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四书五经合集 >

第32章

四书五经合集-第32章

小说: 四书五经合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一点一样了。 为什么厌恶执着一点呢?因为它会损害真正的道,只是坚持一点 而废弃了其余很多方面。”
  【读解】
  这是孟子对杨朱和墨翟学派非常著名的一段评论,至今仍然 是对杨墨的权威性论断。我们这里不是搞学术研究,所以对他关 于杨墨的评论不予深说,而是侧重于他对子莫的看法。
  子莫执中。
  照理说符合儒学的中庸之道,应该受到大加赞扬。事实上,孟 子也的确说了“执中为近之”,应该是很不错的。但“执中无权, 独执一也。”这就出了问题。这里的“权”是指“权变”,通权达 变。也就是说,如果只知道死板地坚持“执中”,没有变通,那就 不是执中,而是“执一”了。而我们知道,中庸之道本来是“执 两用中”(《中庸》)的,既然只是“执一”,当然也就不是中庸之 道了。因此,并不符合儒学的主张。
  为什么“执一”就有问题呢?因为它“举一而废百”,坚持一 点反而废弃了其余很多方面,具有片面性,其结果是“贼道”。 “贼”在这里作动词,指对真正的中庸之道有所损害。
  回过头来说到杨子的为我,墨子的兼爱,在孟子看来,都是 “执一”之道,因此,“为其贼道也”,是孟子所反对的。
  可见,这一章从对杨、墨的评论出发,表达了孟子主张“执 中”而变通的思想主张。对我们来说,既有学术史的价值,又有 思想方法上的启示。
  

  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
  【原文】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 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 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味的,干渴的人觉得 任何饮料都是可口的。他们不能够吃喝出饮料和食物的正常滋味, 是由于饥饿和干渴的妨害。难道只有嘴巴和肚子有饥饿和干渴的 妨害吗?心灵也同样有妨害。一个人能够不让饥饿和干渴那样的 妨害去妨害心灵,那就不会以自己不及别人为忧虑了。”
  【读解】
  饥渴对嘴巴和肚子的妨害使人饥不择食,渴不择饮。类似这 样的妨害如果对心灵发生,就会使一个人对精神的需求,对思想、 学术和主张也出现饥不择食,渴不择饮现象,失去辨别力。统 便会管它什么主义,管他什么意识形态都一古脑儿接受下来,缺 乏消化能力,最终误入歧途。
  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使心灵不受到类似饥渴那样的妨害,就 不会失去选择力和辨别力,对于各种思想意识和观念就会有所认 识,有所鉴别,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加以吸收,消化,使之 成为充实自己的精神营养。能够做到这样,即使发现自己有不及 他人的地方,那也是很容易迎头赶上的,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要使自己的心灵不受到类似饥渴那样的妨害,别无良方,只 要使心灵经常吸收养份,就像我们平时不感到口渴也喝茶滋润,不 测饥饿也按时吃饭补充养价一样。这样,就不会导致心灵空虚, 以致饥不择食,渴不择饮,甚至囫囵吞枣,消化不良。
  回想前些年文化开禁,读书人如饥似渴,而西方各种思潮纷 至沓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学生们不辨古今,不管倾向而一 古脑儿吞食下去,今天是尼采、叔本华,明天是弗洛依德,后天 又是萨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是很 有点饥不择食,渴不择饮的味道吗?
  所以,心灵的修养也和身体的营养一样,是一个长期的,循 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担苗助长,也不能使之饥饿干渴而缺乏养 价。只有这样,才能使之良性发育,茁壮成长,成为一个身心都 健康的人。
  

  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
  【原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①若掘井,掘井九动②而不及泉,犹为弃井 也。”
  【注释】
  ①辟:同“譬”。②九轫:韧,同“用”,古代量词,一用六尺或八 尺,九例则相当于六七丈。
  【译文】
  孟子说:“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水,仍 然只是一口废井。”’
  【读解】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为井九仞,同样也可能功亏于最后一仞。而一旦功亏,不管是一仞还是半仞,都是半途而废,留下的,是废井一口。
  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而 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进退成败都在自己。 孔子最赞赏的,则是弟子颜渊的精神:“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 其止也。”(同上)见其进而未见其止,当然也就不会“为山九仞, 功亏一贯”,不会因为“掘井九何而不及泉”便停止了。
  所以,孔子也罢,孟子也罢,都是反对半途而废,激赏积极 进取精神。这也算是儒家先贤所着力推崇的一种风范吧,时至今 日,也仍然对我们有激励价值。
  

  君子不素餐
  【原文】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①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 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注释】
  ①不素餐兮:引自《诗经·魏风·伐檀》。素餐,白吃饭。
  【译文】
  公孙丑说:“《诗经》说:‘不白吃饭啊!’可君子不种庄稼也 吃饭,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居住在一个国家,国君用他,就会安定富足, 尊贵荣耀;学生们跟随他,就会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忠诚而守 信用。‘不白吃饭啊!’还有谁比他的贡献更大呢?”
  【读解】
  还是孔子所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和孟 子自己所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 论于人”(《膝文公上》)的意思。强调社会分工,强调脑力劳 批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对我们今天来说,公孙丑所提的这类问题是不会有多少人提 了。但倒回去二十年,我们还时常可以听到送公粮进城的公社社 员骂街的声音:“俺农民伯伯不种出来,你们城里人吃狗屎!”理 直气壮,字正腔圆。倒回去二十年如此,倒回去二千年呢?想一 想吧,我们也许就可以理解孔子、孟子为什么要反复讲这个在今天看来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了罢。
  

  士尚志
  【原文】
  王子垫①问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释】
  ①王子垫:齐王的儿子,名垫。
  【译文】
  王子垫问道:“士做什么事?”
  孟子说:“使志行高尚。”
  王子垫问:“使志行高尚指的是什么?”
  孟子说:“仁和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 己的东西却去占有,是不义。居住的地方在哪里?仁便是;道路 在哪里?义便是。居于仁而行于义,大人的事便齐备了。”
  【读解】
  所谓大人的事齐备了实际上是指大人的修养就够了。这里的 “大人”指一般意义上的君子,也就是士人。
  “士尚志”,士人的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志行高尚。而高尚的 标准就是“居仁由义”。这一段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还是孔、 孟所一贯呼吁的“仁义”二字,还是强调士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 的修身精神。
  不过,“士尚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对士人的要求,给人的感 觉,好像士人的“专业”就是“尚志”而施行仁义,失去了这一 点,士人也就不成其为士人了一样。由此影响到后世的读书人一 直把“尚志”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把“仁”、“义”作为最基本 的道德品质。而“尚志”一词,也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成 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词语,甚至为很多人的名字所采用。。
  

  道德两难怎么办?
  【原文】
  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展②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 身沂然③,乐而忘天下。”
  【注释】
  ①桃应:孟子的学生。②敝屣(XT):破鞋子。(3)訢(xin):同 “欣”。
  【译文】
  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 人,那怎么办?”
  孟子说:“把他逮起来就是了。”
  桃应问:“难道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够阻止呢?皋陶是按所受职责办事。”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得像抛弃破鞋子一样。他偷偷 地背负父亲逃走,沿着海滨住下来,终身逍遥,快乐得把曾经做 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读解】
  这是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就像我们今天有人问:“母亲和妻 子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或者问:“妻子难产,母亲和 孩子只能保住一个,你保哪一个?”
  一方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父犯法也应与庶民同 罪。所以孟子回答说:“执之而已矣。”
  但另一方面。眼看父亲出事而坐视不救,又不符合孝道。对 一般人来说,这个道德难题叫做“忠孝不能两全”,对舜来说,这 个道德难题叫做“公(或法)孝不能两全”。怎么办呢?
  孟子的解决动作可就大了,“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连天子 之位都不要做了,弃官救父,隐居海滨。这不就为了父亲而改变 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了吗?
  但在孟子看来,的确只有这样做才能做到公孝两全:一方面, 作为天子,在天子之位上,只能发令让司法官去逮捕作为罪犯的 瞽瞍;另一方面,抛弃天子之位,便作为儿子,锭而走险,冒死 救出父亲,隐居海滨,奉养父亲,不以失去天子之位而遗憾。
  这个两难问题,在我们今天来回答可就不一样。因为,我们 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把个体行为的“孝”归结为私人问题了(虽 然在总体上说“孝”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公孝不能两 全”就成了“公私不能两全”,既然如此,那也就不难解决了。虽 然在情感上仍然难,但至少在理论上是不难的了。
  何况,我们今天的人,有几个会为了父亲而“弃天下”呢?莫 说“弃天下”,就是弃一局长处长的官位也会舍不得的啊,多半只 有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弃父亲的。更何况,即便不为前程,仅为父 亲低微,父亲穷酸而弃之的,也有人在呢。在这种清况下,也就 没有什么“两难”了罢。
  回到孟子的原文,应该一提的是,所谓“瞽瞍杀人”云云,当 然只是一种假设,就像我们今天的法律知识竟赛假设一些案例一 样,并非在舜做天子的时候他父亲真的杀了人,他也并没有因此 而偷偷背负父亲而逃,像一个被通缉的犯人一样隐居海滨。如果 真有这样的事,那我们倒应该特别欣赏舜的气度了,什么气度?进 为天子,退为逃犯,隐居海滨而“终身訢然,乐而忘天下。”这种 能进能退,“视弃天下犹弃敝屣”的气度,尤其是,终身“訢然”, “乐”而忘天下的乐观通达,真是非等闲之辈所能的特殊禀赋。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舜作为圣贤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当然,孟子“言必称尧舜”,而孟子所称的尧舜难免没有理想 化的色彩,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地位对人的重要影响
  【原文】
  孟子自范①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 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 赔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②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 门(3)。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 似也。”
  【注释】
  ①范:地名,故城在今山东范县东南二十里,是魏国与齐国之间的要道。 ②广居:孟子的“广居”指仁。如《滕文公下》所说:“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③垤(die)泽之门:宋国城门。
  【译文】
  孟子从范邑到齐都,远远地望见了齐王的儿子,非常感叹地 说:“地位改变气度,奉养改变体质,地位是多么重要啊!他不也 是人的儿子吗?”
  孟子说:“王子的住多、车马、衣服多半与他人相同,而王子 像那个样子,是他的地位使他那样的。何况那处在天下最广大地 位上的人呢?鲁国的国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城门下呼喊。守门 的人说:‘这人不是我们的国君,他的声音怎么这样像我们的国君 呢?’这没有别的原因,他们的地位相似罢了。”
  【读解】
  存在决定意识,地位影响气度。
  不仅气度,就是一般气质、思想观念等,也都深受地位的影 响。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莫说本来是王子的人气度与一般人不一样,就是原本为平民 老百姓,甚至出身苦寒低贱如替人看牛放羊的朱元璋,一旦地位 改变,做了天子,那气度与精神风貌也会变若天上地下,这就叫 做“居移气”。
  当然,有所影响,有所改变并不意味着主体自身完全不起作 用,像“环境决定论”者所认为的那样,人完全是周围环境的奴 隶。事实上,我们也看到,有不少后来做了皇帝,贵为天子的人, 怎么也改不了早年做平民,做农民时的习性和脾气,甚至一些特 殊的喜好,这就是主体自身的能动性在起作用。用一句通行的话 来说,也可以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所以,一方面,环境地位对人的气质、气度的确具有很重要 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主体自身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就以孟子在这里的意图来说,他之所以喟然而叹“大哉居乎!” 强调“其居使之然也’,其实是为了推出“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 一句话来,要求大家“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滕文 公下》)处在“仁”的地位上。而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之正位”,选择“仁’的地位,离开主体自身的作用能行吗?这正 如孔子所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一方面,要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但另一方面,“择不处 仁,焉得知?”还是离不开主体的选择作用。
  我们在这里再一次看到孟子的确是“祖述仲尼之意”,本意与 孔子“里仁为美”一章的表达方式虽然完全不同,但其思想却是 一脉相承而贯通的。“孔家店”的大小老板前后相隔百年,其配合 却是非常默契,后世之所以用“孔孟之道”合称二人学说,正是 体现了这种相互合拍。当然,所谓配合默契,所谓相互合拍,其 主动的方面都只可能是生于其后的孟子了。在孔子自己,可不知 道在他的身后还会有这样一个深得他的意旨甚至超过颜回的“私 淑弟子”,而如果他真的有什么“圣灵”可知,那还不知道有多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