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乐趣而读书_林丹环-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你在印度的朋友谈话;如果能够,你也会愿意直接来谈的,于是你便以写代谈,这也无非是声音的传送而已。但是书籍的编著却并非仅仅为了扩充声音,仅仅为了传送声音,而是为了使它经久。一个作家由于发现了某些事物真实而有用,或者美而有益,因而感到有话要说。据他所知,这话还不曾有人说过;据他所知,这话也还没人能说得出。
因此他不能不说,而且还要尽量说得清楚而又优美,说得清楚,是至少要做到的。
综其一生当中,他往往发现,某件事物或某些事物在他特别了然于胸;——这件事物,不伦是某种真知灼见或某种认识,恰是他的世间礼俗机缘所允许他把握的。他极其渴望能将它著之篇章,以垂久远;镂之金石,才更称意;“这才是我的精华所在;至于其余无论饮食起居,喜乐爱憎,我和他人都并无不同;人生朝露,俯仰即逝;但这一点我却风有独到:如果说我身上还什么值得他人记忆的话,那就应以此为最。”这个便是他的“著作”;而这个,在一般人力所达到的有限范围,而且也不论其中表现了他真正灵感的多寡,便无异是他的一座丰碑,一篇至文。这便是一部真正的“书”。
或许你认为这样写成的书是没有的吧?
那么,我就又要问你,你到底相信不相信世间还有“诚恳”
二字?还有“仁慈”二字?是否你认为,才隽之士的身上从来也看不到半点诚恳与宽厚的地方?但愿诸位当中不致有谁会悲观失望到抱有这种看法。其实,一位才隽之士的作品当中,凡是以诚恳态度和宽厚用心所著成的部分,这一部分便无愧是他的书或艺术作品。当然其中总不免夹杂有种种不佳的部分——例如败笔芜词、矫揉造作,等等。但是只要你读书得法,真正的精华总是不难发现的,而这些也都无愧是书。
对于一部书籍,我们往往脱口而下这类断悟,“这书多么妙啊——恰与我的想法相合!”然而正确的态度却应当是,“这事多么怪啊!我便从来不曾想到这个,不过我认为那话是对的;如果我现在还不能理解它的正确,但愿终有一天我能理解。”不管是否这样谦虚吧,但至少应当清楚,当你读一本书时,主要的是去领会那作者的意思,而不是去寻找你自己的意思。进行评论是可以的,那是你程度提高了以后的事,但首先应当弄懂原意。再有一点应当清楚,即是这位作者如果还多少有点价值的话,那么你未必能一下领会他的意义,至于全部领会更绝非你短期所能办到。这并非因为作者没有把他的意思表达出来,甚至相当有力地表达出来,只是作者不可能把他的话全部说完。另外,这点也许更加古怪,作者也不情愿这样,而只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出之,以审议的方式出之,其目的在于测验你有无诚意。这个原因我就不透,另外,我对一些睿智之士好把他们的思想潜藏胸底、秘不示人的冷酷做法,也不大善于分析。他们在向你传授知识时,不是把它视作一种援助,而是视作一种奖赏;必先弄清你配受奖,然后才允许你去获取,但是这种智慧的探求也正和一种珍贵的物质(黄金)的探求相同。在你我看来,地层的电力似乎没有什么理由不把其中所蕴藏的全部黄金都一齐搬运到山顶之上,但是大自然非要把金子隐藏在一些谁也不知道的穴罅隙缝之中;你很可能挖了很久而仍然一无所获,想要找到一点儿也得历尽千辛万苦。
在人类高级智慧的探求上,情况也是这样。当你打开一本好书之前,你必须对自己提出几个问题:“我自己是否能像那澳大利亚采掘工一样吃苦?我的锄头铁铲是否有用?我的思想准备是否充分?我的袖子是否已卷得高高,另外气力心情是否正常?”
如果把这比喻再打下去,即使有点令人厌烦,但这比喻确实非常有用。那么你所探求的金子便是那作者的思想或意思,他的文句便是你为了寻金所求必须捣碎和冶炼的矿石。你的丁字镐便是你自己的辛苦、聪明与知识;你的熔炉便是你那探索事物的心智。
离了这些工具和你那炉火,你休想去弄懂一位作家的意思;实际上你的一套刀具往往得利而再利,精而再精,你的一番冶炼也得辛苦耐心之至,才有可能挣得一粒黄金。
正因为这种缘故,所以我便要老实不客气地,甚至以权威口气对你讲(因我自信在这点是我是对的),你必须养成对文字深入钻研的习惯,要一点一滴、仔仔细细地弄清每个词的确切意义。一个人尽可以把整个英国博物馆中的图书全部读遍(如果假以天年的话),而仍旧是个“不通文理”和缺乏教育的人;但是一个人却可以仅把一部好书一字不漏地读上十页——也即真正精确透辟地阅读,——而从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失为一位受过教育的人。
作者简介
约翰·罗斯金(1819—1900),19世纪英国杰出的作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伦敦一个殷实的酒商家庭。从小受严格的家庭教育。每年夏天随父母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古代建筑和名画,培养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1836年进牛津大学基督学院。他的有关艺术问题的重要作品有《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灯》、《威尼斯之石》等。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芝麻与百合》。
心香一瓣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法追求的是一时的乐趣,只能供消遣却不能长久获益。对于好书,还需要抱着钻研的态度来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唯有字斟句酌、弄清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才能寻觅到书中所蕴藏的金子般的宝贵思想。
地有肥薄之分,耕田要讲究深耕、浅耕;书有优劣之分,读书亦需分精读和略读。好书需要慢慢咀嚼、细细消化,循序渐进。鲁迅先生曾寄语青年:
“读书犹如蜜蜂采蜜一样,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不历经千辛万苦,安能觅得书中真金?
作者简介
约翰·罗斯金(1819—1900),19世纪英国杰出的作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伦敦一个殷实的酒商家庭。从小受严格的家庭教育。每年夏天随父母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古代建筑和名画,培养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1836年进牛津大学基督学院。他的有关艺术问题的重要作品有《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灯》、《威尼斯之石》等。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芝麻与百合》。
心香一瓣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法追求的是一时的乐趣,只能供消遣却不能长久获益。对于好书,还需要抱着钻研的态度来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唯有字斟句酌、弄清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才能寻觅到书中所蕴藏的金子般的宝贵思想。
地有肥薄之分,耕田要讲究深耕、浅耕;书有优劣之分,读书亦需分精读和略读。好书需要慢慢咀嚼、细细消化,循序渐进。鲁迅先生曾寄语青年:
“读书犹如蜜蜂采蜜一样,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不历经千辛万苦,安能觅得书中真金?
**t*xt*小*说*天*堂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