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水煮清王朝 >

第239章

水煮清王朝-第239章

小说: 水煮清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去去,我什么时候说见不得血了?有本事你拿把刀来,看我敢不敢捅你几下试试?”“眼皮痣”叫道。

“于中杀人冒功?你们听谁说的?这消息你们怎么能信?”姓刘的嗤笑道。

“这不是朝廷传出来的吗?说是于中杀了好几十万平头老百姓……”“淡蓝短衫”问道。

“狗屁!那都是谣传!我们家三爷隆科多就是于中麾下,传回的信里从来没这么说过!……我实话告诉你们,那些杀人的罪名。其实都是于中替手下将领背的黑锅!”姓刘地向四周看了一眼,小声地说道。

“背黑锅?刘爷,我地刘爷爷,您不是开玩笑吧?这可是好几十万条人命啊!是说背就能背的吗?他于中不想活了?”“眼皮痣”失声叫道。

“要不才说人家得军心呢!这么大的罪都肯替下面地人背,哪个将领,哪一个士兵敢不说一咋,‘服,字?你没看到,现在除了飞扬古和萨布素,满朝上下,愣是没一个武将能跟人家一较长短,这叫什么?这就叫本事,这就叫气概!懂不懂?刘金泽那样的,根本就连人家一根毛都比不上!”姓刘的或许是被触及了苦处,竟帮着于中说起好话来。

“奶奶的,老子也服了!有种!这家伙硬是要得!”“淡蓝短衫”叹道。

“刘爷,您看过隆科多三爷的信?要不,您怎么知道这些的?”“眼皮痣”问道。

“哼,你们忘了我以前跟刘金泽那老家伙的?那家伙在终府当了这么多年的总管,知道的秘闻比那些大臣还要多的多!……我也不瞒你们,真正杀人地,就是原先于中麾下第一大将,现任台湾总兵的年羹尧!四阿哥的门下!”姓刘的又爆了一个料儿。

“四阿哥?噢……我明白了!是不是那于中想巴结四阿哥呀?”那“眼皮痣”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呸呸呸!就说你小子嘛事儿不懂!那于中是什么身份,用得着去巴结四阿哥?再者说了,四阿哥平时名声不显的,有什么好巴结的?”“淡蓝短衫”讥讽道。

“说的也是!唉……”姓刘的突然又叹了一声:“妈地,老子怎么就没遇到这么个头头?要是遇上,现在老子怎么着也是横行半边天呀!”

“怎么了?”另两人都问道。

“你们不知道了吧?”姓刘的又摇头叹了一口气”“这年羹尧和于中之间听说还有大仇呢!说是当年葛尔丹来犯的时候。年羹尧为争军功,仗着手下兵多,险些杀了于中和马德。这可是生死大仇!不共戴天的!可这年羹尧到了于中麾下之后,人家愣是帮着扛起了那么大一个黑锅,而且一句苦也不说……你们说说,这叫什么?咱们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命,遇上这么一个顶头上司呢!”

“有担当!娘的,将士用命!看来。这次打西藏,这于大将军恐怕又要立大功了!”“淡蓝短衫”说道。

“噼哩啪啦……”

三人正感叹的时候,茶馆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鞭炮声。

“咋回事儿呀?哈时候了都?连清明都过了,放的哪门子鞭炮呀?难不还想过端午么?”“淡蓝短衫”伸长了脖子向外看了看。

“走走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瞧瞧!”“眼皮痣”在桌子上抓起了一把花生米,带头向外就走”“淡蓝短衫”和那姓刘地稍犹豫了一下,也都跟了上去。

“费老,你看这个场面如何?”

就在茶馆的不远处。一家并不怎么起眼的小酒馆里。莫睛和费老头也正在看着那鞭炮声响起了地方。

“亏你想得出来!居然想起搞房地产来宣传银行!果然不愧是莫大老板啊!”费老头“嘿嘿”笑了两声,向正坐在他对面的莫肯说道。

“这可不关我的事,我可是在帮您老人家的忙!那尹泰不是正愁没有政绩么。我这一下可是送功上门,服务到家呢!”莫睛也笑嘻嘻地说道。

“服务到家?哼,你这一到家,以后这世道可就未必安宁了!你这签约仪式一过,恐怕用不了多久,这整个大清国,上上下下就要掀起一阵房地产热喽!”费老头又摇头笑道。

“这个应该还不会很快!至少,也得等上个一两年!费老,你没跟那些人打过交道。别看现在的商人个个财大气粗,可一个个都现实的要命。在弄清状况之前,才不会搞什么盲目投资呢!”莫睛笑道。

“那叫成熟!投资理念虽然不够先进,可是,这些商人也不是傻瓜,多少年的积累也不是后世的国家财产,随随便便就敢拿去打水漂!”费老头说道。

“我知道!”莫睛又朝费老头看了一眼,“费老,你这两年没在奉天,没什么事吧?”

“没事儿!富传那小子很听我地话。是个老实人!马武嘛,他还有地是别的事情去忙!估计还能挺个几年!再者说了,许多东西也还是我在遥控,没有我的允许,别说他一个未来地奉天巡抚,就是满洲总督,也别想插手!”费老头答道。

“可我总觉得这么等着……费老,干吗非要再等呢?那些东西都拿出来不行吗?”莫睛皱眉问道。

“我知道你心急!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丫头!康熙这个人太精了,眼光也远!我可是怕他看出什么来!所以,还是等蒸汽机研究出来再说吧。估计也就是这两年的功夫!那时候,那些工业就没有了水力的地域限制,肯定用不了几年就能铺遍整个大清朝。到时候,他就是想拦也拦不及,也拦不住!”费老头说道。

“也好,稳妥点儿好!”莫睛叹了一口气,轻轻揉了揉额头。最近好像有些皱纹了呢!

她这次来京城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主要是商业方面。

汇丰银行不能一家独大!这是她与王维和以及那些晋商大佬们的一致认知。毕竟,现在的朝廷是不允许有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控制住整咋,大清的金融业的,哪怕他们对其中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也会知道这种情况的巨大祸害。所以,莫睛和那些晋商大佬们在定下协议,开始培训银行的从业人员地同时,也开始筹建另外几家银行,以此来分薄汇丰银行的实力,至少在表面上不要过多的引起别人的注意力。

不过,因为时间不太够,所以,在开业之后,这些银行也仅仅是在一些个大城市设立了分行,而且,因为宣传不到位,再加上北方人比南方人保守一些,都没几个人对银行这种新生事物有信心。所以,来存钱的人不多。为此,北京刚建的这几家银行的“行长”就找到了到北京探亲的她,请她想办法打开局面。恰好,尹泰上任一年多,政绩平平,也去找费老头请求指点。于是,她就想到了房地产这一套。先买下一块地皮建成两层的楼房,再向贫民区地百姓买下低价地皮,然后让对方搬到事先建好的楼房中,再之后,重新发展贫民区。因为是以平房换楼,又是建的四合院儿,所以,那些搬家的百姓都很高兴,老百姓哪住过楼房呀?她也平白赚了将近两倍的土地。而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之中,银行处处插手,名声自然也就传出去了。不过,这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他还是清楚的。如果是她来操作,当然不会亏了什么人,可是,如果是别人,甚至是官商勾结,老百姓肯定就要吃亏!到时候,必然会滋生社会问题!不过,那可就不关她的事了。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三百一十四章 西藏

西藏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如果没有人清楚的话,笔者可以告诉诸位,其实,这个名字在康熙征服那里之前,还没有出现。也就是说,这个名字,出自清代康熙政府!更直接点儿说法,或许就是出自康熙。

而谈起西藏,就不能不先谈谈喇嘛!

喇嘛是西藏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高僧。回溯一下十三世纪蒙古帝国跟吐蕃宗教国的关系,可发现吐蕃的没落,全是被佛教这个奇异的支派所促成。十四世纪时,蒙古政权被朱元璋所领导的明朝军人逐出长城,吐蕃跟蒙古的联系也告断绝。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吐蕃的名字消灭,而被称为乌斯藏。到了十七世纪,又不知道什么原因,乌斯藏的名字也消灭,而改称为土伯特。跟喀尔喀蒙古分为三部一样,土伯特则分为四区:

一、藏(后藏,今西藏西部)

二、卫(前藏,今西藏中部)

三、喀木(也简称康,今西藏东部及四川省最西部)

四、青海(青海湖及柴达木盆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改称青海省)。

喇嘛教主八思巴,于十三世纪时,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在八思巴领导下,僧侣们都穿红色袈裟,并娶妻生子,因之称为红教。政治权力加上靡烂生活,使红教日趋腐败。十四世纪五十年代,一位改革家在青海西宁城附近一个藏民部落中降生,名宗喀巴,他是喇嘛教的马丁,路德。十四岁时就当红教僧侣,二十岁时就大胆地提出改革方案。他改穿黄色袈裟,禁止娶妻,以便全心全意宣扬佛法。因之被称为黄教。改革在极端和平中进行,没有经过欧洲式宗教改革那种血流成河的屠杀场面。红教终于衰落,黄教一天比一天兴旺。

宗喀巴是一位最有想像力的大师,他为喇嘛教创立一个别开生面的权力继承制度。他有两位门徒,一名达赖,一名班禅。宗喀巴宣称这两位门徒都是佛陀投胎,永不死亡,肉体虽然毁坏。但灵魂却立即再转生世界,永远不灭。达赖、班排在肉体毁坏(死亡)时,事先就预言他的灵魂要到某一个方向或某一个地方,以化身重生。逝世之后,先由大喇嘛(拉穆吹忠)四个人,诵经作法,然后分别出发去寻觅他身  灵童。找到之后,迎回拉萨,经过一段时间的宗教教育,等灵童年龄稍长。再举行坐床大典。成为喇嘛教的正式教主。坐床,就是坐在一张只有教主才可以坐的神秘宝床上,等于皇帝地登极大典。当然隆重非凡。

宗喀巴于十五世纪逝世,达赖以大门徒身份,继承为喇嘛教教主,班禅以第二门徒身份充当副教主。从此之后,就实行化身(呼必勒罕)统治。十六世纪时,那位使明政府招架不住的蒙古俺答可汗,曾恭迎达赖三世到青海讲道,蒙古人从那时候起,开始接受黄教。数十年前,四卫拉特之一的蒙古和硕特部领袖固始汗。从天山北路侵入青海(青海省)与喀木(西藏东部及四川省西部)。这时候,达赖、班禅同住在前藏的首府拉萨城,而仍信奉红教的土王之一的藏巴汗,居住在后藏的首府日喀则城,跟黄教对抗。达赖宗教政府的最高执政官(第巴)桑结,向固始汗请求援助。固始汗接受这个邀请,出兵把藏巴汗杀掉,把原属于藏巴汗地后藏土地,奉献给教主。于是达赖仍住拉萨。而班禅则迁到藏巴汗所住的日喀则。固始汗大功告成之后,返回青海,留一个儿子率领蒙古军队,驻防拉萨。

后来,达赖五世逝世,桑结秘不发丧,仍用达赖的名义,为自己向康熙请求封号,康熙不知道内情,就加封桑结为土伯特国王。后来,事情败露,桑结又急急忙忙找了一位名札阳嘉穆磋的灵童宣称他就是化身,举行坐床大典。桑结向清廷报告说,他秘不发丧的目的只不过为了安定民心。康熙自然知道他是在胡说八道,但因为自己也有不少事情没有解决,便没有追究。

当时,西藏的政治形态是:三巨头并立。土伯特国王桑结主持行政,喇嘛教主达赖六世主持宗教,和硕特汗国王子拉藏汗主持军事。

不过,这西藏的“三驾马车”,相互制衡的同时也有着严重的冲突。并且,很快便表面化。拉藏汗对桑结国王事先没有征求他地同意,就确定谁是达赖化身,大不满意,对外宣称他将抵制到底。桑结认为拉藏汗不服,担心自己地地位受到威胁,决定把拉藏汗毒死。拉藏汗得到消息,先下手为强,一七〇五年,发动突击,想把桑结杀了,结果桑结见机的快,提前逃脱,并找到一伙忠于自己的军队,与拉藏汗进行了一场争夺。结果,这个时候,固始汗过逝,青海地统治者之位虚悬,被一直虎视眈眈的阿拉布坦得到机会。于是,准葛尔大策零敦多长途奔袭,趁机拿下了青海。后来,拉藏汗打败了桑结,又囚禁了达赖六世!不久,达赖六世病故,拉藏汗又另觅达赖化身,在博克达山(新疆吐鲁番北博格多山)找到一个名伊西嘉穆磋的孩子,举行了坐床大典。

而此时,已经占据了青海的策妄阿拉布坦却不允许拉藏汗继续当他的西藏王了!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哪怕阿拉布坦跟拉藏汗有亲上加亲的婚姻关系(阿拉布坦是拉藏汗的姐夫,而阿拉布坦的女儿又嫁给拉藏汗的儿子丹衷,小夫妇一直住在伊犁阿拉布坦地王宫),也不能阻止这位新任准葛尔汗王的獠牙。

终于,就在一年前。接到阿拉布坦命令的大策零敦,毅然率领一支万余人的军队,奇袭拉藏汗。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勇敢、最困难的一次闪电突击。从西宁到拉萨,有将近两千里的路程,其间要爬过昆仑山,接着。还要攀过唐古拉山,之后,便是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然后又要在超过一千多里不见人烟地冰天雪谷中秘密行军。要不是因为于中在青海安排有大量的细作,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敦多地这次奇袭,而远在拉萨的拉藏汗,更是对此毫不知情。因为,敦多根本就不会让他得到任何的消息。

终于。经过艰苦的跋涉,敦多接近了拉萨。拉萨附近人烟稠密,既不能杀绝,又无法躲避,敦多便对那些惊愕的藏民说,他们是送丹衷夫妇回国省亲的卫队。于是,就这么简单地,准噶尔远征军如同从天而降一般,攻陷拉藏汗所住的布达拉宫,斩杀了拉藏汗。而在此之前。为了斩草除根。阿拉布坦早已经下令把女婿丹衷也杀掉了。于是西藏并入准噶尔汗国版图。(事实上敦多奇袭拉萨是从伊犁出发的,从伊犁到拉萨,航空距离一千九百公里。要越过六千米的天山——比阿尔卑斯山还高二千米,绕过五百公里纵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要攀登七千米的昆仑山,才能爬到西藏境内,然后又要在一千二百公里不见人烟的冰天雪谷中秘密行军。总共历时十个月!远比笔者写的要艰难和勇敢的多!)

可以说,策妄阿拉布坦在战略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与此同时,他也在政略上犯了不可弥补地错误。屡屡地挑衅清廷,他早已经彻底的激怒了康熙这个强悍的帝王!激怒了正处于第三个黄金时代地中央帝国!他占领了青海和西藏。可是,在消灭了许多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同时,也不得不直接面对已经装备了大量火器,同时又有经验丰富的将领所统率的清朝大军。而这个时候,他的绝大部分军队,还沉浸在骏马弯刀所创下的武功之中。

所以,几乎就在一接触的时候,准葛尔绝对可以称得上强悍的军队。在远超预计的大量火炮的覆盖式轰击之下,不得不惶然撤离各自地防线,而紧接着,他们又必须面对同样出自蒙古的骑兵和陕甘绿营精锐1的追击。

……

 “全线告捷呀!”

赵大河用手轻轻擦拭着一门火炮的炮管,又看了看远处隐约露出点儿面容的准葛尔大军的营地,忍不住舔了舔舌头。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因为没读过多少书,所以,每当他想抒发一下心中的感受的时候,就只有用这个方法。……自从康熙三十二年那次随于中和马德一起在奉天跟葛尔丹麾下大将多尔济打了一场,侥幸生还,又跟着于中几人一起去追上了康熙地西征大军之后,他的命运就改变了。那一次,因为战况激烈,西征大军的炮手被葛尔丹的火枪手冒死干掉了不少。而于中几人当时又正好带过去了好几十门“子母冲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