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刘德华传 >

第15章

刘德华传-第15章

小说: 刘德华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那以后,在演唱上以半路出家、票友下海的刘德华,更是在歌坛稳立不败之地,成为歌坛的龙头老大。
·夏日Flesta刘德华演唱会2001:2001年8月19日,华仔在红馆举办了一连15场的“夏日Flesta刘德华演唱会2001”。
那晚是演唱会的第一场,此时的华仔,歌艺又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这且不说,令观众眼睛为之一亮的是,演唱会一开场,华仔就头戴白色牛仔帽,上身穿白色鱼片背心,衬着绿色长褛,下身着金色闪皮裤及白色牛仔皮鞋,他跃上舞台,很“风骚”地问台下:“Are you ready”,台下立即大叫着回应:“Yes!”
紧接着,烟火“砰”地一声绽放,女舞伴随着华仔唱起的《心蓝》大跳劲舞,台下一片“过瘾”之声。
那晚,华仔的父母来到了演唱现场,当他们进场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为了这次15场演唱会的成功,刘德华苦练拉丁舞蹈,直至练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那些日子,他日夜苦练,连晚上做梦的内容都与演唱会的舞蹈有关。
华仔平时极少做梦,但这次奇怪了,演唱会越是逼近,他就越是会做同样的梦,梦见有轻功的自己舞出了超乎想象的舞蹈招式,以至于醒了还发现自己在手舞足蹈。
他没想到一支拉丁舞的魔力有这么大,连梦里都脱离不了。
那晚的演唱会,让全场观众在欣赏华仔激情演唱的同时,还看到了他娴熟的拉丁舞姿,真是大饱眼福。
2004年9月9日晚上,刘德华迎来了他在香港红馆演唱100场的纪录!
那晚,红馆各大入口处布置得气氛浓烈,每位入场观众均获赠绿茶一瓶,演唱进入到最后安可部分时,刘德华与全场观众万人共同举杯庆祝,许多圈中好友也都来到红馆,参加他的庆祝大会。
那晚,有一个场面给观众带来意外的惊喜:演唱会进行到安可部分时,突然,“华仔”穿着开场时的龙袍,从台中间升上来叫道:“我们重头开始!
一个都不准离开!”
观众以为他真的会从头再唱一遍,立即欢呼起来。
可是点火圈的时候,火生不起来,急得“华仔”大叫。
他这一叫,让观众听出了一口半咸不淡的广东腔。
华仔说话怎么是这个音?
观众感觉有些不对劲。
不一会,现场灯光大亮,人们才发现台上的“华仔”原来是一个戴着“华仔”面具的人,观众笑晕了,起哄地叫起来。
原来,那个假“华仔”是任贤齐装扮的。
见自己露了馅,他笑着把面具摘去,演唱了拿手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当真正的刘德华上台时,任贤齐笑道:“你是谁?
又上台扮刘德华!”
刘德华及全场观众开心大笑。
任贤齐对大家表露了自己的心迹,他说华仔一直是他最尊敬的一个歌手,在后台,刘德华教他怎么扮演刘德华时,他说:“我发现我扮得再像也没可能像他。”

4。红馆:唱响100场(6)

2004年9月9日,是刘德华当年在红馆开15场演唱会的第10场。
为了这15场演唱会的成功举办,也为了让观众看到自己每一年的不同进步,华仔不止是在唱功上狠下功夫,还会绞尽脑汁地给现场观众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
因此,每当华仔出现在红馆的舞台上时,他与时俱进的不同表现,都会让广大的歌迷在离场时就盼望着下一次他开场的时间。
100场,开在同一个场馆。
试问有哪位歌手能够做到?
更何况,到这本书出版时,华仔的红馆演唱纪录又不知在100个数字上突破了多少呢。
论嗓音刘德华比不上张学友、张国荣。
张学友的嗓音被他自己的方法熏陶得十分优美;张国荣的嗓音有魔力,显得华美高贵。
半路出家的刘德华嗓音里少了些专业的训练,但他却以中国传统男性嗓音、用自己的努力加上真情实感,唱出了只能是属于他的特色魅力,这种魅力征服了观众,并以一种近乎“倔”的执拗征服了无数歌迷。
二十多年来,他唱歌无数,有好歌也有烂歌。
但他就是这样不屈不挠地唱过来了。
他的歌里有一种亲切,让人觉得他是在唱自己,亦是在唱民众。
也只有他,把自己认为要做的事情不停地做,直到别人估不到他在做什么时他还在做。
没休止地唱,没间断地填词作曲,使之经常有吸引观众掏钱买票进红馆的理由,所以,他才能成为歌坛的长青树,才能把自己倾倒歌迷的健康形象在红馆的舞台上展示100回!

5。把蛋糕做大,再做大(1)

“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我的日文很好,其实我除了认识日文歌的日文外,对日文一窍不通。”
了解刘德华的人都知道,刘德华是从1990年开始学说普通话的。
在全香港会说普通话的艺人中,算他的普通话说得最好。
因此,他的国语歌就有了比较强的优势。
刚开始学唱歌的时候,他多半唱粤语歌,到1992年以后,他唱的歌几乎以国语歌为主。
刘德华喜欢唱歌,什么歌都唱,不过仔细分析,他的歌还是有主次之分。
一是情歌,二是励志歌。
情歌如《情感的禁区》、《错觉》、《下雨晚上》、《谢谢你的爱》、《暗里着迷》等;励志歌如《真我的风采》、《中国人》、《独木桥》、《按摩女郎》等。
在失意的时候,他用自己的歌激励自己;香港回归的时候,他用自己的歌鼓励所有的炎黄子孙;他还用富有亲和力的歌,去鼓励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的按摩女郎和的士司机。
他的这种正直的情感,让喜欢他的人觉得贴近生活,这也是他稳立歌坛20年不衰的关键所在。
1994年,他的《忘情水》面市。
人们立即从这首歌中听出了华仔与以往的不同。
在他的嗓音中,浑浊的东西少了,一种金属声如天音降放般传进人的耳际,从而使《忘情水》,传遍大江南北,传遍东南亚;后来的一首《中国人》,更是起到了激发爱国精神的作用。
为什么他会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形象大使?
他身上的正气,是他获此殊荣的前提。
当然,这是后话。
从1989年到1992年,是刘德华在电影和唱歌双双获得大丰收的三年。
在这三年里,他平均每年拍片过10部,歌坛出碟共20多张,获奖无数,被誉为演艺圈的“铁人”。
有了这种双重的影响力,刘德华觉得自己应该胆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大一些,尽快地把演唱事业这块“蛋糕”做大,再做大。
若想把“蛋糕”做大,光靠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你就是把嗓子唱破也不行。
这里人就那么多,市场也就那么大,只有尽快进军香港以外的市场,才能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的歌声。
在香港,把“蛋糕”做大这个道理谁都懂,即便是一线当红歌手,也不会放弃向香港以外市场拓展的机会。
这种拓展,除了传统上的台湾、东南亚市场之外,日本、欧美国家、以及广阔的内地市场,都是近年来香港歌手们的抢滩之地。
刘德华在香港以外的市场算是拓展得比较成功的。
一直以来,华仔对西方唱片市场很有兴趣,他把在西方歌坛争得一席之地作为自己为之追求的目标之一。
但在目前,作为一名亚洲歌手,他觉得自己首先应该立足本土,力争在亚洲有较大的知名度。
印尼、菲律宾、日本、韩国,对刘德华来说都十分重要,只有打开这些国家的市场,才能算是红遍全亚洲的歌星。
因此,他希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的知名度在这些地区打开。
在台湾,在东南亚,在加、美,刘德华都有不小的市场,把“蛋糕”做得又大又圆。
可他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他希望自己在演唱事业上的这块“蛋糕”做大些,再做大些。
这一回,他把目光瞄准了东瀛。
刘德华为何对日本市场显得更为关心?
因为日本——这个和中国人有着同样皮肤的亚洲国家,由于经济的发达,已经形成了一个发育成熟、竞争激烈的市场。
歌坛亦是如此。
在港台歌手的心目中,日本歌坛素来是他们梦寐以求之地。
若能在日本市场闯出点名堂,并以此跻身“国际歌坛”,那就真是拔了头筹了。
因此近些年来,港台歌手“趋之若鹜”,纷纷向日本歌坛涌去。
其实,进军日本歌坛谈何容易。

5。把蛋糕做大,再做大(2)

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排外心理,等等,那么多涌向日本歌坛的港台艺人,有几个真正站住了脚的?
其中的原因,除了日本本国流行乐坛的兴旺,使外人难以插足之外,语言的难以沟通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因此,虽有这个志向,可如何进军日本歌坛,对刘德华来说还是个未知数。
1994年,刘德华的两张专辑《忘情水》、《天意》都在销售上大获全胜,成为当年的热卖大碟。
年底,华仔的《忘情水》把“香港劲爆国语歌曲金奖”和“优秀国语歌曲金奖”揽进怀中,并和《谁人知》一道双双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凭着这一年在歌坛的出色表现,刘德华重夺“最受欢迎男歌手”大奖,同时入选“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大奖”第二名。
当年的一部《魔翡翠》,使日本民众对刘德华这个名字有了点印象,之后,又接连在日本放映了由他主演的《天若有情》、《飙城》、《爱人同志》等影片,这些影片的公映,吸引了不少日本影迷。
又是几年过去,刘德华的名字在亚洲许多国家已是家喻户晓,日本的影迷、歌迷们对他亦早已不再陌生。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使刘德华有了正式进军日本唱片市场的信心。
1996年1月初,刘德华走进日本东京的录音室,为他的第一首日文歌曲《再一次拥抱》配唱。
日本媒介称此举为“向日本歌谣界强力宣战”。
首次唱日文歌,刘德华并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为了不发生“唱情歌若发音不准很怪”的现象,华仔跟日文较上了劲。
十年前,与永盛公司合作拍摄《魔翡翠》时,他曾对日语狠下了一番功夫。
意欲将此片作为进军日本市场的“问路石”和“敲门砖”,但是,《魔翡翠》并没有在东瀛响到哪里去,他学日语的劲头也就慢慢减退了。
现在,为了自己的唱片能够尽快在日本打响,他必须把荒废了的日语拣起来重学。
幸好,以前学过的日文基础尚在,比起初学乍练者,还不算太难。
1996年3月23日,刘德华带着他的首张日文细碟《再一次拥抱》,来到日本做唱片宣传,受到当地众多日本歌迷的欢迎。
日本之行为期7天,在短短的7天里,日本歌迷给予了刘德华最热烈的欢迎。
日本娱乐业杂志也对他的日本之行给予了特别关注。
日本著名少女杂志《Non…no》,率先介绍了刘德华的日本之行及其演艺生涯;紧接着,日本另一本以介绍亚洲音乐为主的杂志《Pop Asia》,将刘德华作为六月号的封面人物(奇*书*网…整*理*提*供),并以长达12页的篇幅,不仅相当完整地报道了他亲赴日本作唱片宣传的全过程,还刊出了《刘德华电影作品年表》和《刘德华唱片年表》各一份,将他从出道至1996年6月所拍摄的电影和灌录过的唱片一一列入其中。
从这份详尽的资料中,人们惊奇地发现,自1982—1996年,华仔从影以来的14年间,共拍摄电影87部,推出粤语、国语和日语大碟共47张,真是一个世间少有的高产艺员。
《再一次拥抱》在日本引起反响,刘德华的名字再一次传遍日本。
一位来自日本的资深音乐界人士曾对刘德华说,他是有史以来香港艺员在日本出唱片销量最好的一位。
尽管我们迄今为止还不知道那张日文唱片到底有多大的销量,但从当时的日本社会反响来看,刘德华的首张日文唱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勿庸置疑的。
外界一致认为,刘德华的这张日文大碟字正腔圆,很有特色。
听了这样的评价,华仔笑言:“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我的日文很好,其实我除了认识日文歌的日文外,对日文一窍不通。”
说“一窍不通”似乎有点过,但离“字正腔圆”还有距离却是事实,毕竟不是日本人,又没有扎实的日文基础。
通过制作《再一次拥抱》,刘德华对日本歌坛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他认为,日本歌迷是先接受他这个人再接受他的歌,“其实日本歌迷只要接受了你,你唱的歌他们自然也会接受了。”

5。把蛋糕做大,再做大(3)

是的,日本人在刘德华未到日本之前先看了他的影片,然后又看到他俊朗的外表形象,接下来再听他的歌时,是不是很自然地就喜欢上了他呢?
总之,当别的歌手还在苦苦思索如何向外发展时,刘德华的《再一次拥抱》已经响彻整个东瀛。
自此,刘德华在演唱事业上的“蛋糕”已经做的够大了,他应该满足了。
可是,你如果那样想,就没有今天的刘德华。
刘德华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他的胃口很大。
在尝试了日文歌曲之后,他又有了新的欲望,就是在有机会的时候,尝试英文歌曲。
或许,只有在他的“蛋糕”上真正覆盖了世界各地的“奶油”;只有当他唱到唱不出来的时候,他的“蛋糕”才不会再扩大。
人们并不希望有那一天。

6。来自大洋彼岸的褒奖(1)

“没有电影,唱片不会卖,没有唱片,电影也不会卖。
我是一个整体的艺人,你问我电影有没有跑到第一?
我没有。
唱歌有没有跑到第一?
我没有。
我两样都是第二。
但就像10项赛一样,加起来我就是第一名了……”
刘德华,一个在刚开始唱歌时差点被唾沫“淹死”的人,短短几年工夫,竟神奇般地站在了歌坛的高峰,让当初对他不屑一顾的人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这是上帝的眷顾吗?
不,这是他千辛万苦滴泪成珠的奋斗结果。
当人们发现,从他演唱的无数歌曲中已冲出了一大串经典之作时,他的名字便随着电波在空气中游走,在这个地球上有人的地方纵横开合。
1996年应该说是刘德华的幸运之年,这一年,他不仅进军日本歌坛取得佳绩,在海外的知名度也水涨船高,连续获得国外颁发的演艺大奖。
年初,刘德华把由美国颁发的“亚洲地区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囊括怀中,刚从美国领奖回来,5月份,又一喜讯传自于大洋彼岸:继成龙之后,华仔获得了“亚洲全能艺人”奖,成为第二位获此殊荣的香港演艺明星。
而此时,华仔的《真永远》也被提名角逐国际三大颁奖礼之一的MTV音乐颁奖礼之音乐录影带大奖。
为拍摄1996年奥运会主题曲的MTV,1996年4、5月间,刘德华前往亚特兰大。
为了对这位红遍亚洲的影视歌三栖巨星的安全负责,奥委会专门采取特别措施,安排了十分严密的保密工作。
由此可见,刘德华这个名字在大洋彼岸的影响力。
6月6日,刘德华起程前往美国,去领取当地MTV电视台颁发的“亚洲全能艺人奖”。
能够当选由美国颇有影响的电视台评出的“亚洲全能艺人”,刘德华自然十分高兴。
他说,可能是因为自己各方面表现平均,没有一样是第一,因此人家会这样选。
当时,听了这句话的人都认为是刘德华的一句笑谈。
其实不然。
事隔多年后,从刘德华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话中,人们不难看出,当年他说的那句话并非笑谈,而是他心中多年以来的真实思想。
在回答记者“音乐和电影方面的成绩,哪个让你更有成就感?
”时,他说:“没有电影,唱片不会卖;没有唱片,电影也不会卖。
我是一个整体的艺人,你问我电影有没有跑到第一名?
我没有。
唱歌有没有跑到第一名?
我没有。
我两样都是第二名,但就像10项赛一样,加起来我就是第一名了。
我的水准整体上很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