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新职业观 >

第4章

新职业观-第4章

小说: 新职业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的还有安逸享受型、随波逐流型、回报驱动型等。    
    经过统计不同类型人员所占的比例,我们发现有8%的被调查者属于“工作满足型”,有303%的被调查者属于“理想主义型”;有224%的被调查者属于“创业型”。这三个类型占了被调查者的607%。可见,注重工作成就、才华施展和工作当中的自我实现是工作者中的主流。    
    几乎所有的职业指导书都要提到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他所提出的5个层次中较高级的后三种需要是有关人的自我实现的。    
    1爱的需要:要求他人、团体的接纳、友爱和施与他人爱的需要。    
    2获得尊重的需要:要求别人赞扬和认可的需要。    
    3充分发挥能力、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与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需要。    
    我们对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有关工作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发现当代职业人更注重的是在工作中人的较高需要的实现。工作已不再是为自己的生存和安全需要,他们更认同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得到他人、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也从中得到爱、美等永恒价值的享受。    
    马斯洛在他的著作《人的潜能与价值》中肯定了每个人都从造物主那里得到才华、能力、审美和爱的本能,人从诞生下来就一直有释放这些天赋的冲动和需求,实现这些天赋,荣耀造物主,是生命自我实现的根本动力。而这种自我实现,最主要的是在一个人的工作当中进行的。职业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重要部分。    
    马斯洛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什么样的角色从事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将这种需求称为‘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们对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的渴望,来源于对自己潜力充分发挥的内在需要。国外研究人员曾对两千多位著名的成功人士进行调查,发现很少有人是由于谋生的目的而工作,他们大多是出于个人对某一领域问题的强烈兴趣而孜孜以求,不计名利报酬,忘我地工作,他们的成功是与他们的兴趣相联系着的。    
    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做他最适宜的职业,在工作中发挥他的最大的才华、能力和潜在素质,展现个人的情感、思想、能力、友爱、美感等特性,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并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    
    叱咤风云、在北京最有名气的地产大亨潘石屹,是一位对工作颇具心得的成功人士,他作为“精品职业顾问团”中的一员曾针对职业问题说:“如果你觉得工作很不适合、很郁闷;天天对着电脑让你‘脑死亡’;那你就要换工作。就像路一样;慢慢走下去;你会发现;有一份工作可以把你身上的各种潜能都调动起来;让你很兴奋;那你就要坚持下去。”潘石屹自己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他出生于甘肃天水贫困地区,从小父亲是右派,母亲瘫痪在床,两个妹妹因为吃不饱饭送给别人收养。他通过努力考上石油大学,大学毕业后到国家石油部工作。机关单位的工作对他这个穷孩子来说的确是非常幸运,但潘石屹干了一段时间,感觉到这个工作完全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不能释放自己的才华,这个聪慧、富有远见的年轻人毅然决然地辞职下海,到海南省从事地产开发行业。    
    “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地产业潘石屹如鱼得水、充分地施展了自己的所有才华,不仅在海南、北京盖了诸多楼盘,而且在文化界也赢得了影响。他的职业生涯是非常成功的,而成功的关键是在职业中完完全全地实现了他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能赢得人的尊严和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成为人们工作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当然,自我实现要靠职业和工作来实现,工作成为人们达成自我实现的最有力途径。当我们认识一个陌生人时,第一问他的姓名,第二就问他的工作是什么,在人们普遍的潜意识中,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的形象的最重要构成部分。    
    在企业中,每个员工都充满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等。企业里的能发展个体特长的组织环境、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断递进的职位等都为员工们实现自我创造了条件,只要人们在职业中不断地付出努力、不断地超越自己的目标,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就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自我实现者也往往把组织的目的实现与个人的自我实现联系起来,促成组织与个人的共同实现。


《新职业观》 第一部分职业是理想的实现

    理查德•;博尔斯(Richard Bolles)先生是全球著名的职业选择指导书《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的作者,他起初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化学工程的学士学位,后来他陷入对人生意义的深层思考,对人在世界上的价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重新设计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在哈佛大学读完物理学位后去了神学院。后来他做了16年的牧师。他对年轻人说:“我最早做牧师时的年薪是3300美元,那时我已成家并有了三个孩子。当时的国税局都认为这点钱不算多,所以我不必交一分钱的税。但我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按着我确信的旨意去做。”虽然薪金不高,但工作是他人生理想的实现,他义无返顾地在这条道路上前行,始终不悔,因为工作使他实现了人生的规划和蓝图,让他达成了人生的理想。    
    理查德•;博尔斯先生也对改变职业的策略有着广泛的研究,他所著的《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成为全球畅销书,在30多年的时间里,这本为择业者撰写的经典之作被年年修订,印数在几百万册以上,并被译成十几种外语。中文版也在2002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正是理查德•;博尔斯先生对自己职业的全身心的投入、融为一体,才使他关于职业的心得体会成为真理和箴言、成为他人的有力帮助、成为千百万人的指南。他在他的那本名著中写道:“工作是人梦想的实现,所以一定要进行职业生涯策划。职业生涯策划是一种建筑在现实、理想和梦想之上的管理艺术。    
    职业生涯策划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充分了解潜在的真实自我,首先要从自己的性格、天赋到兴趣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找到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领域。    
    能达成你的梦想的工作,必须是一份能让你从工作中找到满足感的工作。    
    对于你梦想的工作,要带着感激的态度去珍惜它。它也许不能持久,但是拥有它的时候,必须品味它,享受它。”我有一个北京大学的朋友,他在家乡经营一个很有品牌和规模、效益很不错的书店。可是前不久他突然不再从事书业,而投身到一个叫“自然之友”的民间环保组织,他来到北京,租房居住,拿一份很微薄的工资,但是他不在乎物质回报,他在乎的是理想的实现。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每天几乎没有上下班之分,他运用了自己的全部才华和潜能,工作干得非常出色。自上大学以来,他一直就有为社会公益做事情的理想,现在,他通过在“自然之友”的工作,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我在这里并不是鼓吹人们都去做环保,而是叫大家一定要把工作当作自己理想的实现和生命的拓展,我们每一个员工,一定要在安静的时候扪心自问,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人生理想。如果不是,就应该趁早转行;如果是,就应该对职业进行全身心的投入。每个职业人士首先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有着怎样的理想和信仰。我们要学会内省和反思,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心声,这样才能调整工作与理想的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实现理想。    
    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许多人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但还是处在毫无人生理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针对这些员工,实际上应该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基准,发现自己的内心需求,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各个职业都有其荣耀和尊贵的地方,在每一个合法职业中都会发现爱、美、责任、奉献等永恒的价值,立足于这些价值,我们就可以在自己的看似平凡、实则很不平凡的职业中确立人生理想、达成理想的实现。    
    正像《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一书中所说的:把自己像公司一样去经营。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实体和主体时,你就会确立目标和理想,然后努力在自己的职业中经营自己、开发自己、达成自己,直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均有独特的心跳,正如我们各有独特的指纹、眼睛和声音,我们的心跳也与别人稍有不同。令人诧异的是,在世上上亿人中,竟无一人的心跳与你的一样!同样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情绪脉动”,当遇上我们感有兴趣的题材、活动或环境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对这些事物特别关心。你对有些事会感到特别热爱,但对另一些事则会无动于衷;有些经历会吸引你的注意,令你兴致勃勃;但另外一些经历则令你意兴阑珊,闷闷不乐。这些体验也会反映你内心的本性。    
    在你成长期间,你可能发觉你对某些事物特别有兴趣,而家中其他人对此则漠不关心,不要忽视你的兴趣,好好考虑这些如何能被用来实现人生。很少有人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能卓越有成或充满热忱,当你做你喜爱的事时,你不需要别人去激励你、挑战你或监督你。你的动力便是你对这工作的全然享受,你不需要奖赏、喝彩或报酬,因为你喜爱这样的工作。相反地,假如你对所做的没有热切的心,你会很容易感到气馁。你若不喜欢一件任务,你便不可能出类拔萃。    
    不论任何行业,最有成就的人,总是那些出于热情而非为职责或利益才做的人。我们常听人说:“为了赚钱,我只好做一份我厌恶的工作,好让我有一天可以辞职,去做我喜爱的事。”大错特错!不要将生命浪费在一份不能传达你心意的工作上,请记着:生命有限,在每一天真正释放自我才是最紧要的。    
    你也不要安于“舒适的人生”,因为“舒适的人生”并不够好,最终它不能使人满足。你可以拥有很多物质来过活,却没有一样你可以为之而活。与其追求“舒适的生活”,不如以能表达你的个性的方式来实现人生。


《新职业观》 第一部分职业是爱的实现

    我们经常到家乐福、万客隆等超市购物,有没有发现超市收银员的工作是非常乏味的一项工作,比我们自己的工作乏味几十倍。他们天天站在收银台前,面对没完没了的食品和日用品,扫条码、放商品于塑料袋中,重复着一系列机械的简单动作,毫无新意和激情,过完一天,其他的日子照此“复印”就够了。    
    但是,就在这样乏味的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信仰与每天的工作融为一体。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在北京望京一家超市工作,她对我说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她在超市工作已经两年了,但每天早晨她都很早起来,怀着喜悦的心情去上班。每天她都用清脆的声音问顾客:“有没有带会员卡?”“用不用塑料袋?”她用美妙的节奏快速击键和使用阅读机,快捷有力地帮顾客将商品装进袋中。    
    更重要的是,她时刻有一颗爱他人的心在跳动,爱体现了我们的生命价值,在爱中她实现了工作上的生命意义。她热心地额外帮助顾客,告诉顾客他们要买的东西在哪个位置,哪一个品牌更适合顾客;顾客对买的食品不知道怎么做,她就向他们提供食谱和做法;她为孩子们准备了糖果;她还和每个顾客友善地打招呼。虽然她的工作本身很平凡、很乏味,但如果把这个工作当作自己人生信仰的实践来对待,那么这个工作就具有了非凡的生命价值,在工作中活出了人生意义、活出了爱、活出了永恒。    
    爱能带来永恒。我们的爱不单单表现在家庭中,也要表现在工作上。当我们坚信工作是我们人生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我们就应该积极工作并享受其中的意义。我们不应该有遗憾,更不应该感到乏味,因为我们通过工作体验到了意义、体验到了永恒,我们盼着早上起来,就是为了能再去上这个班。    
    邮递员的工作也是相当艰苦和平凡的,如同收银员一样。在邮递员的工作中同样需要永恒的爱,否则工作就会非常的枯燥。国家邮政总局曾就《敬业》一书在全局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其中优秀的文章在邮政刊物上陆续登了出来,其中有一篇《冬的温暖》写得非常令人感动。    
    作者是北京市怀柔区邮政局的邹诗虎先生,他在文章中写道:“‘爱是一种无私地关怀他人的积极行动,这种爱不只是关怀爱我们的人,也关怀不爱我们的人,爱意味着关心他人,意味着把他人当作人来尊重,而不是当作物来看待,意味着尊重他人人格上的神性。’这是《敬业》书中的一段话。这段话蓦然触动了我的心弦。    
    我是一名山区投递员,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严寒,每天都要去各个村送报刊、信件。开始,我每天只是按要求把信件、报刊送到各村委会就快速地骑车回到所里,准备下班。日子这样一天天机械地过着,自觉单调、乏味。直到那年冬天里发生的一件事,才让我真正领悟了投递工作的意义。    
    那是一个漫天飞雪的冬日,无情的风雪似乎有意在和我作对,我艰难地骑行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车子一滑,我摔倒在地,所有的报刊、信件也都甩了出去。我从地上爬起来,拍去身上的泥雪,用冻僵的双手把东西一件件地捡起,推着自行车缓慢前行。当我终于来到村中接收点时,接收报纸的大娘特别吃惊,原以为这样的天气我不会来了。大娘拍着我结了冰的湿衣服心疼地说:‘快进屋暖暖身子。’我随着大娘进了屋,大娘又从外屋端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说:‘喝口姜汤去去寒气,别感冒了。’我用冻僵的手捧起那暖入心肺的姜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感受到这份寒冬里的温暖。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行走在严冬的山路上,总会想起大娘给予我的关怀,使我不再寒冷、不再沮丧。我真心感谢大娘,是她的关心改变了我的工作态度,在年复一年的投递工作中我拥有了一种高于薪水的富足,这便是我与用户之间相互的爱。” 我每次读这段文字总是热泪盈眶,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生命见证啊。北京市怀柔区是一个有很多山和村庄的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和如此平凡甚至乏味的工作中,邹诗虎先生能够体验到工作中的爱,能够将工作与永恒的爱联系起来,更何况我们这些拥有比邮递员、收银员工作“高贵”、“丰富”数十倍的职业的人呢!    
    一切正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在印度加尔各答献身于临终关怀的特蕾莎修女说的:“许多人误解了我们职业中的工作,我们的职业就是爱。”因此,当我们在工作最乏味的时候,应该多想想那些邮递员、收银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了永恒的意义,我们更应该在自己的工作中实现爱,让工作成为确证人生意义的重要部分。


《新职业观》 第二部分职业是美的达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