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9-外地人在北京-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こЮ锏绷肆侥昙际踉绷恕5笔奔扑慊幸怠⑼缡乱蹈沼幸送拿缤罚且簧塘浚獗沧幼懿荒茉谡饷匆桓銎瞥ё永锏韧诵莅伞G昂蟪锘撕眉复危詈罅饺司龆ǖ奖本┤ァK鞘茄Ъ扑慊ㄒ档模曰隙ń粗泄鶬T业中心必在京城。再说就凭他们北航的这张文凭也不可能把人饿死。
就这样两个人在离开北京两年后又回到了京城。他们先在同学的介绍下到了家计算机组装公司打工,月收入已经比他们在长沙时高了好几倍。就是这样他们心里也清楚,自己比北京籍的员工收入要低多了,人家是土生土长吗,就那一嘴北京口音也值几百块钱。好在两个人都不太着急,先在北京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他们所在的公司本来是一家计算机组装企业,没什么品牌,杜朋戏称这是小孩搭积木的游戏。那时联想集团由于几年的积累已经开始自己生产计算机了,因为他们实力太强,又有国家政策的倾斜,联想的市场占有率像气球般迅速扩张着。他一方面把国外大品牌从商场的最佳位置里挤走,另一方面对国内小企业采取兼并和打压两种手段。许多国内小公司感到压力特别重,似乎随时都有让人家吃了的危险,据说九五年一年里中关村的电脑企业减少了三成,不是被联想等大公司兼并了,就是撑不下去被打垮了。
他们所在公司的老板非常清楚现在的形式,如此与联想竞争下去,就像老鼠斗蛮牛,出路只有两条,要么被人家兼并,要么早晚给挤死,甚至连老鼠窝都会踩塌。公司老板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船小快掉头。而这次公司转向也给赵华、杜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他们俩对计算机的硬件不是非常精通,在软件方面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是这个专业高才生。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网络经济的起步,各大公司生怕赶不上潮流,都在筹建自己的内部网络系统,可从事系统工程建设的人才奇缺,从事网络建设的专业公司少得可怜,即使有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经常玩儿砸了。市场有需求,竞争对手没准备是他们成功的前提。而他们公司的老板看准了这条路的另一个原因是赵华、杜朋都是学这个专业的,人才基础特别好。公司改行的当年,老板本人就挣了三百多万。
很多在私人企业服务过的人士都会有这个体会,老板在面字上保证会对人才礼遇有加,前提是别谈工资的事。第一次谈时大家还可以心平气和,第二次就剑拔弩张了。等到第三次一般都该鱼死网破了。
赵华、杜朋是公司的技术主力,按说待遇并不低。而且他们提出了几次加薪,老板都破例接受了。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啊!由于他们接触的公司机密太多,单位的利润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又是这笔可观利润的直接创造者,于是越看人家往家里拿钱,心里就越不舒服。久而久之,他们就萌生了自己单干的念头。
由于工作的关系,赵华他们接触了公司的许多重要的客户,时间长了大家变成了朋友。客户听说他们要自己干,一致表示支持,前提是他们自己公司的收费必须降低。两个人心里有了底儿,就找到公司老板,陈述自己是技术骨干要求以技术参股。老板当然火冒三丈了,两个人就以这种方式同老板闹掰了。
赵华他们有个北航同学已经是某大计算机公司的老总了,他们找到同学,把自己开系统集成公司的打算告诉他,并且说这不过是第一步,等公司实现了利润就开办中国第一家数据库,走雅虎杨致远的路,要求他给注入风险资金,做公司的董事长。同学是电脑业中人,自然知道他们手里技术的市场价值,提到雅虎时他笑了:“大富由天!那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二位兄台先不要想得那么好。”大约一个月以后,同学的公司就给拍出了五十万的风险资金,赵华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系统公司总裁和总经理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赵华更偏重于技术,杜朋自认为管理上还可以,于是两个人分工,赵华主管技术和市场开发一块,杜朋负责内部管理。系统公司为了节约资金,办公地点设在颐和园附近。没有不开脏的油盐店,公司成立了不到一个月,他们就接了一家南方公司的项目,赵华高高兴兴地带着两个人去了。
中国自古就是个重农轻商的社会。很多朝代甚至明文规定,限制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商人一直是社会的另类。他们不为主流社会所接受,甚至是主流社会的笑柄。还记得洵阳江头那个人老色衰的老妓女吗?她毫无顾忌地在陌生人面前骂自己经商的老公不是东西,嫁了他真是跌份!实际上正是那个倒霉商人娶了她,老妓女才没沦落为乞丐,而诗人竟对她的境遇感到同情,还居然说什么“同是天涯沦落人。”他竟把自己和老妓女归为一类,而不屑得琢磨一下商人情怀,可见商人地位之低了。
“商人不漏富,美人不泻姿。”美人泻姿有虎豹虫狼,时刻惦记着;商人漏富,大铡刀地伺候。沈万三怎么样?富甲天下,修建南京城墙他比朝廷还快,皇上红了眼一句话沈大官人就身首异处了,万贯家财成了朝廷的饷银,成群的妻妾给卖入了妓院。改革开放后,人们突然发现了金钱的妙处,一时间商人成了和平时期的英雄,谁都想下海,谁都觉着自己是王永庆,殊不知商人这碗饭不是谁都能吃的。
《外地人在北京》 第二部分未来的舵手(3)
二十年来知识分子下海经商的不在少数,可真能浮出水面的却寥寥无几,因为经商的确是一门学问。最简单的理解,商业不过上货币、商品的一进一出,但这进出间的学问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掌握的,大商人和优秀的科学家一样稀少。经商需要经验的积累、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商人有自己特定的气质和行为准则。所以说,优秀的商人都是天生的,他们天生追求利润的神经就极度敏感、以及不择手段的心理、对手下人才卓越的控制能力,在危机关头不仅有力挽狂澜的勇气还多少得有些上天眷顾的幸运。而许多知识分子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就往往自我膨胀了,认为自己干什么都成,甚至把经商看成了是人都能干的事。究其思想根源还是认为商人是旁门左道,连学问都能做的人还经不了商?
赵华他们刚开始时同样认为,经商没什么了不起。
赵华走后,杜朋看了几本商战之类的书。他忽然认识到,企业有技术实力还不成,包装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他找了个朋友做公司推广的经理,准备给公司做些广告。朋友是北京人,据说在哪个机关都有认识人。朋友听说要做广告便一口答应下来,还保证把活干得又漂亮又剩钱。不久他拿来几个媒体的报价单,说这是他再三争取来的价格。杜朋不是北京人,对当地媒体并不了解,不过他认为,既然是朋友就不会骗自己,再说广告做出去肯定有效果。杜朋在电话里和赵华商量后,就托朋友运做这件事,没几天朋友就带着杜朋见了好几个媒体的代表,最终他把三十六万广告费交给朋友,决定在《北京青年报》上连做一个月广告。杜朋的计划是,用这笔钱做广告,出不了一个月,就会有效果。那时赵华的第一笔款已经回来了,里里外外一扇呼,公司没准一下就起来了。
可杜朋万万没想到的是,朋友拿走钱后就像钻到地下似的再没消息了。由于公司在颐和园进躺城不容易,他在电话里催了朋友半个多月,最后他终于急了,自己跑到报社一问,人家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当时他见的报社代表也是假的。杜朋当时坐在报社门口,看着满街的车流,狠不得一头撞下去。
后来他报了警,可中国这么大,一个人要是想藏起来,想找他可太费劲了。三年后才抓住他,那时他已经诈骗了几百万了,最可狠的是这家伙赌钱早把钱输光了。
赵华此时来电话,要他再汇些钱去。客户资金紧张,暂时还不会付款。杜朋把公司最后的资金也汇过去了。他没把广告费被骗去的事告诉赵华,杜朋不希望影响他们前方人员的工作情绪,他琢磨着只要把客户的钱拿到手,公司还能活下去。此后一个月公司运做的费用都是他用自己的钱垫支的。
后来赵华告诉他,客户已经付了一部分款,足够他们在当地的费用了。他告诉杜朋尽量在北京多活动活动,多找几个新客户。杜朋一阵狂喜,终于可以缓解一下了,他骑着自行车来往于各大企业,有时他甚至盼着人家的网络都出毛病。
几天后杜朋看电视时,险些得了心脏病。赵华正在干活儿的那个城市发生了六级多的地震。看着电视画面上的残辕断壁,杜朋感到自己的身心被彻底摧毁了。他马上给赵华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直到后半夜,他才把电话打进去。还好,赵华他们住的宾馆没事儿,赵华说损失并不严重。人们也比较平静,问题不大。
第二天上午,赵华又来电话说他们已经施工完的线路基本上给震坏了,很多电脑的程序也发生了问题,估计费用得加大。客户的损失更大,有个高炉已经倾斜了,他们的钱暂时不可能给了,要杜朋再汇些钱去。杜朋觉得自己一句也没听懂,他只清楚赵华在要钱。
杜朋知道这事瞒不下去了,索性把钱被骗走的事告诉了赵华。
赵华可能是震惊过度,他在电话里足足沉默了一分钟。“天灾人祸!我明天回北京。咱们见面再商量。”
的确是天灾人祸。赵华回北京后,两个人在一家小酒馆里将公司的前途决定了。其实根本没什么前途,只有遣散人员、清理债务、宣布破产。正像赵华自己说的:“咱们抓住了一个金蛋,可天灾人祸,鸡没孵出来,咱们倒把蛋打破了。”说来可笑他们在北京的老板梦只做了三个月,如果说找个知识分子开公司失败的典型的话,他们就差不多。那回的失败也足够他们自己刻骨铭心的了,几年的积蓄白扔了不说,同学也因为五十万风险资金泡汤而险些被他们公司的人哄下台去。
系统公司破产后赵华、杜朋放下架子,继续给人家打工。
可没想到九七年以后,网络事业在大洋彼岸利好消息的推动下,就像人得了肥胖症一样迅速壮大起来,而从业人员的工资则像装上了火箭发动机,直线上升。赵华、杜朋都是高级技术人才,从业经验丰富,不久便成了所在公司的顶梁柱,这回他们不敢再动其他心思了。再说一万多的月薪已经足够一般人红眼的了。
现在杜朋是“中国**网”的执行总经理,赵华也成了一家大的系统公司的常务副总,他老婆还在家里开了个小网站。
有人说,现在的职员有三种;蓝领、白领和金领。赵华他们应该是不折不扣的金领了,在一般北京人为鸡蛋的价格议论纷纷时,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富康换成捷达;在普通市民为放假怎么过发愁时,他们考虑的是去东南亚还是欧洲;他们更不用担心下岗的问题,换工作对于他们来讲是月薪的再一次提高。他们对京城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没兴趣,甚至认为这是群没法交流的笨人。有一回,杜朋破天荒地去菜市场买菜,听到几个家伙在一起议论着:某某这个月工资长了四十块钱,丫凭什么呀?杜朋感慨了很久,好象他刚毕业分到长沙那个厂子的人们都这样,好几年了怎么他们就没一点长进呢?
现在他们俩都在郊区买房了,赵华还花了十万块钱买了个北京户口。杜朋说他太俗,可赵华有自己的道理。“你是单身汉,我娶妻生子了,应该为孩子将来上学考虑。”杜朋暂时不想结婚,他的现代意识比较强,总想找一个美国老婆,可就是没机会。上回有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个北京的女朋友,那女的一听他说话的口音就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杜朋告诉她,自己是一个大网站的总经理,一个月挣两万多。北京女孩的眼睛立刻突出了,可杜朋又告诉她,自己不太喜欢北京姑娘,她们太庸俗。
实际上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想干成事就会有不少烦恼。
杜朋供职的网站去年就让黑客给刷了一次。那天下午他发现上自己的网越来越慢,杜朋赶紧让系统工程师查查机器有没有毛病,机器还没查完,“中国**网”就彻底上不去了,屏幕上全是乱七八糟的字母,偶尔还会有只小蛤蟆跳来跳去。杜朋立刻意识到有黑客在攻击网站了,他和几个研发人员立刻在电脑上和黑客展开了一场拉锯战,双方一直打到后半夜,几乎所有的杀毒软件都派上用场了,杜朋他们的精神眼看就要崩溃了,这时黑客却莫名其妙地撤退了。“哈哈”杜朋对同事们笑笑。“他们也是人吗。”然后他们连夜修复已经被破坏的程序,第二天他们的网站才恢复正常。杜朋特站在地在秤上看了一下,体重一下轻三斤多。
《外地人在北京》 第二部分未来的舵手(4)
后来杜朋把自己掌握的所有防范措施都装到机器里了,可他还是一天到晚提心吊胆。黑客这东西真是让人防不胜防的,其实杜朋也知道不少黑客是有经济目的的,有时发现了一种新病毒,正在大家不知该怎么办时,市场上没几天就出了专门对付这种病毒的软件。杜朋一直在怀疑,病毒就是那帮软件制造着发明的。可没证据谁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杜朋有时想,干脆我也当回黑客得了,可业务繁忙,实在没那个时间。
赵华过得比杜朋塌实,他娶了个湖北女孩,已经有儿子了。
他还在赶系统集成的老本行,在这个行业提起赵华来,没几个不知道的,他已经为十几家大公司设计了系统程序。他隐约地感到自己再干几年,没准能成为这个行业的权威。为了这个目标,赵华在技术上的钻研是惊人的,他每周都要到清华去旁听计算机课程。他深感技术发展之快令人目眩:“像我这样的,五年不学就没人要我了。”他没事就在老婆耳边吹风。
笔者有几个北京的朋友,号称也是吃电脑网络这碗的,可他们和赵华们比起来,实在是没什么出息。总的来说,北京蓬勃发展的IT行业是赵华、杜朋这样的外地精英支撑着的。他们刚来时一无所有,现在一般的北京市民是没法跟他们比了。想起赵华他们,笔者不禁又想起那个给自己修电脑的湖北小伙子。说不定,再过几年人家也成总经理了。那时他想起当年为了一千多块钱,全北京地给人家修电脑的日子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外地人在北京》 第二部分三分地养不了五只虎(1)
(一位江苏建筑工人的故事)
现在仍有很多人一直在奇怪,我们身边为什么不知不觉中出现了那么多外地人?改革开放后,外地人大规模进京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们最先是靠什么在北京立足的呢?根据笔者调查,外地劳动力大规模进京应该是八十年代初的事,他们最先立足的行业是家庭保姆和建筑工人。因为这两个行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城里人干不了或者不稀罕干,可市场需求却很多,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劳动技能。
记得八十年代拍过一个电影,说的就是安徽小保姆在北京打工的事。故事情节已经记不清了,但当时北京的保姆市场的确是安徽人的天下。至于建筑工人的组成可就复杂了,河北、河南、江苏、四川几乎各省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