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寂寞越美丽-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不一样。男人不管是不是有婚姻,到了一定年纪之后,都总是挺着一个大肚腩。他们比女人更多机会拥有世俗所认可的东西:金钱、名利和地位,这一切如果要靠时光的流逝来换得,男人当然不怕青春的不再。骨感的女人,从美学效果来看,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但是男人不喜欢,他们喜欢的是珠圆玉润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才健康,才看起来更有母性。
从精神气质上来说,女人之所以能够坚持单身,除了自己的能力和经济条件都可以不依赖男人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们不是那么容易轻信男人或者是让男人产生怜香惜玉的感觉的人。她们在精神上越追求与男人的平起平坐,越要求被欣赏被尊重,结果她们会越失望。一个嫁做人妇的女人,生活得好不好,与她本身的条件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有可能和她本身的条件成反比例——过得好不好,纯粹是运气活,就像去买彩票,谁都期望能够中奖,但是中奖与否的主动权并不在自己手上。如同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幸运。但是单身的女人不同,她们知道自己过得好不好,与男人的关系不大,想明白这一点,她们做任何事的出发点,不会是企求男人的愉悦,她们只会把愉悦自己放在首位。又因为她们有更多的时间打点自己的生活,会更加在意自己——不允许自己胖起来,如同不允许自己就这样残下去。这样的要求迫使她们不停地消耗身体里多余的热量,维持体重在一个水平线上,波动不大。
因而对于女人,想保持体型的秘诀,不在于吃什么和做多少运动,而在于永远有一种单身的心态,永远有一种尘埃没有落定的不确定感。所谓流水不腐,这是一种最有效的精神瘦身法。
第一部分:男人看食 女人看衣第5节:船的宿命
一个男人,倘若他对吃的尤其挑剔的话,说明两件事,一是他有个擅长烹饪的母亲,二是他是个非常挑剔难相处的人。
和一个男人相处,想知道他的为人,不是看他给不给你拉椅子,进电梯的时候是不是让你走在前面,而是,看他对饭食的态度,以及买单的态度。假如他对菜式根本没有心得,也不挑剔,那么,他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很好相处;假如他总是能够挑出菜的毛病,并要求服务员拿回去重新做的话,你一定要小心,这个男人对你也会如此挑剔,而且,无论你做得如何,他都很难满意。
知道一个每次买单都要仔细审核帐单的男人,并且经常以店家多收了他三五元要求重算。这样的男人,无庸置疑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做他的女人,不会得到经济上太多的好处。相反,你要时刻准备着自带口粮,并且贴家用。他是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假如他预先设置的“是”不算过分的话,勉强还可以维持表面的和平共处,假如他的“是”却是你的“非”,那么,朝夕相处的开端就是噩梦的开始。
而看一个男人的口味通常可以看出他对情感的态度,如果他是一个爱吃螃蟹的男人,你要小心,这很可能是一个婚后爱折腾的主儿,因为他有不怕麻烦的秉性。爱吃辣的男人通常对感情毫无保留的释放,但是维持的时间有待考证。口味从来不变的男人,对女人的选择通常只有一种,这样的男人变心的机会不多,但是他也是一个不会玩花样的闷人。对菜的口味总是不停变换的人,对女人的口味通常也比较花心。
女人和男人不一样,她通常对吃什么没有意见,但是会挑剔和她吃饭的人以及吃饭的地方。和她吃饭的人以及吃饭的地方如果都对她的胃口,就很容易打动她的芳心,接下来的故事会演绎得比较顺利。
而真正看一个女人对感情的态度,应该看她对衣服的态度。一个女人还是女孩,青春年少的时候,她通常喜欢买一些华而不实的有一堆罗里罗嗦的装饰的衣服裙子,如同女孩对感情向往的不切实际——比如梦想白马王子之类,总有一天,生活会把灰姑娘打回原形。成熟一点的女性,喜欢穿简洁的套装。干脆利落,不仅是为了工作,还因为做人已经容不得拖泥带水。等到年纪一大把,阅历经历都经像厚厚的一本书的时候,已经是天凉好个秋的境界,假如这个女人蒙上天的厚爱,或者自己比较有灵性能够顿悟生活馈赠给她的一些智慧,又有幸保留了天性里的水分,她可以拥有很多衣服,不同场合穿的不同的衣服——实用的不实用的。她已经拥有一双慧眼,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包括感情和男人。并且,她有条件选择她所想要的。
其实大部分女人,都要靠自己来打拼江山,靠自己的大脑和双手,与男人并无不同。懂得善待自己的女人,心里永远有一个17岁的小姑娘,会保留一份纯,在生活里磨练成一份韧性,假如经济条件允许,衣橱里总有一两件不实用的衣服,挂着,穿用的机会实在是很少的,像大多数女人,都在不被人注意和重视中湮没在日常琐碎平庸的生活里。看一个女人的衣橱,不仅可以看出她的审美倾向,还可以看得出她对生活的态度。只买实用的衣服,就如同她们对男人和生活的态度渐渐变得实用——他可供得起我的所有开销?穿着这样的衣服,方便挤车或者干家务。那些华而不实的衣服要来干吗呢?只供凭吊逝去的似水年华。
等到一柜子的衣服蒙尘,再也挑不出可意的衣服,也懒得再去挑新装的时候,这个女人,就在这样的心境里,芳华老去。她们爱过的人,经历过的事,也是一些埋在箱底的旧衣服,不敢不愿抖落。偶尔想起,也只是唏嘘一片吧。
刚刚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单位已经明确告诉他,今年的工作合同不再续签。本来他还以为,只有他把公司炒掉的份呢。
想起前一阵子,有一个朋友离婚,仿佛一夜醒来,她丈夫就告诉她:咱们散伙吧。
而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周围,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没有可以捧一辈子的饭碗,也没有可以再指望白头到老的感情吧?是哪本书上看到的几句话:“白头到老的意思是,认识了三天,相爱了三个月,吵了三年架,忍了三十年。”不想忍的呢?只好离婚了。这是一个不想忍的年头,也有条件可以不忍的年头。无论工作还是其他,大家都是跳来跳去,有什么啊,不就是换工作吗?不就是换个人陪着吗?
漂的感觉是这一代人的宿命,放纵的感觉也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因为不确定,因为谁都是过客,不是归人,没有归宿感,所以,这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年头。无论是道德评价的式微,还是行为准则的不再划一,自由的代价是,做什么都可以,但是你不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都市里飘荡着无厘头,喜欢着周星驰的人群说着同样的“一万年”,小资的人群躲在《挪威的森林》和王家卫里自斟自酌,张爱玲的句子大伙都耳熟能详,“哈根达斯”和“星巴克”是一种表达,而宝贝和美女们居然都是作家。生活方式变得如此多采又如此迷惘,因为选择太多,意味着哪一种选择都是错误和后悔。于是只能浮躁着,在不同的行业里,不同公司的大门里转来转去,或者转累了,腻味了,郁闷了,自己去SOHO。
其实我们都像一艘船,在不同的时段里,靠上不同的码头,却总归要启程。没有永远靠岸的船。有风浪来的时候,总要找一个抛锚地或者避风港,但是风和日丽的时候,除了船坏了或者搁浅,我们总得在茫茫的海上漂。大多数的船是有目的地的,然而,天涯有多远,大多数船并不知道。我们看到的,只是海水、风浪、不确定的行程,以及可能擦肩而过的同样漂泊的船。只要在旅程上,每一艘船都孤独。
漂着,感觉着,生出一点乐趣。回首前尘,如果还能不那么闷,已经是成功。至于途中的艰难险阻,不提也罢了——人在江湖漂嘛。
关键的问题是,已经由不得我们不漂。
第一部分:男人看食 女人看衣第6节:离婚女子俱乐部
给自己一个微醺的理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在咖啡厅里喝酒。 所有的咖啡厅都是这样:昏昏欲睡的音乐和暧昧的灯光,在夜里会有这样的错觉——把灵魂放在酒杯里暂且醉倒,给自己一个逃避的借口。 这里的酒总是这样:加一点点的冰兑半杯酒,很慢很慢地喝,两片柠檬和满杯的不足为外人道的心事,等到酒在脸上桃花一样地绽放的时候,微醺的境界是喝酒的人想要的,介乎醉与不醉之间,心事便在酒里发酵。 想忘的事情,总不可能忘掉,但是这么多人,会相信在真实的生活里找不到的温暖,需要到酒里去找,而且只有咖啡厅那样的地方,比酒吧安静,比家里嘈杂,关键是可以看到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这样陌生的孤独的人,单独地或者成群地寂寞着。于是酒许给我们一点温暖。在这个都市的夜空里,多少孤独的灵魂需要到酒里去寻找一点温暖? 天河北有一家咖啡厅,庭院里有一株咖啡树,据说是老板专门从巴西运来的。传说咖啡树下可以等到爱情故事,不知道相信这样传说的人到底还有多少,但是这家咖啡馆的生意一直不错,并不是因为这株咖啡树,而是因为这里的咖啡做得很地道。招牌上,一些著名的咖啡还有介绍,比如“爱尔兰咖啡”。煮咖啡的小姐说,她以后也要去开一家咖啡馆,就卖爱尔兰咖啡,多么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其实,这个“爱尔兰咖啡”既不是咖啡,也不是酒,却有咖啡,也有酒,有咖啡的醇厚,有酒的浓烈,有思念,或者说,是思念压抑了许久后发酵的味道。 在那一点点威士忌在胃里温暖地化开之后,很多人,喝下去的,还有希望吧,尽管那一点点希望,可能只是幻觉,可是,我们的人生,到底有多少希望,是变成了现实的呢? 偶尔躲在酒里微醺,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在清醒与麻木的衔接里,给自己一个喘息以及遗忘的理由。 在印刷精美的招牌上,有这样的名人名言:“我以我的金钱换我的时间, 以我的时间唤我的灵魂。”是咖啡还是酒里,有我们的灵魂?还是只有在酒里,我们才有灵魂? 大都市的女人,离婚回复单身的越来越多了。 日前和一个女友聊天,她说,她有套房子,已经接待过好几拨闹离婚的女人。每一个离婚的女人后面的故事,都精彩绝伦,有极高的娱乐性。而她自己,也是离过婚的女人,感叹女人真的要离一次婚,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才能懂事。 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难道,对女人来说,“结婚等于贬值,离婚等于升值”是真的? 一个女友离婚的时候说,真好,终于不用再老是检讨自己什么地方不好,什么地方做得不够,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了。她的离婚故事,简直是一个007在中国式离婚大战中的实用版本,在心力交瘁的两个多月里,流过的眼泪伤过的心,是前半生加起来的平方还要多。体重锐减,一天三顿从来不感到饥饿,只有不停地说话,才能保持一种身心的平衡,否则,她说,她一定会疯掉。在整个过程中,安慰她的,让她放松,给了她实质性帮助的,都是女人,连请的律师,都是女的。在终于起诉到法院,并且申请了诉讼保全,查封了丈夫名下的资产后,那一度气焰嚣张的男人低声下气地问她:“没有挽回的余地吗?”“你要怎样才肯撤诉?”他忘了他曾经何等厚颜无耻地说:“那都是我的婚前财产,你要离婚,我决不拦你!”意思是,你要走,可以,净身出户吧。 身为男人,这样的表现,让人目瞪口呆。 更有一位女友,丈夫在外面和一个三陪女好上了,总是夜不归宿。做妻子的到这份上还死心塌地地爱着他,维护着男人的面子,装做什么都不知道。饶是如此,那男人终于和她摊牌:“你放过我吧,我要崩溃了,我们离婚吧。”他这一说,女人也要崩溃了。而外面那位职业风尘女子,还对男人说:“你回家吧,过你的日子去吧!” 然后,就有男人说:良家妇女没味道。 诚然,风尘女子因为职业就是和男人纠缠,她们当然明白男人的需要,而且,既然是职业,当然敬业啦,否则要下岗的——谁敢拿工作开玩笑? 离过婚的女人等于死过一次。也未必吧,也许是凤凰涅磐。退一步讲,明知道是烂疤,如果不忍痛割掉,还等着它癌变,搭上性命?曾有人说:“抽烟的女人都相亲相爱。”似乎应该篡改一下,变成:“离婚的女人都相亲相爱。” 干脆,就成立个离婚女人俱乐部,再写一本《离婚指南》,从如何弄到男人的证据,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到如何既出气又不犯法还让人家无可奈何,一天一小节。这样的专栏或者书,一定会畅销吧?
第一部分:男人看食 女人看衣第7节:财富面前你我平等
最近一直在看本地一家报纸策划的关于“人才”标准的讨论,大意是,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年薪,年薪10万人民币以上才能称为“人才”。 这种概念,把许多人都屏弃到垃圾桶里去,和“人才”无缘。 可是细想想,年薪10万够干什么呢?一个月维持一个家庭的基本开销都要3000…4000元,剩下来的钱,够买楼还是够买车?年薪10万的概念,也不过是月收入8000元左右。 看看下面这些资料: 美国《财富》杂志是这样评价“金领”的: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经营策划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社会关系资源,年薪在15万美元到40万美元之间。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金领”高收入阶层的月薪大都在10000元以上;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市场价格在80万元左右;有一辆进口车或至少有一辆奥迪、桑塔纳等档次的国产轿车,饮食不超过家庭总支出的1/4。 就是说,在财富面前,人人平等。财富是法律之后的另一道门槛,你无法逾越,就说明你的能力有限。况且,这个年代已经不是“怀才不遇”的年代,你没有能力让自己的财富变得充盈,是你的无能。就是说,假如你的学富五车不能折合成货币含金量,那就不叫“才”,充其量是一些小情小调,或者是让生命锦上添花或者火上浇油的东西。 很势利吧? 但有什么是不势利的呢?我们不幸生在一个不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云臣是酒中仙”的时代,不是可以几首诗文可以换来名满天下的时代,我们只能为了生存和“阿堵物”折腰——银行催着供楼款呢,杜甫同志还有地方盖茅屋,去问问地产商,城中的地皮有多贵吧,我倒想盖间茅屋啊,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去哪里见?偌大的广州城,也就一座白云山,你敢在白云山下盖茅屋?想以实践检验什么叫“以身试法”?嘿嘿。 由此我知道,为什么总说咱们法制不够健全,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古时候人少嘛,在哪里盖间房,哪用谁批啊,官府还担心人气不够旺,没人开荒种地搞农业建设呢,引进移民都来不及——现在谁引进民工?只提“引进人才”了,而且最好是持外国护照喝过洋墨水的人才,年薪才10万?太少了啊,供楼的首期都不够呢。 当然当然,充其量咱也就是“人”,离“才”远着呢。两年拼做一年,都还没赶上10万的槛,所以,只好打算立志放弃当“人才”,努力把人做得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