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中)〔俄〕列夫. 托尔斯泰-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你别以为我这人心眼儿坏。她们,就是那批受你保护的人,都很可恶,但我不希望她们倒霉。 上帝保佑她们!你去吧。 不过今天晚上你一定要待在家里。你可以听听基泽维特的讲道。
74
823复 活(中)
我们一块儿做祷告。只要你不反对,对你这是很有益外的。我知道,爱伦也好,你也好,在这方面都很落后。那么再见了。“
十五
察尔斯基伯爵是位退休大臣,对某些事情自己有不可改变的看法。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坚定相信,鸟儿天生要吃昆虫,要披羽毛和绒毛,要在空中飞翔,同样,他生下来就该吃名厨烹调的山珍海味,该穿轻暖舒适的华贵衣服,该坐最快最稳的马车,因此都得为他准备好这一切。 此外,察尔斯基伯爵还认为,他从国库支取的现款越多,他获得的勋章——包括钻石勋章——越多,他同皇亲国戚的交往越频繁,他就越满意。同这种基本宗旨相比,察尔斯基伯爵认为其他一切都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其他一切,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都无所谓。本着这种信念,察尔斯基伯爵在彼得堡生活了四十年,活动了四十年,并在四十年届满时当上了大臣。察尔斯基伯爵谋得这种高位的主要条件是,第一,他有本事看懂公文和法规,有本事起草虽不漂亮但可以看懂的公文,而且没有什么错别字;第二,他生得仪表堂堂,在必要时可以装得十分自负,甚至使人感到高不可攀,威风凛凛,在
75
复 活(中)923
另一种场合,却又可以卑躬屈膝,达到肉麻和下贱的地步;第三,不论在个人道德还是公务处理上他没有一成不变的原则,只要有需要,他可以同意一切,也可以反对一切。 他在行动的时候,总是竭力摆出道貌岸然的样子,使人不觉得他自相矛盾。 至于他的行为是不是合乎道德规范,对俄罗斯帝国或全世界会造成极大益处还是极大害处,他都无所谓。他当上大臣以后,不仅所有依赖他的人(依赖他的人和他的亲信极多)
,甚至一切局外人和他自己都深信,他是一个英明的治国之材。 但过了一些时候,他却毫无政绩。 于是按照生存竞争的法则,就有一些同他一样能起草公文和看懂公文、仪表堂堂而毫无原则的官僚把他排挤出去,他只好退休。直到这时大家才明白,他这人不仅并不英明卓越,深谋远虑,而且鼠目寸光,不学无术,甚而刚愎自用。 其实照他的程度只能勉强读懂庸俗的保守派报纸的社论。 的确,他同那些不学无术、刚愎自用、把他排挤出来的官僚毫无区别。 这一层他自己也十分明白,但这丝毫也不会动摇他的信念,他应该年年领取大笔公款,年年获得新的勋章来装饰他讲究的衣服。这种信念十分顽强,因此谁也不敢停止给他这些酬劳。 他照旧每年领取几万卢布,一部分算是养老金,一部分算是参与国事的报酬,因为他在最高政府机关里挂了个名,又担任各种各样委员会的主席。 此外,他还年年获得他所珍重的肩上或长裤上的丝绦,礼服上的新绶带和珐琅星章。 这样,察尔斯基伯爵的交际就越发广阔了。察尔斯基伯爵听聂赫留朵夫讲话就象以前听办公室主任报告什么事一样。 他听完以后说,他要为聂赫留朵夫写两封
76
033复 活(中)
信,其中一封是给上诉部枢密官沃尔夫的。“人家对他有种种说法,但不论怎么说,他是个正派人。”
他说。“他还欠了我的情,一定会竭尽气力去办的。”
察尔斯基伯爵给他的另一封信,是写给上诉委员会里一个有势力的人物的。 他对聂赫留朵夫所说的费多霞一案很感兴趣。 聂赫留朵夫告诉他想就此事写个呈文给皇帝,察尔斯基伯爵说这事确实很动人,有机会要向那边透露的。 但他不能说定。 上诉还是照章办理的好。 他想,要是有机会,要是礼拜四举行碰头会,这件事他可能谈一谈。聂赫留朵夫拿到伯爵写的两封信和姨妈写给玛丽爱特的信,立刻就到那几个地方去。他先去找玛丽爱特。 他认识她的时候,她还是个并不富裕的贵族家庭的少女,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官运亨通的人。 关于这个人他听到一些关于他不好的名声,主要是他对千百个政治犯冷酷无情,且特别擅长折磨人。 聂赫留朵夫照例心头感到十分沉重。 他想到自己为了帮助被压迫者不得不站在压迫者一边,因为他得去向他们求情,要他们对某几个人手下留情,把他们习以为常、因而不以为意的残酷手段稍稍减轻一下。 而他这样做就等于承认他们的行为是合法的。 遇到这种情况,他总觉得内心很矛盾,自怨自艾,对求情与否拿不定主意,但最后还是决定去。 这样做,他在玛丽爱特和她丈夫面前确实感到别扭、羞愧、不愉快,但关在单身牢房里那个受罪的不幸女人却能因此获得释放,她和她的亲人就不会再备受折磨。 此外,他觉得向那批人求情往往言不由衷,因为他已不把他们看作是自己人,而他们却把他当作自己人。他
77
复 活(中)13
处身在这个圈子里,觉得又落入惯常的旧轨道,不由自主地屈服于笼罩这个圈子的轻浮罪恶的气氛。 他在察尔斯基姨妈家里就有这样的感觉。 今天早晨他同她谈到一些很严肃的问题时,就用了戏谑的口吻。总的说来,久别的彼得堡仍旧对他起了刺激肉体和麻痹精神的作用:一切都是那么清洁、舒适、方便,主要是人们在道德上无所追求,过日子就特别轻松。干净漂亮、彬彬有礼的马车夫,载着他在干净漂亮、彬彬有礼的警察身旁经过,沿着洒过水的干净漂亮的街道,经过干净漂亮的房子,来到河滨玛丽爱特的房子前。大门口停着一辆马车,套着两匹戴眼罩的英国马。 一个模仿英国人气派的马车夫,留着络腮胡子,穿着号衣,手拿马鞭,神气活现地坐在驭座上。门房穿着一身非常干净的制服,打开通往门廊的大门。门廊里站着一个跟班,号衣更加干净,上面镶着丝绦,络腮胡子梳理得更加整齐好看。 还有一个值班的勤务兵,穿一身干净的崭新军服,身上带着刺刀。“将军现在不会客。将军夫人也不会客。她现在要出门。”
聂赫留朵夫拿出察尔斯基伯爵夫人的信,取出他的名片,然后走到放着来宾留言簿的小桌旁,拿起笔来写道:“来访未晤,甚以为憾。”他刚写到这里,跟班走到楼梯口,门房走到大门外,喝道:“来车!”勤务兵就挺身立正,两手贴住裤缝,用目光迎接从楼上下来的身材瘦小而步伐快得同她的身份不相称的太太。玛丽爱特头戴一顶插有羽毛的大帽子,身穿黑色连衣裙,
78
233复 活(中)
外披黑斗篷,手戴崭新的黑手套,面纱遮在了脸上。她一看见聂赫留朵夫,就把面纱撩起,露出她那非常可爱的脸和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充满疑问地对他瞅了一眼。“啊,德米特里。 伊凡内奇公爵!”她用愉快动听的声音叫道。“我该认得……”
“怎么,您连我的头衔都还记得吗?”
“可不是,我跟我妹妹当年还爱上了您呢。”她用法语说,“唉,您的模样变化可真大。 可惜我现在要出去。 要不,我们到楼上去吧。”她说着,犹豫地站住了。她瞧了瞧墙上的挂钟。“不,不行。 我要到卡敏斯卡雅家去参加丧事礼拜。 她非常伤心。”
“卡敏斯卡雅是谁呀?”
“难道您没听说吗?……她的儿子在决斗中被人打死了。他跟波森决斗。 他是独生子。 真是可怕。 他母亲伤心死了。”
“是的,我听说了。”
“不,我还是去一下好,您明天或者今天晚上来吧。”她说,迈开轻快的步子向大门口走去。“今天晚上我不能来。”他跟她一起走到大门口,回答说。“要知道,我有事找您。”他说着,眼睛却瞧着那对向门口走来的棕黄马。“什么事啊?”
“喏,这是我姨妈的信,信上讲的就是那件事。”聂赫留朵夫说,递给她上面印有很大花体姓氏字母的长信封。“您看了信就明白了。”
79
复 活(中)33
“我知道,察尔斯基伯爵夫人以为我在公事上可以左右丈夫。 她错了。 我无能为力,我也不愿过问他的事。 不过,当然罗,为了伯爵夫人和您,我可以破一次例。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她说,用那只戴黑手套的小手摸索她的口袋,却没有找着。“有个姑娘被关在要塞里,可是她有病,吃了冤枉官司了。”
“她姓什么?”
“舒斯托娃。 李迪雅。 舒斯托娃。 信上写了。”
“好吧,我去试试。”她说,接着轻盈地跳上挡泥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皮座弹簧马车,打开阳伞。 跟班在驭座上坐下来,示意车夫赶车。 马车刚一移动,她就用阳伞碰碰车夫的脊背,那两匹漂亮的细皮英国种母马就被缰绳拉住,仰起好看的头,站住,但不住地活动着它们的细腿。“您务必要来,且不光是为了办您那些事。”她说着嫣然一笑,而且很懂得这一笑的力量。 接着,仿佛戏演完放下幕布,她把面纱放下。“好,我们走吧。”她又用阳伞碰碰车夫。聂赫留朵夫举起帽子。那两匹纯种棕黄色母马喷着鼻子,蹄子得得地敲击着马路,飞奔而去,马车的新橡胶轮胎在道路坎坷的地方不时偶尔轻轻跳动一下。
80
433复 活(中)
十六
聂赫留朵夫想到他竟同玛丽爱特相对微笑,不禁把头摇了摇,对自己感到很满意。“还没来得及反省一番,就又跌进那种生活里去了。”他想,内心感到矛盾和疑虑。 每逢他不得已去讨好他并不尊敬的人时,这样的感觉总有。聂赫留朵夫考虑了一下先到哪里,然后再到哪里,免得白走路,就动身去枢密院。 他被领到办公室,在那富丽堂皇的大房间里,他看见许多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文官。那些文官告诉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的上诉书已收到,并交给枢密官沃尔夫审查和呈报。 聂赫留朵夫姨父的信正好就是写给他的。“枢密院本星期要开庭审案,玛丝洛娃一案在这次未必能审理。 但要是托一下人,本星期三开庭时也可能审理。”一个文官说。聂赫留朵夫在枢密院办公室等他们查明案情,又听见他们在谈论那场决斗。 他们详细谈到小卡敏斯基被人打死的经过。 他这才知道这个轰动整个彼得堡的事件的详情。 事情是这样的:几个军官在饭店里吃牡蛎,照例喝了许多酒。 有个
81
复 活(中)53
军官对卡敏斯基所属的那个军团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卡敏斯基当面斥责他造谣污蔑。 那个军官就动手打了卡敏斯基。 第二天两人进行决斗,卡敏斯基腹部中了弹,两小时后就死了。凶手和两个副手都被捕,但据说关了两星期禁闭又都获得释放了。聂赫留朵夫从枢密院办公室出来,乘车到上诉委员会去拜访权力很大的沃罗比约夫男爵。 这位男爵住在一所豪华的官邸里。 门房和听差都毫不客气地对聂赫留朵夫说,除了会客日之外见不到男爵,今天他在皇上那里,明天还要去禀报。聂赫留朵夫把信留下,又坐上车,到枢密官沃尔夫家去。沃尔夫刚吃过早饭,照例吸着雪茄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以帮助消化。他接见了聂赫留朵夫。沃尔夫的确为人十分正派。他把这种品德看得高于一切,并根据这个标准看待一切人。他不能不重视这种品德,因为全凭它,他才如愿以偿,获得高官厚禄,也就是说通过结婚而获得一笔财产,使他每年有一万八千卢布收入,又靠自己的勤奋而当上了枢密官。 他认为自己不仅为人十分正派,而且象骑士一般廉洁奉公。 他所谓廉洁奉公,就是不在暗中接受贿赂。 至于他向公家报销各种出差费、车旅费、房租,并且象奴隶般忠实执行政府指令,他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当年他在波兰王国某省任省长,残酷迫害当地几百名无辜百姓,使他们因眷恋同胞和世代相传的宗教而破产、流放和坐牢。 他这样做,非但不以为耻,反而认为是出于高尚、胆略和爱国而建立的功勋。 他霸占热爱他的妻子的财产和他姨妹的财产,同样不以为耻。 相反,他还认为这是为一家人生活而作的合理安排。
82
633复 活(中)
沃尔夫的家庭包括他那没有个性的妻子,财产也被他侵占的姨妹——他卖掉她的田产,在自己名下把钱存上了——和那温柔胆怯、外貌不扬的女儿。 这个女儿过着孤独痛苦的生活,为了排遣郁闷,近来信奉了福音教派,常常参加阿林和察尔斯基伯爵夫人家的聚会。沃尔夫的儿子天性善良,十五岁就长了胡子,从此开始喝酒,放荡,到二十岁那年从家里被撵了出去,因为他一个学校也没有念完,而且交了坏朋友,欠下不少债务,败坏父亲的名声。做父亲的有一次替儿子偿还了二百三十卢布的债,另一次偿还了六百卢布的债,但同时向儿子声明这是最后一次,他要是不洗心革面,就要被撵出家门,并要同他断绝父子关系。 儿子不仅没有改悔,而且又欠下一千卢布的债,甚至对父亲肆无忌惮地说,他在家里本来就觉得憋气。 于是沃尔夫就向儿子宣布,他要到哪里去都请便,但他不再是他的儿子。 从那时起,沃尔夫就装做自己没有儿子,家里谁也不敢向他提到儿子的事,而沃尔夫却自以为妥善安排了家庭生活。在书房里沃尔夫站住,同聂赫留朵夫打了招呼,情不自禁地露出亲切而又带几分嘲弄的微笑。 这种笑容表示他自认为比大多数人高尚正直。 然后他读了聂赫留朵夫带来的信。“您请坐!对不起,我不能陪您坐,我要走走。”他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说,同时在这个格调庄重的大书房里沿着对角线轻快地来回踱步。“同您认识,我很高兴,当然我也愿意为察尔斯基伯爵效劳。”
他说着,吐出一口芳香的淡蓝色烟雾,小心翼翼地从嘴里取下雪茄,免得烟灰落下来。
83
复 活(中)73
“我只要求早一点审理这个案子,因为如果被告非去西伯利亚不可,那还是早一点去好。”聂赫留朵夫说。“对,对,那就可以从下城搭第一批轮船动身,我知道。”
沃尔夫露出宽容的微笑说,不论什么事只要人家一开口,他总是立刻就懂得人家的意思。“被告姓什么?”
“玛丝洛娃……”
沃尔夫走到写字台旁,看了看公文夹上的一张纸。“哦,哦,玛丝洛娃。 好的,我去跟同事们商量一下。 我们礼拜三就办这个案子。”
“我能打电报先通知律师吗?”
“您还请了律师?那又何必?不过,也随您的便。”
“上诉理由也许不够充足。”聂赫留朵夫说,“不过我想从案卷上也可以看出,这个判决是由于误会。”
“是的,是的,这也可能,但枢密院不可能审查案件的是非曲直。”沃尔夫眼睛瞧着烟灰,严厉地说。“枢密院只审查引用法律和解释法律是否正确。”
“我觉得,这个案子是特殊的。”
“我知道,我知道。 每个案子都是特殊的。 我们必须照章办事。 就是这样。”烟灰还留在雪茄上,但已有裂缝,有掉下来的危险。“那么,您难得到彼得堡来,是吗?”沃尔夫说,把雪茄竖起来,免得烟灰落下来。 但烟灰还是摇摇欲坠,沃尔夫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到烟灰碟旁,烟灰果然落下了。“卡敏斯基的事真是太惨了!”他说。“一个很好的青年。 又是独生子。做母亲的可不好受哇。”他说,几乎是逐字逐句重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