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

第7章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第7章

小说: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使命的过程,是以真正可喜、可盼的姿态,一步步地出现;而万物共存共荣的姿态,就可以逐渐展现在团体生活的每一层面了。松下告诫我们,观察前人走过的足迹,我们可以知道哪条路不能再走一次。

  人生之道是团体生活中一切活动的基本,所有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不论经营公司和商店,甚至学校教育以及国家的治理,都应站在人生之道的想法上来行事。如此方可创造更理想的人生,带来经济上的成果,制定良好的教育制度,使国家安定发展。

  因此,人生之道也可说是人类行事的准则。

  今天,是非善恶的判断实在形形色色,因人而异。因此,在人类的活动当中,能够确认一条正确无误的道路而勇往直前的,实在很少。大多数人都欠缺正确的判断和实践能力,如果能将人生之道做为人类所有活动的基准,并且用来判断古代祖先行为的好坏,那么我们将会给后人留下一条可行的活动方向。

  从这个意义来看,向每一个人灌输人生之道的理念,并促使他们进行实践,是相当重要的。实际上,松下相信,只要人生之道的思想,能够逐渐渗入人类全体的生活,就能创造更好的团体生活了。

  因此,人生之道经由全体人类来实践,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特别是对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来说,更是必要的。

  观察过去的历史,所谓贤明的领导者,大都能遵从人生之道来行事。在他们的领导之下,不论社会风气或人们的生活,都是安定而美好的。当然,这些领导者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人生之道,但是,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正确地把握人生,并藉着众人的智慧行事,因此,在无意中也步上人生之道。

  例如,创造日本最早的宪法“十七条宪法”的圣德太子,就是站在人生之道理念的基础上,来治理百姓的典型。十七条宪法里,包含很多佛教和儒家的思想。事实上,圣德太子本身对佛教的教义很熟悉,对儒家的思想也有很深刻的了解。他选择了适合日本传统和国情的部分,来创造宪法。

  十七条宪法的第一条是:“以和为贵,无忤逆,乃能成宗族,人群聚以为党。……”所谓的“人群聚以为党”,就是人如果聚集在一起的话,自然就会形成团体、党派,这就是人类的一个本性,也是现实的世态。我们都知道,不论好坏,人类有结群的本性,这是我们今日必须承认的事实。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圣德太子的贤明。

  今天的政治圈里,由于发生党派的纷争,而搞乱了全体的调和,这是很不好的现象。但是,如果建立派系是人类的一个本性,若要勉强将之消除,反而会造成弊害。到了这个时候,所需要的,就是“以和为贵”的精神了。

  松下又举一个例子,是关于丰臣秀吉和明智光秀的故事。当时,这两人都是平定天下的织田信长麾下的得力大将,都是相当优秀的人物,并因此而受到信长的重用。可是,后来光秀因为看不惯信长的粗暴,因此在本能寺把主君信长杀了。但是秀吉却认同信长的一切优、缺点,并以适切的态度对待他,最后秀吉诛讨光秀,替主君报仇,终于获得了天下。这两人的结局差异甚大,也许可以说是两个人的命运不同使然。不过仔细分析,就可发现,秀吉是顺应人生之道行事,而光秀的行为就有偏差了。

  松下总结道,不论是圣德太子也好,丰臣秀吉也好,他们的想法和行动,都是顺应人类的本质,这和我们所说的人生之道的理念相吻合。我们相信,惟有顺应天道,方能享有厚福。这可当做今日人类行为的一面镜子。

  然而尽管如此,今日的社会,绝称不上是处于好的状态,而且还充满混乱和对立。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今天的我们,不能很清楚地活用祖先优异的人类本性及其丰功伟绩呢?松下认为,原因有很多,不过,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判定过去业绩的基准不明确。换言之,就是缺乏成为这个基准的人生之道。因为没有这种人生之道,各人都分别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上,强烈地批判过去的人物及业绩。

  不只是批判过去的人物和历史而已,在价值观多样化的今日,每个人对于什么样的人是优秀的指导者,什么样的政治、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经营是好的,也各有各的评价。因为在政治、经济、教育及其他一切人类的活动上,没有明确的指针,故不能正确地判断及实行。更进一步地说,今后人类的团体生活,应该如何进行下去比较好,对将来的看法,对未来社会的想法,还有应如何步上人生旅程等问题,都因各自没有明确的理念而产生相当的差异。

  因此,人生之道的重要性即在此。人生之道如果清楚明确的话,就成为过去、现在、未来人类诸活动的指针,也能在各种事物上,成为评价的基准。我们常听到“这个人的业绩是相当优异的,因为符合了人生之道”,或“这种政治从人生之道看来,多少有点问题,必须这么做”的说法,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人生之道对于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

  在人类的历史当中,最悲惨的莫过于战争了。战争不是地震或洪水等天灾,而是人类自己招惹来的,无论胜败,都会导致人类宝贵生命及财产的严重损害。特别是在科学文明发达,新武器逐渐发现的现代,战争所带来的损害,更是无法估量。因此妥善处置国际关系,避免战事,维持和平,是当前政治外交的重要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就是因为不能体认人生之道,不能实践、调和共荣的人生目标,完全站在本国权益的立场发动战争,因此落得大败的不幸下场。当然,战争的背景是非常复杂的。但无论如何,为了避免人类再度受到战争的残害,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是全人类必须共同努力的目标。因此,平等对待万人万物,活用一切人生之道的理念,要超越国家、超越人种、超越时代,使个人以及团体都能理解,并去实践,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松下指出,人类为了发挥王者的伟大本质,以实现更完善的共同生活,就必须将人生之道广泛地实践于人类生活及诸活动之中。实践人生之道的人类,首先对于人类以外的万象,要有适度的了解。

  在浩瀚宇宙中,存在着大自然的理法。不论天体的运行、气候的变化、生物的衍行,以至于能源的活动和微粒子的世界,都有其各自的动态,这是因为自然的法则无所不在的缘故。简单地说,存在于宇宙及大自然的一切万物,能够不断地生成发展,莫不归功于自然法则的运行。

  人类不得不承认大自然的伟大与无所不在,并本分地顺应大自然的法则,以谋求团体生活的进步。这种正确面对自然法则的态度,才是人生之道的实践。正确地认识大自然的动态,以求积极地促进团体生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早在太古时代,人类就已经懂得将这种自然动态下的万物,巧妙地活用到实际生活上了。从利用火的特性来炊事,利用流水来洗濯物品,利用石、木制造工具或住所,利用动植物来做粮食或衣服等等开始,就足以证明人类对于自己周围的东西,下过功夫。象这种顺应各种存在于自然界的万物征性,来加以运用,以促进团体生活的发展,是每个时代、每个种族的人类共同的情形。

  今天,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矿业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产业活动与经济活动,这都是人类有效运用万物所作的努力。因此,这一切活动,都可以认为是实践人生之道的重要一环。

  而为了进行这些产业活动和经济活动,伴随着自然的万物本质而来的,是和这些活动相关的科学。当今的物理学、生物学或化学等自然科学的进步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它们和社会科学、精神科学等,对于团体生活的进步与发展,大有助益。

  人类由于了解了自然的法则和特性,就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自然的形态,以创造新的物质,改善人类的团体生活。这种人类创造开发出来的文明利器,在我们四周到处存在着,并且随着文明及文化的进展,逐渐增多。这就是人类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优异本质。

  可是,真理的被接受和文明的进展,并不是经常顺利地进行着的。在其演进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无法预期的问题。例如:在非常有用的药物或工业原料中,我们发现存在着新的毒性,而环境污染等公害,也伴随着产业活动的进步而来。这些问题,给团体生活带来非常大的震惊以及危害。因此在对新事物的研究开发上,必须相当慎重。

  不过,无论从哪一种方面来看,不断地向前看是必需的。一次的失败虽然带来很多的麻烦,但只要反省改善,今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千万不能因噎废食,消极地把过去的成果完全否定掉。

  在过去,有很多人因食用有毒的河豚而丧命,因此大家都说河豚很可怕,不能吃。可是,仍然有很多人,还是不断地研究安全食用河豚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去除毒性的方法,今日人们才可以安心食用可口的河豚。其中当然经过了很多失败的体验,但人们不失望,一直追求解决的方法。人生之道也就是这样,真确地认识一切自然万物的特性,并时时不忘追求更好的运用之道。

  因此,在追求真理的阶段,在文明文化进步的过程中,不能害怕失败。每一个事物,都可能相对存在着正面与反面的作用。认清这些事实,找出一条最有效的行进之道,就是实践人生之道了。

  松下认为,人类与自然万物间,相互对待的方式是如此,人类与人类间的相交,也该是如此,大至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之交往,以及团体和团体、个人和个人,甚至个人和团体之交往等各种场合,都应本着人生之道的基本原则。人类虽然具有王者的意识,但仍然必须谦虚地看清对方的特质与特性,并以适当的方式,在调和当中共存共荣。即使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所有的人都要配合团体的需求,共同追求群体的幸福。把这种观念嵌入所有的人类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当然,人类对于共同生活所遵循的理法,需要有正确的了解和应用。特别是提高人类精神的各种学问和宗教,以及社会活动等,都必须对团体生活的进步发展有所助益。因此个人站在个人的立场,团体站在团体的立场,彼此不排斥对方,追求对彼此都有益的生存方式,以实现人类理想的生活。拿国家的情形来说,政治家要确立以人生之道为根基的政治理念,必须先制订宪法,如此,人生之道才能成为政治理念以及各种制度的基本,并为所有法律条文及行政者所遵循。在团体之间与个人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每个人、每个团体本着人生之道去思考、去行动的话,彼此就能承认对方的优点,并能合作活用了。如此一来,人类便能在调和当中,互相信赖,追求更完善、更美好的团体生活了。

  我们大多是以自己的生活习惯、常识和信条等为根基,来判断事物或采取行动的。现在,我们应该把所具有的习惯、常识、信条等,拿来对照人生之道,看看是否真可以活用自己、活用人类以及活用万物。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充分理解人生之道,并依循此道来思考、来行事,这可说是个人的意识革命。尽管实行起来相当困难,然而,这却是人类所应走的道路。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四 集合众人智慧



四 集合众人智慧

  松下认为,人们如果不能互助合作,不能与大自然成为一体,就无法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结合,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如果想把这些关系与结合,灵活发展下去,必须以信仰和理解作为基础,才能有更好的人生。换句话说,信仰与理解是人生的推进力,也是使它更有经济性的原动力。要建立繁荣、和平与幸福,必须从各种角度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经济性。如在消费时,必须有合乎经济性的想法,而且我们本来也是这样期望的,而在生产方面,则更要强调这一点。不管做任何事情,如果在大家的活动当中,没有经济性的意愿,则无法带来繁荣。因此深切体会理解和信仰这两项,并且贯彻到底之后,才能使我们的活动非常效率化。

  在与别人交涉一件事情时,是否相信、理解对方的话,在双方的亲密度和时间、劳力的花费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互信,很快就会达成协议。

  比方说,美国人说话,习惯在讲一两句话后就来个“OK”,这正反映出美国人的纯真本质,容易信赖别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可说美国人对知识的理解较高,因此马上就会表达意思。

  松下认为如果对事物怀疑,还不如去相信,这样,“收获”会多一点。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好象不管对任何事情都先怀疑,这在我们日常生活态度中,已经非常普遍。和朋友谈话,也怀疑会不会受骗,对于老师所说的话,更是怀疑,经常不以信赖的态度去看事物。当然有时太相信别人也会受骗的,但若受骗的人太相信对方时,会使得想骗他的人,在他的这种态度面前,也说不出谎话来,而立刻改变自己的行动。虽然基督教和佛教有很多的事情松下自认为不了解,但是他相信,宗教是以信徒的信心为基础,一步一步前进,然后使人感谢神佛,最后进入信仰,而达到心悦诚服的皈依。不仅是宗教,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师徒、佣人之间,如果彼此更加信赖,事情就会顺利开展,带来良好的结果。假定一个生意人,开了一张支票,如果接收这张支票是因为这个生意人很老实,别人相信他,生意就能生效。如果因这个人无法信任,而不收他的票,一定要收现金,这样,工作就很难开展,经济活动也就受到阻碍,而无法圆满。

  从这些日常的小行为中可以推知,团体与团体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是同样的情况。

  由此看来,信赖别人及信仰是很重要的,这是处世的基本心态。但是仅仅这样,也无法解决事情。

  就宗教来说,由于信仰,领略了宗教的真谛,体会了神的慈爱、佛的慈悲,而得到和平的人生,这种人很多。今日的精神文化,是以宗教为中心而扩大出来的,效果很大。但宗教是仅仅依靠信仰而得到一切的成果吗?事实上不然,信仰往往也会陷入迷信。看看过去的历史,例子很多,虽然想毫无犹豫地相信立足于真理的教理,但是很容易产生误解,于是有所谓邪教产生,而令人陷入迷信。

  所以仅仅信赖、信仰、还是不能得到很好的成果。真正的信仰,还是需要更好的理解去判断。

  松下强调,提高信仰的同时,也要加深理解。

  但是,理解尽管提高,如果心里有很强烈的疑念,事情还是不容易执行的。

  为了不使信赖、信仰错误,就必须将理解正确发挥。一旦丢掉了理解,就会进入迷信的状态。同时如果光靠理解而没有信仰的心,信念上会产生柔弱的缺点,而过于偏狭,将人类崇高的世界自行蒙蔽。

  为了完全做到信与解,应该如何去做?松下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率直的心,这才是信与解发展的根本。正确的理解由于率直的心产生出来,信仰与信赖也由于率直的心而提高。例如做学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