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7-罗马有多远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利亚。”……他们曾经在亚洲南部海岸过了一段流浪的生活”。
以上的描述极大支持了我一直强调“三代”时期南部水上交通的可能。中国商朝文献里已经有迹象显示中国人拥有帆船。要知道那是中国最早被释读的文字,在那之前有无船舶还是一片空白。
“根据在玻利尼西亚出土的文物,人们普遍认为他们很早便具有伟大的航海技能,而且这些航海家在4000年前开始了海上冒险。……最早在5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的现代人证明,人类早就拥有过海洋的能力。”这部分描述在深层与“南岛文化”发生联系。
我甚至怀疑过中国东部包括河南地区的一些生活在沼泽地区的古人曾经部分回访了中东,而且他们正是使用了航海技术,沿海洋回到红海附近。很可能正是他们带去了一些最初的文字符号,这些符号最终倾泻于旧大陆中部的一个特殊地区:西奈半岛——那里由于海平面抬升渐渐成为亚洲海路通行的最西端。这些符号在大约5000…6000年前开始加速革新走向迦南文字;其后商人们带着这些进步后的文字重新来到了东亚,他们就是半坡符号、夏二里头符号以及东海沿岸的一些符号。中东的文字在4000年前成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还有迦南…腓尼基文字相继出现。中东与东亚的进一步文化交流和融合,终于在大约3300年前产生了甲骨文。这些都可能多多得益于中东到东亚之间的海路连接,只有这条“高速公路”才更快捷。
确实不能认为甲骨文一定全部来自中东,但必须承认甲骨文是由中东成熟的文字文明下催生的。东亚与中东之间的文字特征恰好集中体现在包括埃及文字与红海文字(南阿与腓尼基文字)的西奈半岛或巴勒斯坦(迦南)附近,巧妙地点出了在新石器时期西奈半岛的特殊重要地位以及它与东亚的可能海上联系。当然,在东亚与西奈之间还会有一些“驿站”,他们散落于红海南端与印度半岛沿海。
对于以上的这个东西方文字符号大交流的推理,必须建立在人类在很早就具有航海能力的前提之下。这个模式肯定会遭到传统学术的否定,因为他们不相信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具有那样高超的航海能力,连3000年甚至2000年前的这个可能也被否定。基因研究完全撇开了传统学术,他们的大胆结论使一切“严谨”的人们目瞪口呆。假如承认基因研究在人类学中的应用,起码中国的史前研究要彻底重新洗牌。
《罗马有多远》 第一部分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才露尖尖角
基因学家们把基因突变得来的顺序进行排列,列出一个人类一步步走出非洲的详细而具体的时间表和线路图。
假如M168为非洲祖根,L3为夏娃,时间为5万—6万年前,他们“俩”曾经生活在今天的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一带(59页)。今天所有人类都保留有M168的基因变异标记,是这个标记把所有的现代人追回到共同的非洲去。
来自巴黎的研究指出,最早出非洲的第一批移民浪潮先是掠过了亚洲南部海岸,但止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中东和欧洲也没有这批人的基因踪迹。在印度这部分线粒体超过了20%,而在澳洲则是100%。人类第一批出非洲的移民正是“海上居民”。他们一直保留了明显的海洋特性,并在后来的几万年里将海洋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我认为这批人可能牵涉到我们熟知的一个概念“南岛人”。
从男性谱系考察,非洲的M168生下了M130。M130多在亚洲和美洲发现,他们是向东方前进的一群人。里海以西没有M130的存在。M130在澳洲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在印度达5%,“越向东,它的频率越高”。在马来西亚是10%,新几内亚是15%,澳洲是60%,在亚洲北部频率高得出奇,特别是在蒙古和东西伯利亚。M130向我们展示了海上“出非洲”的旅程。作者把M130定义为“海上移民标记”。我认为这批人很可能在整个中国当时的沿海都有分布,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从台湾一直到渤海湾。
东南亚的安达曼岛上的居民可能因为生活在相对孤立的岛上,没有被同化,所以在人类学上被称为东南亚的“历史遗迹”。他们现在依旧保留了与非洲的布希曼人和俾格米人的共同特点:个矮、黑皮肤、头发浓密,有内眦赘皮。
“远东和西伯里亚的人具有共同的历史。”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亚洲东北部的移民渐渐抹去了早期东南亚人的特征,只有一些生活在丛林深处的小部落,还会保留着古老的特征(62页)。这或许就是发生在中国的南北同化历史。我认为这个现象很能说明中国东北地区神奇的“红山文化”的起源——从形成模式上,他们与南部的沿海发生了融合。并且,这一沿海文化总体上与中国西北地区而来的文化(仰韶)从根源上没有联系,他们之间在新石器晚期发生碰撞性联系。以往旧的传统学术认为西北进来的文化更古老,但现在看来很可能中国东部的文化更加古老于西北的仰韶文化,似乎考古发现渐渐正在倾向于这一新的结论,比如河姆渡、跨湖桥文化等正在提示着这方面的倾向。基因告诉我们:从中东出来的沿海移民可能最先从南部到达中国,而且他们首先只在沿海生活。我倾向于认为中国整个沿海发现的文化都有联系,皆可看做一种早期沿海移民的文化遗存。他们以玉石文化和黑陶为代表,突出了与相对后来的西北部的“红陶”文化的区别。由于他们的祖先一直善海,所以在他们的习俗或祖先崇拜中长期保持了对海洋生物的钟爱,比如海贝这一不同寻常的崇拜与使用习惯一直保持到春秋战国期间,甚至今天某些内陆少数民族也依然珍爱海生物以及中国人整体崇拜龙王等,都是古老生活的遗存信息。假如把中国沿海文化与西北内陆文化比较,我认为沿海文化更显示了东亚文化的“本土性”,假如说东亚有部分独立起源的可能,那么这个发源地不在别处,就在沿海,或者说就来自海洋。但这个本土文化却被掩埋在最底层,现在是到了将他们整体挖掘出来的时候了。
最早到达印度的现代人也是来自南方,而非北方,“也就是说,他们是沿海岸线生活的,这又一次证实了早期海上移民的理论”(64页)。
第一次移民的终点是澳大利亚,不过这个推论没有得到考古化石的证据,因为“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现在正静静地躺在漆黑的海底”。
假如说基因科学最终将改写人类学或人类的历史,那么第一个标志是人们将改变对远古人类航海能力的看法。
M89为中东基因标记。
“所有证据都显示,人类占领欧洲的时间在4万年前。”基因变异的符号M173为欧洲人的标记。在英格兰南部70%以上的男人有这个M173。
《罗马有多远》 第一部分气候、地理与农业影响
气候、地理与农业影响
伴随着非洲人外出的脚步,可能是一次人类急速膨胀的出生率,人口大幅度提升很可能还引起了其他的革命。地球上只有1000人与1000万人口时确实应该发生一些质的改变,而不会只是简单的人口累加。人口的频繁交流势必促进了语言等文明的发展。“在过去的5万年里,人口数量是以指数增长的”。在6万年前的非洲、在5万年前的亚洲以及3万年前的欧洲,人口都突然膨胀,这个基因方面的研究结论得到了考古学上的支持。
“路卡·卡瓦利…斯福扎和考古学家阿尔博特·安博曼曾经做过这样的计算:农业化人群向新地区扩散的速度约为每年1公里,而流动性强的游牧人是它的几倍(这就是古代中国北方人口流动性更大的原因所在,欧亚之间的横向拉锯可能经常大幅度地发生——苏三注)。这里指的是移民性的移动,不是人们平常的行走速度。现在依然有些游牧民族保持着很古老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迁移速度约为每年几公里。由此我们可以猜测,旧石器时代后期的祖先向新地区移动的速度也大约如此。以这样的移动速度,从非洲东部到达欧亚大陆的白令海峡需要几千年。”(77页)
我自己曾经有个推算,在新石器时期从中东向东亚传播文明的规律为1000年,这是个平均数。有的会多有的会少一些,许多偶然因素会有制约。为什么文明核心在中东与人类的起源在非洲有一定的关系可参见《锁定红海》一书中的论述。假如以中国的西部与中东的最东部来看,两地的最短距离为大约1000…2000年,假如按照最远处计算恐怕这个距离要翻1到2倍。假如拿上面“每年1公里”计算很明显会和我的公式有些差别,主要问题是,“每年1公里”的速度指的是人群的移动,而我的核心是文化、文明的传播,两者有明显的区别。文明传播要比人口移民速度快。移民确实也可以传播文明,但大多数的文明是靠商人或其他途径传播就可以达到成效,尤其是在新石器时期的晚期这个规律会非常明显。
作者认为,是气候推动了人类早期移民,并且促使人类文明发生了“大跃进”。
“生活在内陆要面临更多困难……因此一些人迁徙到了沿海地区……在环境许可的时候,他们立即沿着南部的海上路线离开了非洲,从吉布提到今天的也门之间,是一条最容易走的路线,从东非大裂谷一直通向无边无际的南亚海岸。相对来说,沿海居民的生活方式是比较固定的,大海是他们取之不尽的粮仓。……他们也可能狩猎,但如果选择守在海边,他们的努力能得到更好的回报。”“因为气候的显著变化,生活在温带地区的动物,要存活下去就必须具有两个关键的能力:储存和迁徙。”我认为,这个能力决定了在新石器早期或中期人们可能比晚期的迁徙还要更为频繁容易一些,因为那是淳朴的原始社会,到了后期某些地区开始出现国家形态,反而阻塞了自由迁徙,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一个“反思维”。许多人认为借助交通工具越到近代越容易迁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另外一个因素阻止普通人不敢想象频繁迁移的事实说出来或许很可笑,很多人觉得“迁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把现代人的生活与远古的原始人生活混为一谈了。其实即便今天偏远的少数民族也没有什么家当,最多是一床被窝,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更是一无所有,他们的迁移可以极其随意,几乎是想走就走,没有任何辎重负担,甚至没有亲族故乡的伤感,所以整个旧石器与新石器时期都是自由而频繁迁移的时代。
大约11万年前,人类曾经走出过非洲来到利凡特地区(地中海东部),随着气候的变化他们又折返回去。在8万年前利凡特地区的平均温度在10℃左右,比较寒冷。大约4。5万年前,现代人再次出现于利凡特,这次他们再也没有回头,永远地走了出去。
地理条件在人类迁徙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初影响人们迁徙的其实不是浩瀚的大海,而是高耸的大山,比如中国西部地区的大山就曾经影响过人类东迁的脚步,但是稍作调整之后人类就继续了他们的行程。有一群人从中东来到伊朗北部,然后抵达中亚,沿着一条草原之路,通过天山或阿尔泰山,他们走向西伯里亚。这个时间没有超过5万年前。这部分人在以后的几万年里有的走入美洲,有的南下东亚进入日本、朝鲜半岛与中国北方,还有蒙古地区,原地也保留了一些居民,另外一部分则随着历史时期的人群西迁。总体而言,从南方进入中国的“海上移民”早于从北方草原进入中国的移民。
在与西奈邻近的巴勒斯坦地区,考古发现人类最古老的村庄就在距离耶路撒冷25公里的耶里哥,遗迹的时间为大约1万年前。其中显示了农业特征(有大麦与小麦)与拜神仪式的痕迹。这里被命名为纳图夫文明。大约9000年前中东气候越来越干燥,这可能促使人们四处转移。
农业的产生导致了人口的膨胀上升。5万年前在“次撒哈拉沙漠”上生活的人数仅有几千人,到旧石器时期全球也只有几百万人(123页);在农业时代刚开始时,全球人口约为1000万人;18世纪工业时代全球人口增加到5亿,今天则达到了60亿。
考古学家已经确定,农业最早兴起于中东这块“肥沃的新月”(124页)。欧洲人承认在随后的几千年里中东的文明逐渐传播到了欧洲。但中国传统学者拒绝了中东为文明核心这一推理。
《罗马有多远》 第一部分向东的基因谱系
向东的基因谱系
非洲的M168生成中东谱系的M89,M89又生成M9,M9生成了M20、M45以及 M175。
携带M9的人被称为“欧亚部落”。大约4万年前他们在伊朗平原或亚洲中南部出现,是中东M89的后代。
M9的后代由于东部高山的影响分为两个方向继续向东迁徙,一部分向北面的兴都库什山走去;另外一部分向南,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次大陆,这是从Y染色体得出的答案。向南走的这支人马就是M20。印度南部50%的男人携带这个变异密码。1%…2%的中东人中也有这个密码。大约3万年前他们与从南部进入印度的“海上移民”遭遇,其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新来的侵略者与“海上居民”的女人们交配。那些海上的男人可能遭到杀害,因为从(男性)Y染色体看,今天“海上居民”的后代非常罕见,但却并不缺乏mtDNA的M谱系(女性)。“海上居民”的标记在印度南部出现的频率是5%(94页)。
M9向北走去的一支发展为M45,他们进入中亚,时间为3。5万年前。今天也只有中亚人具有这一M45标记,中东与东亚只有零星出现,他们在印度出现的频率也较高。我对于这一流向的解释是,中亚与印度之间具有广泛联系,一直存在有重要的移民通道,比如于阗国的建立,中国昆仑文化之谜,还有哈拉巴文化都可与这一问题联系考察。作者疑惑地说,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不向中东扩散。我认为这很明显,因为中东的人口压力太大,人类大规模移民选择向人口稀少的未开发地区进军。
最早的西伯里亚人基因有两个部落谱系,一个是上面的M45,一个是更加古老的一批M9Y。
M45在天山之东产生出新的M175节点,它只出现于东亚,在西亚与欧洲完全没有M175的出现。M175在韩国的比率高达30%,出现的时间为大约3。5万年前。考古方面也证实了这一点。日本也基本接近。今天生活在东亚的大部分男人都携带有M175基因变异标记。
巴基斯坦人有M89标记。这里的中东标记如此集中,我在想,这是否“以色列失散的十个部落”带来的影响。
大约4万年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迎来了非洲而来的“现代人”,当然这是指大规模的非洲人进入,零星的进入应该早得多吧。
“一些中国科学家提出了‘地区连续性’的进化模式,否认东亚的智人起源于非洲,认为他们是由当地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的。但从基因中找不到任何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而且基因研究的结果表明,移民到东亚的现代人的后代不可能逃过考古学家的眼睛。近年,中国遗传学家金力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在东亚各个地区对1万2千名男性进行了取样,结果表明他们每个人都能回溯到5万年前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