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_水中鱼 >

第40章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_水中鱼-第40章

小说: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_水中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屁精们虽然吃了苦头,却又不好明说,因为这是他们自作自受,冯玉祥不过借此小小戏弄他们一下而已。冯玉祥巧治马屁精的这一策略就是古人们曾采用过的“请君入瓮”法,即你们提出的方案,请你们自己去体验一下。

  526。叶挺巧发密信

  皖南事变,叶挺身陷囹圄,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正设法到处寻找叶挺的下落。

  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意外的来信,信中写道:“我已被押解重庆,任光在我身边阵亡。”落款署“希夷”,就是叶挺。

  这封信是如何在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下寄出的呢?

  原来,叶挺被俘后,从上饶押到重庆的那天,叶挺下了囚车,顺着马路走时,忽然发现路旁有厕所,便灵机一动,要求上厕所,特务不得不应允。叶挺在厕所里急忙写了这封信,并附了一张字条和5元钱。字条上写道:“请拾信的朋友买个信封,按信上的地址发出去,将终生感谢不尽!这5元钱作为酬谢。”他又顺手捡了一块砖压在信上面,砖下露出了5元钞票的一角。

  这封信可能被一位有正义感的人拾到了,几经辗转终于送到了周恩来手里。

  善于寻找和把握一切可能的机会,又找到了一种恰当的方式付诸实施,叶挺机敏之处就在这里。

  527。艺术巨匠的“竞争”

  解放前,程砚秋先生曾拜梅兰芳先生为师。那时候,程砚秋尚未成名。为了让程砚秋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梅兰芳每晚演出都要留一张好票请程砚秋观看。

  1947年,梅兰芳与程砚秋同时在沪演出,梅兰芳在中国戏院,程砚秋在天蟾舞台。为了提高程的声誉,梅兰芳采取了如下办法:一是每天都主动询问清楚程砚秋当晚演什么节目,若发现对方安排的节目与自己的相同,就主动更改,绝不与程的重复,以免影响程的观众数目;二是在演出票价上也订得尽量不超过程砚秋,以此标明程的价值和地位。

  一段时间,每晚上海的这两个戏院内外都是人山人海、灯火通明,观众们既为两位艺术巨匠友好的“竞争”鼓掌,也为梅兰芳高尚的师德和戏德喝彩。

  师徒之争,往往总是徒弟受压,而梅兰芳却巧妙地借“打擂台”来提高和烘托程砚秋的名声,其师德和戏德值得推崇。

  528。一点小小见解

  在一个教育问题讨论会上,专家们就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争论不休,这时列席的一位家长站起来说;“虽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不过想提一点小小的见解。”接着就争论的问题发表了许多见解,结果引起一场心平气和的热烈讨论。

  其实,她谈的东西并无新意,却不可思议地让教育学者们重视起来,原因主要是那句开场白满足了与会者的“专家”心理。

  这位家长利用谦逊的心理战术,使自己的发言在专家们心里占有重要位置。

  生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许多人之所以处处碰壁,事事有人为难,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为自己找到一个较恰当的“位置”。

  529。敬人者人恒敬之

  现在,人们大都对商店售货员的服务态度感到不满,认为这些售货员不是冷淡,就是粗暴。

  可有一位老太太却说:“我不抱怨那些可怜的售货员,他们有时也碰到很糟的顾客。可是,我总能得到很好的服务,他们对我都很友好,不过我是有意使他们这样做的。”

  接着,她谈到了自己的方法:“我走到一位售货员面前,微笑着说:‘您能帮助我吗?’从来没人拒绝过我。”她脸上闪出顽皮的微笑。

  她接下去解释自己的第二步骤:“接着,我马上说我对要买的商品一窍不通,我很需要售货员的帮助。无论我买一只钮扣,还是一台冰箱我都这样说。每个售货员都很乐于帮助我,并且我挑多久都没关系。”

  这位老太太处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尊重人,使人觉得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是有分量的,你既然尊重我,我也就不能怠慢你。

  530。随机应变下台阶

  有一次,一个剧团在某地演出。剧中人物有监狱看守和犯人。监狱看守交给一个犯人一封信,让他照着念。在历次演出中,犯人念的这封信都是全文写在纸上的,这次扮看守的演员有意要和扮犯人的演员开玩笑,把一张一字没写的白纸递给扮犯人的演员。扮犯人的演员一看便傻了眼,因为他已经记不起信的原文了。怎么办?他瞧了一会儿,诡称光线太暗,说了声“请代读”,便又把信还给了扮看守的演员。扮看守的演员也背不出信的原文,急得直冒汗,因他不能再退给扮犯人的演员;但他不愧是个老演员,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终于摆脱了窘境。

  他忙说:“是呀,光线确实太暗了,我得拿眼镜去。”便托辞下了台。不一会儿,看守戴了眼镜上台,并大声流利地为犯人朗读了那封信。可这次已不是刚才那张空白的纸,而是原先写满字的那封信了。

  随机应变是摆脱困境的良方,关键是要善于创造和利用“下台阶”的机会。

  531。莫扎特的忠告

  有音乐神童之称的莫扎特成名很早,美名远扬。

  有一天,一位贵族特意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向莫扎特求教,而类似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尽量耐心地听着那位孩子的弹奏,好不容易弹完了,莫扎特照旧很有礼貌地勉励那位年幼的演奏者说:“你有天赋,好好干吧!你会有作为的。”

  那位贵族家长听了非常高兴,又接着问:“我这孩子很喜欢作曲,请大师再告诉他应该怎样开始?”
t。xt。小。说。天。堂



第53章 说话办事有心计(2)


  “首先要多多学习,再长大一些就会有时间考虑如何作曲的。”莫扎特克制着自己不耐烦的神情回答说。

  “他已经14岁了,可您本人13岁就开始作曲了!”那位贵族趾高气扬,显然对莫扎特刚才的回答不满意。

  莫扎特微笑着说:“先生,您说得很对。但有一点我与您的爱子不同;我可从来没有问过别人我应该怎样开始啊。”

  贵族一听,脸刷地红了,只好起身告辞。

  碰上这样无休止的纠缠是件令人不快的事,莫扎特一句很机敏的回话,就使对方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如再纠缠下去是不适宜的。

  532。白痴

  美国公理会自由派牧师享利·沃德·比彻(1813—1887)和他的姐姐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的作者)都是废除奴隶制运动积极的鼓动者和参与者。比彻经常在布道中揭露奴隶制的罪恶,因此经常遭到奴隶主的辱骂和攻击。

  一次,他发现自己的信箱里有一封信,拆开一看,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白痴。”布道时,比彻向信众谈到了这件事,他说:“我知道写完信后忘了签上自己名字的大有人在,可是一个人只签了自己的名字,却忘写信,我倒是在今天头一次看到。”

  有时对事物现象的解释比事情本身更重要,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使用这种解释权。

  533。请握住我的手

  1754年,当时已是上校的乔治·华盛顿率领部下驻防亚历山大市。这时正值弗吉尼亚州议会选举议员。有一位名叫威廉·佩恩的人是反对华盛顿竞选的一个候选人。

  有一次,华盛顿就选举问题与佩恩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中说出了一些极不入耳的脏话。佩恩火冒三丈,挥拳将华盛顿击倒在地。当闻讯赶来的华盛顿的士兵想为长官报一拳之仇时,他却阻止并说服大家平静地退回了营地。

  翌晨,华盛顿托人带给佩恩一张便条,请他尽快到当地一家酒店会面。佩恩神情紧张地来到酒店,料想必有一场恶斗。出乎他的意料,迎接他的不是手枪而是友好的酒杯。华盛顿站起身来,笑容可掬,伸出手欢迎他的到来,并真诚地说道:“佩恩先生,人谁能无过,知错而改方为俊杰。昨天,确实是我不对。你已采取行动挽回了面子,如果你觉得那已足够,那么就请握住我的手吧,让我们来做朋友。”

  这场风波就这样友好地平息了。从此,佩恩成了华盛顿的一个崇拜者。

  怨恨就像一团麻,要想解开,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善心。心胸狭窄、“英雄气短”的人,只会用极端的办法加剧矛盾。华盛顿在此所表现出来的为人境界是值得称道的。

  534。只有咱俩反对

  大文豪萧伯纳的新作《武装与人》首次公演,获得很大成功。广大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贺。

  可是,当萧伯纳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有一个人对他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们大吃一惊,大家想,萧伯纳这回一定会气得浑身发抖,并用高声的抗议来回答那个人的挑衅。谁知萧伯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就算我和你意见一致,可咱俩能禁止这场演出吗?”几句话引起全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个故意寻衅的家伙,在观众的掌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当众受人指责是难堪的事情,萧伯纳一反常人做法,没有对故意寻衅者反唇相讥,而是大度地赞赏了对方,使其失去锋芒,然后话锋一转,点明其孤立难堪的地位。最终使对方不战而败。

  535。弦外之音

  白宫午宴上,一位女士与柯立芝总统十分器重的某位大使展开了唇枪舌战。这个女士故意贬低对方,说他粗野、鲁莽、无知。这时,一只大黑猫懒洋洋地来到餐桌旁,靠着桌腿蹭起痒来。柯立芝转过身对右边的人说:“这只猫已是第三次来这里捣乱了。”这句话说得很响,在总统左边的那位“凶悍”的女士听见了,马上安静下来,整个午宴期间,再也没有听到她再大声嚷嚷。

  一向彬彬有礼的总统,会在温文尔雅的社交场合突然大声指责起猫来,其中的含意在场人都会心照不宣。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提到的所谓“弦外之音”。这样一来,柯立芝既巧妙地表明了对那位妇女无聊争执的反感,又不致影响宴会的气氛,可谓一举两得的妙招。

  536。总统满足孩子的请求

  1932年5月28日,三个孩子来到白宫门口,他们是一路上搭乘顺车特意从底特律赶来的,请求胡佛总统帮助他们的父亲重归家中。

  原来,这三个孩子的父亲长期失业,为了寻找工作,他偷了一辆汽车,结果被捕入狱。

  胡佛看到他们可怜的处境,对他们的请求非常同情。他说:“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孩子如此彬彬有礼,对他那么忠实和真诚,那么,这个人身上一定有可取之处。”他对这三个小小的来访者说:“我决定行使我的职权,你们放心回家吧。”他又给每个孩子一个小礼物并安慰道:“直接回家去吧,爸爸正在家里等着你们呢。”

  孩子们刚走,他就唤来一位助手,对他说:“马上释放那三位小孩的父亲。”这位助手要求把此事公诸报界,但胡佛只勉强同意登一则消息即可。他说:“这就足够了,我就说这么多,现在我们工作吧。”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我们不难从孩子身上发现其父母的印记。胡佛通过孩子对其父亲作出判断是有道理的。

  537。去掉官衔的称呼

  尽管罗斯福总统非常了解和喜欢英国人,但他却忍受不了英国官员不时流露出的傲慢。

  一天,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带给罗斯福一封英国财政大臣的信,信首称呼没有加任何官衔,而是很不礼貌地直呼其名:“亨利·摩根索先生。”由于只顾看信里的内容,摩根索忽视了称呼上的名堂,但罗斯福却一眼看出了英国人显露出的傲慢神情。

  当摩根索给他看他写好的回信时,罗斯福说:“这封回信的内容写得不错,但你犯了一个错误。”摩根索有些惊慌失措,忙问:“我犯了什么错误?”罗斯福说:“称呼上应该直呼其名,与你收到的那封信的称呼应当一致,不要加任何官衔。”

  罗斯福这一着儿果然很灵,英国财政大臣在他的第二封来信中,已经规规矩矩地加上了美国财政部长的官衔。

  尊重应该是互相的,如果你不懂得尊重别人,又怎么能要求别人来尊重你呢?罗斯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傲慢的英国大臣受了一次教训。

  538。里根夫妇的表演

  聪明的政治家不仅不会因一些尴尬情境而手足无措、神情沮丧,而且极注意抓取情境上的幽默材料,以聪明机智扭转局势,使之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举行的钢琴演奏会上讲话,第一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从台上跌落到台下的地毯上,不过她很快就灵活地爬起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观众一半是为她出了洋相、一半是为她麻利的举动而热烈鼓掌,但不管怎样,这个意外的插曲对于正在演讲的总统来说情境是非常尴尬的。或许不少别有用心的记者会因这情境的幽默滑稽而兴奋不已。可里根不愧是老牌政治家,他先察看了一番,知道夫人并没有受伤,便俏皮地说道:

  “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演讲得不到热烈掌声的时候,你才该做这样的表演。”

  谁都知道,里根讲的不是真话,可这随机应变的调侃、临场发挥的机智,化解了各种幸灾乐祸、担忧和尴尬的心理情绪,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539。绝妙的电影遗嘱

  有一位很有钱的西方老人,早在生前就请制片厂为他秘密拍摄了一部有声电影。直到临死前,他才把拷贝交给家人,说明这是关于财产处理的当面口授遗嘱。

  不久他死去了。于是,全家人立即集中在一起,放映这部关系重大的影片。只见老人在影片中给家中每个人以极其苛刻的批评。指责这个游手好闲,那个做事不公;这个搬弄是非,那个行为不端;这个势利吝啬,那个虐待老人……家人个个如坐针毡,但又不得不正襟危坐、耐心地往下看,等待着最后那关键几句关于财产处理的话。

  老人把家人都数落够了,最后才郑重宣布:我的全部财产都赠给了慈善机关。

  这样,一家人白白挨了一顿斥骂,又未得到分文,但因为个人的短处暴露,不敢对外宣传,只好忍气吞声了。

  要让人忍气吞声地接受批评指责确实很难。于是,这位可怜的老人只能借用宣读遗嘱的办法来做到这一点,可见其良苦的用心。

  540。略施幽默小计

  亚柏当选美国钢铁工会主席时,在宾州休斯顿镇对群众演讲。群众中大半反对他,对他不满而投票给另一候选人。

  亚柏针对这种情况,在演讲一开始先说了这样一句话:

  “谢谢各位,要不是你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当选。”

  于是,那些反对他的听众们笑了,并且不再反对他。

  居于领导地位的人能帮助别人从新的观点来接受他,尽管彼此意见不同。在这里亚柏只是略施幽默小计,便解决了在许多人看来是难以迅速解决的难题。

  541。“只有你能发现我的错误”

  日本学者多湖辉先生在上大学时,他的德文教师对学生相当严格。

  有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