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748-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 >

第5章

5748-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第5章

小说: 5748-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肚子,取出心来观赏。纣王的残暴无道,吓得大臣人人自危。有的装病不出,有的虽上朝但不发一言,有的投奔了周武王。    
    纣王对大臣们尚且如此,对老百姓就更是肆无忌惮了。他要造鹿台,就强迫老百姓服劳役;他要喝酒,就随意地抢夺老百姓的口粮;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没日没夜地到深山老林之中猎取野兽。爱妃妲己喜欢看杀人,他就命人用炭火烧热铜柱,强迫老百姓抱柱爬行,直至死亡,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炮烙之刑”。老百姓实实在在生活不下去了,只好扶老携幼,哀号哭泣着四处逃亡,寻找乐土。    
    据文献记载,夏商两代的亡国之君——夏桀和商纣;并非平庸无能之辈。纣王天资聪慧,能言善辩,才智过人,曾空手与野兽搏斗。但他们的暴行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历史学家早已经指出过,这可能是后世史家为了告诫帝王勤政省刑,刻意历数夏桀和商纣的罪状,将两人不同的事情各自附会起来,以达到警示的目的。但是,无可怀疑的是,纣王的暴行,激化了社会矛盾,早已磨刀霍霍等待时机的周武王正在向他走来,一场急风暴雨式的革命已悄悄揭开了帷幕的一角。


《天朝落日》 第一部分武王克商

    武王克商    
    西伯侯回到西歧后,对纣王毕恭毕敬,并且率领诸侯向商朝进贡,以麻痹纣王。对于西伯侯的表现,纣王特别高兴,特地赐给他田地千里,弓、矢、斧、钺等兵器。事实上,西伯侯对纣王的这一系列行为都是表面文章,暗地里,他却借此时机扩大自己的实力,积蓄取而代之的资本。周文王的政治,与商正好相反。他严禁饮酒打猎,实行裕民政策,就是让劳动者有积蓄,从而发生劳动的兴趣。并制定一条不许引诱、藏匿逃亡奴隶的法律。这是文王得天下的原因之一,争取到很多诸侯国的支持。他勤修内政,亲自下田劳动,发展生产,增强国力,一边征伐邻近的方国,以解除后顾之忧。西伯侯向西、向北讨伐犬戎和密须,然后又东征黎、邪,从而打通了伐纣的通道,直接逼近商都。接着,西伯侯回师灭掉在西方对商朝忠心耿耿的方国崇,并将国都从西歧迁到了崇,建立城邑丰邑。至此,西伯侯威望大振,许多诸侯纷纷背叛纣王而归顺他。而西伯侯呢?不露声色,仍然表现出对纣王臣服恭敬的样子。这时,商朝的众大臣无不察觉到来自西歧的压力,一片混乱,他们先后进谏纣王。而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且又轻敌的纣王却置之不理,嗤之以鼻道:“一个地方百里的小国,岂能撼动我铁桶般的江山?”    
    西伯侯被周代的子孙尊称为周文王,他壮志未酬身先死,却为子孙东进伐纣奠定了基础,铺好了道路。文王死后,子姬发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这就是周武王。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朝统治集团已经分崩离析,便车载文王木主(木雕像)去伐纣。据说,周先派间谍到商,察看国情,回报说,坏人执掌朝政,混乱极了,武王认为时机未到。又来报告,好人全被斥逐,王公大臣中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奔。武王认为时机还没到。最后报告,百姓闭口都不敢说话了,更为重要的是,商军主力正在远征东夷,商都空虚,这绝对是一个天赐良机。于是,周武王在姜尚和弟弟周公旦的协助下,决定进攻商朝。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兵车300辆,虎贲(即近卫军武士)3000人,士卒45000人,又联合各小国部队,从孟津出发,向商朝都城进军。周军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来到了商都郊外的牧野。在牧野,周武王举行了誓师大会,发表了长篇誓词,历数纣王的种种罪恶,暴虐、残忍、奢侈、荒淫。誓词说:“各位友邦君长,各位将士,你们听我说,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的灵长,只有聪明才智特别强过他人的人才能够做天子。天子就好像是人民的父母,要爱护人民,保护人民。现在,商王纣上不敬天,下不敬民,而是沉湎酒色,实行暴政,残害百姓;他听信妇人之言,滥杀无辜;他遗弃同族兄弟,而重用奸佞小人;他乱杀忠良,大修宫苑亭台;他长期征伐东夷,耗费民力。像这样残忍、暴虐、无道的君主,是一定要灭亡的。”誓师完毕,周武王指挥大军,向商军进攻。    
    周武王带着大军逼近商都,此时的纣王呢?却依然带着心爱的妲己和宠臣在鹿台欣赏歌舞,饮酒作乐。当臣下把周军在牧野誓师的消息告诉他时,他这才慌了手脚,赶忙召集大臣商量对策。这时,由于商军主力正在东南地区征伐东夷,一时调不回来,纣王只好临时把都城中的大批奴隶武装起来,开赴前线。    
    当周商两军在牧野摆开阵势,准备厮杀时,商纣王临时武装的奴隶在阵前倒戈,拿着武器和周军一起杀向商纣王。纣王大败,带着少数卫士狼狈地逃回朝歌。到了这个时候,纣王终于知道自己大难临头。于是,他先把玉石和其他宝贝围在腰上,又在鹿台上大吃了一顿,然后放一把火,投火自焚而死。将近600年的商朝,就这样断送在纣王之手,重蹈了夏桀亡国的覆辙。    
    纣王虽为亡国之君,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评点二十四史时,却给予他较高的评价:“把纣王……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同时,他也指出了纣王失败的教训:“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    
    结果商朝亡了国。”    
    较早为纣王翻案的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在1959年6月到安阳考察时,高度地评价纣王:我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赖此人。百克东夷身自殒,千秋公案与谁论?他在《驳说儒》中也说:“像纣王这个人,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倒是不可淹没的。商朝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杀了。这件事,在我看来,比较起周人的剪灭商室,于我们民族的贡献要更伟大。”在郭沫若的眼中,纣王兵败自焚,也是“一幕英雄末路的悲剧,大有点像后来的楚霸王,……他自己失败了而自焚的一节,不也足见他的气概吗?”纣王,这个亡国之君,永远值得我们回味、思考……


《天朝落日》 第一部分成康之治

    红颜祸水:西朝覆亡真相    
    周朝国君姬姓,相传是五帝之一帝喾的后裔弃的子孙。弃在“禅让”时代做农官,发明和种植稷和麦,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其后世子孙世世重农,颇为富饶。《诗经》里有许多追述周先祖重视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农事诗,是周人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周朝历经37代天子,700多年,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长久的朝代。其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丰镐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因为丰、镐二京在西,洛邑在东,所以习惯上称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历史为西周,此后为东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从武王灭商建国,到平王东迁,共经历300多年。西周的经济制度不同于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民的看法的异同。商时民属于国王直接所有的一种财产,可以任意殄灭民命;周则重农,慎狱,天子只是民的宗主,代天保民。显然,西周所创立的制度和文化,是中国传统制度和文化的基石。西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朝代。    
    成康之治    
    周武王灭商居功至伟,他死后,太子诵继立,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曾经辅佐克商的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代行国政。周公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套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极力称颂和推崇的“周公之礼”或“周典”。    
    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篡夺王位,诋毁周公,并与殷民联络,一时朝野流言四起。纣王的儿子武庚认为有机可乘,也积极图谋复国。于是,他们勾结在一起,并纠集了徐、奄、薄姑和熊、盈等方国部落起兵反周。周公处在内外交困的地位,非常困难。他首先向召公解释,寻求帮助,随后毅然地率领军队,进行东征。经过三年的艰苦作战,周公杀武庚,黜管蔡,攻灭奄徐等十七国,俘商贵族及遗民为俘虏,因为他们顽固地反抗周的统治,被周王称为顽民或殷玩。    
    为了消弭殷商的残余势力,也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公首先命令诸侯在伊洛地区合力营建新城,即东都洛邑。洛邑建成之后,把曾经反对周朝的“殷顽民”迁徙到这个地方,严加控制。同时,封投降西周的纣王兄微子启于商朝故都,成立宋国,管理殷商之后;封武王的弟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的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这样,殷商余民遂被分而治之,天下局势大体太平。    
    西周的疆域空前广阔,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即周天子实行“封土建国”政策,按疆土距京城的远近,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赐予分封者(大部分都是诸侯)。一方面,受封者在所封的土地上握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实行全面的统治;另一方面,受封者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随王祭祀等义务。西周的分封,在武王时即已开始,但大规模分封是在成王及康王时期。西周的分封,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周王朝统治的作用,维护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    
    周公功成身退,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成王姬诵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姬诵病倒,担心儿子姬钊不能胜任国事,于是下令召公、毕公用心辅佐。不久,姬诵病死,康王姬钊继位。召公、毕公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告诫他要节俭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业。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东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康王赏给参战的贵族盂以1700多名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长达291个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鼎在清朝中期被发掘出来,至今还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天朝落日》 第一部分昭穆嬉游

    昭穆嬉游    
    康王死后,昭王姬瑕继位。姬瑕自幼养尊处优,继位后又没有贤臣辅佐,所以生活很快就奢侈荒唐起来。昭王有一个最大的嗜好,那就是酷爱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不少佞臣就投其所好,今天奉献珍禽,明天贡上异兽,以博取赏赐和升官。有时,一听得什么地方有珍禽异兽,昭王立刻扔下朝政,赶去捕猎。结果,导致国力衰落,政治昏暗,一些诸侯开始不听他的命令,并且中断了贡奉。昭王依然我行我素。    
    昭王十九年,臣下奏告说,南方有一名为越裳氏的部落,出产一种羽毛洁白、肉味鲜美的珍禽,名叫白雉鸡,成王时他们常拿来进贡,如今南方的楚国强盛起来,从中作梗,越裳氏的进贡因此中断。昭王大怒,马上亲率大军南征楚国,一路上强征百姓运输粮草,撑船拉纤,供应食品,提供美酒,并且征用了渔民的船只,用完之后竟将船凿沉,引起了百姓的愤怒。昭王渡过汉水,进攻楚国都城丹阳,屡攻不克。此时,恰巧楚王担心敌不过周天子,派人前来请罪。昭王也就顺水推舟,斥责了楚王一番,然后在楚国境内抢劫了百姓的大批财物,声称战胜而班师回朝。    
    昭王一路游猎,回到汉水边上,命令部下再次强征民船。船民含愤挑出了一些船只,将它们拆散,再用胶水粘合起来,又用彩色图案将痕迹掩盖起来,让昭王的部下把这些船拉走。昭王和将士登上船只,行到江心,胶水经江水浸泡溶解,船板纷纷散裂,船只下沉,昭王和随身大臣也跌落在江中。昭王不识水性,穿着又很笨重,落水后挣扎了几下就直往下沉。等到昭王被救上岸来,已经腹胀如鼓,气绝身亡。大臣们认为昭王的死非常不体面,不能公布真相,于是草草地将他埋葬,并对外谎称是得急病而死。    
    继昭王而立的是穆王满,他在位长达55年之久。他好大喜功,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西征犬戎,俘虏他们的五个大王,并把他们迁居到太原。东方的徐国率领九夷侵扰周朝边境,穆王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平定了叛乱。周穆王是个大旅行家,喜好游山玩水。据说他以造父为车夫,驾着8匹千里马,带着7队选拔出来的勇士,携带供沿途赏赐用的大量珍宝,先北游到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再折向西巡,游览了今天新疆境内的许多名山大川,传说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西王母在瑶池为穆王设宴,饮酒吟诗,共颂友谊,又登山眺望远景,在山顶大石上,穆王刻了“西王母之国”五个大字,作为纪念。然后,穆王继续西进到大旷原,猎到了许多珍禽异兽后,返程东归,回到镐京。穆王西巡历时2年多,行程35000多里,是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沿途所经邦国,都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这些记载说明了当时我国的地域已经相当辽阔,中原的华夏族和西部各民族很早就相互往来,关系密切,共同创造着中华文明。    
    穆王远游也耗费了大量财富,弄得国库亏空,但是在许多场合,周王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架子。为了表示赏罚分明,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续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到周共王时,周王朝呈现衰败的迹象。夷王由于诸侯的支持而登上王位,因此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朝见时,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大为下降。被穆王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诸部也不断反叛,夷王虽然几次派兵征讨,隐患始终未除。


《天朝落日》 第一部分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    
    西周社会奴隶制仍然十分盛行。奴隶被主人驱使从事家务劳动和社会生产,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西周的土地基本制度是“井田制”。简单地说就是,将大块的田地分割成九块,排成“井”字形,周围八块田地分由八家耕种,收获物归各家所有,为私田;中央一块田地则由大家合耕,收获归国家所有,为公田。井田制下受田的人,平时向授予者交纳贡赋,战时有服兵役的义务。天子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有权向每一位生活在土地上的贵族和庶民取得贡赋,有权向接收土地者收回土地。西周行使取得贡赋权的方法有二种,其一,庶民助耕公田;其二,诸侯采邑主朝觐贡献。所以,《诗经》上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这种土地制度,被后世的许多思想家如孟子等人誉为最理想的耕作方式。由于农业劳动者从牛马不如的奴隶转变为小私有经济的农奴,生产力提高了。西周时期,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成王、康王以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一方面是社会形势的变化,导致奴隶主贵族内部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