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

第186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186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他老人家走的时候,这一想,这一句话讲的遍数最多,印象最深刻,才对戒律不敢轻视,找戒律这些典籍来读,读了之后,还是不能落实。以后亲近李老师,李老师给我定这些规矩,要我做,这统统是属於戒律,逐渐逐渐明了。所以我常常跟同学们讲,我是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利智。上根利智,好!所谓一闻千悟,很快速、很短的时间他就能悟入,我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悟入。所以对於中下根性、烦恼习气重的人来讲,时间非常重要,要长时间,寿命短了就不行。长时薰修,还得要一门深入,真正做功夫不能贪多,贪多没有用处,几句话一生奉行,努力的去学习,你就会成功。
  所以我们净宗学会成立,行门的科目我们只有五条,第一条,净业三福,要做到!做不到不行。净业三福第一条落实在「十善业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如果没有「修十善业」,你前面三句都是空的,都是假的,你要真正把十善业做到,前面三句落实了。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把它落实在《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在家、出家都可以学习,佛为我们禁止的,只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在家人不能看,菩萨戒都是通的,在家出家都是通的。我们如果真正想修净土,这一生希望真的能够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你不干不行,夏莲老常常讲真干!这个事情不能搞假的。我们怎样去真干?净业三福第三条,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把它落实在《无量寿经》,这是比较困难的。《无量寿经》的理论,修行的方法、境界,我们要通达明了,这样子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把我们念头转过来。我们不要去打妄想,我们把妄想转变成「忆佛念佛」,果报就是「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些调伏的方法,这是修行的根本,大根大本。
  六和敬是调伏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心态,如何跟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但是,你要晓得那个根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做不到,六和敬当然你做不到。根在净业三福,没有净业三福,三学、六度、十愿都做不到,你只是念念而已。充其量是阿赖耶识里头落个印象,哪一天成就,就难说了,总得生生世世、多生多劫的学习。所以今天成就的人,我们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他成就了,殊不知他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学习,今天成功了。好像我们去参观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我们去参观,某个人拿到博士学位,证书拿到手了。你有没有想到,他是从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多少年月在那个地方勤奋的学习,这个时候才拿到。今天念佛往生的人,是多生多劫、生生世世在学习,他这一生果报现前了,是这么个道理。绝对没有这一世才开始修行,他就能成就的,没这个话。现在连外国人也懂得,世间任何一个众生,绝对没有偶然突发的事情,都是因果相续。我们这一生是接著前生而来的,相续,来生是接著这一生而来的,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是真理、是事实真相,决定不是迷信。
  了解这个道理,肯定这个事实真相,我在前面也说过多次,我们这一生缘分好,因缘具足,善根、福德可以弥补,肯定是有,也许差一点,不足。但是不足,这一生能够补足,什么方法补足?勤学、好学,那你就补足了。你不好学、不肯学,就没法子,你这一生遇到的缘再殊胜,也不能成就。《弥陀经》上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好学、勤学能补足,我们要把我们的精神、精力、时间都要用在补足我们的善根、福德上,那你就对了。不要把这些时间、精力、精神,浪费在带不去的事情上,那你就搞错了,世间所有一切法带不去的。
  佛门古德常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真正看破了,你自然就会放下。世间这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决定不会贪恋,生活在这个世间,无论是顺境、逆境,随缘!随缘你就自在了,你就不会受妨碍,不必作意去调伏,自自然然就调伏了,有一点调伏的味道。但是这个调伏是在「灭圣谛」里头,它是讲得究竟圆满,连小乘的般涅盘都不是这个境界。诸位要晓得这个地方是《华严经》,《华严经》里讲的调伏,跟《阿含经》讲调伏,程度差别很大很大。底下这一句:
  【或名一分。】
  『一分』是什么意思?清凉大师有注解,他说「惑由妄起」,迷惑。「灭云一分者」,灭圣谛说一分,「惑由妄起,故分数尘沙」,尘沙是形容多,无量无边!「理不可分,故称一分」,理是什么?理就是头一句「惑由妄起」。迷惑可麻烦了,头数数不尽!无量无边统统是妄念,统统从这里起来的。理总是一个,称之为「一分」。世出世间,理都是一个,十法界的理也是一个。所以宗门大德说,「识得一,万事毕」,什么时候你真正要悟入「一」,那就圆满了,世出世间一切事都没有了。
  现在我们要问,我们今天修的净土法门,与这一分相不相应?跟诸位说,相应。我们净宗经典不叫一分,叫一心,一心不乱。什么时候你证得一心,就是这个地方讲的一分。所以灭谛也「或名一心」,一心跟一分是一个意思。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是《华严》教义。一能变多,多还归一,所以,说多是从事相上说的,说一是从理性上说的。我们用树木来作比喻,一是根本,根本是一,多是枝叶,这棵大树枝叶很多,多不能离开一,是从一生的,多不能离开一,一也不离开多,一多不二,那你就善入趣了。由此可知,善入趣是什么?离妄想分别执著就入了,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入不了。第八句:
  【或名无罪。】
  真的没有罪了,罪业统统消除了,统统转变成般若智慧,经论里头常讲,转烦恼为菩提。确确实实统统都转过来了,把罪业转变成福德,善根、福德。确确实实能够把贪瞋痴转变成戒定慧,戒定慧的反面就是贪瞋痴,贪的反面是戒,瞋的反面是定,痴的反面是慧。所以,贪瞋痴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贪瞋痴;觉悟了叫戒定慧,迷了叫贪瞋痴,一桩事情,觉悟转贪瞋痴为戒定慧。贪瞋痴是三恶道的业因,因上转过来了,果报上就转了。
  有人在地狱里面受苦,有人在地狱里面修福,奇怪!什么人在地狱受苦?迷的人,迷而不觉,他在地狱受苦。觉悟的人在地狱修福,哪些?佛菩萨,在地狱里头教化众生,他在那里修福。虽然形相上是地狱,实际上他住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异阿鼻地狱,是一不是二,他知道,迷的人不晓得。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觉悟是世出世间最可贵的一桩事情,无比殊胜的事情。我们学佛,学佛是学习,佛是什么?佛是真实的智慧,佛是圆满的觉悟,学佛就是要学真实的智慧、圆满的觉悟。
  真正看破、放下了,无往而不利,十法界里头不论在哪个法界,都自在,都没有障碍。《楞严经》上讲「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物就是讲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你有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能转,那你怎么会不自在?戒定慧三学是性德,贪瞋痴三毒也是自性本具的;迷了,戒定慧就变成贪瞋痴,悟了,贪瞋痴又恢复成戒定慧,就这么回事情。贪瞋痴没有了,把它消灭了,戒定慧也没有了。所以佛法里头永远没有消灭,佛法里面常常讲灭、灭断,那是个转变,要懂这个意思。因为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性德圆满的显现,性德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你怎么能灭?不可能,只有能转,而不能够灭,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然后你才晓得,世间有许许多多沦落在三途六道的众生,怎样帮助他觉悟,帮助他转过来,回头是岸,这是真实的功德。第九句:
  【或名离贪。】
  『离贪』,就是永远离开烦恼,也是把烦恼习气统统转变成善根、福德了,统统转变过来了,这是果德。我们今天读到这个名词,对我们来说是真实的教诲,是高度的警觉,时时刻刻要想著「离贪」。离贪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性德现前,只要有这个贪字,我们的性德就变成烦恼,烦恼就变现三途六道。三途六道本来没有,本来是一真法界,本来是极乐世界,就是贪瞋痴把它变成现在这个状况,我们的生活过得这么辛苦,冤枉!末后这一句:
  【或名决定。】
  这一句的意思很深、很广,『决定』成就无上菩提。《华严》是一乘圆教,灭圣谛是究竟圆满的佛果,「决定」成就了。对於烦恼习气决定永断,永远把烦恼习气转变过来,转变成菩提涅盘,而菩提涅盘决定不会再变成烦恼习气。世尊在《大佛顶首楞严经》里面讲得很详细,我们读了应当要有深层的理解,在今天,我们要决定依靠佛菩萨的教诲,你才能得到决定的成就。尤其是在现前这个时代,社会上大家都知道不安定,灾难频繁,而且每一次的灾难愈来愈严重。我们要问问自己,身心世界应不应该放下,极乐世界应不应该往生?你真的参透了,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相信人生的目标、方向你才真正找到,不再疑惑,不再有第二个妄念了。那么到哪里去?念佛堂去!到念佛堂没有别的,决定求生净土,决定出离六道十法界,这一生当中也是决定成就!
  要多少时间?不必要很长的时间,三年五载足够了,你就能得大自在,往生,自在往生!这是事实,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现前能不能做个决定?这个决定不容易,为什么?要具足戒定慧三学,要具足净业三福。没有三福、三学,你的决定不是真的,为什么?你做不到,你没法子落实。这就是善根、福德不足之处,但是可以弥补,好学、肯学弥补我们的善根福德,这个决定可以落实。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继续看第四段「苦灭道圣谛」,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彼密训世界中,或名猛将,或名上行,或名超出,或名有方便,或名平等眼,或名离边,或名了悟,或名摄取,或名最胜眼,或名观方。】
  到这里是一段,说到道谛,『苦灭道圣谛』,也举了十个名号,这十个名号都是四谛里面的道谛,也就是修行的方法,称为苦灭道圣谛。『彼密训世界中』,这是东方,我们娑婆世界东方密训世界,举这个例子。也说了十个名称,这十个名称都是属於「道」,我们一般讲修学的纲领,修学的宗旨。
  『或名猛将』。这是第一句,这个意思我们一看就能够明了,精进波罗蜜里头所说的「被甲精进」,「猛将」就是被甲精进。由此可知,他代表的是精进,正如一般大乘经上佛常说的,菩萨善根唯一精进,这是讲善根。世间法的善根有三,我们讲的三善根,不贪、不瞋、不痴,这是世间一切善法都从这里生的。出世间的善根只有一条,精进,猛将是表精进,这个名词我们一定要有很清楚的概念,不能有丝毫含糊。「精」是纯而不杂,这叫精;「进」是绝不退转,这叫进。精进波罗蜜大家都会说,都很熟悉,可是意思没有搞懂。怎么说意思不懂?因为你并不精进,你的修学还是杂修。自以为每天功课定得很多,好像方方面面你都照顾到,其实你完全随顺自己烦恼习气,你没有依照佛菩萨教诲去做。佛菩萨教诲是什么?精进!精就是一门深入,进就是长时薰修。
  我们看看,谛闲老和尚那个念佛的徒弟,锅漏匠,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生活非常艰苦,最后找到谛闲法师。谛闲法师他们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一个村庄上的,小孩的时候常常在一块玩耍的玩伴。现在看到他出家了,他这个朋友锅漏匠也想出家,谛闲老和尚这个时候头大了。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年龄四十多岁了,还学什么,学什么都来不及了;在中国从前的社会,四十岁没人教你了。但是他一定要出家,这个关系到底不一样,谛老就跟他谈条件,他说:你既然要出家,想跟我出家,那我就提出条件,你拜我作师父,从今之后一切要听我的话。他马上就肯定了:当然,我拜你作师父,什么都听你的。
  谛闲老和尚的条件也很简单,他说:好!给你剃度,你也不要住在庙上,住在庙上,人家一定轻视你,瞧不起你,你什么都不会!连早晚功课你都没办法,敲打唱念,当然你也学不来,人笨!他说:我到乡下找一个小庙给你住。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没人住,找了个小庙,找了一个信徒(附近的信徒)照顾他的生活。他一个人生活很简单,让他住在这个破庙里头,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真的叫一门深入。「你一天到晚就念这一句话,念南无阿弥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接著再念,什么你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管,就把这六个字念好,你将来一定有好处」。这个人老实,他也不问什么好处,反正教他念就念,就照这个方法去念,这是「猛将」,这是真正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三年多一点,不到四年,三年多他就成功了,预知时至,站著往生;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等他那个护法到观宗寺去报信。那个时候走路,交通不方便,一去一回三天,他站了三天。谛闲法师看到这个样子,赞叹!真的成功了。
  你们想想看,那叫精进,这个锅漏匠真正懂得精进。谛老赞叹的话我们要记住,他说:「天下讲经说法的法师比不上你,天下大丛林里面的方丈主席也比不上你,你成就了。」人家只花了三年的功夫,什么都不懂,一句「阿弥陀佛」超越六道十法界。所以念佛堂的功德是不可思议,谁懂得!这桩公案,希望我们同学要牢牢的记住,要细心去参究值不值得学习。我们今天的念佛堂,每天还有两个小时听经,为什么要夹杂这个东西在里头?原因是大家烦恼习气很重,放不下!讲经是劝导你,劝导你看破、放下而已,真正用功夫就是这一句佛号,没有人能够跟你相比。
  第二句『或名上行』。行是修行,为什么叫「上行」?清凉大师注解里头有,「所之在灭者,灭为最上,之者,适也」,所之在灭!这个「之」是什么意思?之是「适」的意思。「道能证灭,故为上行」。这把上行的意思给我们说出来了。我们所希求的是什么?是灭谛。你要怎样才能够证得灭谛?你要修道。我们以前面谛老法师这个念佛的徒弟做一个例子,大家好懂。我们所希求的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证得不生不灭,这个不生不灭就是上行,最高、最上的行门。有人很清楚、很明了的修学成功了,像锅漏匠他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说是糊里糊涂成功了,他也证得菩提涅盘。那是为什么?就是他的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具足。他遇到谛闲老和尚,因缘具足。他的善根是什么?老和尚教他,他能信、他能解,一点怀疑都没有。他能够落实,他能够真正做到,是他的福德。条件具足,真肯干,万缘放下!
  我们学院先祖纪念堂,这两天工程就全部完工,这个纪念堂就是我们学院的念佛堂。念佛堂旁边有一栋宿舍,昨天我跟庄法师说了,这栋宿舍专门供养念佛堂的同修。他们在念佛堂念佛,念累了就回去休息,休息好了就到念佛堂念佛,不分昼夜。绕佛的时候,念佛堂里面可以绕佛,外面也可以绕佛。但是外面如果是上课的期间,你们绕佛在里面,早晚不上课的时候可以在外面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