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念得字字清楚,没有念颠倒,没有念漏行、错了一行,这从头到尾一字一句都没有念错,这是修慧。这是什么慧?这叫根本智。听教的时候也是放下万缘,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全接收过来,没有怀疑,不起一个妄念,不起分别执著,修根本智。所以读经听教,这会听的人都是三学等修。戒定慧三学同时修学,听一个钟点就修一个钟点,听两个钟点修两个钟点,这样读经听教会开悟!不会听的那麻烦了,不会听的那是什么个态度?一面听一面打妄想。什么打妄想?看到经文研究研究,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这一句这个法师讲解的对不对,或者法师讲的跟某一个古大德注解意思不一样,他在那里起妄想起分别起执著,把戒定慧三学统统破掉了。这是什么?这是听我们世间人上课一样,这里头没有戒定慧三学。所以你要晓得在佛门里面,我们两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在这里听经,一个人会开悟,一个人不开悟,什么原因?一个人守规矩,一个人不守规矩。他是在这里听讲,他没有戒定慧;这人在听讲的时候,他在这里修戒定慧,不一样!所以你会听不会听,你会念不会念,这关系太大太大了。
果然会,这个会他有感应,这感应是最普通,也是最平常的,你会闻到异香。你从来没有闻过这个香,或者是闻到很好的好香,像檀香一样,这什么原因?因为你真正在修行,天神从这地方经过,他看到了,他看到生欢喜心,合掌向你致敬;向你致敬这时候天人身上放香,你就能闻到。这香气时间长短不一样,短的一两分钟,长的大概差不多可以到五分钟,那么长的时间。我想这一桩事情,一定有许许多多同学都有这经验,有时候这种异香,不但你一个人闻到,你周边的人统统都可以闻到。我是有一年在德州达拉斯陈大川居士的家里,他的院子很大,院子里面他建了一个小亭子。晚上我们大概有五、六个人在一起讨论佛法,忽然有一阵异香,每一个人都闻到,时间很长,至少有五分钟,感觉到非常惊讶!决不是他家佛堂烧的香。这样的事情常常有。
我在最初学佛,常常有这种现象,以后我跟忏云法师住茅蓬,忏云法师问我在修学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感应?我说:其他的没有,但是有的时候感到闻到异香是大惑不解。为什么?我们自己没烧香。我居住环境一公里之内没有人学佛的,决定也没有人烧香的。为什么我在房间里面读经会闻到异香?这忏云法师告诉我,他说:天人看到你在这地方读佛书,他在那里恭敬致敬,他停住一下在那里向你致敬,他身上有香气。以后我才明白这桩事情,这些特别是在初学,帮助你增长信心,这不思议的境界,增长信心。所以诸佛菩萨真的时时刻刻在帮助我们,只要我们真心在做。下面我们看第四句:
【或名究竟无分别。】
『无分别』上面加个『究竟』,为什么?若不是究竟不能够契入境界,不能证果。为什么?大乘里面就无分别了,这是一乘,一乘就加上『究竟无分别』了,不但分别执著没有,连妄想也没有。什么是妄想?我们用最粗显的话来说,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不一定要有外缘,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很容易引起起心动念,但是在没有外缘的时候也会起心动念。一个人静坐,安安静静静坐在那个地方,他也会起心动念。我想这种经验我们同学们应该普遍都有!
起心动念在佛法里说无明妄动,这是属於微细的烦恼,是属於烦恼的根源。你会起心动念,到分别执著,那烦恼就很严重了,那是很粗很明显的烦恼,表现在外面;起心动念还不形於色,里头起烦恼了。所以我们要谈到用功,要想功夫得力,那你就要练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从什么地方下手?从不执著,从这里下手。你真正想功夫得力,因为我们念佛如果功夫得力的话就功夫成片,你就决定往生,这桩事情很重要,万万不能够疏忽。
为什么我们常常还要那么坚固执著?一定不肯放松?是对於事实真相不了解,也就是说你放不下是因为你没看破。怎样帮助你看破?《般若经》上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古人常讲「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你知道如梦如戏,你还执著它干什么?所以《金刚般若》确确实实能够帮助我们看破,你能看破,分别执著自然就淡化,你就不会那么样坚固的执著,不再对这些事情认真了。尤其是中年之后,为什么?距离晚年愈来愈近,把这「生死事大」逐渐能体会到了。这一生已经过了,学佛的人都知道我有来生,来生怎么办?所以会把来生的事情看得比这一生更重。这一生眼前事情容易放下,不再执著了,不再计较了。这就是人在这一生过程当中,所谓青年、壮年、中年、老年思想决定不一样。於是受过儒家、佛家教育的人,我们也能够体会到。即使他没有学佛,没有念佛,但是对於儒家的修养很深,他临走的时候也非常安详,也有很好的瑞相。这是什么原因?他放得下了,他走的时候没有恐怖。
人死了,通常这一断气,两三个小时他全身就僵硬。可是念佛的人,真正有修养的人,他死了之后甚至於七天、二七十四天,他的身体还是柔软的,这什么原因?其实这道理很浅显,人在临终的时候恐怖,我们常讲贪生怕死,这一害怕、一恐怖全身僵硬,就这么个道理。凡是走了之后全身柔软的,他走得很安详,他走得很自在,他一点恐怖都没有;换句话说,没有恐怖的人不会堕三恶道。所以临命终时一慌乱、一惊吓,麻烦就大了!这时候真的六道里面,你要往哪一道去,关键的时候。
也有这种情形,我们都曾经遇到过,这亡者几个小时之后,真的身体已经僵硬了,面相很苦、很痛苦,不好看!如果他的缘殊胜,遇到好的同参佛友,大家给他念佛,我们一般讲助念,念到七、八个小时,念到十几个小时,再去看他身上软了,他面孔很好看了,这效果就非常殊胜。这些事情,我想有不少学佛的同学,你去送亡、去帮人助念,你都亲眼看到,真有作用。
现在我们明了,从江本胜博士水结晶实验里面证明到了,助念,譬如说这朋友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听到这讯息,每天在家里面恭恭敬敬念佛给他回向,这力量达得到。为什么?念力超越时空,再远统统能达到,不可思议。在《华严经》上这些事情佛讲得很清楚,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时空的限制。没有空间就是没有远近,没有时间就是没有先后,我们在这里诵经念佛给他回向,立刻就达到。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人走了以后,他究竟到哪一道去了我们不知道。如果我们常常怀念他,常常诵经念佛给他回向,对他有没有好处?肯定有好处。好处多多,这道理要懂,这事情要真做,决定不是迷信,决定不是无效。纵然我们这朋友真的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念他还是有效,真的对他有帮助,我对他有帮助,他对我也有帮助。这些道理果然参透了,搞明白了,你就知道佛在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是真理。心想遍法界虚空界,你一念善,善遍虚空法界,一念恶,恶遍虚空法界。为什么不想善?为什么要作恶?到最后果报自己承受。
小人要害君子,这中国古书上都有说得很明白。能不能害君子?不可能。你能够害他的,顶多你只能害他身命,你把他害死,但是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我受不受害?不受害;我所受害了,这个身害死了。实际上你害死了他,真的成就了他了,他的境界往上提升了,人间这身死了,他的灵生到天上去了。你害他实际上是成就他,这事实真相谁知道?要不是佛菩萨在经上教导我们,我们连做梦都想不到。所以小人成则君子成,小人成就害君子,君子成就是德行向上提升,因为他的被害是冤枉的,他没有过失。这话很不好懂,只有诸佛菩萨才能讲得清楚、讲得明白。
我们真正修行要抓住纲领,要抓住原则,要遵守方向,能够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先学著不执著。为什么?一切法因缘生,每一个人都有过去生,都有未来。这一生的行业包括你的思想,你起心动念,你想的是善还是恶?你造作的是善是恶跟前生都有密切的关联,所谓习气!要把习气转过来那实在不是一个容易事情,自己要有高度的警觉,要认真去磨炼自己,放下分别执著,然后你才能够把起心动念伏住。所以下手之处要从执著,於一切法不再执著,什么都好,随缘而不攀缘!又何况这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各人因果各人自己承当,别人没有办法代替。
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代替阿难尊者受难,也不能代替释迦族遭琉璃王灭门的惨案,佛晓得,不是不知道。琉璃王灭释迦族,释迦牟尼佛头痛三天没有办法,那是释迦族前生造的业,这一生一定要受果报,他不受这果报,他这罪业消不掉,一定要受果报。所以我们稍稍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才晓得我们这一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李老师教导我们的「老实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肯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为什么?条条路都是轮回路,都出不了六道轮回。
现在就是问西方路你要不要走?你如果要走,那世出世间法你统统要放下,要舍弃;你要不舍弃不放下,这一条路你走不通,你有障碍!当然不但是执著我放下了,最好连分别也放下。你要放下执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常讲凡圣同居土;如果你再把分别也放下了,那你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如果把起心动念都放下了,那高了,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时候是实报庄严土。善导大师讲「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这话讲绝了,讲得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真的是这样子。
现在我们要不要放下?这地方,诸位同学又要听清楚,放下不是事放下,是心里头放下,不要听错了。好了,我工作也放下了,再过几天说:法师,我现在没有钱,我现在没饭吃了,怎么办?你叫我都放下了。那你就搞错了,生意还是要照做,钱还是要去照赚,家还是要照养,为什么?这是在世间法是你的责任,你要尽到责任。心里头不要有挂碍,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这你就真放下了。所以放下不是讲事是讲心,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净则佛土净」,不是叫你身放下。身放下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心上不染著,那你就超越三界了。好,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八一卷) 2003/8/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081
诸位同学,请继续看「四谛品」,娑婆世界「苦灭道圣谛」第五句看起:
【或名平等。】
这一句非常重要,也可以说,诸佛如来、法身菩萨跟九法界众生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佛菩萨心行『平等』,凡夫不平等,凡夫有高下,这是烦恼所起的现行。真正要做到「平等」,就没有高下,不但没有高下,所有一切对立的、相对的都消除了。诸位想想,这是什么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一才真正平等,二就对立了。二从哪里来的?二从一来的;换句话说,平等是觉,不平等就是迷!迷了,这才落在八识五十一心所里面,八识五十一心所都是对立的。性相对立,理事对立,这是从根源上说,展开来就是大宇宙,万事万物无不对立,对立里面没有平等。
我们就现实而论,现实里面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能平等吗?父子能平等吗?君臣能平等吗?如果这个地方要是讲平等,那真的是孟夫子所说的「无父无君」,伦理就没有了,世间就大乱。所以,今天世间大乱,根源在哪里?根源就是讲平等、就是讲自由、就是讲开放;儿子跟父亲平等,孝悌没有了;领导与被领导平等,尊卑没有了。有人说平等是好事情!平等、自由、开放这是真谛!没错,确确实实,华藏世界是平等、自由、开放,极乐世界是平等、自由、开放,你要到那个水平才行。这个水平最低的条件是什么?宗门里面常讲的明心见性,你才有资格谈平等、自由、开放。如果你没有到这个程度,你要守规矩!你的生活才有秩序、才正常、才有幸福。
就如同教学一样,儿童要教他,他没有受过教育,他没有成年,他不懂事,你要给他平等、自由,他就出乱子,小命保不住。这个时候怎么办?要给他设立许许多多规矩,教他遵守,使他就范,这就是教育。到什么时候这些规矩、限制全部解除?到他真正觉悟,一切能够随顺性德,不再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所有一切这些拘束统统没有了。《华严经》讲到最后,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不是九法界,那是一真法界,那是极乐世界,人人都到最高的修为的层次。在这个境界里面,确确实实不起心、不动念,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无论他是应化在九法界教化众生,确确实实他没有起心动念过,没有起心动念就是没有无明;从来没有分别过,没有分别就是尘沙烦恼断尽;没有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断尽,这种地位是佛、是如来。也许他没有证得究竟,虽不是究竟,他是分证,他是真的,不是假的,天台大师讲的「分证即佛」,在《华严经》里面讲的是法身大士,就是这些人统统都是证得清净法身,不是普通人。
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也要认真努力从「平等」这个科目下手,就是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我们怎么修平等心?所以,根本的观念非常重要,我们的平等、恭敬才能够真正生得起来。基本的观念,在佛法里面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佛给我们基本的观念。儒家教学也是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这都是基础观念。人性本善,众生本来成佛,这是从法性上说的、从性德上说的,我们要肯定。於是对一切众生,我们自自然然就生起真诚恭敬心。
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以什么作为根据?理论根据如是而已!一切众生所以变成众生,本来成佛,现在变成众生了,怎么变的?佛在经上说的话很有味道,「真如不守自性」,把真如本性变成阿赖耶识。所以,阿赖耶叫「真妄和合」!真的那一分忘掉了,可以说无始劫来到今天都用的是妄识,用的妄心,不知道用真心,这就迷了。这一迷麻烦了,愈迷愈深,生生世世一切众生,实实在在说,一世不如一世,我们常讲一代不如一代,这是我们读历史,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从佛法观察上讲,我们一世不如一世,都是往下堕落。有没有往上提升的?有,少数人。那是什么人?那是真正修行人。真正是读书接受圣贤教诲,天天改过自新,能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圣贤人的教诲,这种人才能往上提升。他能提升多少,那就是古大德所说的,「总在遇缘不同」。他遇的缘殊胜,无比殊胜,那他可能在这一生大幅度的提升,提升就成佛了。
莲池大师当年在世,答覆曹居士的信件里面就写得很清楚。曹居士给莲池大师的信,莲池大师回他的信,现在都收在《净土十要》里面,《净土十要》是蕅益大师编的。莲池大师那篇文章非常好,真正的告诉我们《华严》跟净土的关系,怎样完成《华严》的修学?最后还是「十大愿王导归净土」。由此可知,《无量寿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