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水煮清王朝 >

第223章

水煮清王朝-第223章

小说: 水煮清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归顺到北海道的日本人开始受到了伊桑阿的“教化”!这个时候的日本人大多数还是十分听话的,尤其是在北海道的生活远比在本州的日子要好过地多,再加上日本人十分的吃苦耐劳,所以,伊桑阿在北海道所颁布的许多命令都受到了十分认真的执行。不过,这里面也有一群人对伊桑阿是持反对甚至怀恨的态度的。这些人。是一群浪人!或者说,是信奉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却总是无法找到人去效忠,并且一展“武技”与“忠诚”的一群人。与于中地既瞧不起,又小心注意,同时又十分想将之利用的态度不同,伊桑阿对这群动不动就想找人决斗比武,动不动就剖腹抹脖子的家伙一点儿好感都欠奉。他宁愿去找一些平民来充当仆从军的战士,也不愿意去招这些人,哪怕这两种人都十分的听话。

而整件事情的起因,就是一群浪人。这些人长久养成的那种挥刀杀人的习惯不是那么好改的,而在北海道,随意杀人是要偿命的,所以,在沾上人命之后,由于害怕上面降罪,这些浪人就偷了一条渔船跑了。之后。自然就是追捕。由于清军对北海道地限制。民用地船只都不是很大,无法用于远航,论速度自然更加不可能与满洲水师的快船相比。可是。或许也是想到了这一点,那些浪人在驾船逃逸之后,没有选择向南回本州,而是向北,逃到了千岛群岛。不过,聪明的并不只是他们这些人,在向南跑了几天不见踪影之后,奉命追捕他们地满洲水师将领也带着人向北追了过来。并且一路巡着千岛群岛向北,终于逮住了他们。不过,此时已经是到了千岛群岛的最北端了。再往北不远,就是堪察加半岛。而堪察加半岛自从被发现之后,于中就在那里设了一个兵站!……如果按一般的情况,地处边疆的兵站一般是没有多少兵马的,而且,这些兵站里的兵也大都不能算是精兵。可是,堪察加半岛的兵站是于中探索阿拉斯加航路的中转地。所以,他在这里安排了两艘大船和三百士兵。那个奉命追捕的将领也知道这个情况,看看也没有多远。便带队想去“游玩”一番。可是,到了地方之后,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兵站却是空地。没有船,也没有人!于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开始无法收拾了。

三百士兵失踪!这放在哪里都不会是件小事。

怎么办?当然是去找了!

士兵不在,船也不在!极有可能,兵站的士兵是出海了。所以,带队追捕的清军将领派遣一艘战船带着那些浪人回去向伊桑阿赴命报信,又留下一部分士兵看守兵站之后,立即带着其余的手下开始漫无边际的寻找。

从堪察加半岛南端的一角,沿着东海岸一直向北,找了几天没有找到。不过,这个将领却在堪察加半岛的中部发现了一个群岛,一个连绵向西的群岛。

之后,失踪的家伙们也找到了!

或许,不能称之为“找到”,那些失踪地兵站士兵是自己回来的。而跟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几大箱的金砂!……这也怪于中,在战之后,就很少再派人详细的仔细勘察。以致于这群被于中安排在堪察加的士兵们,在闲极无聊,四处乱逛的日子里,居然在堪察加半岛的西海岸发现了一个金矿!而先前的失踪,只是因为他们一起去采金去了!反正伊桑阿早就不打算再向北探索海路了,他们想着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有人来,就想先发财再说,连守营的人也没留下一个。(堪察加半岛确实有金矿,而且还不少,其中西海岸就有一条长一百多公里的砂金矿带。)

这自然是大喜事!

这可是金矿!

不过,三百士兵一同隐瞒发现金矿之事,同时又擅离职守,伊桑阿到任一年多一直没有找到的立威的机会也终于一并出现了。杀人嘛,似乎有些太过严格了,而且伊桑阿的心情正好还挺不错的,这个……不是又发现了一个向西的群岛嘛,就由这些人去接着完成于大提督留下来的那个任务好了,以此算作惩罚。

于是,被后世称为“三百金兵”的探索船队出发了。

在堪察加半岛中部向西的那个群岛实际就是,“科曼多尔群岛”,而顺着这个群岛向西,就是阿留申!……阿留申群岛。

往上就是阿留申半岛,再之后,……阿拉斯加!

是天意?亦或是狗屎运?

天晓得!

反正,本来没打算找到地方,只是想顺着科曼多尔群岛游上一段时间就回去赴命的三百金兵顺着这连绵的海岛,用了几个月地时间,就找到了于中耗时数年也没能摸到边儿的阿拉斯加,再加上他们探察大陆和回航所用的时间。总共还不到八个月。(白令就是在冬天发现阿拉斯加的,所以,应当不存在季节性问题)

这也为伊桑阿提供了巨大的功劳!

虽然伊桑阿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可功劳就是功劳!

得到消息之后,传国维等人都感叹伊桑阿那一群人的好运,不过,费老头却没兴趣去跟伊桑阿计较什么,无论是先前的金矿还是发现了阿拉斯加,他感兴趣的是在伊桑阿地喜报来到北京还不到两天,马德那封被快马加鞭的送到了理藩院的奏折。

阿拉斯加属于北美洲。那里。英国和法国的实力最强,而偏偏这个时候又有英国佬要来跟中国建立什么外交关系……有意思,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看来在他们想引导着康熙把手伸到美洲的同时。英国人也在想着把手伸到东亚来了。英国佬想在中国建领事馆,目的是什么?暂时还不太清楚。不过,如果这个领事馆建立了,英国在清朝就有了政治据点,有了跟清政府直接对话的工具。这也就等于是说,相对于欧洲各国,英国人抢先了一步。本就在印度洋上拥有强大势力的英国人一旦再得到了这个优势,将会是一副什么样子?

拥有了政治优势,再加上印度洋上的强大实力,费老头几乎可以想象的到。中国与西方地海上商路将会由英国一家独大。到时,占据了淡马锡地中国依然只能被强大的英国舰队给憋在南洋,无法透过马六甲去印度洋去,“呼吸”!

这种情况绝不能允许!

马德那小子太混球了!明明知道英国佬的企图居然也不阻止,还屁颠屁颠儿地给侵略者出主意。祟洋媚外!严重的祟洋媚外!可耻!……就算已经算计好了别的招数,在见到具体的成果之前,也要先保守一下嘛!

无可奈何之下,费老头只好给马德“擦屁股”。

当然不能把这个英国佬给赶跑了!那些各种专业上的技师、工人、学者正是费老头想找却一直没能从欧洲找过来的。难得有个政府部门的家伙送上门儿来,还是工业革命最先爆发的国家,如果放跑了。费老头非得活活气死不可。有那么多的东西,他明明知道发展发向,却一直因为基础不行而弄不出来,这是多么的恼人?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可以通过英国政府去招募人才,他当然不能放过。相对于这些人才,哪怕就是让出淡马锡都行,何况区区几个领事馆?要知道,这些科技成果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地基础。

不过,能不让当然还是不让的好。不能把英国人赶跑,也不能让这些英国佬太占便宜。在他们的打算还没有见到成果之前,不能让英国佬占据这么大的“优势”。优势,只能留给自己。……可这需要时间!

虽然三百金兵发现了阿拉斯加,可费老头依然十分恼火他们没有发现阿拉斯加那些埋藏的很浅的金矿。阿拉斯加的那些山从外面看不出来,但是只要稍微挖掉山的外壳,就会看到亮晶晶的金子。只要用力挖,金子就会一大块一大块掉到跟前来。那些金矿据莫睛说也挺靠近阿拉斯加地西海岸的呀。怎么就没有发现呢?如果发现了,再加上容易采掘,康熙肯定会马上派人过去,然后……那想想都得让人兴奋的流口水。可现在,只能再另想办法了。

最好是在康熙决定向东朝阿拉斯加派兵之前,能够将英国佬给拖上一拖。拖得越久越好,最好,是拖到他们的计划显出成果。那样的话,英国佬可就有麻烦了。

可怎么才能拖呢?

不可否认的,因为这些年来对康熙多方面施加影响。康熙对欧洲各国的实力已经开始有些重视了。其中,国力正在不住上涨的英国,欧洲陆上霸主的法国,以及与大清国毗邻的俄罗斯,这三个国家是康熙重点关注地对象。而因为许多来中国的传教士都是法国耶稣会派来的,所以,相对的,康熙对法国的观感要好些。对一直觊觎大清国领土的俄罗斯,他的观感最差。可是,相对于这两个国家,对不择手段强大起来的英国,康熙却是最感兴趣。在接到马德地奏折之后,康熙就想下旨让马德把人给送到北京来见上一见。于是,为了拖延一下,费老头只好对此提出反对。

反对的理由除了费老头想到的一些关于国家安全的,还有皇子们的功课。

费老头对康熙说,皇子们对他所讲的那些功课不屑一顾。虽然在听。却没往心里去。然而,过度忽视其他国家的对本国的威胁,对其他国家的情况不能知根知底。对未来有可能掌控国家的皇子们来说,并不是好事。须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欧洲各国以区区弹丸之地,就能将殖民地建得到处都是,连荷兰那么一片指甲大小地地方,都能把手伸到前明地台湾,现而今大清朝的家门口吕宋,谁知道日后这些欧洲国家会不会威胁到中国本土?难道谁能保证大清朝的皇帝个个都是明君吗?不能,就要学习。至少,到时不至于被别人轻轻松松地忽悠了!再者说了,大清国自己身边也不是完全地安全,准葛尔至今还在做乱,这些都是明证。可是,有的皇子却连自己国家周围是什么情况都不明白。这怎么能容许?所以,康熙必须对此表示一下。不过光是训1斥或者提醒是不行的,必须以实际行动敦促他们才可以。

怎么办?不如就用这个英国使节说说事好了!

英国本是一弱国,又由弱克强。一步步强大起来,称霸大洋百余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国家,费老头也曾经对皇子们讲过一些这个国家的情况。所以,就拿这事儿来考一考这些皇子们。考得好的,奖!考得不好,罚!

康熙同意了!

相比起一个仅仅够资格引起他的兴趣的国家,皇子们的教育才是他最为看重的,尤其是当太子已经让他极为失望地时候。虽然这种做法显得有些“小题大作”,可既然费老头执意要求,总不好太过于驳了臣子的一片“忠心”不是?费老头年纪大了,这次来京也受了不少损失,总得好好体谅一下嘛!再者说了,这么做也是只有好处没坏处,干吗不同意?

不过,康熙对费老头提及的再次派人去阿拉斯加探索并驻兵的建议却感到有点儿不太愿意。

大清国的领土已经够大了!

然而,这十多年间所得到的领土,除了南洋还算有些价值,堪察加又发现了黄金之外,其他的地方,好像都不是很值得派兵去进驻。哪怕是阿拉斯加极有可能联着据说是十分巨大且富饶的那什么美洲大陆,也似乎显得太遥远了一些,有些不太合实际情况。……不错,大清国的人口现在确实不少,也有着不轻地土地兼并的情况,可还不至于非得去占一块隔着大洋的土地来“充饥”的地步。再者说了,如果派兵去占了那里,应该怎么统治?那里可不是南洋,只是些岛屿,无法让形成某种足以对抗朝廷的势力。那里如果真是一片大陆,那么,由于隔得太过于遥远,如果产生游离于朝廷之外的统治力量,必然将极难扑灭。这可不是大清朝想要的。

所以,还是等等再说吧!

费老头对康熙的回答极不满意。不过,他并不着急!如果康熙能这么轻易地就被说服的话,他就不是康熙了。以满清的统治理念,能做到如今的地步,康熙已经是少见的英明之君了。反正还有机会!只要先前制订的计划行得通,就不愁打不动康熙的心,而只要康熙动了殖民的心,就一切好办。而现在距离那个计划开始的时间,已经很快了!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二百九十九章 必死无疑?

费老头让一干阿哥去写条陈的事情又再次很快的传了出去。条陈的内容对许多人来说都有些不可思议。居然要皇子们去想着怎么应对一个西方的蛮夷小国的使节?……这玩意儿怎么听怎么都觉得有点儿像是笑话呢?

有些看不惯费老头的人便想趁机向上进言。结果,朝廷官员的奏章还没有递到康熙的面前就让上书房四大臣给压了下来,一些旗人的撺掇也被内务府和宗人府给当成了耳旁风。

能在朝廷的上层混的,哪有几个傻瓜?

这些年大清朝外扩的次数可不少,每一次随之而来的都是巨大的利益。费老头身为皇子们的师傅,教授的东西肯定是受到皇帝首肯的,反对?找K呢吧?

皇子们也是深明这个道理。所以,哪怕是心里抱怨,也得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好几天不敢出门,哪怕就是别有计较,至少,也得在表面上表现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来。

“头疼啊!”

在一间比较偏僻的小院里,四阿哥胤禛轻轻推开了书房的门,揉着脑袋走了出来。

“主子爷,您怎么了?要不要去叫太医?”

高福儿正在院子里的一角打盹儿,听到开门声之后便跑了过来,可没想到胤禛居然会叫头疼,急忙询问起来。

“不用!唉……邬先生他们在吗?”胤禛闭着眼睛轻轻捏了一下鼻梁,又朝高福儿问道。

“回主子,邬先生和画眉儿去上香,刚回来没多会儿,正和文觉大师在那边下棋呢!”高福儿答道。

“下棋?……他们倒是轻闲!走,陪我过去瞧瞧!”胤禛轻轻一挥衣袖,向院外走去,高福儿子急忙在后面跟了上去。

前一次去安徽查帐,因为胤禛先入为主。又不听好人言,结果吃了大亏,被康熙闲置了好久。事后,胤禛将此事的原因归结到自己的性格和没有随身带着谋士的上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知道自己的性子刻薄多疑,容易动怒,下人们害怕他,根本就不敢规劝。再加上康熙南巡回京之后,北京城里就风云多变,所以,为了应付随时可能的突发事件或者劝诫住他自己,本来放在城郊养着的邬思道和文觉和尚就被他直接请到了家里来,以备随时咨询。反正他以前就不怎么惹人注意,再加上已经被闲置了,就更加不怕被人说什么闲话了。

邬思道和文觉和尚都是孤身一个人,就住在了一起,地点是跟他的住处距离挺近的一个小跨院。

“两位好兴致。”

这年头地文人雅士一般情况下都没有什么爱好。琴棋书画就算概括全了。如果非要再加一项。也就是个看戏!邬思道和文觉和尚两人都不是爱热闹的人,在京城也少有什么人能谈得来,所以。平时的娱乐也就是下下棋,斗斗禅机,偶尔出去逛一逛,如此而已。胤禛进到这间小跨院的时候,两人正在院子里的一间小亭子里面下棋……盲棋!

“四爷来了!”

文觉和尚本来正闭着眼,思考着棋局,听到胤禛的声音,立即睁开眼,笑呵呵地站起来合什行了一礼。

“好个赖皮和尚,一见势头不好就趁机溜号。也不怕日后应了因果!”邬思道腿瘸,不必行礼,只是向胤禛点头示意了一下便算见过了,不过,跟胤禛见过之后,他却转头朝文觉和尚讥诮起来。

“因果便因果,大不了日后再跟你下十盘儿,全都输给你就是!”文觉和尚也不在乎邬思道的取笑,浑当是春风拂面。

“呵呵。

原来两位又是斗棋。不知彩头是什么?”胤禛走过来笑问道。

“也没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