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说名道姓 >

第1章

说名道姓-第1章

小说: 说名道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门姓名学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词是哪一类词呢?是作为专用名词的姓名。因为每一个人至少有一个名,在汉民族的词汇里,姓名超过其他词类总和的好几倍。现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4000多个,其中人名字占了将近半数;《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等巨著,都不得不后附一个人名索引……如果有兴趣,您不妨试一试,看看从早到晚,自己一共提到多少个人名,计算之后,您会大吃一惊。    
    姓的产生是比较晚的,但名的产生却要上溯到“人之初”。人从其他动物中分化出来,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人类是以社会形态出现的,面对严酷的自然与猛兽,单个原始人的生存是不可思议的,成群的原始人在一起生活、劳动、交流思想,不互相称呼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有了最初的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字典,这上面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意思是说,名就是夜间以口互答。虽然考古资料尚不能证明这一点,当时人们之间怎样称呼也不能推知,但人类一产生就有了名,这一观点是不可否认的。与名相比,姓的产生可晚多了。在中国的父系氏族公社时代有了姓,距今五千年了,欧洲多数国家近几百年才有姓,世界上还有许多民族至今没有使用姓的习惯,但他们用别的方式来替代姓。    
    姓名使用频率如此之高,姓名历史如此之久,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姓名一产生就参加了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给社会以影响的同时,又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以及自然界的影响。说姓名是人类活动的一面镜子,是恰如其分的。    
    姓名与语言学关系非常密切,很长时间姓名研究是属于语言学的范畴,姓名属于语言学的分支——专名学。语言学家对姓名的拼读、书写、变格等做了大量工作。    
    取名中的修辞手法是其他语言现象不能比拟的,人们总力图用一两个字表现最多的涵义,既追求名的形式,又追求其内容。修辞格的使用,同义词的选拣,音节的配合,真是丰富多彩。既然对联、谜语已经算是文学体裁了,那么,人名也应该是一种文学体裁,而且是诸多文学种类中最凝练、最简洁的形式。    
    历史学家与姓名打交道最早,姓名与人类同在,它的身上总是印着社会的烙印。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通过对姓名的研究,揭示了原始社会的原貌。中国历史学者通过几个古老的姓中“女旁”研究,证实了母系社会的存在。古人名与字互相解释,与人名有关的传说,历史上的避讳现象,文人多变的名号,由人名转移到其他事物的名称,都是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    
    民族学、宗教学、地名学、法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都把姓名作为研究的对象。邮电工作者、公安人员、教育工作者则是运用姓名最多的实践者。    
    人们对姓名的注意和记载,可以逆推到很远很远,姓名一直是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但作为独立的学科则是很晚的事。    
    16世纪,西欧国家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户籍和财产登记。这项工作的开展使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有了家系的文字材料,这为姓名学的兴起准备了资料。    
    19世纪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北美印第安人中间进行了广泛的实际考察,写出了划时代的《古代社会》,其中对姓名进行了深入、科学的讨论。从摩尔根开始,姓名学进入了系统的科学研究。    
    19世纪在“语言学故乡”的德国,姓名研究有了重大发展。1864年,《格林兄弟童话》的作者之一、著名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通过柏林科学院发起汇集古德语姓的运动,他倡议编纂了《德国专名学》。接着,埃瓦尔德·斯奇诺德尔教授写出《德国专名学》、《德国人名学》等重要著作。    
    19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英国人的姓名》、《姓名传奇》、《姓氏》、《姓的历史》等专著。姓名学从此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姓名学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国家相继成立了专门组织。1938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专名学国际会议,1949年在第三届专名学国际会议上宣布成立了国际专名学会。苏联《真理报》专门发表评论《怎样选择人名》。1962年至1975年有关姓名的论著竟多达4515篇(部)之多。    
    1968年4月,苏联召开了全国姓名学大会,出版了《人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姓名学》等姓名学专著。    
    在中国,早在东汉时已有了应劭的《风俗通·姓氏篇》,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姓名的专著。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关于姓名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却没有从理论上用科学方法研究姓名,基本是停留在对姓名的记录上。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了不少关于姓名的书籍,但姓名学依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马来西亚的萧遥天先生第一次以中国人名为对象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分析,写出了《中国人名的研究》,这是第一部以中国人姓名为对象的研究著作。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关于姓名的书籍也多了起来,但是,多数是古人资料的汇编,有许多则是将姓名与人生命运联在一起,充满迷信色彩。以科学态度研究姓名仅限于极少数专家、学者,而每天都在使用姓名的广大群众却并不知道自己姓名的深层意义。    
    说了半天,您不禁要问:那到底什么是姓名学?    
    简单地说,姓名学就是研究人类姓名,以及姓名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因为它年纪很轻,姓名学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它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哪些,这本身就是一个未解开的方程。    
    提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人名?谁都能回答,可是谁也说不清楚。《现代汉语词典》上说:人名是用来区别人的个体的符号。这个解释能为许多人接受,但推敲起来,又不尽然。203、981起到了区别个体的作用,但说它是人名很难被人承认,如果只是“区别人的个体的符号”,为什么我们还要挖空心思为孩子取名呢?让孩子叫01082258769不就得了么?用数字和字母区别人为什么不行呢?另一方面,字、号算不算名?韩昌黎、王右军、李局长、史密斯上校,这“昌黎、右军、局长、上校”算不算人名?黑猫警长、唐老鸭算不算人名?二郎神、牛头马面,刁钻古怪、古怪刁钻,算不算人名?许多人给宠物起了人名,宠物不是人,但用的名是人名,这名还算不算人名?一个“什么是人名”,已经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了。    
    所以说姓名学是一门很深的综合学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为中国的姓名学而鼓而呼。在各学科强手林立、专题至纤至细的今天,姓名学是个冷门,是一块处女地,是容易展开手脚的领域,如果你不善于精耕细做,不妨来开拓这块沃土。    
    纵观世界,姓名学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在德国大学里已经有了姓名学专业教学。    
    在芬兰、冰岛等国家已经颁布了《姓名法》,泰国也有了《用姓名条例》,土耳其还曾制定出《姓法》。    
    瑞典试图用计算机为婴儿命名。    
    丹麦等国家用电子计算机整理号码编制组合成人名。    
    美国用微机为美国移民寻根。    
    ……    
    这是姓名的今天,它的明天呢?我们不妨想象一下。    
    人类社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姓名也在发展,它将发展成什么样子呢?既然从人类开始就有了名,它必然将伴随人类至终,一个完全没有人名的社会是不可设想的,将来的人名决不可能是1234、ABCD等抽象的符号,粗俗将为高雅代替,明天的人名必定更加丰富多彩,新的社会生活将加入姓名。越是封闭的社会,人名的使用率越低,而发达的通讯工具的应用与普及却可以使人人扬名天下。世界的开放,民族的融合,将使人姓名的形式日趋统一,姓名将集中各民族的智慧和美学意识。    
    姓主要是标志人类血缘关系,现在人们使用姓的观念日趋模糊,将来的社会是否可能取消姓氏,而用其他方法区别血缘呢?在发达的社会,区别血缘是更为必要的事。为了弄清家系,家谱曾在历史上红极一时,现在使用电子计算机可以更为清晰地说明人的血统,人类将有更为细致准确的族系档案。有了这样的族谱资料,防止近亲结婚、防止家族病、研究人类遗传基因、侦察破案,就方便多了。同时,姓就更有意义了。    
    


第一部分《百家姓》、《千家姓》

    现代百家姓、外国百家姓要说这《百家姓》,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最少也能背得出前面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据说,《百家姓》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是宋朝初年杭州一位教书先生编的,当初只是供读私塾的孩子用的初级课本。《百家姓》到现在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可见,《百家姓》名不符实,记的远远不止一百个姓。这本书四字一行,八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此,年纪大一些的人还能背得下来。    
    宋朝人王明清写的《玉照新志》中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王明清的这些话,告诉我们:一、《百家姓》产生于浙江杭州民间。二、产生的时间是宋朝初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当时,江南金陵(现在南京)有一个李煜为帝的南唐,浙江杭州有忠懿王钱(chù)的吴越,这两个地方小王朝争先恐后地向宋朝称臣纳贡,献殷勤。公元975年、976年,南唐、吴越先后被北宋吞并。《百家姓》看来就是在960年到975年这段时间内产生的。三、几个姓列在首位的原因。宋朝皇帝姓赵,所以列在最前;钱姓是吴越小王朝皇帝的姓;孙姓是吴越王钱正妃的姓;李是南唐皇帝的姓,南唐国虽然小,但又能欺负欺负比他更小的吴越,所以也得排在前面;周、吴、郑、王是钱其他后妃及他父亲钱(liú)后妃的姓。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秋日小雨》诗中提到了《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写作的灵感竟是来自《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陆游生活的南宋已经广为人知了。目前发现最早的印刷本《百家姓》是元朝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大家现在熟知的《百家姓》是明朝的产物。清朝版本的《百家姓》还附有图画,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及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人物图像。《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还有少数民族文字的译本,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百家姓》的排列体现了封建帝王的专制,以后各朝代为此目的都对《百家姓》的排列进行过修改。各朝都把皇帝的姓排列在首位,惟有清朝康熙年间的《御制百家姓》以孔子的姓为首。    
    早在唐太宗的时候,吏部尚书高士廉,就把民间的“姓”收集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氏族志》,这本书被颁行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或通婚结亲的依据。宋代人郑樵所著的《通志》,收录了两千多个姓。元代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则收录了3736个姓。明代吴沈所著《千家姓》收录了1968个姓。    
    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个姓氏,没有统一的说法,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准确说法。《万姓谱》载有单姓30038个,复姓1619个。复姓中,有三字姓66个,四字姓两个。《中国人名大辞典》则集有4129个姓,其中单姓2288个,复姓1689个,三字姓143个,四字姓7个,五字姓两个。    
    因为中国姓氏远非几百个,宋朝时已有了《千家编》。明朝洪武年间,吴沈等人根据户部黄册编出了《皇家千家姓》,因为明朝是朱家天下,朱姓自然排到了最前面。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可惜这部书现在已经失传了。民国时庹(tuǒ)万民也编过一部《千家姓》。    
    不但记录姓氏的书很多,研究姓氏的书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春秋时的《左传》记载了当时命名的五种方法和六项规条,这可说是最早的研究姓名的记述。东汉时应劭写的《风俗通》,已经设有专门的《姓氏篇》,这是关于姓氏的第一个专著。唐代有林宝撰的《元和姓氏》。宋朝邵思著的《姓解》收集了3568个姓。明朝陈士元著有《姓》,“”读xī,是骨头制的专门解绳结的锥子。陈士元认为,姓氏诸说,纷乱如麻,非不能解开,故名《姓》。《姓》已有姓氏3625个。明朝凌迪知著有《古今万姓统谱》,除记姓氏外,还记前人生平事迹。清朝张澍著的《姓氏寻源》对姓氏的起源进行了考证,旁征博引,改正了不少前人著述的谬误。此外还有《奇姓考》、《姓氏急就篇》、《姓氏书辩证》、《姓氏考略》、《姓苑》、《姓谱》等著作,如果加上各家族的谱牒,那么,关于姓氏的书就多得数也数不清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出版了不少关于姓氏的书籍。有慕容诩著的《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华云、纪林合著的《百家姓解释》,阎福卿等编著了《中国姓氏汇编》,严帆著有《新编百家姓》。台湾省的邓献鲸编了《中国姓氏集》。其中《新编百家姓》共收录姓氏3107个,台湾省的《中国姓氏集》收录姓氏达5652个,单字姓3484个,双字姓2032个,还有三字复姓146个。    
    对姓氏的研究是一项极为艰苦复杂的工作,众多的研究者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到底有多少姓氏是很难说得清的,从历代文献资料看,可查到的姓氏有六千左右,目前常见的有两千左右,其中许多姓氏现在已经消失了。有人在北京地区做过统计,在北京800万人口中,有1800个姓,常见的姓有400左右,而且绝大多数是单字姓,竟发现有400多个姓氏是以前没有记录过的。纵观姓氏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得出:由多到少,由复到单,由小姓到大姓,这样的变化趋势。    
    1987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根据全国性的人口普查统计出,中国的姓氏有12000个到13000个。同年,中国科学院进行了有关姓氏的专题性研究。1987年5月2日,袁义达将此次姓氏统计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于众,被称为“新百家姓”。“新百家姓”中,“李、王、张”位居前三位。    
    虽然姓氏数量很多,但有的姓人口极少,有的姓人口很多,分布极不平衡。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我国汉族人口中占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其中李、王、张三姓,分别占了汉族人口的79%、74%和71%,这三个姓的总人口数就是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余下的是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个姓氏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55%。    
    目前我国最常见的一百个汉族姓氏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是: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    
    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