒,以成精锐之军。两位老将军当年都曾打过硬仗。拼过性命,胆大如斗,怎么今天反而显得有些胆小了?”于中忍不住讥讽道。
“我们这不是胆小,是稳重。于大人,你还太年轻了!”蓝理捋捋自己的花白胡子朝于中说道,噎得于中直想揍人。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年轻?这老头实在是不怎么地道。
“施大人,你怎么看待此事?”没法跟两个老头沟通,既然这两个老家伙突然莫名其妙的结成了同盟,于中也想着拉施世膘一起出手。
“这……于大人。施某还是听皇上的!”施世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可不是笨蛋。于中一露出要把船炮交给他的意思,他就知道要麻烦,不过,为了能让自己的军队上点儿档次,他还是硬着头皮蒙了一把。可现在,于中却想着让他派兵去占什么淡马锡。如果那淡马锡真的有于中所说的那么重要、有那么有利的地势,占了那里就等于把住了东方与西方的大门,那他完全可以肯定,日后他南海水师必将是五大水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