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 >

第16章

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24日,从其他方面军和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调来的部队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集结:坦克第16军在大伊万诺夫卡地区,坦克第4军在扎瓦雷余地区,步兵第64师在小伊万诺夫卡地区,步兵第173、231、116、24和308师也在阿尔切达车站下了车。
  在这些部队全部到达之前,方面军司令员已在萨莫法洛夫卡地区(韦尔佳奇以东22公里处)组织了一个突击集团。突击集团里有:近卫步兵第35、27师,步兵第298师、坦克第28军及坦克第196旅。这些部队由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副司令员K·A·科瓦达科少将指挥,任务是在第62集团军的配合下向西南实施反击,消灭突向伏尔加河的敌坦克第14军。突击集团展开反击时须封闭科特卢班车站和大罗索什卡地段上的突破口,并进入顿河一带,恢复第62集团军右翼的态势。同时,交给第62集团军司令员的任务是,步兵第87师由小罗索什卡向北突击,配合科瓦连科少将的突击集团,消灭突入的敌军集团。
  坦克第2、23军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装甲和机械化兵主任A·Д·什捷夫涅夫中将的统一指挥下,应于8月24日晨从奥尔洛夫卡地区向耶尔佑夫卡方向实施突击,包围和消灭冲到斯大林格勒以北伏尔加河边的敌人。前线形势紧急,要求刻不容缓地行动起来,但是准备反攻的时间太少了。
  8月23日下午,K·A·科瓦连科将军的突击集团接到命今后,5个小时便转入进攻,敌人顽强抵抗着。近卫步兵第27师和步兵第298师未能通过敌人强大的阻止射击。B·A·格拉兹科夫少将指挥的近卫步兵第35师进展比较顺利。该师在坦克第169旅的支援下粉碎了抵抗的敌军,并于8月24日凌晨2时前冲进了经过激战仍在第62集团军步兵第87师防守的大罗索什卡地域。但是,近卫步兵第35师的后勤机关仍滞留在萨莫法洛夫卡地区,很快遇到了弹药供应不足的困难。敌人得到了其预备队的增援,迅速恢复了走廊里的交通。
  近卫步兵第27师和步兵第298师继续在韦尔佳奇方向作战,而近卫步兵第35师则在佩斯科瓦特卡方向作战。它们都力图封锁坦克第4集团军和第62集团军接合部的突破口,将突向伏尔加河的法西斯德军分割为两段。
  最高统帅斯大林一直注视着斯大林格勒的战局,于8月24日凌晨(4时50分)在给最高统帅部代表A·M·华西列夫斯基上将、方面军司令A·N·叶廖缅科上将和国防委员会代表T·M·马林科夫的指令中指出:
  “第一,我军务必彻底封住敌人突向斯大林格勒的口子,包围并歼灭突入之敌。你们有力量做到这一点,你们能够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第二,一定要守住斯大林格勒以西和以南的我前沿阵地,不要从那里调部队去围歼突入之敌。我军要继续反击和进攻敌人,将他们赶出斯大林格勒外围廓”。
  8月24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所属各部队整个一天都在阻击从西北方进攻斯大林格勒之敌的攻击。同时,方面军的部分兵力打算采取积极行动击退敌人。
  右翼的坦克第4集团军守住了占领的阵地,坦克第4集团军左翼的近卫步兵第27师和步兵第298师对韦尔佳奇实施了攻击,但没有成功。第62集团军进行了激烈的防御战,继续坚守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左翼领河左岸一带。近卫步兵第35师同坦克第99旅突进大罗索什卡地区后,在步兵第87师的配合下,攻占了小罗索什卡。8月24日夜间,步兵第101团的几个分队以迅猛的突击,将敌人赶出了费拉索夫卡村,随后占领了137·2高地。第2营营长,大尉捷利措夫和政治指导员奥尔洛夫斯基在争夺高地的战斗中牺牲。该团的第1营(营长是大尉利祖科夫,政治指导员是伊格纳季耶夫)勇敢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8月23日,这个营首次接敌就压制住了敌迫击炮连的火力,歼敌50名官兵。
  在那些日子里,举国上下到处都在传诵着步兵第87师第1379团一批战士的功绩。事情是8月24日发生在小罗索夫卡地区。敌坦克蜂拥着冲向步兵第1379团33名战土防守的高地。德军自动枪手跟在坦克的屁股后面,在装甲和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向前推进。战斗打响后,苏军几个分队陷入重围。被围困的分队在通信连政治指导员A·Г·叶夫季费耶夫、通信连少尉T·A·斯特列尔科夫、侦察排副政治指导员Л·M·科瓦廖夫和司务长Д·N·普卡佐夫的带领下,一直顽强地坚守防御阵地。这场战斗几乎进行了整整两天,中间只有几次很小的停息。尽管敌我双方兵力悬殊,33名苏联军人便是取得了胜利。坚守阵地的苏军指战员用反坦克枪打,用燃烧瓶和反坦克手榴弹炸,击毁了德军坦克27辆。战斗中还消灭了许多德国官兵。
  A·Д·什捷夫涅夫将军的突击集团8月24日一天向前推进了6公里,并在奥尔洛夫长地区进行了战斗。
  德军第6集团军的首席副官B·亚当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讲述了德军突向斯大林格勒北郊的事件。他写道:
  “8月23日,坦克第16师及步兵第3师和摩托化步兵第60师由顿河登陆场转入进攻。凌晨,他们突破了俄国人的防线,穿过小罗索什卡——137高地——康内会让站地区以北一排小岗冲向伏尔加河,并于当日晚在斯大林格勒北边雷诺克村附近抵近伏尔加河边。这一攻势的结果,形成了一条长60公里、宽8公里的走廊。事态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致步兵师无法跟上坦克第16师军部队,也无方阻止苏军切断我坦克第14军。苏军的猛烈反击,尤其是在暴露的翼侧上的猛烈反击的结果,使坦克第14军陷入了困境。该军的供应不得不靠飞机和坦克护送下的锱重车队来完成。在坦克的掩护下,满载伤员的汽车才在顿河方向冲过了俄国人的战斗队形。在登陆场将伤员作了移交,并在那里领到食品,然后,再用坦克护送返回坦克军。但是,坦克第14军仍未能从行进间夺取斯大林格勒北郊。许多天来,坦克第14军脱离第6集团军主力,组织环形防御阵地,进行了艰难的防御战。一个星期天后,登陆场调来了几个新说的步兵师,经过几次血战,才粉碎了敌人的抵抗,恢复了与坦克第14军的联系。步兵第8军掩护第6集团军在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北翼。这个地段在集团军的命令里被称为‘陆路桥’。
  步兵第8军的野战司令部紧跟在直接参加进攻的几个师的后面。军需官和自己的司令部也渡过顿河。军需官和司令部的帐篷就设在距新架起来的佩斯科瓦特卡大桥不远的地方。每到夜间大桥就成了苏空军的靶子。这给德军的供给司令部带来了致命的后果。8月底的一天深夜,步兵第8军的副官通过电话问我报告,一小时前正当军需官召集自己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在帐篷开会时,一枚航空炸弹落进了帐篷。军需官和几名参谋当场被炸死,其余的都轻重不同地受了伤。步兵第8军请求立即换防,不然,武器、弹药及其他军需保障就要受到威胁……
  但问题远不至此。俄国人不停的向步兵第8军发动攻击。步兵第8军在科特卢班以南遭到很大损失。步兵第51军也报告说,伤亡越来越大。该军的任务原本是掩护坦克第14军的右翼,从罗索什卡——古姆拉克方向进攻斯大林格勒。但是,该军行动迟缓。红军从罗索什卡河展开反击,迫使步兵第5l军几天来一直处于守势。步兵第71师的境况同样不妙;诚然,该师8月25日在卡拉奇附近渡过了顿河,但过河后即陷入进退维各的境地。坦克第4集团军的任务是占领斯林大格勒南郊,同样也没有达到目地。”
  亚当在《冯·维特尔斯盖伊姆将军的倒台》一章中写道:“苏军是寸土必争。坦克第14军军长、坦克兵将军冯·维特尔斯盖伊姆给我们的情报近于荒诞。在他们坦克第14军于重围中挣扎时,从那里只传出来些零零碎碎的消息。现在他却报告说,斯大林格勒的老百姓表现得特别勇敢,红军兵团依靠全城老百姓的支援,发起了反击。老百姓的勇敢精神不仅表现在构筑防御工事,将工厂和大型建筑物都变成了堡垒上,还表现在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参加打仗上。战场上躺着战死的工人,他们身上穿着工作服,僵硬的手里还紧捏着步枪或手枪。身着工作服的死者直挺挺地伏身在被击毁的坦克驾驶盘上。我们还从未见过这种场面。
  冯·维特尔斯盖伊姆将军建议第6集团军司令部撤离伏尔加河。他不相信,德军能攻下这个巨人般的城市。保卢斯拒绝了维特尔斯盖伊姆的建议,因为该建议与“B”集团军群和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格格不入。于是在两位将军之间便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保卢斯认为,一位对德军的彻底胜利抱怀疑态度的将军,不宜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担任指挥宫。他建议陆军总部免除冯·维持尔斯盖伊姆将军的职务,让坦克第16师师长胡贝中将接替维持尔斯盖伊姆担任坦克第14军军长。陆军总部采纳了这个建议。”
  苏军的顽强抵抗和斯大林格勒市民的勇敢精神,正如亚当所供述的那样,对敌军的士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此时在希特勒的将军们中间已有人看出,当全国人民都奋起支援红军的情况下,这场战争是没有前途的。
  战斗越来越激烈,打得难解难分。展开反击的苏军几次成攻地切断了敌人在城西北顿河至伏尔加河的狭窄走廊,这无双削弱了敌人主要夹击的势头。但是,苏军终归未能恢复这个地段的原态势。
  当第62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按合部抗击敌人的攻击时,第63和21集团军迅速发展了攻势。
  战斗仍然在激烈地进行。进攻部队多少有些推进,但未取得决定性的战果。8月27日前,法西斯德国统帅部把在我近卫第1集团军地带作战的第22坦克师投入了战斗。苏军的几个兵团打退了敌三个师的多次反击。第63和21集团军奉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从8月28日早晨起暂时停止进攻,并转入防御。这两个集团军在谢拉菲莫维奇西南的顿河右岸夺取了一个正面约50公里,纵深约25公里的登陆场。
  近卫第1集团军所属各部队在此之前也扩大了登陆场,并前出到亚尔基桥——霍赫拉切夫——锡罗京斯卡亚一带。集团军的几个师在此地也转入了防御。
  近卫第1集团军执行方面军司令员的命令,于8月30日夜,将自己的防御地段和在顿河右岸作战的三个师交给了第2l集团军。近卫第l集团军的野战指挥部于9月1日拂晓前在萨德基集结。集团军的编成内有近卫步兵4、37师,步兵第23、116师和坦克第7军。
  第63和21集团军及近卫第1集团军经过几次进攻,不仅夺取了顿河有岸的登陆场,而且还扩大了这些登陆场。他们还牵制了大批敌人。德军第6集团军急需要加强,希特勒的统帅部却无法从这儿抽走一兵一卒。
  苏军集中对德军第6集团军的北冀展开了反击,迫使敌人把兵力分散在宽大的正面上,从而削弱了敌人直接对斯大林格勒发动的猛烈攻势。德军统帅部被迫动用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德军绍6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对付苏军从斯大林格勒以北展开的反突击。约德尔在分析苏军采取积极行动的意义时写道:坦克第14军的突击一点用也没有,因为跟在后面的步兵师仅能对付俄国人在坦克军的翼侧(从韦尔佳奇到博罗德金,继而到雷诺克以南地域)实施的强大反击。在苏军的反击下,在科特卢班以南进攻的步兵第8军陷入了困境。”整放一个星期,坦克第14军各师在伏尔加河河岸上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跨过罗索什卡河向古姆拉克进攻的步兵第51军以部分兵力击退了来自罗素什卡河谷的反击,象蜗牛似的缓慢地向斯大林格勒推进。在卡尔涪夫卡以北推进的坦克第24军的部队(第71步兵师)处境同样不妙”。
  8月28日,德军第6集团军被挡在城西北的接近地。在那些日子旦,敌坦克第4军向斯大林格勒南郊发动了进攻。第64和57集团军坚决打退了敌人的冲击。敌人仅在个别地段上迈进了几步。8月2l日,经过猛烈的空袭和炮火准备之后,敌人迫使我近卫步兵第15师的右翼部队从伏尔加河岸国营农场撤退。
  “傍晚,敌人的坦克分队出现在与右侧友邻第64集团军步兵第38师的接合部。这样一来,文尼察步兵学校的学员团便陷入了重围。”整整三天,学员团依靠环形防御阵地,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守住了占领的阵地。“只是到了弹尽粮绝以后,团首长在与集团军司令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才定下了突围的决心。1942年8月23日夜间,学员团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困,在敌人的战斗队形里穿行12公里。途中,一边消灭所有相遇的法西斯匪徒、一边破坏敌人的通信线路。在突出重围之前,学员团编为三路纵队。自动步枪连展开成战斗队形,走在三路纵队的前面”。
  团队在没有受到太大损失、技术装备比较齐全的情况下冲出了重围。
  敌人想包围第64集团军的左翼,继续向京古塔车站、七十四公里会让站、阿勃加涅罗沃车站方向实施突击。与此同时,敌人还企图突破第57集团军在杜博威奥夫拉格、五十五公里会让站一带的防御阵地,攻占红军城、萨烈普塔车站、斯大林格勒国营发电站地区。苏军战士在缺水的草原上,冒着火焰般的太阳,打退了敌人—次又一次的冲击。尽管敌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还是没有突破斯大林格勒以南的红军城和基洛夫区。当时的步兵第422师师长N·K·莫罗夫写道,“霍特将军的集团军冲了七昼夜,难以想象的激烈战斗也打了七昼夜。在这个方向上的德国人和罗马尼亚人损失了成千上万名官兵,数百辆坦克和其他技术兵器。”
  第64和57集团军的军人们在这几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中表现得异常坚定。每门反坦克炮后面部有准备接替随时失去战斗力的人。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不让敌人的坦克和步兵涌进斯大林格勒南郊。
  斯大林格勒西南接近地的形势对守卫在这儿的苏军越来越严峻。
  经过8月2l日至27日七昼夜的拼杀,霍特的坦克第4集团军付出了很大代价才攻占了阿勃加涅罗沃车站、京古塔车站和五十五公里会让站,将我第64集团军的左翼逼到了174·0高地、泽特和卡沙雷(阿勃加涅罗沃车站西北十五公里处)一带。敌人还占领了阿勃加涅罗沃车站东南的通杜托沃镇。但是未能突破第64和57集团军的正面防线。
  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指挥部被迫重新部署兵力,以便继续发展进攻。Г·约德尔在他的《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承认德国法西斯军队在城南接近地遭到了严重挫折。他写道:“坦克第4集团军滞留在离伏尔加河仅20公里的地方:无论对坦克第4集团军,还是对整个斯大林格勒会战来说,决定性的时刻又来到了。
  8月20日,坦克第4集团军在通社托沃车站附近转入防御。这时它位于对整个斯大林格勒作战地域完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个重要地段的接近地上——红军城和别克托夫卡之间的滨河高地附近……
  这里,如果你向伏尔加河下游眺望,有岸边最后一座高地。高地俯瞰着整个伏尔加河湾连同萨尔平斯基岛。如果说,可以突破斯大林格勒的防御的话,那么,最好从这儿实施突击。
  红军城是斯大林格勒以南防御阵地上的一个关健部位,同时也是陆路连结伏尔加河西岸和阿斯特拉罕唯一的一条交通线的终点。无论德军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