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040108暴雨-倪允琪 >

第2章

040108暴雨-倪允琪-第2章

小说: 040108暴雨-倪允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度和我们地球的速度基本上一致,所以它一直在我们这个头顶上不动。而极轨卫星是绕着极地转的,所以气象卫星有这么两种。那么我们国家现在这两种卫星我们国家都有,我们现在有一个叫“风云1号”,有一个叫“风云2号”。那么“风云1号”就是极轨卫星,“风云2号”就是同步卫星。那么我们现在呢,基本上在我们头顶上一直保留了保持着这样两种卫星在那里运转。这就是我讲的,这就是“风云1号”。这就是中国的“风云2号”,所以大体上是这样的。 

  这一个是用两部、三部多普勒雷达同时观测一个系统计算到的一个流场。这是用雷达观测到的,从雷达观测到的来讲,这是强的回波。这个回波就说明这个是个雨带,这个就是我们用多普勒雷达观测到的风场。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用雷达可以观测到这么细微的结构。这个细微的结构我们用常规的看不到,原因是什么?我刚才给大家看的那个常规的天气,探空站也好、雷达站也好、它本身的间距多少呢?有两百到三百公里。而我们一个暴雨多大呢?通常的范围在一百公里左右,我们大家可以想像,我们就像去捉鱼一样,如果我们鱼网网眼很大,而这个鱼很小,大家想想看,我用大网眼的渔网能不能抓到小鱼?就绝对抓不到的。小鱼一定会在网眼里边漏掉了,我们的观测也是这样的。暴雨只有一百公里,而我这个气象站的间距是两百到三百公里,我怎么能看到它呢?我一个气象站在这里,一个气象站这里,这个暴雨系统就比它小,就在这里漏过去了。如果用两部雷达同时观测,我就可以抓到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要用这样两部、三部雷达去同时观测呢?就是因为我们常规的观测是看不到的,只有这样子看才能看到。 

  那么暴雨今后会怎么发展?暴雨今后大体上到2025年的时候,我们的数值模式它的水平的分辨就一公里,一公里什么概念呢?我们北京这个区域,我们每一个点,一个点到一个点距离只有一公里。我刚才讲了,我们现在一个测站到一个测站的距离多少呢?是二百到三百公里。我们到了2025年,我们一个点和一个点的观测的距离只有一公里,也就是说,这个街道到那个街道它之间有什么差别?我都可以在计算机里面算出来。在20年以后,我们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地球的静止卫星已经高分辨到什么程度?可以提供五百米时间的分辨只有三十秒钟这样的图像。我们那时候的雷达可以做到双极化的雷达,我不但可以看到风、而且看到云里边是冰还是水、在什么高度都可以看出来。那个时候我们有地球的低轨卫星,通过这个低轨卫星可以给出全球的风场。海上面怎么得到风场?海上你没法去观测,现在我们通过低轨卫星,可以把全球的风场全部给出来。我们可以用空间卫星去观测雷暴,雷暴在什么地方发生?精度可以达到一百米。我们到那个时候,可以通过其他的设备,可以看到整个的大气里边精细的三维风场的结构。我们今后可以做三十天的预报。所以再过二十年,整个的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科学技术的水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电子学科的发展以及我们气象科学本身的发展,将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预报水平,三天里边的预报大概正确率绝对不会低于90%。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想我们的气象科学和现在比,就像我们现在和二三十年以前比一样,有一个面貌全新的一个概念。我想我的讲座就讲完了,谢谢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