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6-千万别教坏孩子-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的高奏,盛大典礼的种种内容才会正式粉墨登场。在这里,我则要为卡通“鲁迅”鸣炮奏乐。
孔乙己、阿Q、狂人、高老夫子……这些鲁迅创作的人物形象,而今已在漫画家的笔下正式“粉墨登场”,以卡通形式表现鲁迅小说的《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已由新华出版社推出。这套绘图本6册,将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33篇小说故事,用4000多幅卡通画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鲁迅是何许人也,那是我们仰之弥高的“民族魂”,用毛主席的话说:“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枕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今,以卡通形式表现鲁迅小说,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美好的信号,预示着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思想开始朝着一个崭新的方向迈进?
今天,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适应不适应,我们事实上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这或许正代表了当代青少年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兄辈们的审美心理的嬗变。他们更乐于接受轻松、闲暇的阅读形式。而作为“民族魂”的鲁迅,虽然绝大多数青少年知道这位伟人,并且或多或少地学习过他的作品,但他们恐怕更多地是以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对待鲁迅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读不懂,解不透。
与青少年拒绝阅读“鲁迅”一样,长期以来,被他们拒绝阅读的,还有被我们推崇为“经典”的各类文学名著。这一点,至今还是“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们难以治愈的心病。这些心地善良的人们常常在各种场合疾呼:孩子们,读读“经典”吧,它会让你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然而,这疾呼换来的除了青少年酷酷的鬼脸,就只剩下疾呼者无可奈何的叹息甚至眼泪了。这就好比家长拿着削了皮的水果,苦口婆心地劝孩子,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呀,可孩子偏不领情,到底还是爱上了滑溜溜的果冻一样。事实上,青少年何尝不知道“经典”的价值、水果的营养,他们之所以还要舍“经典”而求“卡通”,弃水果而取果冻,无非是为了更轻松、方便、快捷地汲取营养罢了!
如是而言,“鲁迅”的被卡通化,不正是该鸣炮奏乐吗?要知道,当青少年笑嘻嘻地抱着被卡通了的“鲁迅”扮酷时,鲁迅的“民族魂”事实上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进入了他们的脉搏,并将最终与他们新鲜的血液一起,化作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绿化我们正在被污染的家园。所以,让我们为卡通“鲁迅”尽情地鸣炮奏乐吧,并且做好把一切伟大人物与伟大思想卡通化的准备。
教育指南
对中国人来说,鲁迅的作品是不是最有价值的精神食粮?当然是。然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无意地遗忘它呢?这里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鲁迅作品内容的深刻性众所周知,但是,作品形式的非大众化也同样众所周知。如此一来,形式就成了人们接近鲁迅、亲近鲁迅的绊脚石。
事实上,不只是鲁迅作品,许多具有高度经典价值的优秀作品,如中国的四大文学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国外的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飘》、《巴黎圣母院》、《雾都孤儿》等,也常常被孩子敬而远之。更有意思的是,不但孩子对它们敬而远之,包括向他们推荐阅读这些名著的家长和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
连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偏偏要求孩子去做,这恰恰是很多中国家长、老师的“教育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必然也会和家长一样,拒绝甚至逆反家长、老师的指令。为什么不能在家长、老师与孩子之间,做一下换位思考?这样一来,不但家长、老师的“教育病”会慢慢治愈,孩子也会愉快地选择他们的建议。
“卡通”后的鲁迅作品,之所以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正是因为它采用了适合孩子阅读的形式。既然如此,其他作品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家长、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够采用适合孩子、受他们欢迎的形式呢?这里面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啊!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在教育孩子时,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比如,你应该多与孩子平等对话,不应该居高临下,以势压人;你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应该自以为是,惟我独尊;你应该循循善诱,不应该强迫命令……
第四辑 培养公民意识雷锋精神不过时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伟大的雷锋精神,它实质上只是现代的文明公民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修养。既然是最起码的,那就不但行动时非常容易,而且违背时特别可耻。
只要进入3月份,全国各地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这是一件好事。它说明雷锋精神依然在温暖着我们的世界、灿烂着我们的生活、高尚着我们的信仰、鼓舞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半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世事怎样变迁,雷锋精神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思考一下在今天新的时代和形势下,该如何向雷锋学习的问题,就显得意义特别重大。
大家都知道雷锋做好事的原则是不留名,有时实在不得已留了,也只留一个代号。雷锋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他觉得那些“好事”都是情理中的平常事,不值得渲染。可今天某些所谓的“学雷锋活动者”又怎样呢?他们不是“红旗漫卷”,就是口号连天,甚至还要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在闹市中一路“游行”、“集会”过去,然后找个早就“踩好点”的地方,象征性做点不疼不痒的“好事”,这就算“学雷锋”了。
说实在的,我真不知道假如雷锋看到了这种“学雷锋活动”会有何感想,反正我对它很不以为然。在我看来,“学雷锋活动”只要一搭上形式主义的车,就只能当戏来演、来看,并且此戏绝非客观实际。所以,向雷锋学习,第一要学习他埋下头来,实实在在做好事的精神。
雷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做了许多好事,而这又建立在他认认真真、高质量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如果雷锋把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即便他做了十万件“好事”,又有何实际意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也都在做着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工作,只有把这份工作干好了,才能说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在此之外做的“好事”也才是真的“好事”。
可现在的一些“学雷锋活动”却变了味:学生走出课堂“学雷锋”,扫本该环卫职工扫的马路;环卫职工放下扫帚“学雷锋”,去福利院照顾本该福利院职工照顾的老人;福利院的职工又扔下正拆洗的被褥,跑到街上擦本该电信职工擦的公用电话……你干我的活儿,我做你的事儿,这算什么“学雷锋”?因此,向雷锋学习,还要学习他认认真真、高质量干好本职工作的精神。
雷锋之所以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此之外做了许多不留名的好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在他看来,为人民服务永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是使自己幸福的源泉。提到“人民”这个词,很多人都感觉空洞,觉得它只是个政治用语,并没多少具体内容,因而不知道什么才算为“人民”服务。那么,“人民”到底是什么呢?我以为,“人民”虽然不是张三、李四等具体的某一个人,但张三、李四等具体的某一个人却是“人民”中的一员。
故此,雷锋的“雨夜送大嫂”故事中的“大嫂”就是“人民”,而雷锋的为“大嫂”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依此理解,那么,为人民服务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向雷锋学习了。所以,向雷锋学习,第三要学习他具体而微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由此可知,学习雷锋实际上并不难,根本不需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用某种特定的形式去刻意而为。因为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伟大的雷锋精神,它实质上只是现代的文明公民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修养。既然是最起码的,那就不但行动时非常容易,而且违背时特别可耻。看来,现在学不学习雷锋已经不是光荣不光荣的事,而是可耻不可耻的事了。
教育指南
作为家长,或者作为老师,我们有没有必要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去认认真真地学习雷锋精神?我认为,是有必要的,理由就是我在文章中刚刚说过的,所谓雷锋精神,现在看来,它实质上只是现代文明公民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你的学生也才能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
那么,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我们又该怎样让孩子去学雷锋呢?在我看来,就是教育孩子实实在在地做有意义的事情,不管是对自己的学习,还是对待自己该做的事情,或者在待人接物方面,都应该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打个比方说,学习时要足够努力,争取获得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成绩;劳动时要足够认真,争取做到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实际上,这些品质,正是现在的孩子所缺少的。而要想培养孩子具有这方面的素质,靠那种非常表面的学雷锋活动,是非常不够的;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样做还会使孩子变得虚伪,乐于做表面文章。一旦形成了这样的道德观念,那将会严重损害孩子一生的前程。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就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雷锋做了好事之后,不愿意留名?我想,他之所以如此,正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做事,以免因为处处留名,而使自己变得浮躁。
那么,是不是除了做好本职的事情,就足够了呢?比方说,就可以不做其他的好事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如果你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与此同时,又并没有让自己损失什么,那么,为什么不去做呢?如果你能够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最需要的人,比如,把自己多余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甚至零花钱捐赠给农民工的孩子、福利院的孩子、生理残疾而又生活困难的孩子,那么,为什么不去做呢?事实上,这样会使你拥有更多的朋友,也会使你拥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更会使你从此变得富于爱心。
第四辑 培养公民意识审视另类现象
不管王朔等人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或者逼近真理,或者干脆就是荒谬的奇谈怪论,但他们这种敢于直面权威并挑战权威的勇气,还是值得欣赏的。当堂吉诃德一本正经向风车挑战时,有谁笑话过他的愚蠢和不必要吗?
曾经有一段时期,以王朔为首的另类文化人纷纷登台,针对鲁迅、老舍、金庸等仿佛已经定性的著名文化人,提出了一些令大家倒吸一口冷气的观点,这其中最知名且传播范围最广的文章,即王朔的《我看金庸》、《我看老舍》、《我看鲁迅》,及葛红兵的《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张闳的《走不近的鲁迅》、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等。
在文章中,他们或针对这些著名文化人的作品冷嘲热讽,或剑走偏锋对其人格等敏感问题提出质疑,再不然就是从一种常人所难以想像或不太敢想像的角度,大胆或放肆地“点杀”其思想或艺术成就,进行全盘或半盘否定。一时间,由于他们这种另类的表演过于唐突,且毫不顾及为尊者讳、为长者忌的传统中国学风,使得中国学界一片风雨之声,间或夹杂着反击者的电闪雷鸣,真是热闹极了。假如身处其外倒也罢了,可偏偏很多人是这些著名文化人的崇拜者,于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就显得尤为紧张,简直是剑拔弩张,大战在即了。
虽然如此,我还是保持着一种欣喜的心态,来看待这场也许即将爆发的文化或曰思想之战。因为我始终觉得,这场“战争”来得正是时候。早不行,晚也不行。太早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还过于统一,根本不可能也不愿不敢特立独行。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早些时候可能更多的只是刷在墙上、印在纸上的口号,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口号既没开出艳丽的花朵,也没唱出动听的歌声;太晚了,就更为可怕,因为当经济增长速度像天马般驾云疾驰时,如果与之相应的文化或思想跟不上前进的步伐,那么,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本应领先的却偏偏成了拖后腿的,到时候,即使打着灯笼满世界找后悔药,恐怕也来不及了。
现在已是新世纪拉开伟大序幕的时候,一切的一切正应该重新开始。孩子应该穿上新衣服,老人应该换根新拐杖,大姑娘小伙子们更应扯掉灰色的布衫而代之以亮丽的服饰。这样,放眼望去,我们的世界就满是新的和美好的东西了,而我们的内心深处更将会洒满新世纪明媚的阳光!由此,我们的目光将更为高远,我们的思想将更为深邃,我们前进的方向也将更为正确。要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动作就是革故鼎新。
革故是痛苦的,也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虽然文化或曰思想上的革故不一定要流血,不一定要马革裹尸,但有时候,那种触及灵魂的、不施麻药的活体手术,可能要比流血,要比马革裹尸更悲壮也更痛苦。毕竟,那都是我们曾经信仰,曾经崇拜,曾经视为神圣的、历万劫也不会损伤的东西。就像曾带给了我们光明和温暖的美丽火把,一旦被人否定说它多少也有些不利于环保的因素,或者提出更新与改革它的方案,比如说,把它的光和热收集起来制造成更先进也更合理的照明与取暖设备,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理智上,我们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是中国人全部感情的焦点。
正因如此,一旦有人对那些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人和事提出质疑时,我们才会突然变得怒不可遏,用感情的火焰代替理智的思索。事实上,不管王朔等人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或者逼近真理,或者干脆就是荒谬的奇谈怪论与酒鬼、梦游者的胡说八道,但他们这种敢于直面权威并挑战权威的勇气,还是值得欣赏的。当堂吉诃德一本正经向风车挑战时,有谁笑话过他的愚蠢和不必要吗?
鉴于此,我觉得在王朔等人另类表演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思考些切合于新世纪需要的深层次东西,而不要喋喋不休地纠缠于细枝末节。这样,于己、于人、于国、于民都将很有意义。毕竟,所谓“另类”,它的准确意思应该是:不同于“这一类”的。而不同于“这一类”的,又有什么不对,又有什么不好呢?要知道,它虽然不同于“这一类”,但它是属于“另一类”啊!而有了“另一类”,我们不是正好多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吗?观察世界的角度多了,终归不是坏事吧!
教育指南
另类的文化批评,是很难让“正常”的文化人接受的,因为它与“正常”的文化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直接对“正常”的文化传统提出了挑战。所以,当王朔等人以另类的面孔、另类的思维、另类的语言风格,批评鲁迅、老舍等人时,才会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