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唐骏日记 >

第3章

唐骏日记-第3章

小说: 唐骏日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入微软的第10天,1995年1月10日,微软总部来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客人,他的名字叫王志东。那个时候,王志东也是一个软件工程师,他有一项非常棒的产品,名字叫中文之星(RichWin)。这个产品在当时中国刚刚起步的IT界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相当于Windows的中文平台。中国用户在使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的时候,需要使用这个平台才能汉化。也就是说,没有RichWin,就没有Windows在中国的推广。
所以,王志东认为微软需要中文之星。事实上,当时的微软也的确需要。所以那一天,王志东带了一个翻译,来到微软总部谈合作。他希望微软能够提供更多内核的东西,这样他能做得更快一些。

那天的会议,唐骏也去了。他是跟在他的老板大卫后面一起去的。王志东侃侃而谈,没有注意到唐骏。唐骏也不认识王志东,但是王志东的中文之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那天突然意识到,这的确是个问题,“Windows的中文版,为什么需要其他公司的软件来做推广呢?为什么永远比英文版要慢几个月才能推出呢?微软想不想让中文版和英文版一起推出?肯定想的,可是为什么做不到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能不能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唐骏发现,这是他实现自己愿望的一个机会。他从来不讳言,他进入微软的第一天起,就是想进入管理层。但是微软有几万名员工,按部就班地干,他不知道自己何年何月才能够升入管理层,才能真正学到自己想学的管理知识。王志东和RichWin的出现,给了他一个启发。他想开发一个模板,来解决这个开发模式的问题。如果成功了,那么公司一定需要一个团队来做这件事。那么,模板是唐骏发明的,谁最适合领导这个开发团队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唐骏自己了!

于是唐骏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当时他属于Windows NT多语言版本开发部门,这个问题也的确是他所在部门的职责所在。微软当年开发多语言版本的思路是:先开发英文版,然后再将英文版移植到其他语言版本上去。可是从英文版移植到中文版,并不只是翻译菜单那么简单,底层的许多源代码都得重新改写。因为英文是单字节而中文是双字节的,一个“好”,很有可能因为换行的关系,“女”在上一行末尾,“子”却到了下一行开头。要改写源代码,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多语言版本开发部门就有300多名员工在从事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是,会延误很多时间。最初的Windows3。0上市后,中文版过了九个月才上市。到了Windows3。1,更是滞后了一年多。Windows95情况稍好,也差了将近八个月的时间。

对于产品的销售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和生命。唐骏意识到,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将从根本上改变Windows系统在推出多语言版本的时候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的问题。对于微软而言,是一件大好事,他决定要做。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他都是下了班利用空余的时间,自己钻进去研究模块,找问题,想答案,一直到他做出了这个多语言开发模式,才和老板说:“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并且,我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四个月之后,唐骏的模式做出来了!他兴奋莫名,连夜给比尔·盖茨发邮件,把自己的想法,模块以及用范本验证得出的结果,都详细记录下来,写了一封超长的信。第一封信盖茨没有回,唐骏写了第二封信,告诉盖茨如果他不回的话还会继续写的,于是唐骏又写了第三封信,最终得到了盖茨的回信。不过盖茨的回信很短,“我没有时间看你的具体的东西,我建议你和你的直接领导沟通一下。如果能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我相信你的主管会很感兴趣”。

这是唐骏第一次收到来自比尔·盖茨的信,虽然内容不是他所想的,不过他还是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当然,他从中又学到一点,那就是在大公司,层级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无论自己觉得多么重大的事,都应该和自己的直接主管去沟通,而不能随意越级。动辄去找大老板,那更是要不得的。
主管详细看了唐骏的试验结果,觉得很有操作性,再层层上报,最后才有了公司高级副总裁和NT开发部门的几位经理一起听取唐骏的解说的事。在加入微软半年之后,唐骏从普通软件工程师当上了经理,手下是一个20个人的团队,而他们的职责,就是教会微软3000名工程师按照唐骏开发的模式进行编程。别小看这小小的一步,这一步意味着唐骏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转变。他“到微软学管理”的道路,正式开始了。而唐骏总结自己这一次至关重要的晋升成功经验,就是他使用了“差异化竞争”的方法。他避开最激烈的正面竞争,根据自己的长处,配合公司的需求,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微软是天才扎堆的地方。唐骏进了公司才知道,原来在技术上他几乎就是处在“凤尾”的位置。那么在技术上和他们正面竞争,不是唐骏的强项,可能竞争不过,又或者多年以后冲杀出重围,也顶多是一个高级软件工程师。唐骏决定要走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把它发挥到极致。“在中国的传统军事理论中,也有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战术,我就是从中得到的启发。在竞争中要学会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懂得利用长处掩盖短处,才是职场生存的法则。”

唐骏开发的模式如今已成为微软Windows软件的基本模式。Windows95和Windows98都沿用了这一模式。他还成了Windows2000多语言平台的主要设计师。采取了新的多语言开发模式之后,微软抢得了市场上的主动权。Windows2000,在英文版发布了三个星期后,就推出了中文版。之后的WindowsXP更是可以做到全球多语言版本的同时发布。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每年为微软多创造了数亿美元的利润。而在后来推出的Windows NT3。51、NT4。0和Windows2000远东版,这些版本最后的发布都是唐骏签的字。

这是唐骏对微软最大的一项技术贡献。唐骏把它和之前的卡拉OK打分机、台式婚姻配对机和大头贴一起,称为“唐氏四大发明”。

日记原文

1997年5月12日:东京发布会

来东京已经三天了,我喜欢东京,我喜欢日本,毕竟我在这里生活了五年。这里的整体环境,这里的文化,大众的整体素质,这里的服务,还有这里的语言,我都很喜欢。应该说日本是除了中国之外我最喜欢的国家了。每次来日本我都很兴奋,很享受这里的一切。

这次的工作在今天圆满完成了。我们的新的网络操作系统Net PC也正式向全球发布了。Net PC是针对Oracle的NC操作系统的对抗型操作系统,因为媒体都在炒作未来的操作系统将是没有硬盘的网络操作系统,Oracle率先提出了NC(Net puter)这个概念。我带领的小组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推出了微软公司的对抗产品Net PC。整个系统几乎都是由我设计、策划、组织人员开发出来的。这至少让微软在这个领域里有了一个同样的产品与Oracle抗衡。

发布会非常成功,各大厂商(NEC、日立、东芝、SHARP、EPSON、SONY、松下等),几乎所有日本的硬件厂商都发表了他们对应的硬件产品,表示全面支持微软公司的Net PC产品。微软又站到了领先的地位。这也是微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把一个产品的全球首发放在了美国之外的国家。这里有我很多的功劳,因为我们找到了几乎所有的硬件厂商的支持,而在美国,大家仍在观望之中……日本人很迷信微软,所以非常容易说服他们。
今天最让我觉得兴奋的是和盖茨的见面。来微软快三年了,从来也没有机会和盖茨单独见面,公司里都把盖茨当成了神。他的话,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极其重要的评判标准。今天盖茨是在下午一点到的会议宾馆。开始的20分钟由我向他很简单地介绍了Net PC的设计思路。“这样的产品会有市场竞争力吗?你们的存储根本就没有完全利用起来,浪费了很多。”没想到第一个问题他居然就问到了一个最致命的技术问题。“这是第一代产品,主要是为了和Oracle抗衡的,现在第二代在继续开发中,对你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会做很多改进,正在努力中。”我只能用这种“正确”的方式来回答他的问题……和很多微软的高层做过汇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问出很多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而且都很技术,我不得不感叹盖茨是个技术天才。

我们让盖茨单独在房间里看PPT,做演讲前的准备……其他日本人都跑到宾馆外面抽烟了(几乎每个日本人都喜欢抽烟、喝酒),而我还是站在了盖茨的房间门口,既做了保安,又做了秘书,主要是担心万一盖茨需要问些其他的问题,有人可以回答,毕竟这里我对这个产品是最了解的。盖茨中途出来去卫生间的时候看到我站在他的门口,十分地惊讶……表情很复杂,一种安心,一种感动吧……他出了卫生间后就开始问我:“你会说日语?感觉你说得很不错。”“我在日本留学过五年。”“来微软前做什么的?”“我有我自己的软件公司,后来我卖掉了加入微软……”我边走边向他讲述一些我的背景。到了门口,他邀请我进去和他继续聊……就这样,我第一次和盖茨有了一个零距离的单独接触。

……

我们谈了十多分钟。对盖茨来说,这让他记住了一位微软的员工,一位很注重细节的员工(这些细节都是我在日本学到的,日本人是全世界最注重细节的民族),一个有点故事的员工。

讲到细节,我把盖茨上台的每一步都用粉笔在舞台上描好,告诉盖茨按照粉笔描的脚步走,在哪里停住演讲(为了电视拍摄)等,可能这也是盖茨第一次有人会这样告诉他这么具体的步骤吧。细节很重要,很多事情的成败都在于细节。

我的细节让我有机会和盖茨单独见面,我的细节让盖茨记住了我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

背景解读

如何让盖茨记住自己?

第一个使用唐骏的开发模式开发的Windows版本是Windows NT3。51。做出来之后,唐骏又一次给盖茨发了封邮件。信中写道:“感谢你鼓励我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方式。经过部门同事的共同开发,我们做出了微软历史上第一版全球通用的Windows NT操作系统。对微软公司来说,这是个里程碑式的版本。对我来说,这个版本也是意义非凡。我的技术方案能被微软采用,这让我无比的兴奋。感谢微软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实现了我的价值。”盖茨在回信中说:“我听说了你做出的成绩。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想法,特别是这个想法能得到顺利实现,我非常高兴。在任何意义上这个版本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里程碑。继续努力。谢谢你为微软做的贡献。”

从这两次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唐骏从来不隐瞒自己想和盖茨拉近距离的企图,虽然所有打工的人内心深处都希望企业的掌舵者能够认识自己并且记住自己,但是很多人在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并不能把握好和上司之间的距离。尤其对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平时就敬畏有加,真的冷不丁在电梯里撞见,有的人慌乱之中掉头就跑;有的人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有的人进了电梯却不知道应该如何与公司老板攀谈……这些,都是时常发生的尴尬现象。事实上,想和老板拉近距离不是坏事,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与老板拉近距离,才会把好事变成一件坏事。
唐骏在1997年Net PC的东京发布会上,用自己的方式,让盖茨记住了在微软这个巨型公司里有一个名叫唐骏的人在为企业工作。首先,在微软工作了一段时间,与盖茨也有过那么几次书面的来往,平时和同事聊天,也知道一些盖茨的轶事。他发现盖茨对于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会很有兴趣而且变得善谈,那么作为一个技术天才,盖茨感兴趣的话题,当然是技术。其次,盖茨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在讲究专业感和职业感的同时,又有着美国人随和乐观的性格。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喜欢摆架子的人。

所以,唐骏和盖茨的第一次交往的基础,建立在盖茨对技术问题的提问和唐骏做了精心准备后滴水不漏的回答上。这一点是后来一切故事的出发点。足够优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每一个企业家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员工必须要随时随地表现出自己的称职。之后,盖茨从卫生间出来与唐骏10分钟的零距离接触和对话,这是唐骏创造的机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对方的需要,是唐骏在后来职业生涯中经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着想,才能够做出对方最需要也最希望自己做的事。唐骏的这种思维方式和他的细心,让他适时地为盖茨化解了一点小小的尴尬,也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优势。最后,他不卑不亢有分寸有职业感的态度,为他在盖茨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当然,给老板讲自己放弃创业投入微软的故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美国人喜欢听故事,唐骏很早就知道这一点,后来他也一再地在自己的工作中利用这一点。用贫乏的词汇介绍自己,不如讲一个简练而动听的故事。

附 录

唐骏谈职场 —— 创新是全方位的

四年前在上海的一次朋友聚会中,在场的人都轮流尽情地唱歌,大家总是为唱歌的人鼓掌喝彩。一曲唱罢,卡拉OK机器的计分器就会给出一个分数。这时更多的是笑声……有人开始抱怨这个计分器的评分方式有问题,更可恨的是没有人能得到一个高于85的高分……为了给这个卡拉OK计分器“###”,平时不怎么唱歌的我,“自信”地走到了演唱台,“深情”地演唱了一首自己熟悉的歌曲……感觉到掌声更多地像是在为我捧场,可后来的惊讶声、掌声感觉是情不自禁了,因为显示屏上出现了他们没有见过的高分93分……他们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卡拉OK计分器的发明者就是我。难怪我唱歌的分数让他们望尘莫及。

那是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出于对卡拉OK的好奇,出于对市场的敏感,借助我对技术、音乐等一些基础理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卡拉OK计分器并申请了专利。这个卡拉OK计分器就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与其说是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更多的是对市场的理解,是用来满足市场的一种新的产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一种“男女速配机”风靡日本全国。那也是我当年在美国的一个“创新”产品。那是我把个人电脑刚刚出现的多媒体功能“摄像”加“录音”功能作为工具,做出的适合日本人传统习惯的“相亲”模式的“男女速配机”。如果说“摄像”、“录音”是电脑的创新,我的“速配机”就是应用的创新,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经济效益。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创新,因为大家已经意识到中国的下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国力,真正的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但是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当人们谈到创新的时候,都是在谈论技术的创新,似乎只有技术的突破才叫创新。其实创新有多种意义上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应用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等等。
在当今高度成熟的科技社会中,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已经变得非常的困难,更多的技术性的创新是技术的积累最后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