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龙虎-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才静下来,也不便多问,就把降落伞交给交通队保存起来。
重新北上后,徐向前率部自炉霍登程,再次踏上北进草地的征途。一天傍晚,总部到了
壤塘附近宿营地,已是人困马乏,夜幕笼罩下的草地雨雪纷扬,寒气逼人,一片荒凉沉寂。
交通队矮小精干的通信兵王启应正为电话机电池无法遮雨急得一筹莫展,通讯器材可如耳目
一样重要啊。这时,徐向前叫参谋长李特派人把帐篷架起来。
“帐篷,哪来的帐篷?”王启应惊问道。只见交通队的战士把在金鸡关战斗中缴获的降
落伞拿了来。一会,草地上便架起了一顶白色的帐篷。徐向前立即让王启应把电话机和电池
放进帐篷。大家又把文件箱搬进来整整齐齐堆在一起。徐向前向一局局长欧阳毅再三叮咛:
“环境艰苦,气候恶劣,里面要尽可能多住一些同志。身子骨要紧呀!”
从此,在草地艰苦跋涉的20多天里,每到傍晚,一顶白色的帐篷就很快在广袤的草地
上架起来,抵御着风霜雨雪,保护着红军将士憩息。有时,这个平时只能住20多个人的帐
篷,骤然增加到住50多个人,大家“见缝插针”挤成一堆。帐篷外,风像野马一样裹着冰
雪在夜色中横冲直闯,撞击着帐篷。冰冷的水珠掉在脸上,但大家心中却是热烘烘的,那滋
味,真像是进了天堂。徐向前在文件箱上一直忙碌到深夜,然后才轻轻地在大家中间拨开一
个空隙,曲卷着双腿坐下来闭目入睡。徐向前和大家心贴心,脚挨脚,一起在这顶降落伞帐
篷里,度过了第3次过草地的日日夜夜。
进入草地后,总司令朱德要求兵站部把驮枪支的牲口腾出来驮伤病员,并说:过去是人
多枪少,随时都有兵员补充。现在是人少枪多,人是最宝贵的,多一个人,革命就多一份力
量。有了人,不愁将来没有枪。现在我们是要人不要枪,把多余的枪统统毁掉。必须把伤病
员全部带出草地。
过草地,对红四方面军许多人来说已经是第3次了。动身前,规定每人筹集15公斤粮
食,1公斤食盐。并严令规定,进入草地后每人每天只能吃4两粮食,违者枪毙。但也有因
为实在饿得顶不住以身试法的,有个战士偷吃了自己背的一把青稞,被何畏知道了,当场就
被枪毙在途中。
红四方面军虽有过草地的经验,但脚下的路还是需要一步步的走,缺粮的情况下只好再
以野菜、牛皮来充饥。
过草地,单人行走也要耗尽力气。而担架队的战士们还得抬上战友行进,其困难可想而
知。宿营了,他们还要照顾伤病员的吃饭喝水和睡觉,付出的辛劳要比一般人大得多。有些
担架队员过于疲劳和饥饿,抬着担架就倒下再也起不来。
担架队员的苦和累使伤病员非常感动,在草地上就曾发生过多起伤病员集体“罢走”事
件。他们说:“不能再拖累同志们了,甩掉我们这些‘包袱’吧。请组织放心,伤病员本是
硬骨头,绝不会给组织丢脸。我们商量好了,给我们留下点武器,如果能够活下来,就在这
一带打游击。如果活不下来,我们总算为部队减轻点负担,也算为革命尽了最后一点力。”
“你们为革命冲锋在前,流血受伤,我们怎么能把你们丢下呢?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把
你们抬出草地。就是死,我们也要死到一块。”担架队员们在做说服工作无效后,硬是把伤
病员按在担架上。但是,担架刚一抬起,伤病员又从担架上自己滚落下来,他们又集体“罢
坐”。
“如果硬抬我们走,那我们也提个条件。我们每天的口粮应该分给担架队员一半。如果
不答应,我们就不坐担架了。”
伤病员躺在地上说。
最后,担架队领导不得不同意伤病员的意见。
“我们不能为大家做些什么,就为大家唱首歌娱乐吧。”伤病员们说着就集体唱起来:
草地青又青,学会瞄准打骑兵;
草地黄又黄,骑着马儿去筹粮;
草地泥浆浆,红军齐心打老蒋;
草地明晃晃,北上大道在前方。
担架队员被伤病员们这种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所感动,泪水伴着歌声流淌。
在草地上,腿受重伤的李付成连长再也跟不上连队,他被送到随军医院。当大家劝他上
担架时,他有气无力地说:
“把我留下吧,我不能拖累大家。”
但大家还是坚持把他扶上担架。路上,李连长见担架员累得气喘吁吁,激动地恳求说:
“反正我不行了,抬着我这个累赘,咱们都过不了草地。丢下我吧,你们走出草地,消灭蒋
介石,为我报仇!”
到了宿营地,看护排的战士把李连长安置好后,才去休息。但在次日早晨出发时,却找
不到李连长。大家到处寻找,才在很远的树丛中找到他。他仍然反复恳求说:“你们快走
吧,我不能再拖累大家……”
大家被李连长这种集体主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不容分说,还是硬把李连长抱上担
架,追赶部队。
当路过一条激流时,李连长忽然高呼:“劳苦大众万岁!”
猛一翻身滚进滔滔漩涡中。
如此为了整体的生存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事例在草地上还有很多。
廖承志随总部北上。行军队伍中有位女红军在噶曲河附近分娩了,大家找来了尿布、粮
食和担架,准备抬这位女红军过草地。谁知这位年轻的母亲怕给已经十分疲惫的部队增添拖
累,晚上偷偷把她心爱的小宝贝投进水塘。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廖承志,他到了陕北后就动
手为此作画,但他画了20多年,每当他触到“扔孩子”的那一笔时,手都颤抖起来,泪水
就模糊了视线,他也就始终没有完成这一悲壮的画卷。
进入草地没几天,所带的粮食就吃光了。沿途倒下的红军战士,绝大多数是因饥饿而倒
地再也难以起来。有的是两个战士摞在一起倒下的,上面的战士紧紧搂着下面战士的脖子,
下面的战士用双手还紧紧托着上面战士的身体,这显然是下面的战士背着已经昏迷过去的战
友,而后自己也倒下了;有的侧卧在泥水中,手里攥着的几十粒青稞已经送到嘴边,这是他
舍不得吃的最后一口粮食,现在准备应急吃下,但为时已晚,他连放到嘴边的最后一点力气
也没有了,扑倒在泥水中;有的赤身裸体像是沉睡在路旁,身边却叠放着脱下的衣物,泥地
上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送给缺衣的战友。从此经过的红军指战员无不脱帽致哀,都明白这
位好战友的生前心愿,把衣服披在烈士的身上,安葬入土。
漫漫草地,不知有多少红军指战员口中含着野菜倒在泥泊中。
红二方面军是第一次过草地,他们在断粮的情况下也只好采集野菜。但是,这些南方人
对川西北草地上的植物多数是第一次认识,他们无法辨别哪些能食,哪些有毒?为了战胜饥
饿,他们开始冒险尝百草。红6军团保卫局执行科共有7人,科长杨凤生把大家采集来的野
草揽在自己身边,庄严地说:“我们现在开一次党小组会。这些野草一定要先品尝、鉴别后
才能食用。我是科长,是老党员了,我看,我先来尝。万一我中毒了,科里的工作由副科长
陈云开同志负责。”
“不行,不行!”另外6个人对科长的毛遂自荐表示坚决反对。陈云开急着说:“我们
这个科,没有你的领导,怎么能完成任务。羊群行走靠头羊。眼下,最要紧的是你要带领大
家克服困难,走出草地。这堆东西,应该由我来先尝。”
“我看你们谁也别想先享这个口福。”躺在担架上的黄凯支撑起身体,强打着精神说:
“你们都比我年轻,身体又好,将来为革命工作的时间还很长。我年纪大了,身体又弄成这
个样子,还是由我来尝比较合适。”
黄凯说着就向野草堆爬过来。
“你的身体本来就不好,抵抗能力太弱,这怎么行!”大家都慌了,连忙把黄凯又拖上
担架。接着,小尹、小张、小萧、小李也都争着要尝野草。
“都不要争了!”陈云开猛然站立起来,拿起一大把野草,激动地向大家请求道:“同
志们,我今年才20岁多点,身子骨硬,抵抗能力强,有毒的野草,在我身上只能产生较低
的效能。我恳切请求党小组长和同志们对我的意见进行表决。”
没有人言语。陈云开首先举起右手,过了好大一会,黄凯才慢慢地举起自己的手,……
3只,4只,……7只手全部举起来。
陈云开在大家的瞩目下开始品尝这些不知名的野草,绿色的浓汁从他的嘴角流出,可看
出这些野草的滋味并不美好。
“这种有点苦而涩。……这种有点酸中带麻。这种还可以……”陈云开尝着,说着自己
的感觉。对口感好又没有反应的野草就放在身子右边,这野草顿时就成“菜”了;而放在左
边的则是不能食用的野草。
突然,口嚼一种野草的陈云开感到一种难忍的怪味,瞬间被一股刺鼻的辛辣味锁住喉
咙。一阵晕眩,他昏迷过去。
大家连忙把陈云开口中的野草抠出来,进行急救。
陈云开终于醒过来。
杨科长高兴地握着陈云开的手,说“够用了,你尝出的这10多种野菜够用了。小尹,
你们快去煮野菜!”
陈云开是幸运的,他尝到的有毒野草是不致命的。在有的连队,有的战士就因尝野草而
中毒身亡。在红269团,有的战士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山萝卜,它的颜色是灰色的,外形有
些类似山药蛋。因为采集到的数量不多,在煮熟后大家还互相谦让。结果呢,到了半夜,吃
了山萝卜的战士开始出现神经错乱现象,大吵大闹,接着就是呕吐和头痛。卫生队长带着医
生赶来抢救,但吃得较多的3个人终因中毒较深未抢救过来。
为能顺利通过草地,贺龙在向朱德等人通电请教后,也亲自参加进挖野菜的行列。许多
野菜,大家根本叫不上它的真实名字,只好根据它的形状和特征临时命名,有的野菜则是根
据是谁先采集到的或谁采集到的多,就以这个战士的名字称呼为“小李菜”或“大赵菜”
等。寻找野菜时,不管是哪个单位或个人发现有大片野菜,就马上通知大家来挖,共享“胜
利果实”。
红军在草地中尝遍了野草,最后大家对哪些是草哪些是“菜”也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走
出草地后,个个都成了野菜专家,并以可口味好标准评出了名次,排在前10名的是:冠军
菜是灰灰菜,然后依次是大黄叶子、野芹菜、野韭菜、籽籽菜、苦丁菜、刺儿草、花菜、锯
齿菜、野蒜。其实,这所谓的“口味”好,大概是因为肚子饿的关系,连大黄叶子、籽籽菜
这些在当时又烤干代作烟丝抽并且“旱烟”味很足的野菜,在这时吃起来竟也不感到有什么
怪味,列入“优秀野菜”排名榜。由此可推知,那些排在10名之后的近百种野菜的人口滋
味肯定不怎么样了!
7月22日,毛泽东、张浩、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彭德怀联名致电长征路上的朱
德、张国焘、任弼时,指出:我们正动员全部红军并苏区人民粉碎敌人之进攻,迎接你们北
上。“红二、红四方面军以迅速出至甘南为有利。待你们进至甘南适当地点时,即令红一方
面军与你们配合,南北夹击,消灭何柱国、毛炳文等部,取得3个方面军的完全会合,开展
西北伟大的局面。”中共中央领导人和征途中的红二、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相距距离越来越
近,大家都在盼望着早一天会师。
缩地术是没有的,路还是要靠双脚一步步的走,跋涉在草地间的红军正处在艰难时刻。
也就在7月22日这天,一日雨雪,仅红6师抵达绒玉之夜,红军指战员就有164人停止
了呼吸。这个师的红15团进草地时有1800多人,担负着红二、红四方面军的后卫任
务。贫瘠的草地由前面的部队走过,到了后来,野菜几乎都被挖绝了,烧的也找不到,情况
更加困难。这个团最后走出草地时,仅剩下400余人。就是这400余人,他们在红军长
征的道路上,留下了最后的脚印。
为尽早实现大会师,中共中央于7月27日批准成立西北局,由张国焘为书记,任弼时
为副书记,朱德等为委员,统一领导红二、红四方面军。这实是毛泽东等人为了团结张国焘
所作出的一种积极姿态。次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又极为关心地致电朱德、张国焘、
任弼时,询问红二、红四方面军两部的行动情况:“不知粮食够用否?目前确至何地?8月
中旬可出甘南否?”并指出:“西北统一战线有了进步,3个方面军会合之后即能引起西北
局面大变化。”
红军从甘孜地区出发,经过1个月的艰苦长途跋涉,终于走出草地,于8月初到达包座
附近。整整1年前,这里是红四方面军鏖战的地方。8月1日,徐向前等人特意赶到求吉寺
山下王友钧师长的墓前,献上鲜花,表示对1年前壮烈牺牲在这里的红军指战员们的哀悼和
怀念。徐向前泣不成声,大家明白他心中的悲痛,这不仅是对牺牲了的战友们的哀思,还表
达了对烈士的战绩被张国焘所断送而感到痛惜。红四方面军在1年前没有能够沿着王友钧等
烈士打开的通道迳直北上,而是走了一大段弯路。
徐向前说:“我们现在又回到了1年前的起点,再也不能走回头路了。”
这天,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两次致电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对红四方面军第3次
通过草地到达班佑、包座地区表示祝贺。并通报了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1路总司令朱绍
良、副总司令王均部队的布防情况。指出:接占包座捷电,无比欣慰。红四方面军在包座略
作休息后,宜迅速北进;红二方面军随后跟进到哈达铺再大休息,以免敌人封锁岷西线,北
出发生困难。同时提出,除包座到哈达铺之外,最好在西边选一条直达岷州附近之路,分两
路北进较为妥当。
在这时,徐向前和任弼时是第一次见面,两人一见如故,同时也谈起了红一、红四方面
军的问题。
任弼时问起了红一、红四方面军的分歧问题。徐向前说道:“现在看来,中央和毛泽东
同志的北上方针是对的。我当时没有跟中央走,主要是不想把红四方面军分成两半,而且主
力部队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带得动的。”
“大敌当前,团结为重。张国焘另立中央,这很不应该。”
任弼时表示自己的态度说。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时,我们大家都很高兴。但中央有的同志说红四方面军是军阀
呀,土匪呀,逃跑呀,政治落后呀,太过分了,伤害了红四方面军的感情,我和红四方面军
许多指战员都想不通。加上张国焘在当时从中故意拨弄是非,谁说话他都不听,朱总司令的
话他也听不进去。现在取消了‘中央’,对团结有利。北进期间,最好不谈往事,免得引起
争端。”
任弼时说:“我们红军是一家,但内部问题不好协调,可通过召开六中全会来消除分
歧,由共产国际派代表参加解决矛盾。”
徐向前说:“我从参加革命起,就表态拥护第三国际,臂章上也是这样写着的。由共产
国际出面解决以往的分歧,我赞成。”
8月3日,毛泽东、张浩、张闻天、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