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瞧,大师的小样儿_虎头 >

第1章

瞧,大师的小样儿_虎头-第1章

小说: 瞧,大师的小样儿_虎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仰望高贵的享受,走进圣贤的感动

    几年前《当代》杂志发表了虎头的长篇随笔《永远的白玫瑰》。这篇笔调沉郁,庄重,高扬信仰价值,歌颂平民勇气的文章的影响是极内心化的,她像清泉般慢慢地浸濡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灵魂开裂的缝隙中。他们把这篇讲述他国而遥远的故事郑重地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当年还有几十家报刊选载,还入选了北京大学的《大学新语文》教材,入选散文排行榜。读者称其读虎头——这个名字有些霸道,凶蛮的文章,是“仰望高贵的享受,走进圣贤的感动”。本书为连载在《当代》杂志上的文化随笔结集。几乎每一篇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网上。“小样儿”式的记叙,是一种视觉,一种语调,一种境界。作家以常人心态,轻松的笔调记录德国精英们在光辉照耀前的挣扎,修炼。耳熟不能详的遥远精英,在当下的语境里,有了鲜活的气息。随笔集以《永远的白玫瑰》这篇歌颂激情,勇气,尊严的文章作为序言,确立了本书精神追求的高度:热情,执着,信仰,不畏强暴……《永远的白玫瑰》讲述一对德国大学生兄妹反抗纳粹暴政,为自由与尊严,勇敢赴死的过程,文章极感性化,细节化,细节到每颗字都在为年轻的生命战栗,舒和兄妹的从容,尊严因死亡的恐惧残忍而尽显其光芒。作者说,舒和兄妹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真诚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幸福。在缺乏信仰,幸福感要用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的满足指标来实现的年代,幸福与信仰是无干的。在追求物欲的时代谈信仰又是奢侈的。但虎头执着地写下去,《谁是马丁。路德》?他以执着的信仰历炼成欧洲中世纪的掘墓人;歌德是德国贵为世界强国的精神领袖,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几十年都如雷贯耳,可虎头说,其实,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歌德,是她们(歌德的女人们)用宽厚火热的胸脯把那个名叫沃尔夫冈的日耳曼少年铸成了人类文化历史的丰碑;我们还知道了“误读的爱因斯坦”;感受到海涅的故事充满古希腊悲剧回肠荡气的凄厉美;还有席勒,康德,巴赫,海涅,尼采……都是我们熟知的,因为虎头的写作我们有了更真实的感觉;更惊喜的收获;这些人类的闪耀的群星;不再遥远。



 大师的小样石一枫

    这是假大师满街跑的年代,我们已经忘却真大师的音容笑貌。

    这是死大师挂满墙的年代,我们已经忘却活大师的喜怒哀乐。

    这是“大”恶性膨胀的年代,大师们身上的“小”,早已模糊于我们的视界之外。

    虎头教授的《瞧,大师们的小样儿》,还给我们真正的大师、鲜活的大师、“小”趣横生的大师。

    风起于青萍之末。“小”才是大师之源,大师之本。还记得鲁迅先生那“被榨出的皮袍下藏着的小”

    吗?此事中外同理。歌德、席勒、海涅、贝多芬、爱因斯坦、康德……这些文化大师各有其小。

    小并不悲哀。人格小才悲哀。虎头教授写的小,是小情趣、小智慧、小可爱……所谓小里见大。

    虎头写大师,像写痴汉,写狂人,写情种,写浪子,只是不写照本宣科的吹嘘,不写佛头着粪的诋毁,更不写攀龙附凤的自我标榜。这个德国文化烂熟于胸的新锐教授,走着一条与寻常学者徊然相异的道路。熟悉西方文化的教授,很容易一屁股坐到西方的板凳上去。虎头教授正相反,他对德国文化鞭辟入里的如数家珍,坚决地植根于“我是一个中国人”,更准确地说,是,“我是一个四川人”,堪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齐飞,拉丁语和德语共普通话和四川话一色,春雨润物中轻轻把歌德席勒拉到我们眼前,让我们在半梦半醒之间,与他们越过时空相见。他把我们早已当作神灵疏远的康德海涅还原成读者身边的熟人——单位的好好先生,学校的古怪教授,情场的卡萨诺瓦,后院的二大爷。他们如此特立独行,平步云端,却又如此一米阳光,后街男孩。

    “和大师对话”已经变成了一句流行口号,几与跳大绳、请仙姑同义。下细琢磨,才会觉得这个短语其实很有意思。

    和大师的对话有没有意思,取决于和大师对话的是谁。爱因斯坦和物理人对话,多半讲e=mc2,和音乐人呢,定会纵论小提琴,和文学青年呢,大概就要聊一聊“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你和哪个女人相处的时间过得最快”。有个广告创意还让爱因斯坦和中国婴儿对话,内容是:你要多喝某某奶粉,对大脑很好。

    虎头教授却说,爱因斯坦的大脑,还没有他的大脑重。

    那么,让我们翻开《瞧,大师们的小样儿》,倾听大师和虎头教授的心灵碰撞吧,这里有大气磅礴,又有儿女情长,有悲天悯人,又有古灵精怪。大师们变得如此丰富,如此有趣,如此伸手可及,只因虎头。

    在这本书里,大师不像个大师,教授不像个教授,他们放下架子,柔软身段,给你讲一个眉飞色舞的故事。

    这就是虎头想告诉你的道理:

    大师就是凡人。

    而凡人,都是大师胚子!

    (作者为《当代》杂志编辑)



 虎言狼语说大师青铜器

    《瞧,大师的小样儿》终于出版了,我一直爬在网上读虎头教授的文章,就时常感叹:教授也野蛮!

    每一次读他的文章都感觉畅快淋漓,拍案叫绝,那是百感相当的交集。我还在网上呼吁过,啥时能结集出版,我一定要买一本珍藏。

    以此书而论,虎头教授不仅具有丰厚的德国文化素养,他的国学功底显然更加了得。这在当代以外国文化为专业的教授中,是少见的。而且,作为一个德语教授,他驾轻就熟地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第一次”的阅读材料。但是,这本书并非训诂考据,更非一板一眼的学术研究。它在大量丰富多彩但从未为中国读者所知的细节中重组资料,然后用虎头独有的切入角度,外加恣肆汪洋兼具幽默霸气的语言“再展示”这些大师的个性与尊严、自由与抗争、浪漫与才情。让对这些大师的名字“耳熟”、却怎么也搞不清楚他们何以如此伟大的我们,亲身经历一次充满惊喜的“能详”的发现之旅。

    已经有不少作者模仿、甚至公然抄袭虎头的文章,但在文体的意义上讲,虎头的风格如此独一无二,让任何抄袭者都只能暴露其自身的丑陋蹩脚。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许可以说,虎头的笔法甚至超过了海涅的《旅行心影录》。在个体参与程度极深的写作中,虎头教授给出了他自己的“警世通言”。

    难怪在网上已有众多读者摘录传送虎头语录并将其放进“名言警句”。

    显然,虎头教授在以这些大师丈量自己的生命。

    整体而言,这部文化随笔不仅可阅读性强,而且确实“雅俗共赏”,网上我看到已有人大声疾呼以虎头的文章“作为一个各种学术类大众文艺作品的门槛”,并强烈要求余秋雨、于丹、易中天们据此修正自己的风格。

    我给我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换一个“pose”仰望文化星空付艳霞

    ——虎头的《瞧,大师的小样儿》

    把历史文化名人拉下“神坛”,用世俗烟火和普遍人性矫正时间和想象对他们的“过度阐释”,是很多文化随笔惯用的手段。如今,借助电视这样的强势媒体,“文化随笔”变身为“百家讲坛”,历史人物和经史典籍变身为成败哲学、为人机巧、办公室人际关系辩证等等一系列的“当下文本”。不管学者专家如何质疑这种富有娱乐色彩的变化,但是这样一种表达方式确实让历史和典籍走近了“下里巴人”。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这是成功的策略。或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德语专家、教授虎头才把自己的文体特征定义为“小样儿”,让这些德意志文化英雄、这些在人类的文化版图中闪耀着钻石光芒的大师们:尼采、歌德、席勒、马丁?路德、爱因斯坦、巴赫、康德、海涅……用普通人的方式展示自己传奇性的昔日风流和评说不尽的永恒魅力。

    尽管这本书有作者丰厚的专业知识作为依托,也有作为德语专家原文资料阅读的便利,但它不是考据、也不是一板一眼的学术研究。因而,对于每个人物的生活轨迹和在各自领域中的成就,没有“革命性”的发现和评价。或者说,书的重点根本就不在于此。重点在于,在大量丰沛的细节中,重组资料,然后用独有的切入角度,“再展示”这些大师的个性与尊严、自由与抗争、浪漫与才情。让知道这些大师的名字,却怎么也搞不清楚他们何以如此伟大的人,经历一次“知其所以然”的发现之旅。

    于是,这些大师的经历和成就,变成了可阅读、可想象的“故事”。而在故事的重述过程中,又始终有作者在场,他时不时地打通故事和现实、德国和中国、大师和自己、大师和读者、此大师与彼大师之间的界限,用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戏谑搞怪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故事性”和“阅读感”。在个体参与程度极深的写作中,虎头甚至经常会冒出一些“名言警句”。比如《她们的歌德》中,讲到伍碧丝对歌德的遵从,书里写道:“名人离婚经常不是因为没有爱——结婚十年,本来就不可能再有初恋时的那种爱——而是因为缺少尊重和倾听。”故事的结尾,又有这样一段话:“所有的男人都是因为女人才存在。我指的不是肉体,而是精神。设想一下没有凯丝的普希金,没有尤丽的裴多菲,没有克拉拉的舒曼,没有唐婉儿的陆游,没有陆小曼的徐志摩,没有隆儿的郁达夫,没有卡蜜儿的罗丹……”书中类似这样纵论古今中外的语言众多,每每写到情感充沛处,都会有如此酣畅淋漓、雄壮无比的表达。

    虎头的这本随笔集确实有一种雄性气质。且不论他格外注重这些大师作为男性与女性的交往,格外关注大师们的婚姻、情感生活对他们成就的影响这些内容上的因素,单是他的表达风格,就沾染了很多“雄激素”。他用“爷们儿”的立场讲马丁?路德,用欣赏的姿态讲“用宽厚火热的胸脯”创造歌德的女人,用艳羡的语气讲席勒坐拥冷氏姐妹的运气,带着向往和拒绝交织的矛盾讲尼采身边的莎乐美,用支持和鼓励的语调讲爱因斯坦的艳遇……相较于揣度、忧思、推敲相交织的“苦旅”、“品”、“心得”这些“阴性气质”十足的流行文本,虎头的随笔以它个性十足的插入式判断,带来了一种“蛮而有理”的新鲜阅读体验。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水准相当高的随笔集。在《当代》连载仅仅是提升水准的外部因素,更大的原因在于它自身的资料丰沛、叙述流畅、理趣昂然。每一篇,都让人抱有期待,这些大师是那么富有个性的人,他们的专业成功、人格魅力、性格缺陷都会在虎头的笔下生出“花样的韵味”。同时,更让人期待的是,他们傲立于世界文化星空之下的不同身姿,被虎头描绘的惟妙惟肖,虎虎生风。然而,既然是一本作品集,必然有良莠高下之分。其中,《谁是马丁?路德?》、《她们的歌德》、《海涅——一半是战士,一半是才子》、《席勒私人故事》写的比较好。资料和故事圆融统一,表达上也是严谨周密与酣畅淋漓并举。《误读爱因斯坦》如果去掉最后部分过多的感慨和评价,留下一些读者自由判断、自行感慨的空间会更好。相对于这一篇,《遭遇黑塞》反而以其简洁流畅更胜一筹。《学习康德》好榜样,如果把康德的枯燥哲学剔除多一点,增加一点这个“刻板而古怪”的人的个性细节,会更好。正如《巴赫开时百花杀》能够将音乐知识、艺术成就和巴赫的个体特征更为水乳交融一些一样。而《鞭影下的尼采》太像“莎乐美魔咒”了。

    这些逐个点评其实近于苛责。以尽人皆知的大师为书写对象,前人的评说材料浩如烟海,评说角度几近全面。这样的难度,即使是给扬州人炒扬州炒饭的难度亦不能及其万一。只是,有难度的写作同时也能激发出作者的叙述潜力,催生出更调动人兴趣的阅读。

    最后,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本书的序言《永远的白玫瑰》。这篇在网络上已经广泛流传,被誉为经典网络随笔的文章讲述的依旧是舒和兄妹的故事。在电影《希望与抗争》中,这对兄妹曾经以青春的脸庞和青春的意志打动过很多人的心。虎头把舒和兄妹作为平民勇气的代名词,在逐个盘点德意志文化英雄的庞大文本中,虎头把这对没有那么有名的兄妹的故事放在最前面,讲述他们对自由和尊严的坚持,讲述他们对信仰的执着和付出,其用意深深打动了我。虎头说:“他们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的人而死。不论肤色,不论种族,不论年纪。……他们是为我而死的。”

    舒和兄妹为每一个人而死,也是为每一个人永生。在这样的永生面前,他们堪与大师比肩,大师原本也是由普通人蜕变而成。

    (作者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文学博士)



 书摘精彩段落

    永远的白玫瑰

    真正的痛苦是没有信仰。舒和兄妹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拥有真诚的信仰。牢狱之灾,甚至失去生命,都不是能让他们止步的痛苦。

    舒和兄妹年华如花。

    舒和兄妹反法西斯小组有个美丽的名字:白玫瑰。

    在“德意志俊杰”评选中,舒和兄妹名列伟人之前。

    舒和兄妹在今天是平民勇气的代名词。

    谁是马丁?路德?

    他拒绝用自己的名字为他一手创立的教派命名。

    “让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牧师”,路德下决心让所有的德国老百姓都能看懂《圣经》,让他们有机会迈过教廷这个中介直接面对上帝。

    形销骨立的路德缓缓站起身来。然而,他嘴里蹦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像老树折于狂风后的木刺那么尖锐地扎进四周的每一个脑袋:他拒绝收回《论纲》。

    德国诗人海涅称赞路德是“这个时代的喉舌和刀剑。”

    马丁?路德是欧洲中世纪的掘墓人。

    她们的歌德

    歌德,是德国贵为世界强国的精神领袖。

    他一生总是不停地在爱上一个新的女人,然后再很不光明正大地从她身边逃开。

    歌德,是由失恋炼成的。

    其实,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歌德。有的只是夏露笛、伍碧丝、夏绿蒂、魏玛娜……这许多女人。是她们的爱情、尊敬、宽容、倾听、佳肴创造了歌德,是她们用宽厚火热的胸脯把那个名叫沃尔夫冈的日耳曼少年铸成了人类文化历史的丰碑。

    席勒私人故事两年前冷家姊妹惊鸿一瞥的绝色令席勒经年难忘。

    冷家姊妹不仅清纯美丽,气质高雅,率真可爱,而且令席勒大喜过望的是,姊妹俩还是真正的文学女青年。

    事实上,从第一次见面起,席勒就同时爱上了冷家姊妹。

    热情奔放的姐姐冷佳琳甫一见面便拿下了席勒的英雄心,而清丽柔婉的妹妹冷莎露则彻底占领了席勒的天才情。

    冷家姊妹显然都是旺夫命:席勒自从见到这对姊妹花美女开始,便一改前半生颠沛流离的飘泊,运气变得空前好起来。

    学习康德好榜样

    康德目光,炯炯烈焰,至老不衰,令人如沐神睨,弗敢逼视。

    康德的职业是教书匠,研究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