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37三国武力点评 >

第1章

37三国武力点评-第1章

小说: 37三国武力点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37三国武力点评 作者:未知 
三国武力点评(1) 
三国武力点评(2)  排名原则一:重战例,轻勇名/轻评论 
三国武力点评(3)  排名原则三:重战例,轻推测 
三国武力点评(4)  排名原则四:重原文单挑描写,轻个人推测想象 
三国武力点评(5)  排名原则五:全面考量武将战绩 
三国武力点评(6)  武力评定的具体标准 
三国武力点评(7)  “攻击能力”和“防守能力”(1) 
三国武力点评(8)  “攻击能力”和“防守能力”(2) 
三国武力点评(9)  “攻击能力”和“防守能力”(3) 
三国武力点评(10)  “攻击能力”和“防守能力”(4) 
三国武力点评(11)  单挑与突袭(1) 
三国武力点评(12)  单挑与突袭(2) 
三国武力点评(13)  单挑与突袭(3) 
三国武力点评(14)  单挑与突袭(4) 
三国武力点评(15)  单挑 与 混战 (1) 
三国武力点评(16)  单挑 与 混战 (2) 
三国武力点评(17)  单挑 与 混战 (3) 
三国武力点评(18)  单挑 与 混战 (4) 
三国武力点评(19)  单挑 与 混战 (5) 
三国武力点评(20)  单挑 与 混战 (6) 
三国武力点评(21)  单挑 与 混战 (7) 
三国武力点评(22)  胜负未分而高下已判(1) 
三国武力点评(23)  胜负未分而高下已判(2) 
三国武力点评(24)  关羽 VS 庞德 (1) 
三国武力点评(25)  关羽 VS 庞德 (2) 
三国武力点评(26)  诈败(1) 
三国武力点评(27)  诈败(2) 
三国武力点评(28)  如何理解单挑中的逃走 
三国武力点评(29)  单挑中的逃走(4)  关文之战(1) 
三国武力点评(30)  单挑中的逃走(5)  关文之战(2) 
三国武力点评(31)  单挑中的逃走(6)  关文之战(3) 
三国武力点评(32)  单挑中的逃走(7)  关文之战(4)               
三国武力点评(1)     
  三国武将的武力问题一直是众多三国同好的热门话题。酒某不才,斗胆要出个系列详细分析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酒某才疏学浅,有不到之处,还望诸位三国同好不吝指点一二。 
  在正式评比之前,先需要说明几件事情  即本武力点评所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 
  (1) 唯一依据:《三国演义》 
  拙文所论三国武将之武力,完全依据罗贯中之《三国演义》,与正史(如《三国志》)中记录的人物武力和战绩无关,与正史中人物的统军、指战、以及智谋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就更无关了。所以,说白了,这是篇为了好玩过瘾才写的东东,跟学术研究完全沾不上边儿。请研究正史的朋友看到此处就一笑跳过吧,呵呵。 
  另外,各类评书和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也概不作为参考依据,原因也很简单  这些文艺作品对三国武将武力的描写和表现相互间存在极大差异,令人无所适从;另外,它们的流传广度也无法与三国演义相比。因此,以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三国演义为唯一依据,应该是可行和合理的做法。 
  (2) 罗本与毛本的差异问题 
  目前网上能够找到的只有毛本,这是毛宗岗父子根据明朝中叶的嘉靖本改编而成;嘉靖本又称罗本或原本。总体上来讲,毛本文字较罗本精练,且具有更强的政治倾向性,文学价值也许更高一些;但毛氏父子对於原本进行了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删改和增补,令原本中大量生动细节不复为读者所知,因此趣味性有所降低。这个问题在武将阵前交锋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多数演义同好认为,在阵前交锋场景的细节描写方面,毛本明显逊于罗本,因此趣味性亦逊于罗本;且毛本在删改过程中平添了许多错漏和于理不合之处。因此,仅以武力问题论,罗本远优。“今宵酒醒”兄 是这方面的评论专家,出有系列文章专门研讨两个版本在战阵交锋方面描写之优劣异同;另“辽东管宁” 兄于此亦颇多研究,并有多篇评论文字散见于本坛,诸公可多所参考。 
  酒某这个武力点评亦希望以罗本(原本、嘉靖本) 为依据;奈酒某身居海外,无缘亲读罗本,因此只能做出如下安排: 
   凡酒某已掌握的罗本描写,即以罗本为依据进行点评; 酒某尚未掌握的罗本描写,暂时只能以毛本为依据进行点评;若伺后发现与罗本有重大差异时再进行修改;(3) 只关注“前三国”武将 
  本文将整套《三国演义》分为“前三国” 、“中三国”和“后三国” 三部份:前三国自第1回始至第77回结束,中、后三国则自第78回始至第120回即全书结束。分界线是关公之败亡。 
  本文只关注在前三国时期出现的武将。对于跨越前、中、后三国的武将,将其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在前三国时期已成名且武力已基本定型者,如:赵云、张合、魏延、周泰等,在进行武力点评和排名时,将考虑其全部战绩;另一类武将在中、后三国时期的武力表现明显优于前三国时期,如:马岱、丁奉、徐盛等,则将主要考虑前三国战绩,其在中、后三国之战绩仅做为参考。            
三国武力点评(2)  排名原则一:重战例,轻勇名/轻评论     
  前三国中,武艺超群勇冠三军者,不下30余位。要分析他们之间的武力差别,并最终得出一个排名,我们有许多信息可以使用,比如:武将的单挑战例和战绩、武将的威名、其他武将对该武将的评价,还有我们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推理而得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这些信息的利用价值却未必相同。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要看某个武将厉害不厉害、跟其他武将相比究竟有多厉害,必须靠实力说话!什么是实力?就是实打实的阵前交锋的战例!因此,本武力点评的核心依据就是一个个实打实的战例,其他东西只能做为参考,只有当我们无法从战例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时才可以使用。具体来说,有这么几个重要原则: 
  1 重战例,轻勇名威势; 
  举例:不能因为张飞曾喝退曹操百万兵就认为他武力比吕布还牛,因为这毕竟不是一个实打实的战例,在整个过程中张飞没有跟任何人交过手。曹营众多名将之所以开始没敢上桥与之交锋,主要是忌惮“诸葛村夫”的诡计,再加上胜利在望,诸将死战之心锐减。后来老张闹了这么一嗓子,於是大夥儿就开始绕世界乱跑,实际上曹操是始作俑者,是他先生出恐惧情绪的,并进而将这种恐惧情绪传染给了众将。而且众将也未必全都被恐惧情绪所控制,比如胆大如许褚者、稳健如张辽者等等,这从后来许褚、张辽先行拦住曹操坐骑就可以看得出来。曹操为何会生出恐惧情绪?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诸葛村夫的诡计也是颇为忌惮,另一方面是关公斩完颜良以后对他说的关于张飞的那番话。 当然,张飞嗓门儿超大、气势超猛也是原因,但所有这些毕竟都不是实打实的武力表现。由於这一事件并非一个单挑战例,因此煮酒不做为武力点评的依据。 
  2 重战例,轻人物评论; 
  对於书中某武将或某人物对其他武将武力的评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照单全收。比如关羽曾于突阵斩杀颜良后对曹操说:“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先不说张飞有没有于百万军中取过上将的首级(因为对上将一词的含义大家会有不同理解),关羽此言明显是“张飞武力比我高出许多”的意思,这与事实明显不符。 此前,关羽更曾对张飞如此评价张辽:“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关羽此言亦与事实明显不符。因此,对於这类信口开河式的评论,我们不能照单全收拿过来做为决定性依据来判定武将之间的武力高低。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评论中的有意夸张成分。这些东西只具有某种参考价值,可以与其他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结合在一起完成一个判定,其本身却不能单独完成一个判定。            
三国武力点评(3)  排名原则三:重战例,轻推测     
  3 重战例,轻推测; 
  许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看法:黄忠60岁时能跟关羽打成平手,那么他48岁时武力一定比关羽高。 
  这就是推测。 
  为什么呢?因为书中只字未提老黄48岁时有过什么战例、表现出多高的武力,那些朋友不过是依据我们生活中的经验 (人在年老时力量和机动性不如青壮年时期) 推测出了这个结论。这种推测存在几个问题: 
  (1) 关黄之战黄忠是落于下风的(下文会有详细评论),因此即使我们承认黄忠48岁时比长沙之战时武力高些,也无法判定48岁时的黄忠就一定比48岁时的关羽武力高;另外,即使我们承认他比关羽为高,但我们又该如何比较他和吕布呢?因此这种推测所带来的麻烦太多;(2) 书中只字未提黄忠因为年老而武力不如当年,如果您在这里做这种推测和判定的话,那么别人也可以在别的地方使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规律和经验来做其他推测和判定。这个口子一开,势必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家在讨论武力时将缺少一个共同的基础,而完全依据个人偏爱和倾向性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推测能力,於是这个话题也就很难继续讨论下去了;(3) 我们讨论武将的武力时,我们真正关心的是他出场之后的表现,他出场之前是个什么状态、武力有多高,我们并不关心。因此,考察黄忠的武力自然应该以其出场以后的表现为唯一依据,他的青壮年时期在其出场之前,我们自然就无须考虑。 
  这里,煮酒以黄忠的年龄与武力的关系问题为例,试图说明推测对於武力讨论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麻烦。当然,推测还有许多其他表现形式,这里就不一一陈述了。总之,我们应该重战例分析而轻推测和想象,要想给黄忠的武力一个合理的定位,唯一正确的方法是,仔细分析其全部战例,并拿他的全部战例与其他武将的全部战例进行仔细比较,而不应去凭空推测想象黄忠出场前的青壮年时期武力有多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原则是“重战例,'轻'推测”,而非完全不允许、不接受推测。用这个“轻”字,目的是要对推测进行严格限制,基本上: 
  (1) 如果原文写明是这么个情况或这么个原因,你就不应去推测是别的情况或原因。 
  比如马超…张飞战至第一个百合时,原文写明刘备是“恐张飞有失”,而有的朋友却坚持说刘备同时担心张飞伤了马超,这就是推测,而且这个推测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原文中的确有一方君主人物由於担心伤到对方武将而鸣金收军的,比如曹操担心许褚伤到徐晃,而在这种情况下原文都会明确交待清楚这个意思。既然马…张之战原文没有交待,你推测刘备为马超担心就是没有道理的。 
  (2) 如果原文出现歧义或前后矛盾的描写,那么我们只能依靠推测从而在两种理解中做出判定。 
  具体例子比如,张飞带兵劫营被曹八将合围,这个地方原文的描写就比较含糊,容易产生歧义,我们就需要借助推测来判定下面两个理解究竟那个更合理些: 
  … 张飞所部已完全为8路军马围住,与8路军马均处於交锋距离之内;… 8路曹军仅仅是对张飞所部完成了战略合围,但尚未能收缩包围圈以有效歼敌;由於是役张飞最终率少数亲随杀出重围,因此判定为前者无疑比判定为后者更易让人感觉张飞武力高强。甚至有朋友认为张飞此役表现出了与赵云一样的冲阵能力。因此,对於上述两种情况的判定对我们认识张飞的武力就变得相当关键。 
  根据推测,我们可以判定是役情势属於后者(判断过程此略),因此张飞武力没有额外加分。            
三国武力点评(4)  排名原则四:重原文单挑描写,轻个人推测想象     
  4 重原文单挑描写,轻个人推测想象; 
  举例:93回中赵云所部曾中姜维之计,赵云在与姜维单挑10数合后见无法短时间结束单挑,而战场局势对己方非常不利,因此选择退走。有些朋友即认定这是赵云的一次单挑失利。这些朋友的看法,其实完全是基於其个人的推测和想象,却没有忠实于原文  原文交代得非常清楚(原文见文尾): 
  (1) 赵云中计后发现有被对方三路合围歼灭的危险,於是“冲开条路”主动撤走,其做出撤走这个决定是源于战场局势,而非与姜维的单挑局面;(2) 原文中始终没用使用“败走”这样的措辞,目的就是要让读者明白:此战并未分出胜负。如果作者的本意真的是赵云单挑不敌姜维的话,他完全可以使用“败走”这样的表述,比如孙坚之败于华雄处用的就是“坚与战十数合,坚败”。如果硬要将赵云这一“退”理解成“败”的话,那么煮酒也可以说吕布单挑曾败于张飞(19回)、张飞单挑曾败于徐晃(31回)、赵云单挑曾败于张辽(31回)、许褚单挑曾败于张飞(40回)、马超单挑曾败于夏侯渊(64回),等等。 
  煮酒以为,整套三国演义,特别是前三国阶段,对於阵前武将之间的单挑或以一敌多的“武将战例”是非常重视的。要知道,三国演义脱胎于许多民间的评书、评话和戏剧,这些东东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极力渲染个人英雄主义,因此,三国历史上的两军混战,到了演义里就变成了两军主将之间的个人单挑。三国演义正是靠着这些充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武将单挑,才吸引了许许多多贩夫走卒下里巴人式的读者 (毕竟从文学欣赏角度或从军事、政治角度阅读三国演义的人是少数嘛)。因此作者对於这些单挑场景的设计、牵扯到单挑的措辞的使用,都不是胡乱随意的,而是含有深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於我们这些醉心于武力讨论的人来说,凡是单挑场景的描写和措辞,我们都应该奉若神明。我们必须严格地、忠实地、近乎机械式地去理解原文单挑部分的描写和措辞,而不应无视原文中的描写和措辞,随意使用自己的推测和想象,将原本不同的措辞(比如“败走”和“引军退走”)硬理解为同样的意思。前面举的那个“赵云单挑败于姜维”的例子就是这种“重个人推测而轻原文措辞”的典型。 
  具体来说就是,凡是书中写明“气力不加拨马回走”的、“败走”的,都应判定为一方单挑失利;凡是书中写明“退走”、“战退”的而没用“败”这个字眼儿的情况,都不宜判定一方单挑失利。 
   
  赵云VS姜维 一节原文: 
  城上梁绪大笑曰:“汝中吾姜伯约之计,尚然不知耶?”云恰待攻城,忽然喊声大震,四面火光冲天。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 '注意:这里没有写赵云不敌姜维',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亏得张翼、高翔两路军杀出,接应回去。 
  赵云归见孔明,说中了敌人之计。'再次点明败因  并非单挑不敌,而是因为中计'。。。 
  再注:云大惊,所惊者,非自己武力不及对方也,而是完全没有想到在这个小地方会有武力如此高强之敌,是现实情况与赵云预期的巨大落差使然。            
三国武力点评(5)  排名原则五:全面考量武将战绩     
  所谓“全面考量武将战绩”,指的是这种情况:武将即使在较为正常、公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