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

第7章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第7章

小说: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行了三天三夜,他读了三天的《明史》,睡了三夜的好觉,中途只吃了船家的几个火烧。    
    他挑着书一晃一晃地走进家门时,已是狼狈不堪,全家人还以为他遭了劫。    
    这时的曾家,为供曾国藩求学,已花去了银子无数,积攒的家底几近无存,就差借债度日了。    
    转年,偏偏又是闰年。闰年有恩科,可以联袂会试。    
    为了能让曾国藩不错过这次机会,二次进京赶考,星冈公卖了三次地还差着十几两的缺口,曾麟书也急得连着几夜不能入睡。    
    曾麟书时年已近知天命,知道自己是天生秀才的气数,不要说进士,就是举人,也是无望的了。但是,他要从儿子身上补上这缺憾。儿子已经是举人,离进士只一步之遥了。——可是,银子——南五舅这日正巧来探望星冈公,见曾家大小正拥作一团叹气,知道是为子城进京的事发愁。    
    南五舅没有言语,回家后硬是把家中全靠它耕种的一条尚未长成的半大乳牛拉到集上贱卖了,并连夜把这卖牛钱送到曾家。尽管这十几两银子曾麟书很快便还了过去,但这件事,却给曾国藩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自己这进士中得不易呀!    
    曾国藩临进京时就已下定了决心:这进士考不中便罢,若中了,就一定十几二十几倍地报答亲人、家乡人对自己的厚爱。    
    可是几年下来,他非但没有实现这理想,相反,倒让家里又给自己填补了偌多银两。    
    尽管星冈公一再压着家里人不准讲闲话,还一再在信里给孙子打气,说不经清苦贫寒磨砺不出好官,但曾国藩的心里一直不好受,亲戚们也都意见老大。    
    中试第二年的八月,曾国藩请假回湘谢师省亲,家中的一场争执使他铭心刻骨。    
    这时的曾家,在星冈公的全力操持下,又能用起长工了,而曾国藩的弟弟们也都请了先生,在湘乡,俨然一副大家气派了。这都是星冈公持家有道所致,没一笔外财,十几缸菜根儿所制的腌菜便是佐证。    
    话题由曾麟书提起。    
    “子城点了翰林,翰林可都是应着天上的星宿哩,湖南一共才出过几个翰林!湘乡这十几年里出过一个吗?点了翰林可就是皇家的人了。——我看趁子城回来,就再豁出去一把,把院落扩一扩,房子也就势修缮一下,再给子城起一溜书房吧,以后回来省亲也有个待客的地方。——预计要买的地,我看就算了吧。子城用不多久就得做官,翰林出来做官,我看最差也得是个道台、知府什么的。就算是知府吧,还愁没有银子用吗?——就算将来放个最不济的县太爷,三年还能弄他几万雪花银子哩!”    
    此时的曾麟书,仍长年在外坐馆。已是一把胡须的人了,拖着一口长腔,教着七八个乡间子弟,一年得个三五十两的束,口里整天“之乎者也”个没完。曾麟书深知科举道路的艰辛,所以对功名看得尤比别人重些。儿子替老子争了光,他自觉有种优越感,所以就先行发言。    
    “是啊,妹丈说的是这个理儿。”曾麟书的内兄江超益,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也说,“子城点了翰林,真就是天上的星宿哩。何况生子城时老爷(指曾国藩的曾祖竟希公)梦见蟒蛇入怀,院里老古槐也枯死了。敢则子城还是个大号的星宿哩!——修修门面再起几套院子我看要得。”    
    “那我明天就安排备料,早动手早利索。”曾麟书的二弟曾骥云快人快语。此时,全家都相信出了个翰林公,好日子就快来了。    
    看着大家兴高采烈七嘴八舌地乱讲一通,比较冷静的老太爷曾星冈终于咳嗽了一声。这是星冈公要表达的前兆,大家再熟悉不过,厅堂马上便静下来。    
    老太爷满头银发,雪白的胡子飘飘洒洒,两只三角眼永远都有一股寒光射出来,不怒而威。曾国藩的形象和祖父极其相像。    
    曾星冈用手抚了一把胡须,徐徐说道,声音决不像进入古稀的老人:“庄户人的本分是什么?老祖宗曾参虽然是个圣人,但没过三代就已经败落下去以农为业了。到子城这一世,已是七十代了,我曾家一直以农桑为业。——庄户人的本分是种田种麻,种好田渍好麻,想办法让田里多打粮食、多出麻。而吃皇粮当官的职分是什么?是替皇家办事,替百姓排解冤屈。无论何朝何代,都越不过这个理儿。子城现在仅仅才点了个翰林,前程还早着呢,离当官更差一大截子。——别说眼下当不了官,就是立马放了知府知县,这一大家子也不能全靠他养活。做官不能长久,有铁打的衙门,听说过铁打的官吗?——种好田持好家才是最根本的呀。——你们几个知道皇上给县太爷的俸禄是多少吗?才只三十几两银子呀。刚才麟书说最小的县太爷一年也能有万儿八千的进项,做这样的官老百姓还有活路吗?我家几代人受官府的欺压,难道还要让子城去欺压别人吗?——再者说了,没有当官就先想到弄银子刮地皮,这怎么能当好官呢,这样的贪官从古到今又有几个有好下场呢?——订下的那块地明天就去交订金,院子房子嘛,就不要修缮扩充了。至于再给子城起几间会客用的房子,反正现在也不急着用,也等一等再说吧。我们这样的庄户人家,招摇不起呀!”


第一部分 做官的第一要义第11节 朕让你入蜀典试的原因

    祖父的一番话,把全家人的嘴都封住了。    
    曾国藩把祖父的这番话作为他一生的座右铭,时时回味,竟至回味了一生。    
    他知道祖父的格言:做官就做个千古留名包文正公似的好官;做人,就做个曾参一样的大圣人;种田,就做个百里挑一的好庄稼把式。    
    曾国藩清楚地知道,几年来,为了能让自己这个翰林公安心在京城读书、做官,全家人一直都勒紧腰带过日子。湘乡达到曾星冈年岁的人,一般的人家,都要给备顶小轿,但星冈公就是坚持坐躺椅而不乘轿子,嫌轿子费银子。早就该修缮的房子,也一直拖到他升授翰林院检讨的那年八月才草草地修缮一次。    
    知道曾家根底的人都说星冈公是持家有方,多数人则说曾翰林家真能装穷。最近听弟弟们来信讲,连最亲近的南五舅,都不大登曾家的门了。    
    “门槛高了哩,儿子在京里做着大官,大把的银子往家里偷着运,还装穷,是怕穷亲戚登门求借呢!”南五舅逢人便说,很有些忿忿然。    
    南五舅的大恩,曾国藩一生一世都是不敢忘怀的。    
    真的让亲戚们心冷了!    
    望着这白花花的两千两程仪,曾国藩喃喃自语:“滴水之恩涌泉报,涌泉报啊!”    
    他摊开纸,决定给家里写一封信。    
    不孝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并父母亲大人及叔父母大人万福金安:奉皇上圣谕,授不孝男为今岁四川乡试主考,此举不仅大出不孝男之料,也让满朝文武惊讶。大清开国至今,已历八朝,尚未有一次乡试由五品官员做正主考,而由四品官员做副主考。真不知我祖积了何种阴德,竟让不孝男承受如此浩大皇恩雨露。    
    典试程仪已付男手,为二千两,白花花一堆。男自蒙天恩于道光十八年入翰林院始,已待京师五载,一直节衣缩食,惟恐糜银过多招致亲友怨忿,而家族上下却为此背上偌大的虚名声,好似每年都能偷运一些金元宝回去藏起来,以致有恩于曾家的人都口出怨言。不孝男一直惶惶不安。不孝男决定留下四百两以作入川回京之盘费,余下一千六百两悉数由回乡省亲的长沙籍翰林院检讨张维元兄带回去。请按此数分配:南五舅二百两,如不收,则由父亲用此银买上几亩好田转赠南五舅。五舅年已七旬,膝下之子又糊糊涂涂,近又添心口痛,晚景如此凄惨,不孝男如不抓紧报答卖牛送男进京之恩,怕要来不及了。另外再拿出二百两,由诸弟中一位买些实惠的东西分赠给邻居们,让他们也沾些天恩。请再拨出五十两专供祠上花费,以消男五年来对祖宗之大不敬。还有哪位亲友男没有想到请父亲做主办理。愚男谨记祖父大的教诲,抱定“做官不做敛财之官”的宗旨,不敢妄存贪赃枉请之念,以极皇恩。    
    不孝男在京觅得几本请帖,颇好,一并捎回,望诸弟临习时万莫弄乱。这几本前代的请帖已存世不多,至嘱。    
    男不日即起程赴川,一路谨记我祖“不走夜路,不独爬恶山”之遗训,总会佑我顺利入蜀的,请大人及诸弟勿念。    
    男谨禀曾国藩随曹公公来到御花园的后书房里,道光帝正在一个人手忙脚乱地批奏折,两个小太监在书房的门口没精打采地站着。    
    曹公公跨前一步跪到书案前,道:“启禀皇上,曾国藩曾大人来了,正在门外候着。”    
    道光帝放下笔,懒懒地伸了一下腰,道:“宣他进来吧。”    
    曾国藩匍匐到道光帝的案前:“翰林院侍讲曾国藩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    
    道光帝望一眼曾国藩,道:“曾国藩,你起来回话吧。”    
    “谢皇上!”曾国藩站起身。    
    “曾国藩哪,”道光帝把手头的奏折放下,“四川乡试约定于九月中旬,你准备何时动身入蜀啊?川路崎岖,可要走些日子。太白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嘛。”    
    “回皇上的话,”曾国藩垂手低头回答,“臣想不日请旨入蜀。走山东河南,然后转湖北水路入川,一百天总能到成都。臣拟于明日同赵大人到礼部请调乡试题目,请皇上定夺。”    
    “哦,”道光帝点了点头,“你想得很周密。不过嘛,朕自登大位以来,还没有出过京师半步。原本一年一次的木兰秋狝,因糜银过甚,沿途扰民不安,朕都取消了。各省的吏治人和,朕只能靠想象了;和列祖列宗比起来,惭愧呀!——四川是偏远的省份,同时又是大省,朝廷对那里的情况只知表不知里,对民情吏治,朕只能从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的折子中来了解。曾国藩,朕说的对不对呀?”    
    曾国藩露出欣喜的脸色道:“皇上英明!皇上能想到这些,肯定就已经有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臣替蜀中百姓谢过皇上!”曾国藩一跪到地:“皇上如此英明,真乃大清苍生之福也!”    
    道光帝判定眼前的这个汉人不是在恭维他,是在讲肺腑之言,脸上难免生出一种豪气。他略顿了顿,才道:“曾国藩哪,起来讲话吧。”见曾国藩爬起来,接着说道:“你认为要把四川治理好,应该从何处下手啊?”    
    曾国藩略一思忖,道:“回皇上话,臣对下情不甚了解,不敢在皇上面前妄言。    
    但臣以为,历朝历代,治民不如治吏,治吏是第一要务。像贞观盛世,我朝康乾盛世,无不在吏治上下功夫,成效也显著些。”    
    道光帝赞许地点点头:“曾国藩,朕看你最近又长进多了。——朕想让你明日就动身。关于四川乡试的考题嘛,就让赵楫一个人负责好了。朕给你配两名侍卫先行入川,怎么样啊?”    
    曾国藩急忙跪倒:“臣遵旨!——臣不知皇上为何让臣先行入川?”    
    道光帝哈哈一笑道:“你现在已经是五品官员了,官职不算小了。朕让你先行入川,是想让你替朕实地考察一下沿途的吏治民情。朕自登大位以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朕早就想亲自实地考察一下;现在看来,朕的这个想法是过于天真了。    
    ——这也是朕让你入蜀典试的原因。”    
    曾国藩一听这话呆了一呆,猛然跪伏在地,道:“臣不敢领旨!”    
    “怎么?”道光帝愣了一愣,“你怎么不领旨呢?难道要抗旨不遵?”    
    曾国藩答道:“臣不敢。臣斗胆问皇上,您让臣用什么身份呢?”    
    道光帝一笑:“这还用问,四川乡试主考官哪。你糊涂了不是!”    
    曾国藩不慌不忙答道:“回皇上话,四川乡试主考官怎么能考察沿途的吏治民情呢?臣不过京师一从五品翰林侍讲,出京也是临时的乡试主考,名不正言不顺,请皇上明察。”    
    道光帝反问:“那依你的意思——”    
    曾国藩答道:“回皇上话,臣以为,考察几省的民情吏治岂是小小的五品京官所能干得了的事!——依臣看来,要做这样的事情,非三品以上的大员不可!——请皇上明察。”    
    道光帝忽然笑了起来:“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不过,你只是替朕偷偷地考察一下地方    
    上的事情,又不是去拿人,回京跟朕说说情况,这差就算交了。”    
    曾国藩长出一口气,道:“皇上的意思是让臣只是走一走看一看,什么都不用管,这样的话,臣就敢领旨了。”    
    道光帝离开龙书案,长叹一口气道:“咳!好像是这样。——要真是这样,朕随便从宫里派个人也就行了。曾国藩哪,朕可是对你寄予了好大的希望啊!——你下去候旨吧。”    
    “谢皇上。”    
    曾国藩站起身,慢慢地退出御书房。    
    曾国藩回到府邸不久,曹公公带着一名当值太监便走了进来。    
    “翰林院侍讲曾国藩曾大人接旨——”曹公公人未进门声音先到。    
    曾国藩和周升急忙跪倒接旨。


第一部分 做官的第一要义第12节 一颗心于是便彻底放下了

    曹公公打开圣旨,一字一顿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命翰林院侍讲、钦点四川乡试主考官曾国藩于入蜀途中,考察当地吏治民情,便宜行事。有贪赃枉法者,有权请旨革除。钦此。”    
    曾国藩把圣旨跪接在手,顿时感觉千钧般重。    
    曹进喜扶起曾国藩,道:“曾大人,皇上让奴才转告大人,大人一路务望小心行事。——曾大人,您老不要让圣上失望啊!”    
    道光帝是担心曾国藩仗着圣旨沿途行不法之事。    
    曾国藩急忙道:“请公公转告皇上,本官谨记皇上教诲,决不敢行不法之事。”    
    曹进喜这时对跟着的当值太监道:“三儿,给大人吧。”又对曾国藩道:“皇上特意从内务府给大人又拨了两千两银子,请大人点收一下,奴才好回去复命。大人哪,为这多拨的两千两银子,奴才也给大人说了不少好话呢!”    
    曾国藩急忙对周升道:“周升啊,快接过来送进内室,再拿二十两让两位公公回去喝杯茶。”    
    周升把银子放进内室,再出来时,手上已是托了二十两银子。    
    曹进喜假意推让了一下,才笑眯眯地把二十两银子收在怀里,说一句:“曾大人一路保重。”同着当值的太监推门出去了。    
    曹进喜知道曾国藩是清苦京官,比不得王公大臣,一分不赏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赏多赏少全不在意。这也是曹进喜区别于其他太监的地方。    
    曾国藩和周升直把两位公公送到门外上轿。    
    当晚,曾国藩把一些事向周升交代明白,让周升将银两打点一下,又让周升在贴身衣服里面缝上一个布兜,是专为揣圣旨的。周升乐颠颠地翻出针线包,又手忙脚乱地剪了一块花布,也不知是不是闲置的,拿针在手,仿佛拿了一个棒槌,咬牙切齿地缝了半个时辰,总算有个兜的样子。曾国藩是边看边笑。    
    主仆二人忙到很晚才安歇。    
    第二天一大早。    
    整个京城尚都在梦中,曾府门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