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剑桥-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喜欢王小波的那句名言:哪怕是自由自在的做一只小猪,一只特立独行的小猪也好。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就是那只快乐、勇敢、骄傲的小猪。
第二部分:“名校情结”的思考似水流年
大四的时候女生们终于在诅咒和抱怨中离开了居住生活了三年的东区,搬进了崭新的学生公寓。东区是活该被诅咒的:这里的楼房破破的黑乎乎的,偶尔还散发着霉味儿;小小的房间里挤了六个人,天花板上不时会飘下几片石灰,落在姑娘们鲜艳美丽的衣裙上;水房和公共厕所连成一体,里外的水流声相映成趣,肥皂洗衣粉的味道和某种特殊的气味形成对流。东区的衰老和女孩们的青春实在是对比鲜明。可是东区又是理所当然应该被记住的;只因为这里是有故事的地方。
东区的别名是“江南女子第一监狱”,这里的阿姨早已练就了一双堪比“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即使是性别为男性的小小苍蝇也休想逃过她们的眼皮。过分的严格往往会造就一种特殊的神秘感,而神秘感常常是欲望的驱动力。这就是为什么每逢学期结束,都会有成群结队的男生借帮女同学搬行李之名争先恐后地来这破旧不堪的东区参观了。他们的眼里跳动着快乐的光芒,仿佛这里是幸福的天堂。
东区的大门口是个爱情集散地。每天晚上,这里都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精彩的现代爱情故事。情侣们摆出千奇百怪的造型,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深情相拥,有的涕泪俱下,有的旁若无人地接吻。有漂亮的女生在左顾右盼,还有孤单的男孩子在做着不知得失的等待。夜里11点半,东区的大门被无情地关上,一对对情侣们隔着铁栏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尽管,不到12小时他们大都又要见面了。有时我会想,如果勤于观察,认真观摩东区门前的这经典的一幕幕,从中捕捉灵感的话,说不定哪一天我会成为一个杰出的爱情剧大师的。可惜,那时我的注意力完全被东区门口的小摊上摆放的馄饨、肉夹馍、粉丝汤、炒河粉所深深吸引,只顾口腹之欲,根本无暇理会人类伟大的爱情了。
东区食堂,没有男生在一起吃饭,少了边用餐边看帅哥的乐趣,却可以放下矜持,尽情忘我地填饱肚子。大概是女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让食堂的师傅们颇为担忧吧,终于有一天,食堂里所有的餐具都被换成了粉红色的,温柔得要命。手持那样一把温柔多情的汤匙,樱桃小口的半径莫名缩小了几毫米。食堂的食物实在是不敢恭维的,以至于在喝汤时,我常常会有跳下去游泳的冲动,实在是清澈透明呀!为了消减饭食的无趣,只好在用餐时欣赏着周围的美女。常常会联想到张爱玲文章中的那句:“如果说广东一代深目削颊的女子是红烧排骨的话,那上海的女子就是粉蒸肉了。”我傻傻地想着自己像哪种食物时,不小心咽下了蒸鸡蛋里残留的鸡蛋壳碎片,咳嗽不已,饭末乱喷,引得“红烧排骨”、“粉蒸肉”们纷纷侧目。
东区的每一间宿舍里都居住着六个可爱的孩子,她们会闹一些不大不小的笑话,为生活添油加醋。寝室里最快乐的时光永远是在晚上熄灯之后,我们躺在简陋的小床上,海阔天空地开着“卧谈会”。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冬天,房间里冷得像冰窟。窗户又恰好坏了,风一吹,咯吱咯吱的。夜晚,我用被子一层层把自己裹起来,觉得自己像是放在冰箱里的一条被冻了千百年的鱼。唯一能活动的是一张嘴,乐此不疲地一开一合。从喜爱的明星到喜爱的食物到喜爱的书籍到喜爱的男生,每个人都在别人的故事里体味着自己的心情。三年的光阴就在这开开合合间悄然流逝着。
有一个男孩子曾经对我说过,他说,大四的女孩就像是西红柿——不是水果装水果。当我们过了水果般的年龄,成为校园里“高龄女生”时,我们终于搬离了东区,带着快乐回忆奔向新生活。只是偶尔想起一些这里的故事,想起我们在水果般新鲜的岁月里曾做过的梦说过的话和爱过的人,会有一点点,只是一点点的伤感和难过。然后,年华似水流。
第二部分:“名校情结”的思考挚友李娜
李奕
李娜是我的挚友。我相信这样一句话:〃那能爱你的长处;了解你的短处;并随时准备原谅你的错处的人;就是朋友。”每每望向她;总能迎来那双充满着灵气和坦诚的大眼睛;如一碧如洗的天空般毫无保留。
李娜是个不停思索着的人。我知道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常与她亲密交谈;总感觉思想可以自由地驰骋。她能以 “一颗沙粒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我渐渐懂得了: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
李娜是个会梦想的人。一个”会”就在于她的梦想总是很现实的;同时也是她能够慢慢实现的。我们常常谈到未来;她会笑着对我说:”If we can dream it; we can do it。”
李娜是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其实一颗睿智的心灵正在于她的开阔与宽松。她喜爱流行音乐;她去听吕思清的小提琴演奏会;她自学了法语;她酷爱摄影。她会在冬季的寒夜裹着厚厚的棉衣带着星座图去找星星;会在宁静的夏日午后为朋友们表演一番功夫茶的手艺 。旅行则是我们俩共同的心愿;我们想一同游遍祖国各地:去北方的草原;去迷人的西藏;或者只是一个有着乡土风情的小镇。她想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中华文化中行将消亡的文明;我则想用心体味地方的风情。
李娜是个善良而纯真的人;正如她自己所说:成熟并不意味着老于世故;而是在经历了所有的挫折和风霜之后从内心升腾起来的那种对生活明亮而善意的心境。朋友们总爱与她分享心事;因为她的善解人意。她总说:你想要别人怎样待你;你首先要怎样待别人。
李娜是个稚气的孩子;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她可爱的孩子气的一面;毕竟”女人的天真只能留给最爱她的人”;但我想她一定会遇到一个真正懂她的人。那是她的幸运;更是他的幸运。
李娜是个不凡的女孩。其实不凡之所以不凡;不过是走过平凡;又回到平凡罢了。只有那种能淡然面对不凡的际遇;又能平静的归于平凡的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凡。李娜做到了。
李娜是我的好朋友。她拥有许多成功许多赞誉。于是我想送她一句话: “赞美是风;我愿自己是一棵坚定的树。无论在和风或寒风中;都不轻狂地摇摆。”她能做到的;我相信。
第二部分:“名校情结”的思考关于“自费留学”的思考(1)
Email可能是在国外读书生活的学生们与国内亲友联系最常用的方式了。剑桥的学院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电子邮箱地址,而且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十分方便。每天早上起来,我就一边喝牛奶一边读朋友们的来信。一天,《金陵晚报》的一位记者朋友发来了一封名为《重金上剑桥,究竟值不值?》的电子邮件,内容是这样的:
国内现在有股剑桥热,剑桥委托南京安生基金会,在国内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上剑桥本科,但四年下来至少要花费80万元人民币,算是天文数字,而且,本科期间没有奖学金。从你了解的情况和自身的经历来看,你认为自费留学值不值?期盼回答。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准备出国的同龄人和他们的家长们所热切关注的。正因为此,我不能轻易作答。对于生活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的年轻人来说,每走一步都关涉我们的life(生活); future(未来)和investment(投入)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每迈出一步之前,都需要慎重考虑。
在认真地思索之后,我根据自己在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在电脑上敲下了如下的文字,我的思考或许并不成熟,仅仅是希望为同龄人选择成长道路时提供一个视角、一个参考意见。
对于今天中国的很多青年人来说,是否要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人生道路上不可回避的一种选择。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中国人事部官员也透露,目前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总数达46万人,分布在全球至少103个国家和地区。我个人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决定选择出国继续深造的。
想要去切身体验另一种文化可能是我当时决定出国最强烈的动机。一直以来,我非常赞成罗素先生的观点:“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在全球化的今天,去另一个国家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冲击,一直是我心底的一种渴望。我是幸运的,因为一些机缘,年纪轻轻就走了不少的地方,去过南美洲、欧洲,还在香港工作过。有一句话说得好:“Travel is an education for the young; and an experience for the adult”(旅游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教育,而对于那些经历过人世的成年人来说只是一种经历)。无论是作为中国的青少年代表出席国际会议,还是作为交换学生出国访问,或是赴境外的公司参加短期的实习培训,都让我体验到另外一种思路、另外一种制度、另外一种文化,这成为我的教育和经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新环境、新文化和新思维的冲击,一直促使着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成长与成熟。可是,由于每一次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时间都不长,许多的感悟和思考也因此只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表层。为了真正深入地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浸染”一番,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定放弃复旦直升研究生的机会,向国外的优秀大学发出了申请。
说实话,在收到剑桥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的意外远远大过了欣喜。在最初决定出国留学时,我就将目标锁定了美国的大学,因为美国的大学往往会为优秀的申请者提供奖学金,而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拿到奖学金的几率微乎其微。当时,考虑到美国签证可能会有的风险,我象征性地申请了一所英国学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因为那时候我恰好在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费老做学问的态度十分的钦佩,得知他是LSE的毕业生后,就“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那所学校。而剑桥并不在我的申请计划之内。直到将留学自述、推荐信、GRE托福成绩都发往各个学校之后,这才发现还多了一份备用的申请材料。就在那个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在一次出国旅程中邂逅的一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英国老人,想起了他向我描述过的剑桥的林林种种。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把多出的这份材料装进了牛皮纸信封,扔进了邮筒。说来有趣,为了保证申请材料安全及时的到达,我寄往美国的大学以及LSE的申请信都用了Fedex快递的方式,而寄向剑桥的却仅仅是一封连挂号都没有的平信。而且在我申请的所有学校当中,剑桥是唯一一所没有向我收取申请费的学校(美国大学的申请费一般在50美金到100美金之间,LSE的申请费也要40英镑)。
2003年初春的一天,我收到了剑桥研究生院发来的一封祝贺信,告诉我已经被我所申请的专业正式录取了。能得到这所世界古老名校的青睐,我是不可能不心动的。但尽管如此,我依然很快地给剑桥回复了一封信,礼貌地拒绝了它的offer。原因很简单,当时我已经拿到了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纽约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十几所高校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录取,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或多或少地提供了奖学金。而剑桥的录取中并没有提及要给予我奖学金资助,这就意味着我必须拿出相当于人民币30万元左右的费用才能完成我在剑桥一年的学习。
在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要不要自费留学呢?关于值还是不值,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权衡,没有标准答案。但究竟有没有能力负担一笔庞大的留学开支,这就是每一个有留学计划的人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了。就我自己来说,我既不是小富婆,也不是大富婆的女儿,30万元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若真是“砸锅卖铁”也未必是去不了的,只是文凭毕竟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没必要跟自己和全家人的生活过不去,所以我婉拒了剑桥的录取。在我看来,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商品,你手中有多少货币,就买怎样的东西。剑桥当然是好的,可她毕竟不是唯一的商品,你是有便宜一些的选择的,这就要看个人的偏好了,借债消费去买奢侈品的也是大有人在的,而且还很时髦。再说了,现在买不起,也未必将来买不起,有钱了,再买也行的。后来到了剑桥之后我才发现身边多的是三四十岁的本科生,他们在工作了很多年之后,在资金和经验上都有了积累才又回到学校读书。
第二部分:“名校情结”的思考关于“自费留学”的思考(2)
有人要骂我庸俗了,教育岂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可除了义务教育之外,高等教育都是要收费的,不然大学怎么活?英国的大学无法像美国的学校那样为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也是迫于严重的财政短缺压力。英国过去是国家拨款投资大学的建设,现在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国库收紧,大学入不敷出,导致很多优秀的师资人才流失。特别是在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精英人才纷纷流向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而不愿意呆在学校。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下,学校无法大幅提高本国学生的学费,那么大量扩招外国留学生就成为英国大学广收资金的重要途径。即便是像剑桥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也同样面临生存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实在没有能力为很多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我周围的外国同学中,90%以上都是自费来剑桥求学的。
2003年的六月份,我选择了一所给予我全奖的美国大学——马里兰大学,并开始着手准备赴美签证等出国手续的办理。一天下午,我很意外地接到了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打来的一个电话,约我参加一个奖学金的面试。当时我有些懵了——我根本没有申请过任何英国政府的奖学金啊!就是带着这份不解和好奇,按约参加了面试。主考官共有三位:一位是英国驻沪领事馆的官员,一位是英国文化协会的官员,还有一位是壳牌石油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后来我才知道我最后拿到的奖学金是英国政府和壳牌公司共同出资赞助的)。我刚坐定,三位考官就开始轮番发问,大致是关于留学计划以及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看法等等,几乎不给任何思考的时间。但因为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得失之心,我便根据自己平日的知识积累,沉着地用英文一一作答。渐渐地,他们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在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英国文化协会的女考官微笑着问我。
于是,我问了一个让他们大跌眼镜的问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你们的奖学金项目呢?”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奋志领奖学金么?”我的困惑显然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大概没有一个参加面试的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我老实地摇摇头:“我并没有申请你们的奖学金。”三位考官面面相觑,他们没有做详细的介绍,只是给了我一个有关这个奖学金项目的网址,并且告诉我是剑桥大学将我的材料转给他们的。
走出面试的房间,我抬腕看了一下表,整个过程不过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