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

第36章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第36章

小说: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如果能虚心地接受并观察呈现在眼前的所有事物,必定可以掌握时机,获得灵感。凡事虚心地接受之后,才能产生热诚的心境,秉持着这种心境,我们才会茁壮成长。这就是“虚心学习,凡事皆可为我师”的道理。

  松下指出,无论领导还是部属,无论干部还是员工,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凡事不假借他人,自己挺身去做,方才算是立身之人。

  在日本面临破产边缘的公司,往往由于老板灵机一动,便能挽回颓势,开创生机。凡事不需假借他人,自己挺身去做是十分重要的。

  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一国大将的实力与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松下认为这足以说明责任的重要性。一个精明的大将能使他的国家国运昌隆;相反的,一位无能的大将必定导引他的国家走上灭亡之途。

  无论哪个国家,都是由贤相良将所辅佐而成的。若大将所下达的命令,他的部下能拼命去完成,那么这个国家的前途光明,是可以预卜的。

  所谓大将,相当于今天社会中有“长”字头衔的领导人物,他到底要如何尽他的责任呢?松下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绝不可丧失了责任感。松下经常以此警戒自己,并时常如此告诫员工。

  公司要能顺利地发展,不只是老板的责任,也要靠各个精明能干的干部以及所有同仁的努力,不至于有老板叫他向东,他却走西的员工。假若听从老板的指示却招致失败,这很明显的是老板的责任。

  同理,无论一个部门的业绩良好与否,都是领导者的责任。但是部属的意见是非常宝贵的,如果由于采用部属的意见而招致失败,这种错误也必须由部门主管来承担。

  假若你的部属中有爱唱反调的员工,你必须跟上司商量,将那个人调到适合他的工作单位,假如对不尽职的员工没有这种对策,因而降低了自己的领导能力,这种责任也要主管自己来承担。

  然而并不是科长就必须负经营成败的全责,而股长却一点责任也没有。股长也必须对他所领导的全体员工负责。同样的,每个员工也必须对自己份内的工作负全责。

  在二十世纪的今天,松下尤其想高声疾呼,希望能唤醒大家对这种责任感的重视。松下认为,假若每个人彻底地了解自己的责任,然后坚守自己的职责,社会必定能繁荣进步。经常听见这句话:“既然各位决定这么做,那么……”这是缺乏责任感的语调。假若大家决定这么做,而自己认为行不通,就必须这么说:“我坚决地反对。可是既然大家决定这么做,我也没办法。但是我身为主管,我不敢负起这个责任,所以我宁愿辞职。”松下认为,至少要秉持着这个态度才是负责的表现。

  不管担当什么工作,都很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尤其是领导者,更不缺少。

  不论是在学校、社团、公司、俱乐部或任何众人聚在一起的场合,如果不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就很难得到大家的信赖与合作,并且无法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相反,责任可以引来信任与合作。

  每一个人都难免会迷惑、害怕,甚至有时候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忧伤,这些都是人性上的弱点。如果你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推动某些事,那么在遭遇挫折时,就很容易向现实低头,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反之,如果能心存使命感而不畏艰难勇敢向前迈进,便可以克服自己人性的中的弱点,而以莫大的意志去推动事情了。

  所以站在领导立场的人,首先就要确立自己的责任,抱着使命感求其贯彻,尤其要将使命感牢记在心,不仅自己如此,更要传给别人,以激发大家的热忱。虽然说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人们都被利欲所支配着,但当自己觉得有某种使命时,就往往会产生为使命殉死的决心。因为,除了财利,成就感和受人尊敬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六 让生命永恒



六 让生命永恒

  松下认为,真正领悟人生的人,是将生命与工作结合,并从中获得快乐。

  松下经常对他的员工说,现在正是开展人生坦途的大好时机。身为松下电器公司的员工,你们对将来有何计划?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松下常与人谈起,将工作视为和自己生命同样重要,而不能感受喜悦的人,应该退出产业界。真正领悟人生的人,必能察觉到,将生命寄托于工作中,所获得的喜悦,是多么真实的感受。

  这并不是要你一天二十四小时埋头苦干,而是说在八小时或十小时的工作中,要忘却一切,全神贯注于工作,这样才可感觉到工作所带给你的真正喜悦。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体会到这种乐趣,那就丧失了工作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了。松下有时候到工厂巡视,听到轰轰的马达声,看到办公室内,大家专心一意办公的情形,觉得能和大家一起工作,内心实在充满了温馨和欢喜。

  工作的喜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也是最根本的喜悦。人们喜欢穿名衣,吃美食,有种种欲望,往往借着满足这些欲望而获得喜悦。然而,人的工作愿望,实在比上述的欲望更加强烈,而且满足工作的愿望后所得的喜悦,比其他的更强烈、更有意义。

  松下感到,别人只看得到你认真工作,却感受不到你从勤奋中所得到的快乐。

  人们应在年轻的时候,就培养成“勤勉努力”的习性,懒惰与勤勉两种习性,都不能轻易地消失掉。而到了年纪大时,想改变懒惰成为勤勉,就很困难了。所以,必须自年轻时,培养成勤勉的习惯才行。

  培养成勤勉习性的人,虽然上了年纪,也由于习性的关系,不减勤勉且更努力;居然他不自觉是勤勉努力,可是其所做所为,会自然表现出勤勉努力的行为。这可以说是他无形的财产和力量。

  松下自己小时,在当学徒的七年当中,在老板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性。所以,在他人视为辛苦困难的工作,而松下看来却不觉得辛苦,松下青年时代,始终一贯地被教导要勤勉努力。当时如果去掉勤勉努力,松下不知道一个青年人还所剩几何?

  因为青年人有所期望,才需要勤勉努力,此乃人生之一大原则。从前的戏剧、电影中,也常有这种“期望青年”与“赞美青年”的故事编织在内。可是,现今如说出这些话,恐怕会被青年人大骂一顿。

  松下之所以如此举例说明,是看到今日的社会上,勤勉努力固然有,但是却少了。无论商店或公司行号中,有勤勉努力者就有发展,虽然在这方面,大家不会有所宣扬。而实际上,这个社会仍是被勤勉所推动,且在这种推动中欣欣向荣。因此,松下觉得需要向现在这些年轻人,讲一讲解勤勉努力之重要性。

  而且更进一步地,使他们确认良好的习性与习惯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它会产生坚强的力量。

  因此,培养出良好的习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所养成的是不良或者懒惰的习性,那么将来想改变,就困难了。所以,一定要在青年时期,就置身于努力勤勉的环境中,这样的人生才比较恰当。

  而且在今日的社会形势之下,财产是不可靠的。以前德川时代或者明治初年,都以家为中心,将财产留传给子孙。因此,那一个藩或某一位城主有了问题时,就召其子或弟兄中适合当城主的人,立为次代的城主,这是以家为中心的制度,既以家为中心,那么家是有意义而且是可靠的。

  而现在的时代有了财产,当子女继承时,就被遗产税征收得所剩不多。况且,现在是一种多变化的社会,一朝一夕对事业的兴废影响很大,变化很大,所以现在这个时代,财产是极不可靠的。

  那么有没有比财产更可靠的东西呢?有的,那就是永远寄托于自身的学问、艺术、技术等,这是终身不会被人剥夺的东西。其他还有歌唱等上乘的技艺才能,也是终生不会离开自己的东西。

  由此看来,勤勉努力的习性,也就是终身不会脱离其人的终身财产了。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对真正财产的价值判断有所认识和分析才行。

  事实上,在这社会中,对有良好习性的人,不太被人称赞是尊贵或伟大,也不会认为他很有价值。而对技艺方面,臂如:歌唱得很好的,名声很快就会传开来,随即广为人知。但松下认为技艺一项,虽也是附于本身不能分离的东西,但有时候,勤勉与努力,却比较有用而又可靠。今日的情形,在职业场所方面,仍是希望先采用勤勉努力的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习性的人,松下认为比较容易拿高薪或奖金。然而,事实上,多数人却不了解它的价值,因此,松下认为大家应该无所顾忌地提升对具有良好习性者的评价,这样才算是真正对勤勉习性的价值有所认识。

  松下认为,守则或规定就好象支撑树苗的支柱,树苗能独立自主之后,才能拿掉它。

  听说以前有个国家,曾订定一种“学生守则”,规定义务教育中之学生,应遵守许多的条款,最后一条还规定:如不遵守本规则,可将其退学。

  在这些守则中,特别引起松下注意者,是“对校长及先生,应起立敬礼”,规定学生迎接校长或老师时的仪礼态度。还有一条是“听从父母的教训,爱护弟妹。”“清洁房间,整理自己所有的日常物品等等。”连家庭中琐碎的事务,也都规定在这二十一条守则里面,针对这些准备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使之懂得应遵守的基本常识。

  松下在仔细考虑以后,觉得人类对规则的反应,假如没有订出罚则的话,除非圣人,否则很少会遵守的。

  这可说是人类普遍的特质,因此美欧各先进国家,也都认清了这一点,对各项守则或规定,均订定严罚的条款来实施惩罚犯者。

  人类教养,没有新旧之分或特定国家之别。无论哪国人对受教者,均是教以共同生活中应有的态度、目的,并伸展“人性”的进步。

  这可能不是适切的比喻,但对人类的教养,就好象支撑树苗的支柱一样,因为树苗幼稚,在没有能力成长伸直之前,需要“支柱”来支撑,便不怕风吹雨打了,等到能够独立,就不再需要支柱了。而人类之教养就是这样的。

  不管你是如何伟大的人物,在孩童时期,也需要“支柱”来支撑。等到某一时期,借“支柱”帮忙,确立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后,就可以独立发挥自己个性了。不论任何人,都要接受正确的教养,有的是由先辈教导、培育、教养,然后踏进社会而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物。

  松下在偶然的机会,到四天王寺去时,管长(管理一个宗派之长)拿出该寺传世之宝两卷卷轴给他看。

  其中一卷,据说是建立该寺的圣德太子亲笔写的卷轴。说起圣德太子,我们日常使用的一万元纸币上,就印有他的画像。他首次制定十七条宪法,皈依佛教,并大力推广,是本世纪初大化革新的导因。

  由于是用汉文写的经过管长说明,才知道卷轴上写的,是有关该寺的规则、寺院的面积、应该建立怎样的建筑以及该做怎样的事等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其中还有一项,是象现在的社会福利之类的事项。原来,救济贫病的制度,竟然在大约一千三百年以前就制定实施了。松下为此非常兴奋,也非常感动。

  至于另外一卷卷轴,笔迹虽然不同,内容却与圣德太子所写的完全相同。据说这卷是后醍醐天皇亲笔写的。

  大化革新后约七百年,曾经发生所谓“建武中兴”,打倒镰仓幕府后,将政权还给朝廷。完成这次王政复古的后醍醐天皇,是一位伟大的明君,尽量亲自执政,遇到饥馑时,甚至减少自己的三餐,施给饥饿的人民吃。

  后醍醐天皇正在考虑自己要做些什么时,偶然看到圣德太子卷轴,而深有感触。他认为这卷珍贵的卷轴,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再常打开来看,恐怕会损坏,所以重新亲笔写了一卷新卷轴。另外附上但书,写明他是照圣德太子所写的抄录,指示大家使用这卷。

  当时,松下对四天王寺珍藏这么了不起的国宝,深深感到亲切与尊敬。

  日本历代以天皇为中心,已经拥有二千数百年的历史传统。从这长久的历史所累积的体验,确实很宝贵。而如何有效利用,使整个日本在精神上与物质上都能一并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任务。

  松下对历史一向很感兴趣,年轻时,就常常阅读讲谈书,或听有关这一类的故事与戏剧。即使很忙碌,偶尔也会从电视或电影上观赏,或与人交谈,有时想到什么,就请人查各类参考书籍。这时松下所顾虑的,就是对历史的态度,也就是历史观,是不是过分强调人的丑陋面即负面?

  所谓历史,绝对不是他人的事,可以说是自己的面貌。虽然,主要是以过去的事物为对象,但今日的面貌,是由这事象所产生的。我们必须坦诚认识过去的长短,好的一面,务必继续发扬光大。对祖先努力的成果与累积的智慧等等,我们以何种态度去继承、去使用,都会影响改变今后的历史。因此,我们不能只以个人所见来处理,更要好好观察美善的一面。

  事物都有正面与背面。人有长处与短处。一个人的行为也有美与丑。

  白天整齐地打着领带工作,回到家以后,也要换上宽松舒适的睡衣,两面都是同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只从正面去看,会不公平,只从背面看,又可能发生误解。如果要使一个人正常成长,对他的背面要加以考虑,对他正面的美,更要承认鼓励及发扬。对任何人与事都要这样。

  朝日电台的广播节目中,有个“洗心”的节目。谈话的人是大阪府知事(市长)佐藤义论先生。他平实地谈着有关人的生活与思考方式,不带说教味,又具有时代意义。听了后心灵确实被说得很清爽。

  他举了中外古今许多有名人士的例子。比如,为万人幸福从政,为宣扬宗教真理而受苦的事迹,看到他们在险恶环境中坚定持守,而终于获得辉煌成果的高贵情操。

  每当追寻历史的时候,都会发现那些人的精神,仍然活在其中。但愿我们能把他们伟大的精神,在现代的社会中,更发扬光大。

  松下认为,训练人才应有以人性为主的模式,并确立赏罚分明的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人之为人的所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人才,成为对国家、社会、民族以及历史的进步作出有益的贡献的人。但是,社会、历史、时代不一定都会给每个人以公平的机会。任何一个不经过艰苦的磨炼,不具备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是不会成为人才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能否成为人才,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关键并不在别的什么原因,而更多的则是依赖于时代和外部和条件。

  松下说:“提到人才造就,就必然提到管教孩子的问题。尊敬老师,听从父母,爱社会国家,这是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都应这样做的,是人类共通的基本道理。所以有关的人性教养的问题,是没有新旧、不分国别的、不分民族的,是人类共同的生活态度。”

  对人性的调教,犹如竖上支持幼苗的支架,由于支架的帮助和支持,树苗才能顺着一定的方向成长,不会弯曲变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