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司考-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分数在计划中列出来。要给自己一个较高的分数标杆。我建议将期望分数设在380分以上,我当时给自己设置了400分的期望值。平时做题测试就以这个为底线,后期连续7天7套模拟试题高强度训练,每卷都在100分以上,那时我对考试充满了信心。
黄念:由于我是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刚开始复习也很茫然,不知道哪些书好,不知道重点要看什么,也不知道究竟要花多长时间复习才足够,一切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当看过一遍法条、做过一些习题之后,心里慢慢就有了些谱,知道了哪些法条是重要的,复习一个部门法究竟要多长时间,对以后的复习也有了大致的安排和计划。
初考可能茫然,初考允许茫然,但这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能自觉自悟。
黄念同学获得高分通过,凭的就是——自己体验出来的计划。
针对性、适合性是计划的灵魂。先自我分析,再作出计划,将计划建立在科学和理性之上,是计划得以实施和实现的前提。
三、有了“飞天蓝图”还不够
赵秀秀:计划是司考的地图。除了总体计划,还有分期计划。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应当再制定一个更详细的近期计划。前期,主要是熟悉全部法律规定,因为是首次接触某些部门法的内容,故进展速度会相对较慢。我用了4个月的时间完成。在这4个月中,各部门法所分得的时间并不是平均分配的,我是采用“X页/天”的方式,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当然也不是每天都能完成计划的,若差几页可往后顺延,不要无限制地顺延即可。一周结束后,回头检查一下这一周的进度,若觉得原来定的计划可行就按原计划继续,若是发现原计划定得过高或过低,可即时地做相应地调整,这样反复几次就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计划了。中、后期计划也可依此种方法制定。另外,计划并不非得写出个书面文字,然后把它贴在书桌上或墙壁上,我讨厌流于形式的东西。
计划不可少,调整更重要,形式可忽略,实质最重要。大体分阶段,每天X页,每周回头看。
第二部分 我们的准备方法第17节 复习计划(2)
四、阶段计划更重要
林涛:我建议复习计划分阶段来制定。第一个阶段应该是构筑体系打基础,第二阶段应该是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一个部门法,第三个阶段应该是融会贯通,真题演练。在每个阶段中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其中第一阶段宜粗不宜细;第二阶段宜长不宜短;第三阶段宜短不宜长。切记不要照搬别人的计划,一定要自己为自己量身定做,在执行过程还需要不断修正。
很多考生同时在两条甚至三条战线上作战,一面考司考,一面考注会,还有的同时在准备硕士入学考试,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多面作战的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另我在网上也常看到一些在职生想要辞职的帖子,尽管我当初是果断地辞职,但我还是不赞成辞职备考,那样做会给自己增大压力,不利于复习过程中心态的调整,如果工作忙碌,可以请病事假来解决复习时间不足的问题,除非你的工作不值得留恋,不要轻易辞职。
战场不要多,战线不可长——司考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熊俊:我将计划做成两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制定一个计划,如打算看哪些书,在多少天内看完;做哪些题,做几套等等。宏观计划也就是各轮的复习安排,具体操作要看你的复习时间有多少了。我是用2个月的时间复习的,大致把复习分为三轮:第一轮,我先把教材和法条熟读,然后做了最近3年的历年真题,考察复习效果这大约花了1个月的时间;第二轮,用半个月的时间,仔细研究法条,再把前几年的真题也做一下;最后一轮,是翻阅教材第一册,达到记住知识点的目的,这我大概看了3遍,其实看的次数越多,每遍花的时间也就越少,记得的效果也就更好了。另外我做了大约4套模拟题,这一轮的关键就是记忆和查漏补缺。而微观的小计划,我建议做得精细些,如每天的作息时间、每天的复习时间总量、每天的复习进度等。原计划只能超额完成,不能往后推拖,以免产生懒惰情绪。同时处理好眼前计划与长远计划之间的关系。总之,通过订计划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条理有序,而避免急躁。
我觉得计划一定要因人而异,关键是发现自己的学习周期,什么时间自己比较容易学进去,什么时候一看书就犯困,根据这些来安排作息,只要每天的时间量有保证就行。当然这种经验也许对一些在职的考生不太适合。
陈海燕:要有科学复习的意识,不要拼死力气,司考不仅是体力和毅力的考验,更应是头脑和智慧的体现。将备考时间分割开来,划分为若个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大台阶很难一步跨越,容易让人心生胆怯动摇信念。而小目标则容易达成,并成为检验每一阶段学习成绩和效果的标杆,承上而启下,渐出层次感和成就感。成就感很重要,这是支持自己激励自己的巨大精神力量。
韩景慧:两次备考我都制定了学习计划,听起来老土,但是在实际学习中还是挺有用处的。按照计划复习就不会出现到考试时没看完书的情况。但是计划不宜太细,大体上将时间分配一下就可以了,例如可以计划多少天看完第一遍教材,平均下来每天大概是多少页,用几天看法条,要做几套题,等等。因为生活中会有各种问题出现,尤其是工作的人,没准什么时候就会比较忙有几天看不成书,计划太细就会自己先乱了阵脚,而计划粗一点,前一段时间看得少后一段时间可以补足。
计划宜粗不宜细,宜简不宜繁,尤其是在职人员。
程世刚: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拥有的时间也不同,重要的是学习时间要充分的用在重要的地方。一般而言复习可以分作:阅读教材阶段和做题总结阶段。我阅读阶段大概花费了1个半月的时间,剩下的1个半月做题总结阶段。在阅读教材阶段,我在一天的时间内看两个部门法或更多部门法的内容,我忌讳1个月只看一门,那样只能验证记忆不断遗忘的规律。在做题总结阶段,我不断地翻看教材,目的是查缺补漏。
通过做题查漏补缺和翻阅教材查漏补缺,二者具异曲同工之效。前者是通行的做法,后者为新的方法。谈计划时讲方法,不要以为这是“跑题”,可谓随潮应景、“歪打正着”,与考生有用即可。
五、最大的差异在开头
潘丁亮:法律专业与非法律专业考生复习计划的最大差异,主要在复习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基础阶段。非法律专业者是从头开始,要想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习别人花了几年才学完的内容,除了花大量时间和能吃苦耐劳外没有别的什么捷径。
“法本”基础好,“非法本”基础弱,复习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打基础。
第二节用多长时间复习
备考用多长时间,是一个没有统一答案的命题。法本生、非法本生、在职生、在校生……,不同的人作不同的选择与安排,这恐怕才是务实的。
一、“科班”百日为常态
周晓征:整个复习周期的时间安排应该循序渐进。正常的复习时间应为2—6个月,对于法学本科的毕业生,2—3个月是足够的,也是最佳的复习周期。如果从开始复习的第一天起,就每天坚持在8个小时以上,恐怕到复习的中后期会出现过度劳累、浮躁、无法集中精力的现象,因此可以尝试着在复习的前一段减少复习时间,以便日后临近考试的30天里更加进入状态。
陈海燕:应用多长时间来做准备,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一般来讲,集中复习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第一轮时间最好有6个月。复习时间应把握适中,时间拖得太长容易产生惰性和疲劳感,效率低,效果不会好,短了又太仓促。
林涛:整个系统强化阶段我历时3个多月,每天看书加上网在10多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尽管十分辛苦,但感觉十分充实,快乐司考的理念一直充斥心中,“爱之深,求之切”,正因为我越来越喜爱司考,求知的动力不断助我前行。
程世刚:2003年我从9月10日研究生入学后才开始真正的复习,1个多月的时间实在是太仓促了。2004年我吸取教训从6月下旬起我就开始复习,认认真真的准备了3个月。
王永青:出于以后择业的考虑,我在准备司考的同时还准备了10月份的专利代理人考试。专利代理人考试每两年考一次,共4门,其难度比司考还要大一些。所以准备司考的时间开始较早,大约是5月份,共4个月左右。我认为,对以前没有学过法律的朋友而言,一次性通过可能需要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对学过法律的朋友而言3—4个月可能够了。准备时间长一些,当然效果会好一些。但由于司考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时间太长,压力会更大,因此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
汤道刚:我认为有较好的法律基础的考生准备1—2个月足够了;基础一般或者薄弱些的考生最好要有2个月以上的准备。我正式开始是从8月初,历时1个半月(扣除中间的放松期)。当时我的规划是:在时间的分布上为:8月初到9月初,为理论梳理时期。主要是教材、法条学习和基本知识练习;9月初到考前1星期,为重点突破时期。着重对诉讼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律史、宪法等)等分值非常集中的学科进行复习;考前1星期,为考前冲刺期。后来没有完全实现这个时间规划,只完成了70%。对我已经算不错了!
张晓宇:我认为四五个月的准备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当然这是对有一定法学基础的人来说,至于没有任何基础的考生怎么准备,我毫无经验,大家可以参照相关人员的看法。我也没有看太多的辅导书,没有参加辅导班,但我并不就此认为辅导书和辅导班是毫无用处的,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确定。
李伟斌:我的整个复习阶段的时间大约为3个月至3个半月。头1个半月到2个月,看完两套复习书。后1个月,做练习和对照有关内容看书。最后两个星期左右,再快速的看两遍书及做套题。本人认为复习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个月。大家不要以为复习得越久效果就越好,每个人都有一个极限的,如果时间拖得太长,到考试的时候可能已经不是你的最好状态了。
第二部分 我们的准备方法第18节 复习计划(3)
袁晴:我于6月底开始复习,这时候大纲已经出版,各种教材已经纷纷上市,期末考试基本结束,我也有了时间静下心来应对司考。结合他人的成功经验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我的司考复习计划大致安排如下:
时间安排复习内容7月5日—7月29日结合大纲,细读教材一遍,并做适当笔记7月30日—8月13日精读法律法规汇编,对重点法条予以识记8月14日—8月23日结合法规,熟读重点法条,并加以理解8月24日—8月31日做历年真题,并看其分析,思考解题思路9月1日—考试前综合复习,包括做模拟题,再读教材第一卷,法律法规汇编,重点法条,真题
周晓征:司考必须有一个周密细致的计划作为行动的指南。具体内容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安排,但计划的基本原理和大概思路是相同或者近似的。我作了两个计划:
计划一:整体复习进程安排(7月5日制定)
7月6日—29日完成司考第一轮复习,所有法条能够形成比较扎实的记忆。7月30、31日做第一套全真模拟题,并纠正错误。8月1日—14日完成司考第二轮复习,加深印象,做同步历年真题。8月15、16日做第二套全真模拟题,并纠正错误。8月17日—27日完成司考第三轮复习,把知识要点砸实,做同步历年真题。8月28、29日做第三套全真模拟题,并纠正错误。8月30日—9月11日查漏补缺,完成司考第四轮复习,完成历年真题。9月12日—17日最后冲刺,做全真模拟,看重点计划二:冲刺阶段每天复习计划(9月13日制定)
7点半—9点半做模拟试题9点半—10点看错题,查书,纠正10点—12点看行政许可法以及行政法的新增法规12点—1点半休息1点半—3点半做模拟试题3点半—4点分析试卷,纠正4点—5点看民法“占有”5点—7点打球、吃饭7点—10点半看司法文书,并做相关练习二、“笨鸟先飞”六月足
黄艳兵:司考有四五个月的时间复习就差不多了。我是自考生,从5月10日开始复习,共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
邢涛:我共用了4个月时间复习。第一个阶段为2个月,任务是将司法指导教材看完,并将白皮书做完,这一阶段的任务比较重,司法指导教材总共近2000页,要在2个月内,看完成这么多书,每天要看30—40页书,我计划平均一个小时看10页书,每天至少花7个小时以上时间学习,看完一章就跟着做一章的习题,这样可以对每章的重点和考点加深印象。做习题时间整体上与看书时间差不多。
第二阶段为1个半月,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看完法条汇编,注意是看完,而不是会背,应重在理解;将在第一阶段司法指导教材中的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再看一遍,将白皮书中出错的题目再看一遍;将近5年的真题做一遍,做完再看一遍出错的地方。
第三个阶段为考前半个月。这个阶段为补差、补缺阶段,根据第二阶段出现的问题,选择重点进行突击,初步设计这一阶段应是重点针对宪法学、法制史、法律职业道德这些主要是靠记忆类的几门课,这些课短时间突击成效比较大。
蔡军:有人说准备的时间越长越好,我认为非常不正确。时间越长复习的战线也越长。心理学研究表明,复习阶段的后期,复习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使人身心疲惫,不堪忍受长期单一看书的折磨,最后还是会跌倒在司考的战场上。也有人说:考前1个月突击“死记硬背”就行,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个适合大众的好方法。很少有人有这么好的记忆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把14门部门法的内容牢记。即使是背的滚瓜烂熟,现在的司法考试命题趋势越来越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方法,已不再适应司考形势。我以为,复习时间的安排因人而异:
我是法学研究生,接受过4年本科的法学教育,法学理论功底比较过硬,所以对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来说,用3个月的时间备考是比较理想的。
而对于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来说“隔行如隔山”,司法考试对于他们是个全新的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所以他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接触和熟悉法律,我觉得大约半年的时间比较合理。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从事法律职业的考生,他们白天需要上班,时间对他们来说更加宝贵。但他们从事的工作与法律相关,每天与法律打交道,他们比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多了很多实践经验。因此,这部分人的复习时间安排可以是3—6个月。
曾建辉:我从6月份开始复习,共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有法学基础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