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当代-2006年第1期 >

第69章

当代-2006年第1期-第69章

小说: 当代-2006年第1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道符命还真值得怀疑,最可疑的一点,是“刘邦推荐”的十一人名单。这十一人,有八位是王莽的亲信,而另外三位中,两个分别叫王兴王盛,不知是何许人也,最后一个,居然就是献符人哀章?选这太让人引起种种联想了。 
  然而,静下心来一想,王莽却发现他居然不能怀疑,只能接受。首先,他真诚地信奉古书经典,相信符命的存在,虽然符命中有可能存在假托,但那是个别现象。由于民意的高涨,他也相信天命在他,出现符命,应该是正常现象。第二,这道“符命”如果被宣布为假,那么以往的种种祥瑞符命也都值得怀疑,天命在他的说法也就值得怀疑,这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已经有人在对符命窃窃私语了,在目前形势下,任何符命,他都不能怀疑,即使错了,也只能错到底,否则就是给人口实,就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威信一落千丈。第三,这道符命制作精美,格式完全符合礼仪,不像以往有的符命语焉不详,粗俗鄙俚,不能登大雅之堂。第四,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符命明确规定了即位时间,使他没有任何理由再推让拒绝,也就意味着为他解决了最大的礼仪上的难题。因此,这是个绝好的机会?选 
  王莽彻夜不眠,在房间里一趟趟来回走着,不时拿起这道符命,端详一下。已经过了子夜时分,他下令,立刻召亲信大臣入宫?选 
  大臣们看过符命,立刻向他叩首祝贺,一致认为应该顺天应命,立刻即位。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得太久了。天已经快亮了,他们火速起草了一道诏书: 
  予为黄帝之后,太皇太后之至亲。皇天屡命予承天命,抚育万民,金匮策书,敢不钦受?选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徵帜,异器制,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始建国元年正月之朔,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 
   
  十四 
   
  话说长安东城仁义巷有个卖烧饼的汉子,为人老实懦弱,每天天不亮就起身,烤上百来个烧饼,沿街叫卖,赚几个小钱,养家糊口。这一天早上,也是运气不好,好好的走在路上,突然被石头绊了一跤,提篮里的饼撒得满街都是,待拾起来时,已被无赖小儿抢去好几个。因此闷闷不乐,叫卖得也无精打采。正在这时,突然身后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王盛?选王盛?选快点回家,有一群官人在那等你呢?选” 
  王盛回头一看,是自己的邻居钱大麻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糊里糊涂跟着他回到家里,只见自己家门口围了一大群人,还有不少当官的,见了他,人们便喊起来:“来了?选来了?选” 
  王盛不知道怎么回事,吓得他两腿发软,上前就要给当官的叩头,不想那些当官的倒纷纷跪倒在他面前,王盛吓得手一抖,半篮烧饼又打翻在地,当官的说什么,全没听清,糊里糊涂被推上一辆马车,往皇宫驶去。 
  过了好半天,在人家再三解释下,他才知道,上天把他的名字写进符命里,让他辅佐新皇帝王莽,他现在已经是“崇新公”了。
    转眼到了皇宫,洗澡更衣,修胡子梳头发,打扮停当,立刻把他送到未央宫前,参加新帝登基典礼。 
  巍峨的未央宫装饰一新,在朝阳下金碧辉煌,殿前广场上旗帜在微风中猎猎飞扬,夹陛而立的一列列武士手持长枪,挺胸收腹,默默对视,数千名文武官员穿着最盛大的礼服,排列整齐,神情庄严,垂手肃立。随着司礼官的一声长叫,悦耳的鼓乐立刻响彻云霄。 
  一个头戴纯金平天冠,身穿明黄色龙袍,脚登厚底皮靴的个头稍矮的中年人在宦官的引导下缓步走向宝座。王盛注意到,这个人的靴子底能有三寸厚,他长方脸,眉宇间满是庄严,方方的下巴显示着异乎寻常的坚定。 
  王莽转过身,默默地注视着脚下黑压压的文武百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良久,他才从宦官手中拿过诏书,声音洪亮地读了起来。 
  读诏毕,王莽停了一下,又高声对群臣说:“昔周公代成王摄政,最终使成王归位。如今我为天命所迫,不能按自己的心意行事,此时心中的滋味,一言难尽?选” 
  说着,语调已转悲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一时悲情难抑,热泪突然夺眶而出。 
  群臣立刻匍匐在地,“万岁”的呼声如山呼海啸,瞬间席卷了整个皇宫,又弥漫到整个京城。长安城内外,一派喜气洋洋,百姓自发地穿上新衣,燃起烟花爆竹,大事庆祝。他们感到特别的高兴,因为王莽的登基,每个人都有一份功劳。 
  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民选皇帝”诞生了。 
   
  十五 
   
  之所以含辛茹苦,殚精竭虑,拼命奋斗,牺牲了自己的儿子,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牺牲了做人的快乐,王莽就是为了这一天,能够践履至尊,手握权柄,来改变万恶的现状,来实现复古这一辉煌的梦想,实现把周礼变成现实这一人间奇迹。 
  王莽没有必要去考虑古代经典的正确性。这就像日月之明,是不需要证明的先天真理。因此,他也没有一秒钟怀疑自己彻底按古代经典去用人行政,会不会取得成功。 
  皇帝和“摄皇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滋味。现在,他分明感觉到自己已经站在了天地之间,身上充满了神性,肩上沉甸甸地承担了上天亲手压上的担子,这担子,点燃了他体内的巨大能量。俯视天下,他心中涌起一股慈爱。他要对得起这些赤子一般可爱的子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个原来的工作狂现在变成了工作机器,每天工作量达二十个小时,经常连续几天不休息。激情就像熊熊燃烧的大火,吞没了王莽。他召来博学的大臣儒生,日夜探讨上古的制度,他们像一群考据学家,在语焉不详的经书中艰苦地跋涉。 
  再难,他们也要走下去。因为,这是天下人福祉的关键所在。 
  经过周密的思考,一项项措施出台了。 
  首先,恢复了上古的井田制,均分天下土地。 
  贫富不均已经发展到了极端,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只有改革土地所有制,才能理顺社会关系,避免国家的剧烈动荡。 
  上古时代,之所以人人富足,是因为土地均等。因此,王莽规定,土地收归国家公有,由国家分给人均土地一百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还是普通百姓,立刻要无条件交出土地,分给贫民。土地不许买卖抵押。 
  第二项,是禁止奴隶买卖。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尊贵的。买卖人口是“悖天心,逆人伦”的罪恶行径,必须立刻停止。原有的奴隶,一律恢复自由民身份。一道令下,三百六十万奴隶获得了解放。 
  第三项,是由政府垄断经营盐、酒、冶铁和铸钱,防止富商操纵市场,勒索百姓。王莽下令建立国家银行,贫苦百姓可以申请国家贷款,年息为十分之一。这样就杜绝了高利贷对百姓的盘剥。王莽推行固定物价政策,市场上的货物由政府规定价格,以维护市场秩序。 
  第四项,从皇帝到百官,都实行浮动工资制。如果天下丰收,皇帝就享用全额生活费,如果出现天灾,或者治理不当,就按比例扣减生活费。百官的工资也根据百姓的生活水平浮动。百姓丰衣足食,工资就高;百姓饿肚子,官员也要跟着挨饿。 
  王莽厉行惩治贪污。他下诏彻底清查所有官吏的家产,发现贪污者,没收所有财产的五分之四,用来补充国家财政经费。他建立举报制度,动员人们举报贪污行为,举报查实,给予重奖。 
  王莽又改革了全国的官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他按照“周礼”的规定,设了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按照禹贡的规定,把天下分为九州,恢复上古地名。按照古书的记载,把太守改名叫大尹,都尉改名叫太尉,县令改名叫县宰,御史改名叫执法,长安改名叫常安,未央宫改名叫寿成室。 
  王莽在长安城中心建了一个王路门,在门下坐了四个人,叫谏大夫,面向四个方向,听取四方百姓对政府的意见。这是按照周礼而设。 
  蛮夷之国,名字也必须低贱,这样才符合上古礼制。他把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把高句丽改为下句丽。 
  …… 
  王莽兴致勃勃地和儒士们讨论着官员、地名和人名,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这种讨论,使他的思绪回到了学生时代,给他带来了纯粹的快乐,他就像一个儿童,兴致勃勃地建着沙上之塔。 
   
  十六 
   
  然而,均分土地、解放奴隶和改个名字、建座宫殿有着太大的不同。当根本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所有的道德教化都失去了功效。让有地者交出土地,无异痴人说梦。人们宁可交出性命,也不会交出几代人用血汗换来的土地和财产。 
  人们无法与王莽的思想高度比肩。他们期望王莽做皇帝,原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没想到王莽却要让大家向自己看齐,消灭私心,一心为公。王莽那仁爱、威严的形象立刻变得可怖起来。 
  农民的特点是私有和保守,虽然得到了土地使用权,但他们更想要的是所有权。所以,连无地的农民都不赞同王莽的政策。拥护王莽的主要力量立刻都站到了反面。 
  王莽虽然是大家推举的,推举上去后就成了大家的上帝,性命掌握在他手里。王莽可能缺乏其他品质,可是从不缺乏决心。他认准了的事,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他挥起了鞭子,谁不执行,就把谁抓起来,不管他是皇亲国戚还是名公巨卿。 
  “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及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自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 
  犯罪的人越来越多。“吏民抵罪者浸重。”罪不致死者被罚为官奴,不长时间内,二十多万人从上层社会沦为官府奴隶,全国各条道路上,都络绎不绝地走着一队队的罪犯,监狱几乎满员。其情形,竟和秦朝末年有些相似了。 
  可是剩下的人,还是拒绝交出土地,奴隶买卖,还是屡禁不绝。 
   
  十七 
   
  王莽却已经沉醉在自己的幻想中不能自拔了。他从形式主义中获得了巨大的快感,他用名称和制度,建设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宇宙。他体验着创世的光荣。 
  无限的权力足以把任何明智的人变成疯子。现在,他已经没有任何顾虑,没有任何限制,多年来积蓄在胸中的种种梦想,汹涌而出。他把帝国变成一个巨大的实验场,来实验他的种种天才构想。 
  他认为自己有经济学家的天才,他设计了一套币制改革方案。 
  在他的货币体系中,有大钱,有壮钱,还有幼钱,幺钱,小钱。他给钱币组织了一个家庭,排了辈分。除了钱,还有布,布的家族关系更复杂,有幺布、幼布、厚布、差布、中布、壮布、弟布、次布、大布。按照上古的制度,乌龟壳、贝壳,也都成了货币。此外,还有货布、货泉、契刀、错刀、宝货。 
  一个大布值十个小布,一个小布值两个大钱,一个大钱值五十个小钱,一个乌龟壳值十个贝壳,一个贝壳值半个大布。一个错刀值十个契刀,一个契刀值十个大钱。一个货布值两个半货泉…… 
  你去请一位现在的经济学家,让他算算一个货泉值多少幼布,保管他算上一个上午也算不出来。 
  老百姓没有上古时那么聪明,自然更算不出来。私下里还是用汉朝的五铢钱交易。被抓住了,就要被流放,罪名是“扰乱币值罪”。 
  十八 
   
  天下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是汉朝皇帝在台上胡作非为他们还可以原谅,毕竟汉朝的天下是人家刘邦提着脑袋打下来的。而王莽凭什么这么胡闹,他忘了他是大伙推选上去的了吗?芽 
  各地豪强大户纷纷举起了造反的旗子。 
  天凤元年,山东吕母起义,很快发展成数万人。 
  天凤四年,河南南阳王匡王凤发动绿林军起义。王莽数次派兵围剿,效果不大。 
  汉宗室贵族刘玄、刘演、刘秀等纷纷投身起义军中。 
  天凤五年,山东人樊崇发动了赤眉军起义。 
  王莽并不在意。他顺利即位,充分说明了上天对他的信任。上天既然选择了他,他又这样兢兢业业,克己复礼,上天没有理由对他不满。不过,各地的起义军毕竟干扰了他的思路,让他不得不分散精力,来应付一下。 
  王莽自有王莽的做法。很长时间以来,他和各地的“奇人异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热衷于和他们探讨上天的心思。他请来一个据说能通神的儒学大师,大师望天祷告半天,说如果造一个威斗,就可以克住反叛势力。 
  王莽命人以五色药石与铜合金,铸造了一个长二尺五寸,状如北斗一样的威斗,从此,这个威斗与王莽形影不离。每次出行,都有一个司命背负威斗在他车驾的前面行走,在宫中,也必须时刻有一个司命秉威斗站立在他身边。这个威斗的把随着时辰变化不断旋转方向,王莽的座位也就时时随着转动。 
  很显然,过度的脑力劳动,过分的自我克制,毫无限制的权力,以及老年人格改变,让王莽的大脑有点不清醒了。威斗并没有发挥作用,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经师们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颁布新历法。王莽命令太史令推算出三万六千年的历法,决定每六年改元一次,据说这样就可以使“群盗销解”。 
   
  十九 
   
  当然,王莽更多的精力是放在指挥军队上面。可是这好像不是他的长项,他所信任的那些熟读兵书战策,据说精通六十三家兵法的大将们似乎也不比那些草莽之徒高明。到公元二十三年,经过几年的东征西讨,王莽的领土日渐萎缩,全国五分之四的土地都已落入叛军手中。这个时候,王莽才真正着急起来,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成天成天地看各地报上来的军报。 
  地皇四年,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征讨昆阳。王邑集结四十万重兵从洛阳出发,旌旗蔽天,辎重盖地,据说还带了一大群虎豹、大象、犀牛等猛兽,以期获奇兵之效。然而这支大军在昆阳城下受到刘秀的三千敢死队袭击后,居然兵败如山倒,各不相顾,人马互踏,死者枕藉。四十万最精锐的新朝官队,一举被消灭,王莽失去了基本的军事力量。 
  王莽感到非常委屈。八月二十日,他率领群臣来到长安南郊,举行祭天大典,在典礼上,王莽悲从中来,痛哭流涕。他边哭边叙述他做皇帝的始末,质问上天他做错了什么?芽在高高的祭坛上,王莽仰首苍天,悲凉地哭喊:“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殓灭众贼?芽既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诛臣莽?选”喊罢,六十八岁的老翁王莽捶胸顿足,号啕大哭。 
  灰蒙蒙的天空看上去那样高远,宁静,不动声色。一丝丝微风不断从祭坛上掠过。 
   
  王莽派出的军队越来越多地倒戈,到后来干脆一出京城,就举起了白旗。 
  被天意弄得摸不着头脑的王莽终于开始向现实妥协。他匆匆下令,暂缓均分土地,开禁奴隶买卖。对于私铸钱币和“扰乱币值”的,也不再处死流放,改为没入官府为奴和罚做苦工一年。 
  然而这一切已经太晚了。 
  十月二日,起义军攻陷长安。十月三日早晨,长安城内到处燃起大火,烈焰熏天,长烟遍地。王莽的卫队在宫门毫无希望地做着最后的搏斗。 
  王莽戴上了纯金的平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