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

第206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206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有这些东西的事上,这个错了,大错特错,一样都带不去。所以佛法里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真正聪明觉悟的人,他对这些东西全盘放下。名闻利养,权力、爵位、田园宅舍、金银珠宝,甚至於连自己家亲眷属,统统放下,为什么?带不去,这绝对不是说无情无义,那你错了。他成就的是道业,真的是有情有义、有恩有德,为什么?道业成就了,回过头来才能帮助家亲眷属,才能帮助社会一切众生。你自己没有能力,所谓是自身不保,你怎么能保别人?所以佛家讲大孝,只有佛一人,真正尽到究竟圆满的大孝,如来果地上一人。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破,他孝不圆满,所以真正是大恩大德,大仁大义,唯有真正的觉者、法身菩萨他们才能做到。
  一切有缘众生,过去生中跟我是亲属,或者跟我是冤家对头。自己成佛之后,平等的度脱,怨亲平等,这个时候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有缘。有缘就是他欢喜跟你接近,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他不认识你,不想跟你接近,你有再大的德能,帮不上忙,头一个条件必须他认识你,他喜欢跟你接近。过去生中有关系,这一生当中见面就会很亲切。冤家见面也亲切,最初是亲切,不定什么时候翻脸。
  所以缘深到极处变成一家人。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家庭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不是这四种缘不会到你家里来。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那是什么现象?报恩的很少,报怨的很多,所以儿女不孝父母,儿女瞧不起父母,带给父母是灾难不是幸福,所作所为叫父母寒心。成年之后,远离父母,把父母忘掉,报怨的。讨债是父母前世欠他的,讨足了,他走了;还债的是他欠父母,他在这个社会上工作赚钱,养活父母,对父母没有孝顺心,这还债的。只有这项报恩的好,我们自己想想我们对什么人布施恩德?
  我们从来没有对人布施恩德,哪有人来报恩?这一生没有,也许我前生有。没错,前生真有,你这一生一定会带著这个习气,什么习气?布施恩德,最明显的你自己能够孝养父母,因为你前世有这个经验,阿赖耶识里面有这个种子,这个种子它会产生力量,会表现在你这一生生活当中。你见到老人,见到孤苦伶仃的人,你看到世间人遭遇到不幸,你自自然然流露的同情心,你会难过,你会流泪;如果看到世间人受罪,很残酷,你完全没有同情心,看到之后,好像还很欢喜。从这些地方,只要深层的思惟观察,知道过去生中的习性,你生生世世学习的经验,慢慢会发觉。
  所以人要冷静,这就是这世间许许多多的宗教,为什么修禅定?为什么修沈思?许多宗教里面的沈思、默想、默念,跟佛法的禅定是相同的,原理原则都相同,只是方式上不一样,也都包括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内;能生智慧,能突破空间维次,能找到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业缘。现在最容易探索这一桩事情的是催眠,特别是深度的催眠,但是这只是偶然用用,不能天天用。还是要自己修德,那是真正得到,用其他的方法叫你暂时获得,那不是永恒的。
  所以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值得世间人尊敬。所以世间人称释迦牟尼佛为世尊,世尊是什么意思?世间值得人尊敬的人。在中国,现在一般尊称人都称尊敬的某某人,某某先生,前面加一个尊敬的。世尊就是这个意思,尊敬的释迦牟尼佛,尊敬的阿弥陀佛。世尊就是这个意思,是一种敬称,这是「鄙贱」的反面。你看看一切放下了,才是世尊,名实相副。第七句:
  【或名增长。】
  清凉大师有注解,「集名增长者,从惑生惑业故」。这《钞》里面引《俱舍论》,还有解释,我们不念了,我们只看这一句。这一句里头很重要,为我们说明从惑生惑业。大乘经里面常讲惑业苦,起惑、造业,感得苦报现前。『增长』这个名词是在集里头,所以就不说苦,苦是在苦圣谛里面,那是讲的报,现在不讲报,只讲迷惑造业,所以从惑生惑业。第一个惑(迷惑)是根本无明;这个惑,生惑是生枝末无明,这要讲起来很麻烦,很细。法相唯识宗里面的经论讲得很透彻。也许同学们学过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头一个就是无明,那个无明是属於枝末无明,根本无明生枝末无明。无明缘行,过去生中的;行缘识,识缘名色,那是现在这一世的,由过去世转变到这一世;老死是来世,所以十二因缘这十二条是讲的三世因果。根本无明非常微细,不但我们不知道,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都不知道。我们能够觉察到是很粗很粗的,就是所生的这个惑,枝末无明,这要说起来我们能体会、能够懂得。
  落实在现前就是爱取有,爱就是无明,取就是业。取是什么?前面讲的「执取」,你造业了,为什么会造业?迷惑,就是那个爱。那个爱是个广义的,你喜欢的贪爱,你不喜欢的也贪爱。这话怎么说?喜欢的,贪爱要得到它;不喜欢的,贪爱把它除掉。用一个字来做代表,你要得到或者你要把它除掉,都用一个「取」字来做代表,为什么?这有行动。你有这个意念,这是迷惑,你没去做,但是这个惑也是业,意业,也造了业,这个业比较轻,如果发动身口去造,这个业就变得很重。
  果报,要看你造作的影响,如果影响的面很大,时间很长,这个罪就很重。影响的面不大,受害只有一个人,时间也不长,这个罪业就比较轻。你将来还,总而言之都是要还债的,欠命的要还命,欠钱的要还钱。所以这个世间很公平,说哪个人占了便宜,哪个人吃了亏,那是世间人不了解事实真相,这个言语是错误的,观念是错误的。事实真相决定有报应,报应丝毫不爽,报应不在现前,决定在来世,或者在后世,这佛法讲得很清楚,因果通三世。这一世当中报应的,这叫现世,现报;来世的叫生报,来一生的;第三世以后的叫后报。果报为什么有先有后?缘不一样,这是佛法常讲缘生,不讲因生,你这个业没有遇到缘,它不起现行;一定要因缘具足,果报就现前。
  所以这个爱,世间人观念当中的爱,跟圣人的爱不一样,所以佛法在圣教里面不用爱这个字,用慈悲,慈悲就是爱。为什么要换成慈悲,不用这个爱字?世间人这个爱里头,他有感情,他是自私的,他是占有的;真正觉悟的人这个爱是无私的,是没有占有的,是不求报偿,这个爱,那是智慧,世间人这个爱,那是无明。所以慈悲不生无明,爱是无明。在西方许多宗教都是用这个爱字,但是我们要知道宗教里面讲的爱,就是佛家讲的慈悲。它没有私心,它没有占有,它没有控制,如果有私心,有占有,有控制,那是惑不是智慧,那是无明。这一点要搞清楚,我们自己无明有没有破,从这些地方能够检查得出来。
  没有私心,没有占有,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确确实实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恭喜你,你觉悟,你真的觉悟。你对待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决定是平等心、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决定没有染污,这个染污是什么?你喜欢、不喜欢就是染污。你平等,有染污就不平等;你喜欢你待他厚一点,你不喜欢,你对待他薄一点,都在这些事相上显示出来。所以心地清净,我们说心思细密观察入微,一看就知道了。
  真有修养,这不要说什么太高深,修道。从前读书人,真正有修养的人,心气平和,他不会浮躁,所谓是心平气和。我们看出这个人的修养,看出这个人的德行,再仔细观察,这人有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一定是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一定会热心主动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总是尽心尽力,无私无我,绝不希望我做好事情,将来要有好的回报,没这个念头。但是果报是必然的,佛说的话不是假话。你财布施一定得财富,但是他布施财,绝对不是希望得财富;如果修财布施,目的希望得财富,他无明没破。无明没有破,说老实话,这个无明是很粗的无明,不是微细的,就是十二因缘里面讲的无明,不是很高的,这个无明什么?是六道的根,也就是说六道轮回你决定出不去,可以断定你是六道凡夫,你还得继续不断的搞轮回。
  欢喜布施,没有一丝毫求果报的念头,这个人得大智大富。完全不希求回报,欢欢喜喜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佛说这种人功德不可思量,不是福德。有一念希求自己回报,那是福德不是功德,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我们要认真努力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锻炼,要知道自己烦恼习气是无量劫养成的,养成什么?吝啬、小气、自私自利,根深蒂固。要在这一生当中很认真努力学习,把这些毛病改掉。真改掉了,得大利益,那个利益是没有办法想像,也没有办法说明。可是你心里头有没有想利益?没有,从来没有想到。佛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真相说清楚、说明白。你得的利益愈大,你布施的面愈广。
  到诸佛如来,那是讲到究竟圆满,诸佛如来应化在九法界,真是遍法界虚空界,他做什么?我们仔细去观察,他所做的就这三桩事情: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决定没有一丝毫求回报的念头,所以他布施功德圆满。圆满之后,他布施的能力能做到千百亿化身,同时在所有不同的世界、地区帮助一切有缘的众生。只要没有明心见性,都叫做苦难众生,他在十法界,无论在哪一界都是受苦受难,十法界里头佛法界,受什么苦难?无明没破,受这个苦难。都有能力去帮助他们,所以没有别的,永远就是干这个事情。
  他这个布施可了不起,那个钱财不晓得哪里来的,怎么会那么多?愈施愈多,愈多愈施,绝对没有一点贪心,我自己生活过好一点,这个念头一动,这是凡夫,功德变成福德;福德有量,功德无量,就在一念之间。所以真正觉悟的人把福德转变成功德;没有觉悟的人做种种布施,把功德变成福德,差别太大太大。所以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财法无畏这三种布施,以法布施为主。众生智慧开了,财跟无畏(就是财富跟健康长寿)他自然就得到,他自己会修,所以法称之为宝;财施是不称宝,无畏施不称宝,法施称宝,道理在此地。
  我们再仔细观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声闻缘觉都有能力应化在九法界,几乎全都是以法布施,展现给我们看统统是法布施。这什么意思我们要多去想想,在这个里面我们就学到。如果是迷惑颠倒,随顺自己烦恼习气,无明还生无明,这就是迷还会增长你的迷惑。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只要你细心观察,太多太多,所以是愈迷愈深,迷惑颠倒。迷,他就要争取,现在人讲竞争、斗争,拼命去争取,希望控制,希望占有。得到了,想尽方法去怎么样把它保住不会丢掉;没有得到的,想什么方法把它得来,天天搞这个,这叫苦不堪言,这是此地「增长」的意思。你看现在这个社会芸芸众生,他干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就知道他苦不堪言,这个苦是自作自受,完全不了解宇宙之间一切事实真相;晓得真相的人,这个念头就熄掉,这烦恼就断了。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0一卷)  2003/9/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01 
  诸位同学,请看《四圣谛品》,西方离垢世界,苦集圣谛,第八句看起:
  【或名重担。】
  前面我们看过「增长」,这意思也是很深很广,说明起惑造业,这里面情形是很复杂的,绝对不是单纯的,法相宗的经论说得很清楚很明白。『重担』,我们现代人看了这名词会有一个直觉,体会到那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压力很重,「重担」就是压力。精神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要是细说,人活在这世间要承受许许多多的压力,在果上尤其是明显。但是这压力不是从果上说的,是从因上说的,因为这一段是苦集圣谛。
  果从那里来的?果从因来的。如果往昔不造这因,今生也不造这缘,就不会有这压力了。压力到底从那里来的?根源只有一个,迷惑,不了解事实真相。真相难,不是大圣人说不出来,所以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真如开经偈所说「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了,这是何等的缘分、福分,你有福你才遇到。遇到了,要不求甚解,不依教奉行,那叫真正可惜!古往今来多少祖师大德,看到这些遇到了不知道珍惜,错过这机缘,无限的感叹。
  世尊为什么出现在印度?诸位想想,这世间这么大,印度婆罗门教,它的历史他自己说有一万多年。现在世界上承认它八千五百年,在全世界为世人肯定的、承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宗教。但是他说他们有一万多年,这话可以相信,印度人不重视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他们修行的方法是正确的,修禅定,他们有相当深的禅定功夫,禅定可以突破空间维次。在甚深禅定里面,空间跟时间都等於零,所以他能够见到过去、未来。六道里面的状况,他们很清楚,但是只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六道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搞不清楚。他们达到登峰造极,非想非非想处天,误认为那就是大涅盘的境界,与大涅盘境界是很相似,但不是真的。真的大涅盘是永恒的,他那个境界不是永恒的,时间是很长,八万大劫,八万大劫有到的时候。到了就是寿命到了,定力失掉了,这心里头又生烦恼,又起念头,伏,伏到那个程度伏不住了,烦恼又起现行,这一起现行就造恶业。他不能再往上提升,当然只有往下堕落,那真是世间人常讲的爬得高,摔得重。最高的地方一堕落下来,往往是堕到阿鼻地狱,这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世尊出现在这地方帮助他们,为他们说明六道轮回的所以然,这才真的讲清楚、讲明白了。
  最近我跟同学们说过几次,我看到美国睡眠的预言家凯西,他的情形就是佛在《楞严经》里面所说的,是外面的灵附体。这个灵是个很善的灵,我们从他这许许多多资料里面来看,这个灵并不是很高。我前面也曾经透露过,欲界的,层次确实不高,比我们人高一个层次,不是高太多的。大概他这层次是四王天,也许还不到,为什么?他对於六道里面真正的状况还没有看清楚,误以为人死了永远轮回,他这轮回观念还是做人,人不会变成畜生,畜生也不会轮回成人。这连事实真相都没搞清楚,这境界比起婆罗门、印度教里面的修行人还差很远,尤其说到人来投胎问题就太多了。
  古老的宗教跟佛法里面讲的,人来投胎是什么时候?是在母体受精的时候,所以有十个月,这十个月佛经里面讲胎狱。如果说他刚刚生下来的时候他才来投胎,没有这回事情的,那么他在母体里面这十个月那是谁?那个人是谁?如果没有神识,这母亲不可能怀孕,怀孕的时候神识进去了。夺胎的情形有,非常非常之少。夺胎的是什么?这小孩跟父母前世的缘分浅,是来讨债的,债不多,让他母亲受十个月的苦,小孩一出世就死了,让她苦,让她伤心,给她这报应。这灵魂刚刚走了,另外一个人借他的身体就活过来,这是借尸还魂,那是个婴儿,那叫夺胎。夺胎的人,他能记得前生的事情,为什么?他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