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4-享受巴黎--玫瑰花样的生活-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il me prend dans ses bras 当他把我拥在怀里 Qu’il me perle tout bas 他对我低声地诉说着爱 Je vois la vie en rose我看见生活像玫瑰般美丽 …… Piaf是法国乃至世界艺术殿堂里的一位顶尖歌唱家,不幸已经去世,可惜大多数中国人都还不太知道她和她的歌,她演唱了一生爱的颂歌,我是她忠实的歌迷。在Paris一家有名的餐厅里,我还看到以这首歌名命名的一道甜点,可见“La vie en rose”的流传之广。 走出了Piaf的歌,也就走出了公园。逛到街上,被一阵强烈的摇滚音乐吸引,我来到了一座古老的教堂前,只见临时搭建的舞台上面和站在下面的听众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染着各种颜色的头发,穿着各种前卫时髦的衣服,疯狂地跟着猫王的歌声扭动尖叫“Since my baby love me…”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上的乐队越来越多,等我走到热闹的六区时,我开心得不得了,街上到处都是Jazz乐队,Paris 几个有名的Jazz俱乐部都集中在这一区。游人也越来越多,或坐在餐厅外,或坐在Café馆,或站在街头,像过节一样热闹。 一首悠扬的萨克斯把我带到了街的正中央,演奏的乐队和围观的人把这条街拥堵得不能过车走了!一个年纪已不小的音乐家正在激情投入地吹着Lush life(丰富的生活)。 顺着街道,我来到了圣米歇尔广场,在这里演出的是生活在Paris的朝鲜族人,他们表演的民族长鼓舞让各种肤色的人都挤得水泄不通,这可真是一个全民族的音乐节! 此时的我又累又饿,但却舍不得花时间吃喝,正在准备穿过塞纳河往河对岸走时,桥下传来了激昂的非洲鼓声,我急忙往下走,到了河低岸的小路上,原来是几个年轻人正在双手熟练地拍打着高高的细长形的非洲鼓,周围的人随着节奏强烈的鼓点声跳起了非洲舞。 天渐渐地黑了,我穿过新桥,来到了罗浮宫广场,一支专业的乐队正在演奏交响乐,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我又走到了广场的另一侧,男演员穿着正规的舞台礼服,和穿着长裙的女演员一起,正在动情地演唱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 我继续在街上逛,一直到了家,没进家门,因为家旁边的街上,一家餐厅在街中央搭起了舞台,台上正在演奏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 终于进了家门,刚刚吃过一块冰冰的西瓜又被朋友的电话叫了出去,此刻已是10点多了,我急急忙忙地直奔艾菲尔铁塔,在那儿有法国电视2台主办的大型现场音乐会,听朋友说,可以听到许多法国大腕的演唱。 等我脚下飞快地到了艾菲尔铁塔时,我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呐!在银光闪闪的铁塔照射下,周围一片人山人海!歌声掌声喝彩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到处是音乐,到处是欢笑。太多的人让我和朋友通了好几个电话后才见到彼此。 三个人想挤到前面看演出,但谈何容易!根本没有一丝的空隙!大家又怕被人群挤散了,只好是两个男生一个在前面冲,一个在后面挡,我夹在中间,三个人的手紧紧地拉着,一条线地往里挤,最后还是浑身是汗地放弃了,三个人又一鼓作气地冲出了人群。别说看见几个眼熟的歌星,就连舞台什么样都没瞧见!但我们都开心得不得了,我们要的就是这份参与,这份感觉,这种气氛! 此时已是深夜12点多了,两个朋友还要去市政府厅看热闹,我实在太累了,一个人在朋友们不放心的叮嘱中走回了家。 这真是无比快乐的一天!因为有音乐,我不再感到寂寞,孤独!跟着音乐我竟然一个人走了十几个小时,这一天的音乐节让我终身难忘!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在北京也能看到同样的音乐节!
第五部分爱之语——法语 1
没来Paris之前,想当然地认为法语好听,其实在北京也没听过什么人讲法语,只是偶尔的那么几次,听到了几句法国女郎偶然的对话,就立刻喜欢上了法语唱歌般的语调,觉得女人讲法语有一种优雅的性感。Paris的浪漫也是和法语的柔美分不开的。法语也被一些阶层当作了女人高贵的一种象征和时尚。 实用的英语是为了便于工作与交流,完美的法语则是为了表达爱与追求浪漫,它显得有些奢侈,就像T型台上模特们身上穿着的John Galliano设计的时装,它体现的是一种美,与中国人的“学以致用”观念不太一样。而我也正是为了亲自品味法语的性感与美丽,来到了Paris,我有一个梦想,某一天我不但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法语,而且还可以讲出法语原有的韵味。 但是在我学习法语的过程中却险些被它的奇难所吓倒,有时会恨恨地想,法语是一门专用来折磨人的语言,听起来柔柔顺顺的,可它复杂的语法却在逼你发疯呢! 在Paris的第一年,因为学校的不正规而几乎没学到什么法语,我也就令人不可思议地用英语生活了一年。 有一件事不吐不快。我常常在国内的一些文章中读到,说法国人死活不肯说英语或不会讲英语。就是一些生活在Paris的人也讲,不会法语就无法生活。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认为这些话有些片面失实。尤其是在Paris生活了两年多后,我可以肯定地说,在Paris能不能讲英语,这要看你在什么区生活,又和什么人交往。我所知道的法国人不但都能讲英语,而且也非常愿意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交流。在欧洲,大凡出身良好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要么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要么就在长大后专门去进修英语,或英国或美国,自然也就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不要忘了,paris可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国际大都会! 在Paris 生活的第二年,经好友推荐,我选择了位于Paris六区的天主教学院(Institut Catholique de Paris),这所私立大学开设的法文班,不但学费是全Paris最贵的,教学质量也是最好的,这两点都在我以后一年半的学习中得到了证实。 许多人对教会学校都有一种误解,认为教会开设的机构一定就是免费的慈善机构。这就大错特错了。在欧洲,甚至其他一些国家,出身名门贵族的人,大多数从小就会在教会学校读书受教育。 在学校报到的那天,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所天主教学院,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有耐心,一起注册参加考试的同学也大都是穿着时髦得体、彬彬有礼的日本学生,还有穿着修女服满脸喜悦的修女,我很开心,要知道,在Paris读书上学可是我生活的主要部分也是重点。唯一丢人地是在分级考试笔试时,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口试时,只会说谢谢再见。回家的路上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第一年旅游闲逛的时间夺回来! 2002年的10月7号是我在天主教学校的第一天。学校很大,除了学校总部,周围还分散着不同的教学分院楼,所以我拿着学校发的人手一份的小地图寻找上课的教室,这是我不喜欢的,每天都要换教室,有时还要去不同的街,好在离得都很近。 老师五十岁左右,中等微胖的身材,金色的短发,年轻时一定是个漂亮的女人,她自我介绍,至今已经有长达25年的法文语言教龄,没有结婚,到现在还是独身一人,生于法国的北方城市里尔(Lille),她还谦虚地自称不会讲英文,实际上在以后的接触中才知道老师年轻时曾经在美国生活过好几年,从她淡淡装扮的一双靓丽的蓝色眼睛和她说话时的奕奕神采中,我断定这是一个有许多精彩故事的女人。老师的声音响亮清楚,语速也快,她说从学习法语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学会适应法语的正常速度。我本以为会被分到初级班,没想到却被安排在基础级中的二级班。
全班一共18个学生,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看起来也就在20岁左右,一下午四个小时的课上完后,听得我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放学后和老师说了几句话,她劝我不要担心,她认为中国人有语言的天赋,可以讲很好的英语,再学第二门外语时会比较容易掌握。老师的鼓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凭感觉,我喜欢这个老师。
第五部分爱之语——法语 2
开学的第三天,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要买一本叫Pariscoup的小杂志,它是介绍Paris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信息的。课一开始,老师就一边读杂志上的文章,一边讲解,许多单词我都是闻所未闻,我抬起头悄悄地看了一眼班里的同学,他们脸上是一副全听懂的表情,我知道我一定是班上程度最差的学生!本来就听不懂,这一走神,就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了,只会说“你好”的我根本没有能力听懂,讲台上的老师还在继续带着大家阅读,我虽然低着头还在专心致志地“看”杂志,但心里已经在天马行空而且越想越委屈了,我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我已经够棒的了,英文可以走遍天下,不学法语我也照样过自己的舒服日子,为什么要坐在教室里?我已经不是18岁的青春少女了!为什么我总是挑战自我? 泪水就这么一滴一滴地掉在书上,越哭心里越难受,实在受不了,我举手向老师申请出去一下,老师看到我红红的眼睛什么也没问,亲切地说:“当然可以。”我立即冲出了教室,身后听到老师问谁会讲中文。很快就从教室里走出一个女生,她陪我站在楼道的窗前,她告诉我她是台湾人,当听到我是因为听不懂才哭时,她却笑了说:“这很正常!我一年前刚到法国南部学法语时,班里全是欧洲人,当老师提出问题要大家回答时,我连问题都听不懂,老师发的练习也根本看不懂,你只要熬过入门这一关就好了!”她的一席话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几分钟后我俩一前一后地回到了教室。 下课休息时,老师关心地问我为什么哭,知道原因后,她和蔼地慢慢说:“LiLy,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们这些孩子独自来Paris读书很不容易,哭很好,但哭过之后一定要开心,实在跟不上,可以降级换班的。”班里的同学也都围了过来,一个温柔美丽的日本女生说:“LiLy,我明白你的感受,去年我在Alance francais上学时,在课堂上哭过两次呢!和你一样因为听不懂,这没关系!”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起了各自开始学法语时的艰难,一个来自香港的女生递给我一张小字条,上面写着两个中文单词:“努力!加油!”我心里非常感谢两个同胞的鼓励。 知道可以降级换班,但我根本不考虑这件事,我相信自己的语言天赋,认为只是现在还没有适应每天四小时高强度高密度的教学,又从不开口讲法文,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跟上!况且有这么好的老师和同学。 老师又建议我,如果想进入法语状态就要先忘了英语,但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顺嘴溜出一些英文,老师对我相当耐心,她常常在提过问题后,再故意笑着加上一句“LiLy, yes或oui? ”这自然常常引起班里同学们善意开心的笑,我知道老师喜欢我! 慢慢地和同学们都熟悉了,才了解到班里的日本同学中有好几个在日本读大学,还没毕业,已在大学学过两年的法语,是和天主教学院互换的大学生,这个学期结束后就要回日本继续完成她们的学业。在日本年轻人学法文的热度和我们中国人学英语差不多。 大家聊天时,谈到共同的兴趣旅行,“中国的长城可真了不起。”一个文弱的日本女生兴奋地说起她的中国之旅,忍不住我也说起了在暑假刚刚结束的日本之行,她们马上问我对日本的看法,我说我非常喜欢干净现代的东京和传统古典的京都,当我说到日本的一切都突出一个“贵”字时,所有的日本同学都笑着使劲地点头! 在Parsi有许多的日本人,我去过日本再回到Paris后才有些明白,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喜欢Paris,也许是因为两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都太不一样,好比两个反差极大的男女会立刻强烈地互相吸引,看着东京的现代摩天大楼,再品品paris古老不变的建筑,我觉得东京就像Versace,而Paris则是Armani。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学校家里的都是法语,每天一坐也是十几个小时地上课写作业,在深夜一两点还在苦读时,好几次累得哭了,可一边哭一边还要查字典写作文,也奇怪,哭着哭着,也就会全身心地进入了法语的世界。我不能相信,这是我吗?在北京我可是世界上最懒惰的那只加菲猫! 我认为,法语的发音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它的语法,举个例子,动词变位是法语最基本最简单的语法现象,每个动词都有六种变化形式,比如,中文的“我去上学”、“你去上学”、“他们去上学”……中的“去”字在法语里,这个“去”字的说和写都有六种形式,而法文的语序也是和中文拧着的,比如中文的“我爱你”,法文是“Je t’aime”,语序是“我你爱”。看看,法文有多难!有一段时间我根本就不相信我能在某一天讲成句成句的法语。但也正是由于法语语法的不断变化才成就了法语的完美!唯有变化才是永恒!
第五部分爱之语——法语 3
那一阵子我满脑子都是法语,甚至在睡梦中都在讲法语,最恐怖的几天是我一听到法语就心烦,觉得法语难听极了,多亏我的老师,她不但非常敬业,还采取了兴趣教学。 老师利用地铁中免费的报纸“a nous Paris”让我们了解法国的社会特别是Paris,它好像我们的《北京晚报》。她还经常为我们带一些特殊的明信片,从上面的照片图画讲到法国的传统文化和宗教,在Paris红酒要上市的时候,她就开个小派对,让我们一边品尝她带给大家的新红酒,一边娓娓讲述法国红酒的历史和品尝红酒的艺术。她的一句“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让班里的同学又团结又感到温暖,大家更是在度假后带旅游地的特产请所有同学品尝。老师的另一句话更是让我铭记在心,她说,我们每个来Paris读书的人都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无论在哪儿都要努力地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两个月的学习后,我已经能够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了!而在学期最后的口语考试演讲(expose)上,我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把中国介绍得有声有色,还带头在做expose时,请老师和同学吃中国的糖果、蜜饯、点心,之后这种“讲法”被同学们不断地发扬光大。而我特意穿上的中式红色短裙,更是让大家一边赞叹,一边兴趣浓厚地问着有关中国的种种问题!老师则开心地表扬我,说我是她的骄傲。 这个学期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上完最后一周的法文课,那时我身心疲惫,导致心脏不能好好工作,我只好决定买机票回北京,最后和大家告别时,多愁善感的我和大家说谢谢再见时已经在哽咽了。 三个星期之后我又回到了Paris,回到了我喜爱的天主教学院。这个学期的课就轻松多了,有了一定的基础又开始认识了一些朋友,我的口语进步飞快。我真正地进入法语状态是在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学期。主课的老师虽然严厉得让同学们有些害怕,但却让我们在阅读写作特别是语法上有了质的提高。而在我选修的口语课上,认真负责的老师不但让我们提高了听说的能力技巧,还利用选择的教材让我们了解法国的社会发展和一些特殊现象,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获益扉浅,甚至丰富了我现在的写作内容。 在北京做事喜欢虎头蛇尾的我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