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龙虎-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同志详细安排了护送伤员突围的事项,特别交待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丢掉1个伤员。
吃完饭休息片刻,稍微恢复了体力,部队在村中一块空地上集合起来。吴焕先表彰了作
战勇敢的指战员,痛斥了参谋处主任临阵逃脱的可耻罪行,代表军领导宣判立即枪决。接
着,吴焕先作突围动员。他幽默地说:“国民党军用优势兵力伏击我们,想把我们一口吞
掉,可惜他没那么大的福份哟,倒被我们敲落了门牙,落个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看。”
说到这,他轻蔑地笑起来,队列中也发出一阵轻轻的会意的笑声。停顿片刻,吴焕先用坚定
有力的语气大声说:“同志们,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拿出我们红25军的威风来,一定
要冲出去。任何敌人都挡不住我们英勇无畏的工农红军!”
吴焕先的话,激起了每一个战士的勇气,群情振奋。许多负伤的指战员忍着极大的伤
痛,坚持随军突围。
夜幕降临,天空中飘洒着蒙蒙雨雪,锅底般的黑夜伸手不见五指,从敌阵地上不时打来
几声冷枪。红军指战员们裹紧了绑腿,系牢了鞋带,清理了不必要的东面,将子弹顶上枪
膛,手榴弹揭开了盖,有条不紊地做好了突围的一切准备,静静地站着,紧张而又焦急地等
待行动命令。
独树镇战斗,是红25军战略转移中的关键性一仗,战局一度极为险恶,关系到全军的
生死存亡。但红军指战员在地形不利、气候恶劣和部队极度疲劳等重重困难下,以不足30
00人的兵力迎战国民党军数万步骑兵的突然袭击合围,英勇拚杀,不畏强敌,靠顽强的战
斗作风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击退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后终于在夜间于叶县保安寨
以北的沈庄附近,跨过许南公路,胜利突围。27日拂晓,进至伏牛山东麓。接着,在拐河
打退国民党军骑兵团和第115旅的追击,然后潜行伏牛山中。
之后,红25军英勇转战,冲破国民党军的多次围追堵截,由伏牛山挺进陕西省东南的
商洛山。12月8日,在三要司歼灭陕军第42师1个营,次日进至庾家河。
12月10日上午,中共鄂豫皖省委在庾家河召开会议,研究在鄂豫陕边地区创建新的
革命根据地问题。会议正在进行中,激烈的枪声突然传来。哨兵报告,国民党军第60师正
由鸡头关方向奔袭而来。会议被迫立即中断。
原来,蒋介石为防堵红25军入陕,在红25军进入桐柏山之时,就令驻开封的陈沛第
60师乘火车开至灵宝,继经100余公里行军,到达卢氏县城以南的朱阳关一带,构筑工
事,控制入陕大道,企图以逸待劳,堵截红25军。红25军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改变入
陕路线,另择小路进入陕南,将国民党军第60师筹谋多日的堵击防线置于背后。恼羞成怒
的国民党军,见多日准备付之东流,叫着骂着又不顾一切地从鸡头关追了上来。
庾家河东山坳口,红25军的排哨发现国民党军先头部队已从七里荫迂回上来,当即开
火。战斗一开始,国民党军第360团就夺占了东山坳口有利地形,向红25军发起猛攻。
东山坳口是商家河街后山上通往七里荫、鸡头关方向的必经之路,占领坳口,可以居高临下
钳制庾家河街。因此,若东山坳口一失,红25军就有被击溃甚至覆灭的危险。正在开会的
省委委员听到枪声后,立即中断会议,除省委书记徐宝珊因重病不能上阵地外,其余都跑步
到了第一线。
徐海东率领第223团,勇猛冲入敌群,用刺刀、手榴弹,硬是从敌人手里夺回了东山
坳口。接着,第224团和第225团迅速抢占坳口南北两侧高地,配合第223团将敌人
的进攻打退。激战中,徐海东负重伤。国民党军第355团、第357团相继增援上来,又
组织疯狂的反扑。激烈的争夺战全线展开。
反复冲杀中,军长程子华也负重伤。
在军长、副军长都负重伤的严重情况下,军政委吴焕先挺身而出,指挥部队英勇反击,
殊死奋战。第224团团长叶光宏,在拚杀中,1条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作战。军部司号
长程玉林,下颌负伤,不能吹号,就利用一个小土地庙作掩护,接连投出几十颗手榴弹,打
退敌人多次冲击。敌人集中火力向他射击,他始终坚守阵地,最后壮烈牺牲。机枪班在与敌
人对射中,多名射手倒下去,新的射手接过机枪又打起来,终于把敌人的火力压制住。经过
如此20多个回合的反复冲杀,一直打到黄昏,终于把敌人打垮。
庾家河反击战,共毙伤国民党军100余人,红25军亦伤亡20余人。此战是红25
军长征中的又一次殊死战斗,但最终打垮了敌人的进攻,在鄂豫陕边区站稳了脚跟,并在此
地展开新苏区的创建工作。当地群众踊跃参加红军,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日历翻到1935年,红25军的对敌斗争愈加频繁。从2月到7月半年时间内,接连
粉碎了国民党军两次大的“围剿”,先后进行了文公岭、石塔寺、雒南县城、荆紫关、袁家
沟口等战斗。其中,袁家沟口一仗,全歼国民党军警1旅,毙伤国民党军300余人,俘国
民党军旅长唐嗣桐以下1400余人,缴获各种枪1000余支。这一出色的歼灭战是红2
5军长征中打的一个大胜仗,宣告国民党军3个月内消灭红25军的“围剿”计划彻底破产。
在这期间,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因艰苦转战,竭尽心血,痼疾重发,5月9日病
逝于商县龙驹寨,时年仅32岁。省委书记一职由吴焕先代理。
7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在长安县丰峪口召开紧急会议,通观全局分析了当时的形
势,独立自主地作出战略决策,决定率红25军西征北上,以“配合主力红军在西北的行
动,迅速创造西北新的伟大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又是16日,红25军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
红25军一路上攻克两当,围困天水,北渡渭河,进占秦川,直接威胁国民党军的西北
后方。蒋介石接连从成都发出几道电令,最初要求加强西安、宝鸡、汉中之线的碉堡封锁,
防堵红25军入陕甘,后又督令陕军各部“不分省界,跟踪追击”。红25军的行动在一定
时期内减轻了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的压力。
17日,红25军一举攻克隆德县城,接着翻越六盘山,在马莲铺以东,冒着大雨,将
尾追之敌马鸿宾第35师一部击败。21日拂晓,继续冒雨东进。沿着渭河南岸的泥泞公
路,急行军20余公里,到达秦川县城以西的王村。
吴焕先等军领导人在得知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并继续北上的消息后,果断决定到陕甘
苏区会合红26军,以巩固陕甘苏区,迎接党中央和主力红军。为此,立即命令部队到静宁
县城以北25公里的兴隆镇休息5天,做好继续行动的准备。
兴隆镇一带是回民区。红25军对进驻这一少数民族地区十分重视,做了周密的安排和
大量的准备。吴焕先多次找当地老百姓了解情况,调查当地的敌情、社情和民情,适时作出
新的规定,教育部队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做到秋毫无犯。根据回族的宗
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具体规定了对回民的政策,如宿营不住清真寺,保护回族经典,不在回
民家中吃大荤,宰杀牛羊要请阿訇,不打回族土豪,等等。
在兴隆镇,吴焕先亲自带队,携带礼品到清真寺拜访。阿訇也带领回族群众头顶礼品,
到红25军军部作了回拜。
红25军以严明的纪律,和颜悦色、彬彬有礼的态度,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短短的两三天时间里,红军与兴隆镇的回族群众相处的像一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许多
回族青年积极报名参加红军。第3天傍晚,红25军离开兴隆镇。全镇男女老幼闻讯后涌上
街头,在街道两旁摆上放满水果点心的案桌,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恋恋不舍地欢送红军。
热情的回族群众一直把红25军送出好几里路。镇上还专门派出代表为红25军带路。
清真寺的阿訇面对红军远去的背影,合掌由衷感叹:“红军真是仁义之师,正义之师。
红军好啊!”这赞扬声像一阵春风吹遍整个回族地区。陇东黄土高原有首民谣传唱至今:
三年没吃过麦面馍,
娃他外婆给了一个。
全家老小掰小半边,
大半边留给红军哥,
由此,红军所经过的村庄,群众纷纷结队相迎,端出茶水点心招待。这场面像体育场上
的接力赛一样,一村挨一村的传下去。
1个多月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路经兴隆镇,见到群众对红军的深厚感情,即高度称
赞红25军路过回民区时留下了好影响,民族政策水平很高,执行的很好。这段佳话在本书
后文中还有另述,在此不赘,还是仍说红25军的长征。也就在这胜利在望,眼看就要到达
陕北根据地的前夕,红25军却经历了一段令人心碎的悲壮征程,这就是吴焕先政委的不幸
牺牲。
红25军在长征路上,战斗十分频繁,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在这异常
艰险的日子里,与吴焕先政委朝夕相处的1位警卫员在战斗中牺牲了,他最喜爱的战马也被
打死了。指战员们都为每战必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吴焕先的安全担忧。可是吴焕先却早
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乐观地说:“从参加革命那天起,我就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
备,为人民流血牺牲是最光荣的。”
1935年8月21日,红25军冒着倾盆大雨在泾川县城西南涉水渡河。吴政委穿着
湿漉漉的军装,站在河岸上亲自指挥。前卫部队和司政机关顺利地渡过河去了,北岸只剩下
供给部和军医院。指战员们刚刚开始下水,突然山洪爆发,汹涌的洪水从上游奔泻而下,走
在河中心的几名战士不幸被卷走。吴焕先急忙命令部队停止涉渡,组织人员抢救落水的战士。
时任供给部政委的张希才在后来回忆这段往事说:那天,天色阴沉,哗哗大雨下个不
停,河水越涨越高,看样子一时半时是没法过了,大家纷纷找地方躲雨。有的用树枝把油布
支起来挡雨,有的钻进河边几间草房里烧水喝。吴焕先政委焦急地把几个单位负责人召集到
一起研究渡河的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得正起劲,突然东北方向响起一阵枪声,听声音距
离河边很近,相隔不到1公里。很快,哨兵跑来报告,一股国民党军由泾川方向朝河边扑
来。这股敌人是马鸿宾的第35师第104旅第208团,约有1000余人。
听到有敌情,大家的心猛然一紧,糟糕!先头部队过河难以回援,河这岸附近又没有战
斗部队。徐海东副军长带的后卫团,因道路泥泞落在后面还没跟上来。机关干部和勤杂人员
多数都没有携带武器,一个200多人的学兵营又缺乏战斗经验。如果国民党军一旦扑上
来,这些伤病员、骡马、辎重行李等很可能就会落入敌手。
前有涨水大河,后有敌人重兵,情况十分危急。几百双眼睛一齐投向吴焕先。他冷静地
向四周看了看,沉思片刻说:“你们抓紧时间,想办法渡河。那边的情况,我去处理一
下。”他说的是如此轻松,使刚才思想上紧张的指战员又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政委怎么能亲自上去呢?”很多人劝阻。
吴焕先摆摆手,转身带着20多名交通队战士和学兵营,迎着敌人冲了上去。
密密的雨幕中传来吴焕先激动人心的声音:“同志们,决不能让敌人逼近河边!压住敌
人就是胜利。”
吴焕先带着部队,不顾泥泞路滑,带领100多人攀登陡崖,直插敌人侧后,迅速朝敌
队形腰部发起攻击,占领了四坡村侧一座小土岗,猛烈射击。他高声鼓励战士们:“一定要
坚决打,子弹打光了用枪托子捣!”
国民党军突然遭到这一阵来自侧后的猛烈打击,一时晕头转向,溃败下去。
短暂的战斗间隙,四坡村侧。吴焕先走到阵地前沿,立在一个小土堆上,用望远镜观察
敌人的动静。站在他身后几步远的警卫员廖辉,猛然间发现前面不远出现了敌人,急得大喊
一声:“政委,当心,前面有敌人!”话音未落,就听“砰,砰”几声枪响。吴焕先突然身
体一晃,倒了下来。
“政委!”廖辉一个箭步扑上去。
吴焕先浑身是血,双眼紧闭,脸色苍白,已经说不出话来。廖辉顾不得擦去夺眶而出的
眼泪,赶紧把政委抱到阵地后面,一边给他包扎,一边告诉身边交通队的班长,快去找徐副
军长报告情况。
班长火速跑下小土岗,正巧碰上听到枪声赶来的徐副军长和后卫团。指战员们听说吴焕
先政委负重伤,悲痛万分,个个都气红了眼。
“为政委报仇!”战士们怒吼着,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向敌人扑去。用刺刀捅,大刀砍,
手榴弹砸,硬把国民党军1个团的人马压进一条深沟,然后全部歼灭。国民党军第208团
团长马开基被当场击毙。
紧张的战斗进行中,红25军供给部和军医院等直属队的人员,在吴焕先政委率领部队
的掩护下,趁水势下落的机会,全部安全渡河。
渡过河的部分人员在得知吴焕先政委牺牲的消息后,一个个都惊呆了。瞬间,许多人放
声痛哭。
徐海东用嘶哑的声音对张希才说:“不要太难过了,还有几件事要赶紧去办:第一件事
是买口好棺材,不论花多少钱都行,一定要好的;第二件事是做一套好内衣。你是知道的,
政委没有一件好衣服。”说到这,他的泪水又涌出来了,接着他又说:“政委身上的血衣,
我要带去交给党中央,作为永久的纪念。”
张希才哽咽着点点头,强忍着悲痛,立即找粮秣科长徐前贵等人作了布置,他们擦着眼
泪分头去办理,很快买到一口黑漆棺材。
深夜,军部住的房东家堂屋里点起了昏暗的油灯。吴焕先政委的遗体安放在一块门板
上,他面色平静,就像工作劳累后睡熟了一样。警卫员廖辉哭泣着端来一盆盆温水。徐海东
含着热泪,仔细地擦去吴焕先身上的血迹,洗净遗体,换上干净的军装,穿上他生前喜爱的
一件缴获的青呢大衣,盖上毛毯。这一切,徐海东和大家做得是那么轻,好像生怕碰疼了吴
焕先的伤口,惊醒了他。大家是多么盼望吴焕先政委能够苏醒过来,他才28岁啊!
军领导以及交通队的战士们都来了。出于当时的情况,需要暂时保密,不能举行隆重的
葬礼。大家只有肃立在吴焕先遗体的周围,用热泪和军礼,向吴政委作最后的告别。一首
《哭焕先》祭词诵读在陇东高原:
狂风哀啸哭焕先,
大河悲泣叹英年。
武略打得千军退,
文韬赢得万民赞。
松涛复述谈笑音,
雪花回映大刀闪。
苍天无眼收政委,
将士泪浇四坡前。
阴云低垂着漫天的黑纱,秋风呜咽着一支令人心碎的挽歌。吴焕先政委的遗体安葬在甘
肃泾川县郑家沟村后的小山上。
次日清晨,红25军召开团以上干部会。悲痛的气氛笼罩着会场。大家垂着头,默默地
坐着,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