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思路决定财路 >

第18章

思路决定财路-第18章

小说: 思路决定财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是看准了那条新闻反映出来的消息,要是我犹豫一天,那100万就到人家腰包了!做生意,一要信息,二要快捷!”    
    何尝不是这样,尽量尽快获得信息,看准就去做!这有点像打仗,总是要冒风险的,但是你就需要有承担风险、压力的决心!    
    大家都听说过摩根银行,是世界金融界了不起的角色!关于摩根银行的创立,有一段故事:    
    1857年大学毕业的摩根,进了邓肯商行,一次他到古巴的哈瓦那出差,给公司买海鲜,就在他买好了要走的时候,背后传来一个声音:“先生,你要买咖啡吗?我半价卖给你!”    
    “半价?”摩根很吃惊,回头看是个陌生人,那人赶紧上来解释说:    
    “我是巴西人,是这艘船的船长,本来是给一个美国商人运了一大批咖啡的,结果那个美国人破产了。这船咖啡就卖不出去了。我看你像个生意人,如果你要买的话,就算帮我的忙了,我就给你算半价好了!”


第三章 经营天才的10大超凡思维第九节 决断思维(2)

    这么一说,摩根就动心了,大家知道好的咖啡都产自南美,捡这么大个便宜肯定划算。他就跑上船一看,成色也不错。摩根就毫不犹豫地替老板邓肯做了这笔生意,买下了这船咖啡。    
    恰好他遇到一个不领情的老板,邓肯知道后,大发雷霆:“谁让你自作主张啊?绝对不许以公司的名义买!”    
    摩根这下可傻了,钱都给人家了,退掉是不可能的!于是,摩根决定自己做这个生意!他向同为商人的父亲借钱,赔了老板,然后又跑去买了一大批咖啡!    
    结果,就在他买回咖啡后不长时间,巴西就出现了罕见的严寒天气,咖啡产量减少,价格暴涨,摩根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利润,邓肯非常后悔!    
    通过这件事情,摩根爸爸发现儿子有商业天赋,就给他一大笔钱,要他自己去创业,摩根觉得金融业发展前景不错,就成立了摩根银行。    
    银行成立后,他四处打探商机,迅速投机,一下子就脱颖而出,不断向大企业挑战,成了美国金融界的风云人物!    
    这里摩根很有决断思维,敢于承担风险,就连老板都不请示,结果弄拙成巧了,不但赚了钱,还让爸爸看到了他的才气,真是一箭双雕。    
    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最后再强调一下,当机立断!    
    二、走出“躲避决定”的误区    
    没有行动的实施不叫决断,必须赋予行动才是决断,也才需要决断。    
    所以决断思维,不仅是一种高智慧的静态思维,也是一种必须有强大心力的动态思维。    
    决断思维最关键的是要当机立断,但许多人往往难以当机立断。在这方面,东汉末年的袁绍就是一个典型。    
    东汉末年,汉室衰落,群雄并起。在最初阶段,最有可能赢得天下的是袁绍,不仅出身世代公侯之家,人强马壮,其身边也人才济济。但是,不少智谋之士向他提出图天下的良策,都没有被他所采纳。    
    谋士沮授向他提出:西迎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将从其计,后来另一谋士郭图说:“汉室将亡,兴之很难。今迎天子,反受其制,不是善计。”    
    沮授说:“如不早定,必有智者先行。权不失机,功不厌速,要早图之。”袁绍最终听取郭图的意见。    
    后来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众多州县都归附,此时袁绍才后悔不已。    
    曹操征刘备时,田丰提出此时起兵袭击许昌,正是千载良机。袁绍竟然以有位幼子有病而不出征。田丰以杖击地,叹气说:    
    “得此难遇的良机,竟然以婴儿有病而推掉,还有比这事更让人可惜的吗?”    
    最后袁绍为曹操所灭。    
    袁绍为何错失良机?并最后被曹操打败呢?关键就是他面对机会优柔寡断,不敢下决心。    
    做决断是一种艰难的事,因为许多决断,都与三点有关:    
    (1)信息的不完整性。即并不是所有有效信息你都掌握;    
    (2)理由的不充分性。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决断意味着多方面的比较及利弊权衡,但是往往种种比较未必是看得准的,困难之处都在于这项决定的价值只能由未来去验证。    
    (3)牵涉到感情因素。不仅患得患失在决断上面体现得最为明显,而且平时的个人好恶等多方面情绪因素也会在此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正因为这样,不少人总是躲避着决策或拖延着不去作决定。其结果,往往不是导致良好机会的丢失,就是把一般的小问题演变成一场大危机。    
    袁绍就是这样一个缺乏决断力的人。他的失败,就是来源于缺乏足够的决断。    
    与袁绍有同样客观优势但同样为曹操所灭的人还有荆州的刘表。《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论袁绍与刘表两人的共同缺点是:    
    “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从。”    
    毛泽东对袁绍的评价也类似:“多端寡要,多谋难断,见事迟,得计迟。”    
    由此可见,有谋是绝对不够的,还必须有一种断的决心与智慧。    
    三、何妨慢半步    
    我们上面说:看准了就要立即去做,那看不准的时候怎么做决断呢?那我告诉你,看不准的时候何妨慢半步!    
    美国出现过淘金热,也出现过原油热,石油才出来的时候,大家又一窝蜂地去开采石油。那时,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跑去观察,但是他看不清原油市场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 经营天才的10大超凡思维第九节 决断思维(3)

    他看清的是早期开发石油的混乱场面:纵火、爆炸、打架……最重要的是油价起伏不定!所以,他觉得现在绝对不是介入采油业的最好时机!    
    回来后他就说:“现在千万别去采石油,谁去谁是神经病,大笨蛋!”过了半年,原油价格猛涨,这时他想出门道了:不管你在哪里采的石油,也不管是谁采的,你总要加工、提炼吧!    
    于是,洛克菲勒赶紧招兵买马开办原油加工厂,结果生意异常火暴!    
    这个故事就告诫我们,看准了立即去做,看不准的时候要慢半步,否则,骑驴观唱本,边走边看的话,等到迷途知返时,已经回不来了。    
    每个企业家对此都要慎之又慎!    
    四、自我做主    
    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做企业家要承担风险,肩膀担得比别人重,关键就是需要自我做主!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你得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气概,而不能像墙头的草,风一吹,就两边倒!    
    这个我自己深有体会。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赶了一把时尚,跟着股票热去炒股了。开始时,有投资证券领域的高手指点,透露内幕消息,所以第一次,在短短的15分钟,我就净赚15万元。我非常高兴,觉得15万元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    
    后来长江发大水了,把整个股市都冲垮了,也将我的资金套得好深。我才真正发现,股票不是好玩的!    
    后来,我自己琢磨起来,发现炒股票不是炒技术,而是炒决断。这是我从二个大人物那里总结的经验:    
    “投资之神”巴菲特说:投资最大的敌人就是乐观主义;而李嘉诚则直接地说:不要跟股票谈恋爱,买股票就是为了卖出去。    
    我们普遍存在的误区是什么呢?就是不但跟股票谈了恋爱,还结婚生子,让它给套住了。    
    有了这点感悟,我就大胆起来,不但赚了钱,各大报纸还争相报道。    
    那时,我炒康佳,从13元开始进,炒到了23元多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条大黑线,特别意外,我感觉到不对,准备将股票处理掉。那个时候,家电市场还一片阳光灿烂,但是我已经预感到山雨欲来了。    
    就在我动处理股票的念头时,一个内行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你千万别抛啊!前景一片大好,我昨天还跟康佳的股东吃饭呢!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犹豫了,但是我立刻反问自己:“吴甘霖是你在炒股票还是人家在炒?赚钱了归你还是归他?赔了是你心疼还是他心疼?”    
    于是我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把所有的股票都以23元多的价格处理了。紧接着,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家电市场狂打价格战,这种恶性竞争违反了经济规律!所以那支股票一路狂飙直下,最后跌到6元!    
    从这件事,我想到一句话:“成大事者不谋于众”。我们企业家就应该这样,可事实上很多人优柔寡断,遇到问题总请教这个,请教那个,殊不知,别人不担风险,与你自己承担风险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你惟一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自我做主!    
    决断首先是谋与断的辩证统一。谋是断的基础,断是谋的聚焦。谋是准备,断是驭力点。    
    曹操在东汉末年能崛起,并在三国中处于最强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集重智而明决断”,为此,他不仅注意个人考虑问题时重视多样性和独创性,更重视智囊团的作用,在他的身边,网罗了郭嘉等一大批一流的谋士,因而有问题时总是征求多方意见,再来择优。与此同时,在谋的基础上,当机立断。    
    有个成语叫作“房谋杜断”,“房”为房玄龄,“杜”为杜如晦,是唐太宗李世民智囊团中的两个核心人物,前者奇谋迭出,后者剖断如流。谋是多样,断是择要。谋是发散性思维,断是聚合性思维。在决断思维上,体现了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的最大结合。集重智:发散,虚心。善决断:复合,承担。    
    但是决断思维,必然有一重点——谋服务于断。断又必须服从于决——所有判断,都必须有决心实施才有价值,是故,“决”列于“断”前。建立唐朝最关键的人物,不是“房谋杜断”中的房,也不是其中的杜,而是善于利用他们、并能“决”的唐太宗。    
    拿破仑有句名言:“一位指挥官如果想在辩论与会议中寻求决策,必将导致一个最坏的决断。这个决断也许是谨慎的,但也几乎是最怯懦的。所以,就指挥官来说,真正的智慧在于坚毅的决心。”它说明:决断来自决心,决断的价值也取决于决心。    
    于是,谋、断、决,组成了互相联系、并逐步推进的一体。最关键的,还在于“决”。决是决心,是勇于承担风险、压力的决心。一般人躲避决断或者匆忙决断,无一不是畏惧承担的产物——由于害怕风险,就躲避决断,由于要决断总是伴随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总是匆忙决断。    
    做决断是一件孤独的事,决断就是意味着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最终做决定。    
    可以反思一下你是不是有遇事不自己进行思考、而急于找朋友商量的习惯。如果有,说明你还缺乏“聚焦于决”的意识。决断,必须从学会“自己拿主意”开始!    
    五、因时进退    
    从行动的形态上讲,进、退、不动是决断结果的三种形式。而这三种形式,却是最需要考虑的决断形态。    
    “进退乃存亡大事”、“洞悉进退为圣智”。    
    日本首富堤义明亦言:“最重要的是巧妙懂得进退。也就是说:胆大心细并洞察先机。倘若无法做到这两点,那么就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第三章 经营天才的10大超凡思维第九节 决断思维(4)

    这都是说明了明晰进退的重要。    
    但不管是进、退还是不动,都不要出于自己一厢情愿的想像,而要把客观情况、事情本身的状况作为决断的依据。    
    隋末,唐太祖李渊在李世民的规劝下起兵反隋,被隋将宋老生两万精兵所阻。久雨粮尽,李渊准备退守太原。李世民坚决反对,认为退“则众散于前,敌乘于后”。当李渊已经做出退守决定后,李世民在帐外号啕大哭苦谏,李渊乃罢退守之议。后雨止,李世民诱宋老生决战而斩之,大军顺利进入长安。    
    而在与割据金城称帝的薛举在高塘作战时,因为李世民患疟疾,委军事于长史刘文静等人,要其坚决不出战。不料他们以为自己人多,不听而战,大败。只好退守长安。不久又与薛军大将相距于高塘,李世民坚壁不战,敌方多次挑战,手下都要出战,他也坚决不许,并称:“敢言战者斩!”六十多天过去,薛军粮尽,士气低落,李世民大举攻击,薛军大败。    
    唐太宗与山西割据政权刘武周的手下大将宋金刚相斗时,开始坚壁不战,诸将要战,勒令不许,因为他断定:宋金刚进退不得,最后必定“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后果然如此,于是立即追击,一昼夜行军两百里,百战百胜,俘斩数万人。    
    决断是在把握综合情况的基础上,是利弊比较之后的决定。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该急则急,一刻也不放过。该缓则缓,有再大的压力也要坚忍。    
    拿破仑甚至认为:“在敌人没有暴露自己的意图之前,作出决定总是为时太早。”    
    这种因敌而决的理论,也是从一定角度说明了进退因事的道理。    
    从事商业活动更是如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一旦看准了商机,即使存在再大的困难也要迎难而进。    
    克劳克先生,最先发现麦当劳商机无限,就想把它整个产权买下来!当时,产权所有者麦氏兄弟,见克劳克特别想买,就开了个天价270万美元,在那个时代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是克劳克非常看好这个市场,就不肯放弃,他毫不犹豫地去银行借钱,最后为了贷到款项,他跟银行签了一个非常不合时宜的协议:借270万美元,用6年的时间,还银行1200万。即使是这么不合理的条件,克劳克还是答应了!    
    结果6年之后,麦当劳创造的利润是上亿元。    
    迎难而上的“进”是需要大勇气的,这就是大的企业家和一般的企业家不一样的地方,他们有的是远见卓识!    
    在美国版图扩张上,也用了这种大智慧,完成了现在乃至将来世界产权交易都不可能做成的买卖!    
    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总统就发现一个问题:在美国北部的密西西比河口,有一个大港口新奥尔良十分重要。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大动脉,也是交通要道,如果被别人控制了就不利于美国的独立。而恰好这个港口受控于当时的军事强国法国!    
    总统想尽办法要把这个港口夺回来,他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协商不行的话,美国就同法国开战,实在打不赢,就联合英国对法作战。    
    这个时候,总统恰好有个朋友在法国,是个精明的商人,总统就写信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商人朋友。商人回信说:且慢,先不要打,你可以先试着将港口买下来。    
    于是商人就写信将情况告诉了法国的外交大臣,谁知道外交大臣一口就答应了,还问其他的地方也卖,他们买不买?    
    总统派去的特使纳闷了,先派人去调查,原来是法国要同英国打仗急需军费!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就对法国外交大臣说:“这些地方我都可以买,但只出6000万法郎,多了就不买!”    
    法国急着用钱,需要赶快把这些地方脱手,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比美国更大的买家,就只好答应了。    
    就这样,美国只花了6000万法郎(合1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