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悟道真源 >

第33章

悟道真源-第33章

小说: 悟道真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后,周伯阳只觉自己额头泥丸神宫内微微一震,顿时一股怪异的感觉仿佛电流一般迅速流遍全身,未及捕捉,便已归于泥丸,不复出现。而此时,他整个精神亦是从那老者深邃无底的目光中缓缓收回,不觉间,周伯阳对那上首老者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觉。
刚收回眼神,就见那个中年修士已先上前拜倒,口称:“师尊,这位便是周道长。”说完恭身退到一边,垂手而立。
身为客人,周伯阳正要行礼,那老者已经笑了起来:“你便是助我徒儿除去妖孽之人吧!恩,不错,一身道体仙骨,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闻言,周伯阳道:“前辈过奖了,先前之事只是巧合,实是不值一提,前辈如此夸奖,实让道学后进汗颜!”周伯阳不卑不亢地说完,径自行礼。
注视着眼前的年轻道人,回明老人笑道:“小兄弟不必多礼,刚才长生已经向我介绍过你了,以后我这南赤洞天你可随意进出,不必拘礼。”
回明老人话刚说完,大殿之上,众人莫不感到诧异,能与回明老人平辈称兄,只怕这修真界还真是找不出几人,当下,包括石长生在内,纷纷猜测起眼前这看似不起眼的道人来。
看了看左右,周伯阳心头感到一丝无奈,忙躬身道:“不敢不敢,前辈如此称呼折杀我了,请直叫我名字就可。”虽说周伯阳对于这种辈分之事并不太看在眼中,但自己与石长生已是兄弟像称,如此一来岂不乱了套。
望着眼前这身穿灰布道袍,神态洒脱的年轻道人,回明老人笑道:“周小兄弟如此说,大概是因为长生的缘故吧!不妨不妨,咱们各叫各的;想我道门中人,虽是讲究尊师重道,但却不能过于注重形式,况且你既无师门,也非我截云一脉,便是如此称呼也无甚大碍。再说小兄弟远来是客,宾客间又何来辈份高低之说呢?”回明老人说完,早把左右弟子的神色尽收眼底,他何尝不知自己门人的想法,但他的想法,除了他自己,却是无人能知。
闻言,周伯阳一时有些难以应答,他本是洒脱之人,此时又不知眼前这老头的用意,当下,略微沉吟才道:“承蒙先生厚爱,小子这里先行告罪了!”
回明老人见说,红润的脸庞露出一丝笑意,又对一旁的石长生道:“长生,我等下有事外出,你可领小兄弟四处游赏一番,莫要怠慢了客人。”
“弟子遵命,”石长生恭声拜答。
回明老人点头,这才起身,对周伯阳道:“小友这几日便安心在此游赏,等我事毕日后你我再见。”说完,不待周伯阳回答,但见金光过处,已是人影全无。
……
望着空荡荡的玉椅,周伯阳不禁感到迷惑;自己一无师门背景,二无高深修为,为何这老者却要对自己这般礼遇?正想着,就听石长生的声音在身旁响起:“周兄弟不必在意,我师尊就是这样不拘小节的人;走吧!我已经叫人给你准备了一间卧室,等天明后,我再带你四处走走,这截云山的风光虽不是什么人间仙境,却也是雄浑秀致尽皆齐备,不比世人眼中的人间奇景逊色。”
周伯阳回身,笑道:“那就烦劳石兄了。”
“周兄弟,你又客套了不是,你别忘了,有空你还得指点我几手雷法呢!”
“哈哈!只要石兄不嫌周某道行低微,我又岂敢藏技?”周伯阳说完,两人相视而笑,不觉中,一股淡淡的友情在彼此间油然而生。
说笑声中,两人的身影已消失在大殿门外……
两人走不多时,那空荡荡的大殿内,突然传出一丝喃喃细语:“周天劫数,千年之期啊!总算就要完结;茫茫天道,你让我等待太久了……”

四十八章:阴神退尽阳神显 化神成婴须臾间

 夜色渐深,云雾朵朵,万籁俱静。
这里是一间位于楼牌之上的精致静室,在临窗的位置上,周伯阳负手而立,遥望远处湖光,似有所思;雄健的身躯在潺潺月色下,向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倒影;那双澹泊的眸子里,紫星晃动,借着那水银般的月光,隐约可以看到他身体周围一圈淡淡的紫色光晕。
良久,才听周伯阳轻喃道:“没想到回明老人竟然是现在修道界有数的几个真人之一!并且还是唯一的一位异修真人。真人啊!世俗界至高无上的存在,多么遥远,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到达那个境界呢?”望着窗外月色如洗,周伯阳眼里有着淡淡的向往;在他而言,自从解悟红尘之后,回头再看这槟纷世界时,那灵魂深处已再无一丝尘垢,有的只是对那生命终极奥意的向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于这条道路上,却又有了新的迷茫,新的疑惑。
从刚才与石长生的交谈中得知,这回明老人的修炼时日连作为大弟子的石长生也是不知,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师尊讲起这截云的渊源:“此山自盘古开辟以来至今,历无算甲子,又经上古封神一战,偶得天地灵精,始才孕育此洞天,其间有一七彩光石,籍此良机,聚阴阳而成道体,即吾原形。”照这话算来,回明老人的修炼年代就真的有点骇人听闻了!但是,为何直到如今却仍未飞升呢?想及此处,周伯阳心头的迷雾更深了。
“浮沉世界,荏苒光阴,即入长夜之室;轮回一坠,来生不知作何物类,恐求一人身而不得。因此割断凡尘,潜心至道;奈何茫茫沧海,竟不知何处是岸!”徐徐夜风中,周伯阳摇头轻叹。
这世间有三样东西难以翦除,名、利、欲;对于世俗上层人士来说有两样东西:权力与力量;但对于道者来说却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力量以及对追求力量时的欲望之心。当道者跨越境界的颠峰,接触到力量的更高层次时,道者往往无法把持,渐渐内心迷芒,并在不知不觉中膨胀扭曲,背道而驰而不自知,等得醒悟时,却已是百年修行一朝成空,只添作轮回一新料而已;即使是方向无有偏差,一颗道心也很可能在那冥蒙大道中,渐渐同化泯灭,再不留一丝真性真我。
即使是周伯阳本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发生着变化。在证悟天道的这条道路上,几乎所有人的起点都是一致的,然而路漫漫其休远,在这条求索之路上,不断地有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偏离自己的初衷,误入歧途,几经轮回,最终到达终点的寥寥无几,这是物竞天择,还是人心不古?或者,这只不过是人们对这种力量和欲望无法掌控的一个缩影而已。
欲望太多,反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让人充实呢?
甩甩头,周伯阳收回思绪,又复将目光投向远处。既为道,便为道!好高骛远不是道者所为;他知道,有些东西还不是他现在所要考虑的。
此时正遇月色横空,碧天如洗;置身窗前,看素魄蟾光照映的湖水中,如万道金蛇来回荡漾;又见游鱼戏跃于波中,宿鸟惊啼于树上,清风拂面,襟袖生凉;面对如此胜景,一时间'奇/书/网…整。理'…提=。供',周伯阳只觉得万念俱虚,灵台清明,如步空凌虚之乐,体内金丹元阳于此时竟缓慢转动起来,丝丝平和的紫色真元在他身体周围进进出出、来回缠绕。下一秒,就见月色如画的夜空中,忽然大放光明,几朵浮云薄雾刹那间消融无踪,然后这天宇如同被捅了个洞似的,悄无声息地降下一缕光线,转眼就变成了碗口般粗细,透过楼牌,直往周伯阳身上而来,转眼没入头顶天灵。
在那光柱进入周伯阳头顶的瞬间,不经意地,他面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刹那间,他知道,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一刻终于就要到来,当下也不管其他,便席地而坐,心如明月,守拙抱朴,就那么冥冥然地入定而去。
茫茫天道,变化难寻,那一丝瞬间的灵光更是稍纵即逝,他又如何能不好好把握呢?
恍惚中,他仿佛进入到了一个玄玄蒙蒙的奇异世界,这里无边无际,到处充满了神秘不平凡的清瑞祥光,远处,彩霞滚滚,瑞气腾腾,一深紫色的光团缓缓转动,散发出一种神秘而恒古的气息;蒙胧中,周伯阳回忆起了很久以前自己在无名山洞内的种种奇遇……
在那道光柱没入周伯阳头顶的同时,以他所在的楼牌为中心,整个‘南赤’洞天内,浓郁得不像话的元灵之气缓慢转动起来,隐约间,竟似暗合那个奇异世界里紫色气团的旋转轨迹,而那些充斥在洞天内的游离能量也纷纷朝着楼牌这边汇聚,一时间,原本世外桃源一样的洞天福地内,轻风四起,不消片刻,已是枝摇兽鸣,平湖起淘。
对于如此反常的天气变化,洞天内,最先察觉的自然是石长生……他立身大殿前的广场上,安抚了一干师弟后,这才遥望周伯阳所在的楼牌,脸上现出一丝了然,略带感慨的声音喃喃道:“修炼元神,显化婴儿,想不到竟然也有如此强烈的元气波动,看来这修道界又将诞生一位人仙了!”石长生遥望着远处的楼牌,突然间,他脸上又现出一丝疑惑,四面看了看,自语道:“奇怪,那来的真阳元灵!”于此时,石长生敏锐的灵觉察觉到了这四面虚空中,奔涌的天地元气内,竟然夹杂着丝丝精纯的真阳元灵,自古以来,这种现象在化神成婴阶段是绝无仅有的!
且不说石长生,再说周伯阳“身”处这个奇异空间,他能清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似乎自己与这里便是同一天诞生,或许也会在下一秒同时消逝!在这个世界里,周伯阳知道,一直有着一个自己无法探究的存在,她仿佛一个智者,无声无息地在那思考,演化着这奇异世界里的生灵消长,推算造物奥妙。恍惚间,又似乎在向周伯阳传达一种超脱、旷达的心境——一种对生命的了悟!
“但现在,自己是否能对那神秘气团探究一二呢!”周伯阳如此想着,他“来”到那团两尺见方的紫气边缘,试探性地把“手”缓缓伸出,当“手”与气团接触的刹那,紫色气团突地一震,生出无限吸力,仿佛像要将他吞没一般,顿时无数的图像、信息恍如决堤之水,汹涌着蔓入周伯阳的识海深处,渐渐地,他感觉到自己的脑袋快要被撑炸了,一种前所未有剧痛侵袭着他周身每一个细胞,然而那有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信息却没有丝毫减退的趋势,值此千钧一发之际,那奔涌而来的信息毫无征兆地噶然而止,而周伯阳的“手”也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那道紫色光团;他愣愣地望着那比之先前略显稀薄的光团,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萦绕在他脑海。
“刚才的那些图像与信息呢?”立身这个奇异世界,周伯阳不禁感到阵阵迷惑,脑海里反复搜索,却是再无半点痕迹。正当他疑惑之际,眼前景物突然一变,奇异世界消失,眼前赫然又是另外一个虚空天地,在这个天地的中央,一颗散发着绵绵紫金光芒的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周伯阳知道,自己的神识已是到了金丹孕育之地——黄庭神室。
值此时,就见虚空中,无数道紫光过后,一片青冥的世界中,突然荡起了一个个涟漪,无数的波纹刹那间交叉融合,聚拢起来,以金丹为中心,渐渐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紫色‘茧团’。环环相扣间,以‘茧团’为中心,一个强烈的波动渐渐形成,终于,“轰”地一声响,强劲的波动一下子从中心激发出来,如同火山爆发一般,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之后,所有聚拢到一起的紫气全被震散,那个‘茧团’的外层迷雾此时也渐渐散开,由实至虚,再由虚到实,几经辗转后,一个有着淡淡紫色茧壳的金丹,旋转着,慢慢地浮现出来,并不断有各种颜色的光点注入其中,其上方悬浮着三团淡紫色的火焰。
(4020电子书|4020)

四十九章:魔障有像心志坚 于虚无间紫气来

 丹道中炼化元神,简而言之就是待一颗无形无质的金丹炼成以后,用粉碎虚空的方法脱离黄庭丹室,化做一颗莹莹灵珠,上冲泥丸神宫,寻本性而练化元神,谓之“明心”。待阳神炼化纯圆,飞腾而上于脑中“见性”。寻着离宫阴神,聚结合体在泥丸宫里,霞光满室,遍体生白。一战将息,而又回归于腹内黄庭神室,合化为真阳命胎。叠起莲台,虚养命胎,进而胎化元神,默默温养,直待紫气虚来时节,元婴养育健全,冉冉而出天门,旋而又回,如此婴儿显现,方才得证人仙。
闲言慢提,话说周伯阳静静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灵台明净,守拙抱朴,绵绵若存,仿佛置身事外,又好似掌控全局,在气机牵引下,只是一瞬间,他便明白了碎丹化婴的凶险之处。与凝炼金丹不同,此化神阶段,若无相应心性,一旦有所动摇,必致前功尽弃,况且碎丹的时机也不是道者本身所能控制的,全凭机缘二字。
慢慢的,周伯阳神光内明,在一念不生之境间,突然有大片的光明出现,光明之中,隐隐有仙府玉女声音,周伯阳视如无睹,任凭它出现,但是一旦靠近周伯阳的泥丸神宫(此处乃孕育神念之所),立刻便有紫火雷霆击杀,将它变成虚无。
这幻景连有几次,无论它变成什么,如果单纯在神念外缘浮现,那团神秘紫气便不加理会,而如果一旦靠近,不但击杀之,而且那团悬浮于泥丸内的神秘气团还会自动把其幻景的能量同化掉。
这一切基本上都是自动完成的,周伯阳虽然内明而照,但是一念不生,并无思维流转,也无有任何缝隙给外来幻景可机可趁,当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泥丸神宫内,居然还有着这么一位六亲不认的家伙。
其实以周伯阳的秉性道心来讲,其神念心性也是相当坚固的,就算没有那神秘气团的帮助,他也是可以完全度过这心神魔劫。
魔劫者,来去渺无痕迹,随念而至。来无踪影,去无痕迹,相随心生,魔由念至,不可捉摸,不可端倪,随机变幻,如电感应。心灵稍一失了自制,魔头就会立刻乘虚侵入。
一般道者的七情六欲,全部是修道的拦路虎,因为这七情六欲,好色好杀好财欲望的心念,并不完全属于自己,而是受到了外来的天心神识或者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才会颠倒迷醉,甚至本来聪明绝顶的人,在关键时刻,也会倒行逆施,自取灭亡,这其中玄机实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得清的。
随着魔障的慢慢消失,周伯阳的神念也不由自主地漫过小岛湖泊、洞天禁制,向着广阔无垠的天地间铺散开去。而此时,那原本平静的虚空突然动荡起来,丝丝赤红线条出现在虚空,随着红线的增多,动荡的频率也逐渐加快,不过这些都和周伯阳没有关系了。不是真的没关系,而是他的心神此时已被抽离到肉身之外!心之所往,神之所至,他如今更关心的却是那些冥冥外、苍穹之上的东西,一时间,他只觉自己已与天地同体,充塞六合八荒;只是这种感觉,他的神识刚刚触及,就立即被弹飞,让周伯阳隐隐生一种无法言寓的憋闷感。
神识不断地延伸,不断壮大;渐渐地,漫过了一座座高山,在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拉出一道弧线。须臾间,无数的信息纷至沓来,在他脑中一一浮现,可是他却无有顾及,神思外弛下,本身只如同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澹然地扫过。
这一刻,自懂事起的无数悲欢纠葛又一幕幕出现,及至修道之后对于探寻天道时的种种执念,一一显现出来;于此时,进出于种种变故之后,他的心灵深处也终于向他发出了一种难以言寓的信号!那是一种阴暗的、极其隐晦的暗示!又或是一种提醒的警钟!总是无法说清,却又真实地响彻在他意识深处!
对于这心灵深处的隐晦暗示,周伯阳并不担心,反到觉得这将是他心性磨砺的又一道法门!
只身行走于道途之中,神识深处却思索者那玄冥外的东西。这种心性上着力点的变化,使得他原本无有欲求的道心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