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水煮清王朝 >

第322章

水煮清王朝-第322章

小说: 水煮清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将军……”

胤祥和胤禵又互相看了一眼,四只眼睛里面都只是疑惑。

………………

于中有点儿狂,却没有食言,果然,七日之后,湖广一带派来的援兵还没有影的时候,驻扎在缅甸地大军就开拔了。而且。是一个也不留……呃,也不算一个也没留,因为于中还留下了一位姓张名廷璐的所谓阿瓦知府,以及维护知府权威的不到两百的“衙役”!

然后,在这诡异、凶险,且让许多人都有些心惊肉跳的安排之下,两万多大军,由阿瓦出发,穿过缅甸国境,进入了印度境内。胤祥和胤禵两个随军的皇子在行军的过程中也没少向于中询问问题。虽然于中却没有回答。

可是,让两人感到惊奇的是,根据从后方得到地消息。事情居然正如于中所说的那样,虽然阿瓦就只有一个知府张廷璐和两百所谓的“衙役”,可是,达贡的欧洲人居然真的就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连那些缅甸人居然也没有任何的反应。而正当两个皇子苦思这其中的原因的时候,大军到达了已经投降了欧洲联军的印度城市艾藻尔附近。在这里,胤祥哥俩儿也终于领教了传说中的“杀人王”地狠辣!由于先前欧洲联军从西南两个方向向缅甸进攻地时候,这个艾藻尔城的城内贵族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选择了投降,并且,还为欧洲联军提供了部分后勤资助。

而在清军到来之后,这些贵族居然还敢联合只有不到两百名地联军士兵反抗,于中竟以为此借口,在攻克此城之后,下令将城内贵族,不论大小,连其亲属一律屠杀干净,所有参予反抗的士兵,全部剁去了右手大拇指。之后。于中又是没有留下任何守军的继续向西前进。所过之地,几乎都是一片血腥。不过,让人不明所以的是,于中越表现的噬血残暴,居然越是没有人出来拦阻他。在大军到达印度东部大城达卡之前,就算有一些抵抗,也几乎都是有气无力,更加没有人吃了狗胆敢来半路找他的麻烦。当然,这段时间内也不是没有人来拼命,可是,这种人的数量实在是非常的微少,面对两万多随时准备大开杀戒的军队,连作一盘儿开胃菜都不够格。

………………

达卡!

印东第一大城!这座后世成为孟加拉国首都的大城,位于富饶地恒河三角洲,碧波荡漾的布里甘加河由北向南穿城而过,人口百万。城主为孟加拉总督,也就是本地的土王贝达苏。相比起于中先前遇到的那些兵不过数千,城高不过两三丈的小城市,达卡城高墙厚,还置有火炮,贝达苏手下更是拥兵将近两万,且装备精良,甚至于,他还拥有部分火枪兵,而在得知于中的到来之后,他立即又组织了三万新军。此外,由于处于恒河三角洲,距离海边甚近,贝达苏还得到了来自加尔各答的联军舰队的支援。

可是,即便是敌军的实力非常强大,于中依然表现地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大军一到,便即在达卡城外摆下了阵势。

“你过去,去告诉贝达苏,让他立即投降!”

策马站在两万多大军前面,身边跟着两个皇子和一干将领,于中十分轻蔑地看了一眼前方的达卡城,向身边的通译下令道。

“是!”虽然对面已经是刀出鞘,箭上弦,可是,于中既然下令,通译也不敢有违,只得乍着胆子骑马向达卡城下跑去。

……

“这个贝达苏以前曾经跟我照过几次面……几年前我平定印北的时候,这小子才刚当上孟加拉总督。当时他居然还想联合孟加拉各城跟我打一场,结果却是没几个人听他的,再加上当时达卡城的几个主要将领也已经被我派人说服,所以,这小子只好向朝廷投诚,答应奉我大清为主,每年缴纳税收,并且时时进贡。不过,我却知道这小子对朝廷其实一直都是口服心不服。只要有机会,肯定会跳出来闹上一闹。本来,我也没把这种货色放在眼里。可惜,这小子不走运,注定了要倒霉!”一边看着通译站到达卡城下向城墙上喊话,于中一边向身边的两个皇子说道。

“大帅,这达卡城城防坚固,恐怕不容易攻克啊!”胤祥说道。

自从正式归入于中麾下之后。他和胤禵也已经学着别人的样子,开始叫于中为“大帅”!

“怎么?十三阿哥怕我们打不下来这地方?”位于于中左后方的宋爱问道。

“打是肯定打得下……不过,伤亡恐怕会不少!”胤禵答道。

“呵呵,我们还要跟西洋蛮夷的大军斗上几场,怎么能在这里损耗兵力?”于中笑道。

………………

“大帅,达卡城主贝达苏就在城上,他说……想让他投降可以,就看您有没有这个本事了!”正谈话间,通译回来了,并向于中转告了对方的回答。

“早就知道这家伙不知好歹!……合唱队呢?”于中冷哼了一声。

向策马立于身后的鄂尔格问道。

“就在后面!现在就带上来吗?”鄂尔格问道。

“带上来。让他们去城墙边儿上去大声给我喊……”于中下令说道。

“是……”鄂尔格应了一声,立即命令手下从后面拉出来几百名全部由印度人组成地所谓“合唱队”。之后,这几百名印度人便被分成十多组。被清兵押到了达卡城下,向城内大声喊了起来。

“大帅,您这想是来一招‘四面楚歌,吗?”听着远处似鬼般的叫嚎,胤祥和胤禵都是十分不解,忍不住向于中问了起来。人家张良这一招好像不是这么用的吧?

“四面楚歌?呵呵,那条计策的档次太高,我可没这份闲情拿来显摆!”于中笑了一下,“我只是让这些人去喊给城里的人听着,告诉他们,西洋人敢犯我大清。已经惹得我康熙大帝极为愤怒。如今,皇上命我部为先锋,之后尚有三十万大军会经由缅甸而来,另有二十万铁骑由青藏穿过尼泊尔进入印度。必会将所有敌人都化为齑粉。所以,他们最好投降,要不然,到时候,整个达卡必将成为一片血海。……我还告诉他们,这一路之上。我已经消灭了不下十万抵抗者,并斩杀了数百户贵族,其中不少都是出自上等种姓。所以,他们最好不要试图挑战,不过,只要有人愿意投降,在我军攻城之际里应外合,我必可让其继承那些已经被灭族的上等种姓家族,让其永远高高在上……而如果有人能拿贝达苏及其家属人头献上,我更可令其继承贝达苏的姓氏,并掌管达卡,成为新的孟加拉总督!”

“这就管用了?”胤祥问道。

“我也不知道。……可能用处不大,也可能会不小!”于中答道。

“那您还这么干?如果没用地话,岂不是白白浪费力气?”说不定,还要让人笑话!胤禵有些不悦。刚才看于中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摆出这么多玄虚,他还以为这位大帅有多厉害的招数呢。敢情不过是虚张声势?连湖广来的两万多援军都不要,还三十万后继大军?那二十万骑兵就更加不要谈了,青藏一带如果能凑出两万骑兵来就不错了,这位大帅居然也好意思一下子翻上十倍……这种打仗的方法戏文里面倒是有,可那都是吹的。怎么能用到现实中来?五十万大军啊,那些敌人又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相信?这么多人,光是后勤就能把国库压垮。

“我这些话可不光是给达卡的人听的!”看着胤禵不豫的脸色,于中不在意的笑了笑,“此次出征,跟西洋人对敌倒在其次。关键是这些土生土长地印度人。如果这些家伙在背后给我们捅刀子,我们就算再来十倍兵马,也不够人家一口吃地。所以,我就是要让印度人不敢再找我们的麻烦。前面的杀戮,既是一种警告,也是为了逼贝达苏不跟我来那种两面三刀地手法,而是来一个誓死抵抗。印度人多次被他国征服,民族性格懦弱,而且向来是一盘散沙,只需要把他们表面的高傲与狂妄打掉,再示之以威胁,他们便绝不敢再跟我们作对。即便是有些二心,也不敢轻易表露。只是,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先来一场硬仗,让印度人看到我们的实力。这达卡是东印度大城,贝达苏实力超群,又有西洋人为援,正好拿来立威!而我之所以让人大声向城内呼喊,主要目的并不是想促起敌军内乱,而是先让印度人知道我是什么章程。达卡的商人很多,也正好可以将我的话传到其他地方。”

“大帅您有办法攻克此城?”胤祥听出了于中话中的意思。

“当然有。而且,我们必须就在最短时间内打嬴。要不然,怎么能让那些印度人觉得我们势不可挡?”于中微笑道。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四百二十九章 “打闷棍”战法

于中的为人很不地道,尤其是在打仗的时候……这是许多人的共识。因为,许多次,于中的对手都是被他与众不同,或者说是“别出心裁”的战斗方式给打翻在地,输得极为冤枉。就像那位曾经创造了行军奇迹的准葛尔大策零敦多,居然就在决战前的片刻被于中派人拿小炮给炸了个半死,可谓是冤之极也!……而于中的这种战斗方式,也早已经他的某些部下冠以了“闷棍”的名头。确实,跟于中对战,需要非常小心他的“闷棍”。不过,到现在为止,凡是挨了于中的闷棍的人,好像都没有再能在他面前爬起来过,就更加不要谈什么报仇雪恨了。

………………

达卡位于恒河三角洲,而且,还有一条河正好穿过此城,所以,这里的土地含有很大的水分,土质也较软。可是,于中一路而来,到达达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头。这个时候,达卡的雨季已经过去。再加上于中手里还有一种名为“水泥”的东西,所以,挖个地道,然后埋上火药以炸倒城墙也并不算太难。而很显然,印度人并没有想到于中会利用“掘子军”来攻打自己。就这样,在达卡城下无所作为的驻扎了三天之后,于中便在几声巨响之后,一举攻入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而那位孟加拉总督贝达苏,则因为于中使坏,让手下把地道正好挖在了他经常站立的城墙之下,所以,在爆破的时候,贝达苏就已经和他身边的许多重要武将“光荣”的被塌倒的城墙给砸成了肉泥,并且,深深的掩埋了起来,而为贝达苏殉葬的,还有他的两位“国际友人”。加尔各答派来支援达卡地舰队指挥官及其手下的一名副官,在被贝达苏邀请去“参观”清军阵容的时候。非常不幸的陪着“好客”的主人一起升上了天国。

而在攻入达卡后没久,听到城中传来炮响之后,于中立即就命令手下又撤到了城边,只是站在城墙根儿那里听着炮响……联军舰队跟贝达苏有协议,所以一直停泊在穿城而过的布里甘加河上。

一方面可以预防清军的偷袭,另一方面,则可以随时出动,从侧面对攻城的清军展开打击。可是。联军舰队地指挥官刚刚在城破之前就已经完蛋了,剩下的人又没想到于中居然能突然攻入达卡,一时间惶惶然不知所措。而等到他们得知了自己的老大已经完蛋的消息之后,一时情急愤怒之下,便不顾后果的开始向城内有声响的地方开炮,反正,在这些欧洲人的眼里,中国人是敌人,印度人却是可有可无的炮灰……于是,很自然的。联军的帮于中肃清了好大一部分印度军队。大大地帮了于中一个好忙,他们地疯狂炮击,不仅杀伤了大批的印度人。还把达卡城内的许多古迹,还有清真寺、佛寺都给炸了个底儿朝天,让达卡地宗教信徒们很是愤恨了一把。不过,这还不算最让联军舰队心酸的,最倒霉的是,帮着于中打了一顿印度人后,在沿着布里甘加河出城以撤回加尔各答的时候,他们还被于中这不知道知恩图报的家伙埋伏下的炮兵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奋力反击之下,居然还是有一艘战舰受伤被俘。

两艘被击沉!损失几达五分之一!真是天可怜见!不过,这些还不算什么,最最让人生气的是,于中居然连沉船也不放过,还没等他们走远,于中的手下就开始动手将将那两艘沉船给捞了上来。而总共三艘战舰上的一百多门火炮,也都成了清军的战利品。

这一战让联军地将士又气又怒,可是,除了他们自己人。其他人都没有兴趣对他们表示关心。达卡之战以后,孟加拉一带的本来还无声无息的各个势力,立刻就行动了起来,这些势力无视于加尔各答仍有实力强大的联军舰队镇守,开始暗中派人向于中输诚。而清军三天攻克东部重镇达卡的消息也像长了脚一样,迅速的由孟加拉一带向印度其他地方传播。

当然,欧洲联军的头头们也很快就知道这个消息。

………………

巴特那,印度北方宗教圣地,再往北,不远就是尼泊尔!此时,由加尔各答向印度西部进攻的欧洲联军正驻扎于此。指挥官为马尔伯勒。

不过,这位在整个欧洲大陆都排得上名次的陆军元帅此时却是非常地烦恼。

本来,从率军开始征战以来,虽然偶尔有些别样的插曲,可是,由于一开始就采取了交好各地印度土王,不断申明自己只是为了跟清军一战而来,还答应了那些土王的许多条件,一路上,战事都可以算得上是非常顺利。从加尔各答出发之后,虽然跟那些土王的交涉颇为耗费了一些时间,可是,马尔伯勒依然十分自傲自己的战果。毕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没怎么开战就由海边的加尔各答到了深入内地数百英里的只特那,不久就可以向北攻入尼泊尔。

只要能顺利地击败躲到尼泊尔首都阳布的清军主力之一,他甚至就可以直接进军打到中国的西藏边境,这在他的军事生涯上必然又将会是一个无比惹人注目的光环。可惜,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人却不打算他好过。

………………

“那个家伙没有留下守军?”与其他的许多联军将领认为于中是一个胆小鬼不同,马尔伯勒其实是非常重视那个小自己十多岁的清军将领的。哪怕是在平常的谈话中提及到那个人,他也从来没有不会故意贬低对方。因为,从参军之时起,他就没有被敌人打退过,哪怕是敌军的实力比他强,也是一样。可是,在缅甸,他却不得不撤退了。而且,让他感到极为窝心的是,他竟然是在没有跟于中交过一次手的情况下,就不得不撤退的。而现在,那个让人烦心的家伙又来了。

“是的,元帅阁下!”柯林斯上校立正答道。加尔各答的军事情报就刚刚送到,他就立即拿来给马尔伯勒看了。清军突然来的两万多将近三万援军。而且,领兵的还是一个非常能打仗地将领,尤其是在三天之内就打下了印东第一大城达卡,这可不是小事。毕竟,达卡城在多年之前就有过跟葡萄牙人抗争的经验,这一次虽然迫于联军的强大而屈服,可那座城市并不是那么容易打的。何况还是在三天之内将其攻破!

“不留守军……难道这个家伙就这么有信心吗?那些印度人可并不是一批可以放心的伙伴啊!”马尔伯勒拿着羽毛笔想定一封信给加尔各答的联军指挥官,可是。

想了半天,除了写下“加强防御”一行字外,却不知道该写些其它什么东西。

“元帅阁下,那个于中在占领了达卡之后,残忍杀害了城中几乎所有的贵族以及他们的从属,总数达到一万多人。不过,那些见机快,在他还没有完全掌握全城就向他投降地家伙却被他提升了地位。好些只是低等种姓的官员也被他提升为了上等种姓,并且赐予了许多的财物。而在他离开达卡之后没有多久,孟加拉的许多贵族就纷纷向他投递了降书。并且还交付了大批的钱财。甚至有些人还派出了自己的部属参加他的军队……这些人这么做,好像就是因为那个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