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十月 2006年第03期 >

第52章

十月 2006年第03期-第52章

小说: 十月 2006年第03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使得群众放心地回到了家中。 
  群众可以放心回家睡觉,而干部们又面临新的问题了:他们要把帐篷重新分配,尽量做到每个一、二类住房户都有专用帐篷住,并且是一家一户一个帐篷,这个工作量同样繁重。而当地震过去一个多月,灾民已经陆续回到家中的时候,这些基层干部又要开始回收帐篷的工作,这同样是一项十分繁重而繁琐的工作。 
   
  一个人 
   
  11月30日,九江市、瑞昌市和九江县几乎同时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截至11月30日下午4点30分,共发生余震607次。根据流动地震观测资料和调查分析可以判定:11月26日我市发生的5.7级地震属于主震余震型,在原震区发生大于主震的可能性很小,群众不必惊慌。 
  其实早在11月26日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九江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就发布了一条类似内容的公告。其主要内容是:“据省地震局对震情趋势的预测,九江地区目前不会发生比今天上午(5.7级)更大的地震,余震情况和信息将经常性地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告,请市民安心。”然而当时由于许多人还处于极度恐惧之中,对这一公告显得将信将疑。 
  地震以来,就一直有流言存在。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毕竟当地的老百姓谁都没经历过这种事。一些离奇古怪的消息一直在传播着,比如谁家的猫发疯了,谁家一贯听话的狗突然咬人了,等等诸如此类,有的是正常现象有的则纯属捕风捉影。12月2日,正当房屋鉴定完毕,不少居民非常高兴地忙着返迁的时候,一个似乎很“确实”的消息突然传过来了,说是九江市有一个人打电话,九江出现很多蝎子,这是大地震的前兆,而且说得很具体,什么时候会有大地震。这样一来许多人一下子慌了神,有这么明显的预兆,又有“确凿”的证据,那么地震恐怕是难免的。于是很多人就不再返迁了。 
  几十万人集结在一起,而且处于惶恐和混乱之中,其中滋生着极大的事故隐患。万一发生什么不可控制的群体事件,或者出现什么传染病之类,说不定会造成比地震更大的灾害。此时的瑞昌市委书记刘韵和充分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为此忧心如焚。一周来一直缺乏睡眠,此时更是双目疲惫,目光焦灼,苦心琢磨着救急妙计。最后他终于想到了专家。在这个时候,民众最信赖的应该是技术权威,也就是地震专家。他邀请专家在大会上向民众介绍地震知识,如实宣布他们关于此后不会出现大的余震的判断。在专家讲话过后,刘韵和接过话筒,用板上钉钉的肯定语气说,专家刚才说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往后的余震再多,也不会超过我们刚刚经历过的主震,根本不用害怕的,大家听明白了吗?他接着召开全县干部大会,提出大家应该相信科学,相信专家的判断,尽快返迁。他要求每个干部至少动员三家亲戚迅速返迁。在干部的动员和带领下,三、四类房屋的住户终于陆续回家居住,广场上集中住帐篷的灾民终于大大减少,他们内心的恐惧和担忧也渐渐减少,刘韵和这才感到了一丝轻松。 
  刘韵和是一位高大魁梧的汉子,在地震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瘦了八斤。不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也许很难真正体会到他身上的责任与压力。或许他的家人更能理解,刘韵和的家就在九江市,开车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但是地震后的20多天他没有回过一次家。而那20多天时间里他到九江开了十几个会议。 
  瑞昌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建新那段时间是跟随刘韵和比较多的人,他很感慨地对笔者说,原来只是觉得刘书记是我们的领导,工作有魄力,对我们要求比较严,经过地震这个事,很多人都从人格上非常尊敬他,觉得他不但是沉着应对、处乱不惊,而且遇到问题时,心里想的都是群众。 
   
  疼痛与生机 
   
  从经济学角度讲,灾难往往是经济增值的安全气囊,灾难往往可通过刺激人们的精神状态来推进投资环境和拉动经济发展,印度洋海啸过后,泰国普吉岛比往年迎来更多游客,利润也比往年更高。九江在震后也出现了奇特的“洼地效应”,原有的担心没有成为事实,事实是九江人通过自己的公开、透明、快捷的办事效率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为了帮助灾区居民搞好重建,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3亿元,省财政下拨专项资金1亿元,共计4亿元人民币。为了确保每笔补助金都能发到老百姓手中,九江市出台《地震灾区民房重建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确定采取“直补”的方式,按灾民房屋重建进度分三个阶段把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灾民手中。九江市明令要求补助资金不准克扣、挪用、贪污,不准有偿使用,不准擅自扩大使用范围,应做到发放对象公开、发放标准公开、发放方案公开、发放程序公开;严明资金发放纪律,对在资金发放与使用时出现问题者,是党员的一律开除党籍,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一律开除公职,情节严重者按有关程序移交司法机关惩处。 
  省政府确定,从省级财政中拿出1亿元,用于九江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社会捐助也全部用于灾后重建。对灾后民房重建和加固,明确了自建为主、补助为辅的原则,重建房屋所需的有关手续,特事特办,规费一律免缴,所需钢材、水泥等建材组织省内企业按保本原则给予优惠支持。居民点的重建充分考虑抗击各种灾害,规划、设计要符合城市、村镇总体规划,符合抗震救灾等设防标准。按照“立足未来,着眼当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质量,快速高效”的要求,在城市建小区,农村建新村。 
  震损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也在抓紧进行。据灾后勘察统计,全市共有1641座水利工程受损,其中万亩以上圩堤2座、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93座,排灌站207座、涵闸44座、渡槽6座,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明年4月九江市将进入汛期,为保证水利设施安全度汛,省、市水利部门正在对所有圩堤、水库进行再一次检查,尤其是对隐蔽工程进行会诊。同时对长江大堤、赛湖堤确定了应急处理方案。12月12日,应急工程正式开工,20多座中小水库的坝体修复工作也将全面展开。 
  28日,地震发生过后仅仅两天,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首批170名建筑结构工程师进驻灾区,对医院、学校、办公场所等重要公共设施进行核查。29日,江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再次从各地紧急抽调200名建筑结构工程师,省内各设区市派出了2支以上鉴定小组进行增援。30日上午,瑞昌市又紧急调集约80名工程技术人员,经过2小时的上岗培训后,迅速投入工作。30日,江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三次扩充建筑结构类专家和技术人员队伍,加速对灾区公共建筑及民房设施安全性能的鉴定评估,力争让更多的灾民尽快安全回到家中,投入灾后重建、生产自救。从11月28日到12月2日5天时间里,数百名专家冒着危险进入各个受灾房屋进行查看,进行了准确而翔实的鉴定。值得注意的是,专家的鉴定意见要由参与鉴定的两位专家共同签名,如果出现什么情况,专家要为此负责。就这样,400多位专家在5天时间内对十几万间民房进行了逐一鉴定。 
  12月2日,鉴定基本结束,经核查,震中20公里范围内结构性严重损坏、需拆除重建的民房有33480户,结构性损坏、需先加固后入住的民房有30906户。专家们将灾民的房屋分为四类,一类为全拆户,即房屋已经十分危险,必须立即拆除重建的,二类为受损严重,经过大修可以入住的,三类为受损较轻,稍加维修即可正常人住,四类为可以入住。九江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九江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补助标准,对于一类户,政府每户补助1.1万元,一类户中的特困户或低保户还可适当给予补贴。针对灾民的相应补助、救助随之展开。为加快灾民损毁房屋的加固修复与重建,让灾民早日建起新家园,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分别下拨3亿元、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灾区民房重建。仅8日当天,瑞昌市就通过3个发放点为291户一类房灾民发放灾后重建补助资金322.3万元。据悉,此次资金补助对象分为三种:重建户为实际倒房户和专家复评确定的一类全拆户;先加固后入住户包括专家复评鉴定的局部拆除户和二类户;边维修边人住的城镇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和三类户中边维修边人住的城镇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为减少资金发放程序,全部采取“直补”的方式,给每户灾民办理一个存折,直接将补助资金送到灾民手中,确保专款专用;在分配补助资金时,将根据灾民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不同数额的补助金。 
  九江市及时安抚受灾客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极大稳定和增强了投资者在九江投资创业的信心。11月26日发生地震;27日赵智勇就向全市投资者致信,信中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九江市委市政府的最高利益,基本利益,也是我们重点保护的对象,我们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保障。希望九江投资者安心生产,保证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继续做大做强,为九江的经济发展作贡献。11月29日和30日,在初步安置好灾民之后,市委领导分赴九江县、瑞昌市和九江工业园区,对当地的10多家外资出口企业进行慰问。其实这只是九江市一贯注重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的一个自然反应,尤其2005年6月份以来,九江市提出用30%精力招商,用70%精力安商。地震发生后,九江当局坚持以“公平、公正、阳光、高效、法治”为目标,为外来投资商构建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11月30日,地震过去刚刚4天,九江市委市政府在宁波如期举行了“2005九江(宁波)经贸合作恳谈会”,共签订投资项目合同23个,投资额达21.99亿元人民币,项目涉及农业、机械、电子、纺织、化工、轻工、建材、旅游等多个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投资者对九江的信心丝毫未减。事实上,笔者在九江采访时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正是因为九江市委市政府和在其领导下的受灾市县党委政府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以人为本,高效廉洁,公开透明的执政作风,深深打动了参与救灾的每一个人,包括官员、记者、捐助者和投资者。有一位投资者说得好,这样的党委政府,这样的人民群众,我们放心。地震都压不垮它,我们还怕什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尽管此次抗震救灾九江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九江人并未满足于这种成功,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地震应急预案在这次灾难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于是从震后第一天他们开始着手建立一个更加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 
  2005年12月27日,九江市政府正式发布了《九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其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这一预案不仅对九江市今后的公共事件处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国其他地级城市建立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同时根据总体预案要求,九江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已编制了19个市级专项预案和41个部门预案;各县(市、区)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已基本编制完成,并结合实际编制了有关的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有关重点单位和企业也在着手编制相关应急预案。至此,九江市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破壳而出的和谐社会 
   
  九江地震救灾工作全面展示了九江政府和九江人民自我救助的能力,九江人的行为和表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世界宣明会成立于1950年,是著名的国际性救援及发展机构,参与过世界上许多重大灾难的救援工作。对于这次中国政府应对灾难的态度和工作,香港世界宣明会中国部救灾统筹负责人简祺伟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每次到一个灾区,必定要从当地政府机构取得相关资料,而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很到位。比起其他国家,中国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是比较出色的。中国各级政府的应对灾难发生的能力越来越快,像这次,地震发生20小时后就为救援组织提供了详细的灾情报告。” 
  据权威资料显示,在人口密集区发生这种级别的地震,震源又这样浅,九扛的人员伤亡在世界上应该是最少的,社会秩序也是恢复最快的,这一点值得九江人自豪。重要的是,地震不仅没能击垮九江人的意志,相反在这种时刻,激发出他们身上一些固有的品质,并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好的推动作用。 
  在地震过去一个月时间,笔者来到九江市采访,还专程到了受灾地区瑞昌市和九江县。除了街边一些帐篷和路边尚未拆除的房屋之外,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不久前刚刚遭受过地震灾害侵袭的地方。道路整洁干净、社会秩序良好,尤其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很好,作为一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九江人是出了名的热情好客,现在仍是一如既往地展示着它的活力与健康。 
  是什么使一个地区迅速从灾难中站起?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支持,有各部委、各兄弟省市的帮助,有全国人民的支援,这些当然极其重要。然而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靠当地党委政府的具体决策,靠九江人民自己。 
  2006年1月3日,在地震过去一个多月以后,九江又出了一件令世人瞩目的大事,这件事完全证明九江人没有被灾难吓倒,九江人民还是好样的。 
  1月3日下午3点30分左右,九江市浔阳副食品采购供应站的面包车带着26万元货款驶至庐山南路湖滨十字路口时,与迎面而来的一辆出租车发生碰撞。撞车发出的巨响,惊动了正在附近逛街的近千名九江市民,他们不约而同地赶到事发地。只见一辆中型面包车侧翻在地,车上两人被摔出车外,司机被卡在变形的车头内动弹不得,奄奄一息。一个装满钞票的黑色塑料袋摔出后破裂,百元大钞撒满了大街。 
  万元一扎的百元大钞近在咫尺,是一哄而抢,还是帮助维持秩序?在场的近千名围观群众都自觉选择了后者。他们中有的自觉担负警戒任务,在距面包车一米外的地方拉起警戒线;有的焦急地打电话报警,请求“110”、“120”紧急救援。在“110”民警赶到事故发生地的短短5分钟时间内,在场的近千名群众没有一人起哄,更没有一人跨过警戒线。 
  庐山南路派出所的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并指定几名民警专门负责捡拾满地的钞票。之后,交警和消防警也赶到现场,动用切割机切开车身,将卡在车内的伤员救出并送往医院。 
  当现金如数交到闻讯赶来的公司负责人手里时,她显得非常激动,因为她根本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钞票还能一张不少。 
  此事经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以后,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其影响甚至不亚于一次地震,只是这次给人们带来的是心灵震撼和净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