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

第19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19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宰匀涣髀冻隼吹恼āF腥ㄒ簧聘褪蔷馐欠鹪谝话憔铣K档模兰浞ǖ纳聘腥腥聘N尢埃薏_、无痴,叫三善根,反过来贪瞋痴叫三毒烦恼。换句话说,世间所有一切不善法是从贪瞋痴生的,所有一切善法是从不贪、不瞋、不痴这三善根生的。出世间大法的善根只有一条精进,精进是菩萨唯一的善根。精进能入甚深的正教,诸佛如来的教诲,进是进而不退,精是纯而不杂。
  我们世间有不少学习佛法的同学,不能说他不努力,他也很发愤、也很努力,学的东西很多很杂。所以他那个进,我常讲的,他叫杂进,叫乱进,他不是精进。精进怎么样?精进是一门,这个东西跟打仗一样,如果你把你的兵力集中攻一点,容易攻破。你的目标太多,你的兵力统统分散了,力量就薄弱,就很难取胜。为什么他要学得那么多?他不了解事实真相,觉得每一个法门都好,每一个法门都想学,这个观念错了。一切法门都通达,这是正确的,这个想法没错,但是你学习的方法错了。佛门古大德常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你不是要通一切法门吗?要通世出世间法吗?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精进就做到。
  所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不是我说的,我说不出这个话。有很多人认为是我说的,这是对我的恭维,我不敢当,古大德说的。我是老师教导我的,我们当时一批年轻人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李老师教导我们是一门深入,同时你想学两部经,他不教你,不收你这个学生。你想拜他做老师,跟他学习,完全听他的。学什么经典,他很开明,他不武断,你自己去选择。但是有范围,范围一定在《大藏经》,你在《大藏经》里面去选一部。为什么定这个标准?老师告诉我们,凡是收录在《大藏经》里面的经典,大概都没有问题。古来许许多多祖师大德都肯定,这个经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人伪造的。
  《大藏经》没有收录的就靠不住了,是不是别人编的,伪造的,就很难讲。所以以《大藏经》为标准,让我们在这里面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程度的。他让你选三次,你选择给他看,他看看你的程度,看看你的根机,你有没有能力学这个。如果觉得你没有能力,这个太难了,你不容易学,你再去选一部。三次都选不中,老师都不同意,老师再给你选一种。总是让你先选,老师尊重学生,同时在这里也有测验学生,有这两重意思在,看看你自己有没有智慧,会不会选择。
  选择的这个法门,第一个契合自己的程度,对治现前的烦恼习气,我学了得受用,这是选择的标准。同时又要想到现在社会风气,我学这个经,将来讲这个经,对当前社会大众契不契机?当前社会大众需不需要?不是随便选择的,我想学什么,这个不可以。契自己的机,契现前一般众生的机,这是我们选经的条件。而且是初学,初学不能选太长,不能选大经,为什么?大经讲的时间长,你讲得好,没有问题。要讲得不怎么好,到后头没有听众了,你怎么办?你想到这个问题。
  所以李老师跟我们讲经,限制最长不能超过十次,最短不能少过三次,这里头折中的最好五次,一个星期讲一次,一个月讲圆满。大概我们同学当中,十分之六、七都是五次,七次的有几个,十次的只有一个。好像那是朱裴居士,他年岁也比我们大,学历也比我们高,他选择的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大概是十次。因为你次数少,听众勉强来捧场还可以,时间太长,捧场就没有了,那要靠你的实力。老师教导我们真的是面面都顾到了。正教甚深,必在精进能策万行,这也是为最胜智,最殊胜的智慧。
  下面「圆明可贵,故复云宝」。宝色,这世界是宝色。这一段意犹未尽,我们下一堂还从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一0卷)  2003/4/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10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清凉大师开示的第七小段,精进首。
  「七精进首,正教甚深,必在精进,能策万行,为最胜智」。这一句介绍了上首菩萨,也介绍出西南方佛号。正教是说从真心本性法尔流露出来的言语、现相,示相、言教与自性性德完全相应,这是正教。圣人的教诲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法尔如是。它不是像我们世人所讲的学术、发现、发明,不是的,本来就是这样的,不能够加一点意思在里面,稍稍加一点意思就变质了。
  这个事情原本不难,存乎自然,何难之有?但是在今天变得非常困难,难在哪里?难在无始劫以来,我们迷失了本心,违背了自性,真的是无缘无故惹了一大堆的麻烦。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习气,染得太深,时间太久,於是就像世间人所说的习惯成自然。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把烦恼习气看作自然,这是佛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真正可怜!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是已经回过头来,已经觉悟的人,他把他们恢复自性,学习的经验,学习的过程、心得,提供给我们做参考,这就是「正教甚深」。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没有成就,关键就在对这些过来人有没有信心?这个信心是建立在真实智慧的基础上,不是感情用事。我看到你,我喜欢你,我相信你,这个信心靠不住。古往今来,你在历史上看,太多太多了。最初两个人非常好,密切合作,若干年之后,产生误会,最后分裂,甚至於还变成对敌。这个例子有多少?这个结果又堕到三途六道去了。几个人能够一直不退转的、不变方向的向前进,向上提升?少数,很少很少!
  菩萨在此地,菩萨的名号就是表法,就是教我们的,精进第一!「必在精进,能策万行」,我们常说的学不厌,教不倦,那是什么力量?精进之力。教学相长,能成就无所不知,对於世出世间法,十法界的性相、理事、因果,通达明了,这是最胜智,佛的德号最胜智。我们晓得了,读到这个地方明白了,根本智是从甚深禅定里面得来的,万缘放下,世出世间法都不放在心上,《般若经》上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根本智现前;后得智现前要靠精进。后得智依精进,根本智依彻底放下,这两样不相违背。放下跟精进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两桩事情就不是佛法了。记住六祖讲的,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这个意思讲得很深。
  印宗当时问的是禅定解脱,你看六祖答的,「禅定解脱是不二法」,这个问题不解决了吗?你问禅定解脱怎么个讲法,你把禅定解脱当作两个法来看,两个法就对立了。佛法没有对立的,万法圆融,世出世间确确实实没有一法对立,就在眼前。你能够在一切法里面,看出了没有对立、看出不二,你就入佛境界,你就真正得一切法的真相。宗门里面常说「本来面目」,不能契入这个境界,我们看所有一切法都是对立的,所以,六道凡夫生活在相对的世界,统统是对立。法身菩萨他们生活在圆融的世界,圆融的世界跟相对的世界是一不是二,这样你才入不二法门,成就最胜智,无所不知。「圆明可贵,故复云宝」,这个世界叫宝色,最可贵的,圆,圆明。圆是圆融,是不二,二就不圆了,我们细心体会这里头的味道。再看第八句。
  第八句是西北方,上首菩萨名「法首」,法是法门。「法门虽多,必在正行,於法能行,方得自在」。西北方的佛,自在智佛,这个「自在」是佛的名号,佛名号在此地表法。法门虽然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首是第一,第一是什么?第一是能行。必在正行,什么叫正行?如理如法就叫正行。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我们能够遵循经论的教诲,就是正行。遵守经论这有一个原则,你选定一门,就得一门深入。如果不是这样的修学,你又会出岔子。
  即使同一个宗,宗下面还分派,同是一个宗,派不同,修行方法不一样。譬如我们举念佛,这是密切到极处了,我们都是修净土宗,都是修持名念佛。许多人都修这个法门,各人根性爱好不相同,有些人念佛喜欢快,古人讲的追顶念佛,一句接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著一句接一句,速度快,有人喜欢。他用这个方法,他能伏烦恼,把妄念控制住。可是有些人听到这个念佛,愈念愈紧张,愈念愈烦躁,他受不了,他要念得很慢。我以前亲近一位老法师,念佛就很慢,我们这些年轻人跟他在一起,听他那个念佛,声音拖得那么长,精神提不起来,听了几分钟想打瞌睡了。我们到底学哪一种速度好?这是讲速度。还有讲腔调,像唱歌一样声调谱,每个人喜爱也不相同。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你看就分这么多,你怎么个学法?你用什么标准来学?统统都学,你的念佛就念乱了。一句「阿弥陀佛」四个字就念乱了,你怎么会有成就!这四个字的佛号尚且这么复杂,何况一切经论,不容易!所以选择一部经论,没错。
  第二步,还要选择跟一个人学。同样这一部经,就不能跟两个人学,各人讲的不一样。《弥陀经》在今天大家公认权威的注解,有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这是大家公认《弥陀经》注解里面注得最好的。其实《弥陀经》的注解,我手上收集的就有十几家,每一家见解、修学的方法是大同小异,还是有不同。你学《弥陀经》,你讲《弥陀经》,要是这些各家的注解统统都搬上来,那就像宴席里面什么菜?大拼盘、大杂烩。宴会里头有,这不是主菜,主菜决定是一道一道的。因此,我们要懂得学习,要跟一家学。你可以先浏览,多看看,然后你觉得哪一个注解跟自己很有缘,自己很喜欢,你就选择这一种,专修专弘,这样才能有成就。什么成就?心是定的。
  同时看很多注解,心是乱的。佛法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定心,一心不乱。《弥陀经》上说得好,不管你修哪个法门,它的宗旨真的都是修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三昧。我用经教达到一心不乱,这是入经教三昧;我用念佛方法达到一心不乱,就叫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三昧上加个名称,代表那个方法。我用《华严经》成就三昧,这叫华严三昧,我用《法华经》帮助我得三昧,叫法华三昧。三昧是一,不分华严、法华,华严、法华是方法,是手段。所以一通就一切通,三昧得到了,无量三昧都通了,无量是一,一即无量。
  所以法首,首这个字一定要认识清楚,首是正行。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把你学习所得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那叫修行。你真修,我们在一切人事物里面得一心不乱。正信,生智慧不生烦恼,世出世法,十法界依正里头的疑难杂症都能解决。这是后得智,是权智,无所不知,这是菩萨名号所表。佛名号所表是我们所得的智慧,成就的智慧。
  於法能行,方得自在智,智慧从哪儿来的?这是今天科学家所说的科学精神。科学里面讲知识,正确的知识一定通过科学方法检验、实验过的,这个知识可靠,能取信於大众。佛法具足这个精神,佛法的智慧是要通过检验,佛法不叫检验,佛法叫锻炼,历事练心。不通过十法界依正庄严的历练,不是真智慧。历练的方法,参学,寻师访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个世间一切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要接触,都要了解。接触的时候,你亲眼看到的,你向他请教,亲耳所闻,绝对不是传说。
  也许有人问,善财童子福报大,很幸运,他能遇到这么多善知识。我不如他,我一个也没遇到!那你就错了。善知识天天围绕在你的周边,可惜你不好学,这才是第一个原因,因此你不认识。如果你真正像善财那样的好学,我相信所有善知识你都接触到了。《华严经》上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代表除我自己以外,所有一切人,真的是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这一切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就是善财五十三参的善知识。佛是把社会这么多人等分成五十三类。
  由此可知,诸大善知识就在眼前,人人皆是,事事皆是,物物皆是,你学不尽。他们为你示相,为你说法,可惜的是什么?你没有懂。宗门里面讲的是「你不会」!你要会了,头头是道,左右逢源。然后你才晓得经典原来只是指引而已。像你去参观一个展览,经典是什么?是这个展览会的介绍书,介绍的小册子,告诉你这个展览会里面的内容。我们今天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说明书,说明大方广佛华严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哪里?就是我们现前生活的这个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叫娑婆世界吗?没错。如果你还是有这么样的分别执著:这是娑婆世界,《华严经》讲的是华藏世界,这不是一个。六祖能大师说得好,套他那个例子,华藏娑婆是二,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到底华藏跟娑婆是一,还是二?不可以说一,也不可以说二,非一非异,你才得到真相!你还要说它是一,你不了解它,说它是二,你也不了解它。什么时候你真正能看清楚:原来是这样的!什么样子的?说不出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你真的明白了。
  说一说二是方便说,说一是破你执著二的,你坚固执著娑婆不是极乐(用极乐也一样),极乐不是娑婆;六祖大师那个话是破执著的。二不是佛法,就是二你没觉悟,真正觉悟之后,不二。好了,你听到这个话:原来是一!你又错了!你执著个一,佛就跟你说二,娑婆不是极乐,极乐不是娑婆,破你执著一。总而言之一句话,佛没有话说,佛完全破执著。到你什么执著都没有,什么分别都没有了,你就入境界了。然后你就彻底了解,佛有没有法可说?没有法可说;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法,真正懂得了。没有说一句法,说了四十九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个意思深,确实是很深。契入,自在智现前,不契入没有智慧;不契入是世智辩聪,世间的聪明智慧,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这味道深了,统统在眼前。
  精进首菩萨跟我们示现的,这都是示现答。自在智佛为我们所示现的,还有世界,世界的名号,也是给我们所示现的,菩萨跟佛都是入真实智慧。「得般若之坚利,为金刚色」,这个世界名号叫金刚色。金刚是比喻般若智慧,他们的智慧圆明之极,这是法首。说到法首,你立刻就要了解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学了之后一定要落实这叫首,就要记住必在正行。
  再看下面第九段,下方世界,所以你从佛法里面看,佛法讲十方,有下方。佛虽然没有说地球是圆的,在太空当中环绕著太阳旋转,太阳带著一大群的星球,环绕著银河旋转,佛没有说这些话。为什么?在那个时代说这些话没人懂,大家不理解。所以佛是随机说法,你是什么程度,我就告诉你,跟你怎么讲。但是话里头有话,你看看佛讲十方,四方四维,讲上下,我们这个世界有上有下,下面有世界,上面有世界。你想想看,跟现代科学发现的是不是相同?佛说话,话中有话。聪明的人明白了,不聪明的人以为什么?下方在哪儿?是我们的地底下,不是地底下,是我们地球下面,下方。
  上首菩萨德号,称「智首」。「佛之助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