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9-时尚:幕后的策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辑过类似的图书,文字虽然一般,但在整体技能中尚能被其他因素平衡掉。
惯性思维、经验思维、模仿思维等等均是大量同质化刊物的典型病症,而发病的原因与身处其间的编辑显然相关。我对时尚编辑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要具备特异的思维方式,反传统的精神。
11月份的某天,我在时尚的咖啡厅里接待一位来应聘的女孩。她在一家外资公司担任行政助理,来应聘时尚仅仅是喜欢做编辑这行当。我当时就给她泼了一桶凉水:“你没有写作经历,如何去编辑他人的文字呢?”,女孩并不气馁,反戈一击:“请问您心目中的编辑有什么标准?”
我当时虽然堂皇应对,后来仍有骨鲠在喉。顺便一说,这位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女孩杨晶后来还是被我招进,且成为该刊的中坚力量了,当初她合我意的地方恰恰是她对应聘角色的反传统做法(应聘人未必总是处于一个被拷问的角色)。
在一个以汉语为生的国度里,媒介的从业人员难道会说母语、具有一定的情商人、会写一些应时应景的文章就可以胜任吗?在一个以时尚生活方式为诉求的杂志里如何保持新鲜的思想、先锋的姿态,坦率讲这比你会写文章要重要一百倍。一个习惯了把自己绑起来的作家(封闭写作)如果进入时尚杂志,首先面临的就是心态转型。
2004年3月我在为新刊《男人装》招聘专题编辑时就遭遇到作家进入一本专业刊物所面临的客观障碍。
某日,我接到一家女性杂志编辑的电话,我与她素味平生,并不相识。她说反正是同行——现在的女孩子真是了得,一上来就用八卦给你的身份彻底解构了——你现在暂时不要用主编的口吻跟我说话,我们现在都是媒介中人。接下去,她向我推荐了一个作家,说对方愿意来我们刊物做一名编辑。越过人事部直接找到我的人不在少数,但如此这般通过同行来活动的倒是鲜见。
被描述成作家的Z来了。他先介绍说自己前段时间某畅销书的作者,应聘时送了本他签名的新书(纪实类作品)。按照我招聘的惯例,他需要尽快提供2个左右的选题。为了帮助他找准选题方向,我阐述本刊的风格和人群定位。
2天后,Z发来电子邮件,我一看就傻了:这哪是什么值得做的选题啊?分明是一个简单的采访提纲。更糟糕的是,内容基本是在炒冷饭。更糟糕的是,他并没有提供视觉运作的结构。而视觉恰恰是诸多作家型编辑难以逾越的技能障碍。
今天,当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认真思考“编辑素质”的概念。尽管手头上我已有人事部提供的新人招聘问询技巧之类的材料,但其义不在话下。
每一位来时尚应聘的人都想知道,“你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编辑?”每一次我也都不厌其烦地阐释一遍,最后归结到四个字:“综合素质”。如果你只是某个子项目里的单项冠军,那你需要走的路还很远。
时尚杂志社副社长刘江经常向他的员工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否还在重复自己?《时尚》杂志不允许有平台期。话语之中多少透露了该传媒集团11年来不断走向成功的秘诀。
《时尚-幕后的策动》 酷儿一代:工作即纵情贫庸、弱智摧毁了什么?
贫庸、弱智摧毁了什么?
2004年的春天某日,我约了安妮宝贝一起吃饭。她比我早一年来北京,原来我们在上海一起共过事。她在北京基本以写作为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里多少要谈到一些与文字有关的话题。知道我仍然在招聘专题编辑,安妮就问我的要求。我一时没有正面回答。她谈到一些杂志对她进行访问,不少编辑不知道怎么提问,问题多愚蠢而无当,她有时担心对方歪曲自己的意思,就亲自动手修改问题并征询对方意见。
“编辑的感觉非常重要,有时可以从他(她)所提问题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其能力。大部分编辑在混事”。安妮说自己的《蔷薇岛屿》从封面设计到内文图片,甚至到其中的名信片的设计,她都是盯着做的。受制于黑白材料,其图片的质地已经无法去做更技术化的判断,但拍摄的景别、景深的选择还是透现了她敏锐且敏感的直觉。她拍摄到的越南下龙湾,呈现出封闭、原始的生命在阳光下的无力释放,有着令人错乱的向往。图片为该书赋予了她一如既往的气质。在这个层次上,安妮充当了《蔷薇岛屿》写作者和最专业的编辑。
审美感觉曾经是任何文艺类作品都容易受到诟病的一个线索,但随着媒介语言霸权逐渐被媒介的编辑、记者们抢夺之后,这个词就沦为堂皇的御用工具,随时用来献媚或攻击设计中的对象。
在我所进行的数次招聘中,我曾就杂志中的一些个案问应聘者,我注意到,大部分时候他们都主动地隐藏着自己的好恶,或者试图在最初的几分钟内摸清你作为主管的好恶,然后投怀以抱。这是多么可怕的功利!
“只有庸才的领导,没有庸才的下属”这种说法虽不失其合理的部分,但终究矫枉过正。普遍的事实是,编辑如果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流水线,他(她)会本能地偷懒,以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方式对待材料。平庸的杂志为什么几年死一本,连书报亭的卖报人都能说出一二:没什么特色,一看封面就知道他们在内容上彻底没戏了。
流程编辑等于半个主编
“流程”(lines/coordination)一词是工业化的副产品,它描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特征——环环相扣。如果要谈及中国杂志的工业化的话,我以为要首推时尚类刊物。由这类杂志所衍生出来的“四轮驱动”理论如今已经成为媒介市场新策略的重要依据。所谓“四轮驱动”,意指编辑、发行、广告和市场推广四只轮子同时转动才能让杂志真正滚动起来。
具体到某本刊物,其流程编辑就几乎是整本刊物的信息源,她(他)的职责内容非常庞杂,包括:协助主编做好日常行政工作;协调编辑与设计部、编辑与主编、主编与印厂、广告部与编辑部、社内与社外等等的各类关系;做好每月的稿费登记发放;错别字、语法错误的统计及处罚执行等……这个看起来不过类似秘书的工作事实上相当于半个主编。流程编辑是杂志运转中的一个最敏锐、最日常的链条,它一旦生锈,就有可能导致整部机车瘫痪。
由于这个职务需要具备相当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Word排版、Excel图表统计)以及耐心和细心,能成功应聘的多为年轻女性。
流程编辑的重要性也直接引发了部分时尚杂志高层变动中的小插曲。2003年,一刊物的主编辞职,她同时带走了两名编辑,一是时装编辑,另一个就是流程编辑。有人开玩笑说,流程编辑简直是主编的管家了。日子长了,彼此就有了感情,谁也离不开谁。
《时尚-幕后的策动》 酷儿一代:工作即纵情另一碗青春饭?
另一碗青春饭?
作为一种与西方文化艺术交融的产品,国内的时尚杂志站到了时尚产业的前沿。事实上,时尚编辑的社会资源中有不少是国外面孔。而外国留学生若打算尽快进入中国民俗与文化,成为时尚杂志的特邀编辑无疑是一个讨巧的策略。若不是因为务工政策的严格限制,外籍编辑恐怕在一些岗位会抢夺中国人的饭碗,最突出的就是国际版权编辑,以英语或法国为母语的外国人为最佳人选。时尚杂志社中的《华夏人文地理》有位年轻的编辑就是美国小伙子,他对中国的民俗文化特别热衷,在北京念完中文后就希望找份与中文有关的工作。尽管这里的工资甚至都无法支付他来往美中之间的机票费用。其次就是时装编辑岗位。
作为职业,时尚媒介行业要求的平均年纪比较低,一般不超过30岁。如果你30岁时还只是个编辑,不要职业顾问劝导你,我也要提醒你,请考虑职业转变。由于中国的时尚产业并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对此领域的人才需求相对较小。也所以不少跑到国外去学习时装编辑或时装设计的人,回国后才发现,除了时尚类杂志,几乎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事业之路。
尽管国际著名品牌不断在国内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在招聘公关经理或品牌经理上却少有从时尚类刊物物色人才的。仅以法国欧莱雅集团中国公司为例,他们在中国的招聘资源大部分来源于名校(MBA或市场营销系或法国类似ASSEC商学院)。我认识的一位陈小姐,原来是某外资服装品牌在国内的市场总监,她毕业于厦门大学英语系。2004年她看到了自己的职业瓶颈,毅然放弃目前的总监一职,远赴法国ASECC商学院攻读硕士文凭。她说她需要扩大自己的职业面。
3个月前,我的一位朋友——《新财经》杂志主编小刘(男)就弃杂志而投向某国外公司的公关经理一职。若论级别,小刘起码应该是外企里的总监了,可一到外企,那些优势和职位就全部打折了。
而时尚类杂志的编辑跳槽时可能的去向一般数得出来。如果是漂亮女孩,基本不要发愁,嫁给老外或者有钱人或成为某品牌的公关人员;如果是男性,问题比较复杂,你去网站会是比较辛苦的选择,尽管我的那位31岁的朋友在脱离了某时尚刊物之后半年才找到一份千恩万谢的频道主编位置;如果你去外企打工——可是你凭什么啊?英语不懂,只会策划,写文稿,认识一批明星。另外,“策划”有时干脆就是个吓唬人的词,如果你能将自己策划出去,干吗去给人打工啊?
也有很快对路的。小曹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年辞去南京的《服饰导报》的编辑一职,北上发展。先进入当时还算比较不错的《风采》杂志做时装编辑,一年不到,全然一副雅皮模样,《三联生活周刊》还曾以其为人物脸谱剖析了70年代人的生活状况。两年后,小曹开始厌倦每天的拍片、赶稿,进入一家高档化妆品代理公司,担任公共媒介部经理。
回家写作?以为写剧本写小说能发财?我一位写剧本为生的朋友为了在合同期内给投资人交出剧本,每天只能吃麦当劳外卖,性格变得非常古怪;誉为“作家中的作家”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从文经历波折之多,以至他在回忆人生的苦难时以“人均有一死”来安慰自己。
附:月刊流程图样本
仅以每月8日出版的刊物为例。从中可以看出如下事实:1)制作的提前量;2)各个阶段中任务;3)每月流程均存在交叉现象;4)每逢节假日,流程需要按照实际工作时间重新制作。
4月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
选题会252627
282930
5月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1234
567891011
12131415
一次截稿161718
1920
一校2122
美编设计/二次截稿232425
26272829
最终截稿3031
6月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1
23456
美编设计截稿7
二校8
9
改二校10
外校三校1112
改三校13
主编终审14
核红15
16
改核红/一次发厂171819
改大样20
二次发厂2122
23
签菲林/寄菲林242526
杂志开印272829
30
7月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12
杂志印完3456
7
杂志到京8
杂志上市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时尚-幕后的策动》 酷儿一代:工作即纵情没人穿鞋、旧鞋与市场空白
第四章被错过的读者、昏睡的编辑
没人穿鞋、旧鞋与市场空白
从事市场开发的人大概都听过类似“卖皮鞋”的故事:某公司老板派手下的一名推销员去某市场收集有关鞋子销售的信息。第一位去了不久很快就回来报信说,很糟糕,这里的人大多赤脚,根本不穿鞋子。第二位去了不久也回信说,情况太好了,这里的人大多赤脚,正需要鞋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二是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市场而忽略潜在的市场。做刊物的市场调研时,后一个概念更为重要,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数量高达9000多种杂志的中国市场时。
期刊市场仍然有空白。大陆的男性刊物就是一个空白,无论是浮在海面的还是深藏海底的。
一年前,《男人装》尚未问世时,男性刊物在人群定位和内容以及风格上都存在明显的“同质化”——都是综合类杂志,无所不谈;在对“性”的处理上始终谨慎小心;反映的为主流文化与所谓的“大道精神”。
这是一个已经知道大家可以穿鞋、但无法估计鞋子销量的市场。还有什么是未满足的市场呢?或者说市场中的哪部分仍然没有得到满足呢?比如,是否那些穿着传统鞋具的消费者渴望拥有一双风格迥异、更为体贴的产品呢?
就男性刊物而言,空白点显然是有的,它起码存在于三方面:1)“非主流”成为一个空档,它包含边缘性人群、主流人群中的异化分子——后雅皮、城市新贵、中性人群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2)读者与杂志的重新梳理,在中国,大多数刊物都将读者与杂志的关系处理常常造成“假想中的上帝”与“现实中的学生”的错位。这一客观现实与中国日益走向世界的内在需求不相符合。高调一点讲,是杂志的人性化的普遍缺失。读者总是处于一个被教育的被动位置,而杂志似乎扮演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角色;3)体验经济的到来。随着电视节目《学徒》(Apprentice)、《生存者游戏》(Survivors)和《真实电视频道》(RealTV)等节目在全球的热播,一场深入人格与精神的体验经济运动掀起高潮。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男性刊物——英国FHM杂志的相当数量的栏目均由真人体验构成,如知名专栏Sex&Confidential中的SexConfession(“性日记”;这便是中国博客日记引为骄傲的模式)、“环游世界喝啤酒”“FBI卧底”等等。回顾过往的国内刊物,报道的人物往往是被架起来的,也即被媒介化妆过的,在根本上是不符合媒介规律的。“高大全”式的人物最终导致媒介的权威性和人性的丧失。
在英国,有50家主要研究机构对45000名男性所作的调查发现,今天的男性与过去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如果说,从前的男人想成为施瓦辛格那样的男子,现在他们希望成为:1、在床上体贴且技术熟练的人;2、衣着讲究的人;3、出众的人;4、有责任感的父亲;5、家庭的支柱;6、朋友里面的好朋友;7、体格健美的人;他们清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