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欧洲-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04年,拉斐尔将这一切看入眼中。21岁的他刚刚从佩鲁吉诺门下出师,画完自己的第一幅成熟作品,来到佛罗伦萨,暗自学习。他在佛罗伦萨教堂门前久久凝视教堂悬挂出来的达·芬奇的《圣母子》草稿,他聪敏而好学,悄悄临摹,从一开始就站到了巨人的肩上。拉斐尔是早逝的天才,他英俊风流,温和优雅,受到所有人欢迎。他的画是和谐古典的顶峰,他笔下的圣母是柔美典雅的标志,在后世300年间成为学院派唯一的经典,一如他的性格,和达·芬奇神秘的游离、与米开朗琪罗石头般的倔强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拉斐尔在佛罗伦萨作了几年停留,随即奔赴成就他光荣的罗马,并在那里英年早逝。
很可惜的是,两幅画最终都没有完成,只留下草稿让后人空余想象。今天的韦奇奥宫由后人装点,宽阔宏大的殿堂萦绕着脚步的回音,如同萦绕着时代的回音。
【旅游指南】
交通方式:
最方便的应该是火车,四通八达,价格便宜。在佛罗伦萨市内,公交车和电车可以选择,而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步行,因为城市很小,而且处处是景点。
推荐景点:
1。百花圣母教堂:欧洲很少见到的彩色的教堂,布鲁内列斯基设计的穹顶,后来成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原型。小八角形洗礼堂:1401年这里的铜门设计竞赛,吉贝尔蒂取胜,后来吉贝尔蒂又耗时21年雕刻了第二座金色大门,被米开朗琪罗称为《天堂之门》。
2。乌菲兹美术馆:文艺复兴艺术的天堂。收集了文艺复兴早期大师乔托、波提切利、韦罗基奥的杰作,尤其以波提切利的众多名画最为出名。达·芬奇和拉斐尔的一些重要作品也有陈列。全馆收藏作品约10万件。
3。学院美术馆:收藏米开朗琪罗雕塑《大卫》真品,另有非常珍贵的巴洛克绘画。
4。韦奇奥宫:佛罗伦萨共和国时期市政厅,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竞赛之地。大厅内现在是由瓦萨里描绘的战争壁画,另有米开朗琪罗雕塑。每个房间都有装饰。
5。圣洛伦佐教堂:美第奇家族的教堂、府邸和陵墓,陵墓有米开朗琪罗晚年设计的雕塑组《昼》、《夜》、《晨》、《昏》。
6。巴杰罗美术馆:收藏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包括多纳泰罗的《大卫》和其他杰作。
推荐阅读:
《神曲》
'意'但丁(1265~1321) 朱维基译
作为佛罗伦萨的孩子,但丁的诗篇是这个城市神奇想象力的先驱。他在天上地下遨游,同时在人的心灵遨游。他笔下的炼狱中奇特的景象,水晶天上纯美的晶莹,都比任何传教经典更能唤起人的虔诚。《神曲》和小说的开创《堂吉诃德》都是关于孤独的理想者寻找精神天堂的故事,《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中曾经这样评述:“《堂吉诃德》与但丁《神曲》虽然完全不同,但在一个方面有相同之处,像《神曲》一样,《堂吉诃德》也是人类和自然心灵的自由倾诉。”因其孤独,因而引起最多的共鸣。
“若是那下面的人间擅自注意
自然所奠下的基础,服从自然,
那么自然将对人类感到满意。
但你们把一个生来要佩剑的人
硬要他遁入空门,把一个应该
讲道的人硬要他戴上王冠;
你们的足迹就越出正道之外了。“
《意大利绘画史》导言
'法'司汤达(1783~1842) 王道乾译
司汤达仅以他的《红与黑》出名,《意大利绘画史》似乎在国内并未出版,只能在他的另一部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中读到此书的导言。尽管如此,这短短的导言仍然给我们一幅对于那个时代的最好的描述。
那是一个小暴君层出不穷,又接连死去的年代,是有“非凡的才智、假面舞会,谋杀”和“狂热激情”的年代,一个属于天才的年代。司汤达承认那些天才亦正亦邪,但仍然深爱那种心灵的热度无可匹敌。
“这一奇观在意大利曾有辉煌的表现。谁有勇气研究各共和国在这片土地上在文明复兴初始之时对自由的追求,就一定会对这些人物非凡天赋大加赞颂,尽管当时他们确实做错了,但仍然是人类精神最为崇高的追求,这是毫无疑义的。
“这个世纪虽然如此热爱艺术,但不苛求艺术家遵循某些最有把握的方法以取悦于人。传奇故事是吸引青年人的。但重要的是要有欣赏趣味,它可以弥补一切,是不可取代的,我的意思是说,应具备领受绘画中那种强烈快感的能力。”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芬奇论绘画》
'意'达·芬奇(1452~1519) 戴勉译
与其说达·芬奇是一个杰出而卓越的人,不如说他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人。见到过达·芬奇的机械手稿、人体解剖素描和科学笔记的人,无不惊叹于一个人身上竟然能集合如此多了不起的才能。他似乎始终在寻找,很多惊人的计划开了头又扔在一边,很快有了新的兴趣,没时间耽搁,活了67岁仍不足以完成自己想要尝试的众多计划。
看达·芬奇的笔记是一件奇妙而受启发的事,他的论述总是简短明确,如格言警句,充满富有见地的发现,但不解释。达·芬奇的文笔不亚于他的画笔,看他笔下的战争和暴风雨场面,就像见到了那幅他许愿并构思却终究没有完成的大画,引人联想。
乌菲兹美术馆里有达·芬奇的一幅草稿和后人补足的完稿,完稿审慎清晰,但却简单,而草稿的粗糙和神秘若隐若现,让人以为是达·芬奇故意留下余音。
“超乎一切之上的,是他必须使他的精神像明镜一样光洁清静,能像它那样反映摄入其内的物体的五光十色。
“不多才多艺的画家不值一赞……不以同等的爱去爱绘画中之一切的人,就不能多才多艺。
“别为自己找借口,安慰自己,说你能在下一件创作中挽回面子,因为绘画和音乐不一样,不是方生即死的,它将经年累月地证明你的无知。”
《米开朗琪罗诗全集》
'意'米开朗琪罗(1475~1564) 杨德友译
除了伟大的诗人但丁和《神曲》,佛罗伦萨还孕育了另一位诗人——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写过很多诗作,不能算伟大的诗人,却也别有一番韵味。他的诗和他的雕塑有相似的地方,澎湃的情感像是不能容纳,从有限的材质——文字或石头——中喷薄而出。
米开朗琪罗的大部分抒情诗是献给一位美丽的女士维多利亚·科隆娜的,还有一部分是晚年写给衰老、死亡与上帝。他曾说过:“在我的痛苦中,我感到庆幸的是,已经没有人能从我的脸上看出一点我的悲哀或我的愿望了。我不怕妒忌心,也不接受外行人空洞的吹捧。我一个人独自走着没有经历过的道路。”
“既然到处是危害、耻辱和悲哀,
就不如隐身大理石块中沉睡!“
“我多么渴望黑夜。啊,死亡的护卫,
消解灵魂和情感的痛苦疲惫
在舒适中终于制止人的忧虑,
你治愈肌肤,恢复疲弱的呼吸,
拭去泪水,驱散腰酸背痛劳累,
艰苦奋斗的绝望也悄然消匿。“
马德里·小说·公元1588年
西班牙很晚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却一进入就令人震惊。一如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漫长的一千年间,苍凉广袤的大地缠斗于多方势力的角逐,没有强劲的核心。在短暂的一百年间,马德里不仅成为西班牙的核心,更成为跨越大西洋的世界的核心。这变化突然得令人目瞪口呆。如同扯开一道幕布,露出神秘的大门。在拉开的大门外,有全新的世界畅快的风,有令人猝不及防的耀眼的光。一切都成为传奇。在如梦幻般的两代人之内,一个有关冒险的梦像闪电划过所有人的夜空。闪电照亮的地方,是新世界的角落。
今天想起西班牙,能想起足球、纳达尔、斗牛士和弗拉明戈,想起火红色燃烧的一切,想起达利和毕加索,想起疯狂的想象与激情。这是一个热烈而不拘一格的国度,其中的浪漫是一种冒险般的快乐、一种舞蹈般的风情。
历史上黄金的西班牙只是昙花一现。强盛的霸主地位维持了两代,随即日益衰微。如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然而,就在这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他们改变了世界的结构,也改变了自身。在哥伦布之前,西班牙的影响在欧洲都极为有限,但今天说西班牙语的国家占据相当比例。在塞万提斯之前,西班牙几乎很少著名的艺术家,然而今天,西语国度的文学与绘画、歌舞与电影足以傲然全世界,经历数个黄金时代。
这是西班牙命运的气质:用一场冒险,改变世界。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组建了一支耗资巨大的无敌舰队,准备与日益强大起来的英国决一死战。
在这之前,腓力二世是西班牙历史上最辉煌的国王。不仅仅因为他的时代强盛,更因为他个人出身强盛。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和葡萄牙女王伊莎贝拉的儿子,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家族后裔,腓力二世从父系继承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大部分领地,又从母系继承了西班牙,因而他的领土包含了西班牙、低地国家、意大利和西西里——欧洲的大部分土地,以及西属美洲和非洲。腓力二世野心勃勃,宗教狂热,手腕强硬,1557年击败法国军队,1571年击败另一个海上霸主奥斯曼帝国。西班牙经历了近乎霸权的黄金时期。
而与此同时,英国在女王伊丽莎白的统治之下,也处于自己黄金的上升期,在风雨飘摇的内乱之后逐渐找到政治的平稳。伊丽莎白的前任玛丽一世正是腓力二世的妻子,玛丽死后,腓力二世曾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早期的西班牙和英国曾经保持着盟友的关系,共同对抗苏格兰和法国结成的同盟。但慢慢地,当苏法同盟瓦解,英西同盟也从合作变为竞争。经济利益日渐冲突,宗教矛盾凸显,一场战争在浮冰下酝酿。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西班牙和英国的宗教矛盾由来已久。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是英国历史上最任意而为的国王,他先娶了自己的嫂子凯瑟琳,生下女儿玛丽,又厌弃妻子,娶了宫女安妮·博林,生下第二个女儿伊丽莎白。他总共结婚六次,从第一次离婚就奠定了日后深刻的宗教矛盾。凯瑟琳是西班牙阿拉贡公主,天主教徒,受到罗马教廷支持。为了与她离婚,亨利八世不惜宣布成立英格兰圣公会,脱离罗马教廷,与天主教彻底决裂。玛丽即位后,恢复天主教传统。而伊丽莎白取代玛丽之后,又重新宣布新教的统治地位。
在这样反反复复的斗争中,英国始终要面对教廷的压力。教皇始终声称自己高于国王,西班牙是最忠诚的天主教捍卫者,对于异教的战斗毫不宽容。在英国内战中,腓力二世主动赞助英国境内的天主教徒叛变,而伊丽莎白随后也庇护腓力二世统治区的新教徒。随着英国舰队势力增强,海岸线上的冲突逐渐增多。腓力曾经没收英国在尼德兰的所有船只和货物,伊丽莎白也报复式地没收所有西班牙船只。1584年,伊丽莎白驱逐了西班牙大使,腓力也禁止一切英国船只进入西班牙港口。所有这一切,将矛盾越积越深。
1588年,战争一触即发。这将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对决:一个帝国陨落,一个帝国崛起。
在15世纪之前,西班牙从来不是欧洲霸主。伊比利亚最早的历史记录来自罗马征服。西庇阿率领的罗马共和国和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曾在此争夺,罗马的胜利伴随着伊比利亚的臣服。罗马帝国时期,西班牙泛指整个半岛,是罗马境内最普通的行省。罗马帝国分裂之后,西哥特人在比利牛斯山下成立属于自己的王国。穆斯林崛起的时候,伊斯兰帝国绕道北非,侵入半岛,占领了相当大的地区。整个中世纪,西班牙由多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主宰,基督教社会,北非的摩尔人和犹太人,各自占据领土。西班牙文化混合了东方因素,语言中有很多来自阿拉伯。公元15世纪前,西班牙始终在罗马帝国、伊斯兰帝国、诸侯王国的分立中,从未成为统一国度。
1469年,一场神奇的私奔联姻改变了这一切。
15世纪早期,西班牙境内最为强盛的国度有卡斯特王国、阿拉贡王国、葡萄牙王国,还有一些小国和阿拉伯人占据的格林纳达王国。卡斯特王国和阿拉贡王国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尽管时常有寻求统一的力量,但从未真正实现统一。1469年,卡斯特王国的伊莎贝拉公主不顾哥哥恩里克国王的反对,和阿拉贡王国的费迪南王子私订终身,私自出逃,完成婚礼,又联手击败政治对手,将西班牙第一次联合成一个国家。
这是改变西班牙历史的一年,伊莎贝拉和费迪南都是充满个性的人,两位最强硬的君主几乎凭一己之力将散碎的西班牙改造成强大的帝国。上任伊始,他们发动征服,将穆斯林和犹太人在西班牙的势力全部清除,征服格林纳达,以冷酷的决心和强有力的军队,在西班牙实现了民族与宗教的统一;接着,他们创立了宗教裁判所,实施了连罗马教廷都不曾完成的残酷的宗教迫害,将天主教以外的异教徒全部处死,实现了绝对的政教合一的第一步;然后他们开始向世界伸出触角,资助哥伦布的船队,为了传说中东方铺满黄金的土地扬帆起航。伊莎贝尔是有眼光、决心与毅力的女王,她的残酷和她向世界进发的决心构成硬币的两面,构成西班牙令人惊异的崛起和马德里岸边起航的号角。
1492年,就在西班牙境内最后一个穆斯林王国灭亡、20万犹太人被驱逐出境的同时,哥伦布的舰队出发了,经过70天航行到达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从这一年开始到1588年,西班牙的命运彻底改变了,殖民地的贸易给它带来大量财富,腓力二世的领土包含欧洲、北美与北非,成为名副其实的帝国。
这是西班牙最引以为傲的历史。后世对于西班牙的评价常是多种多样、充满理想的简化,在各个时代各不相同。早期对西班牙的批评集中于血腥、渴望权力、宗教僵化;18世纪的启蒙时代,西班牙因其军事实力日益削弱,不再被当作残忍的象征,而被当作傲慢、懒惰和缺乏创造力的代名词;19世纪浪漫主义盛行,强调的重点变为西班牙历史中浪漫、如画的一面,人们去四处寻找异域风情,从西班牙看到异域风情。这些迥异的看法相互缠绕,常常给人截然不同的西班牙的印象。但这不是西班牙的形象多变,而是人们的看法多变。与其说是人们注解西班牙,不如说是西班牙注解不同时代的人们。
西班牙的历史凝结于马德里的街巷。在西班牙成为西班牙之前,每个王国有不同中心。但在西班牙统一之后,没有一个地方如马德里,记下了这个国度那样多荣耀与耻辱、梦想与沧桑。
马德里是西班牙统一后近五个世纪的首都。最初由腓力二世选择迁都于此,时至今日。马德里拥有规模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皇宫的西班牙皇宫,欧洲最富丽的皇宫之一。皇宫是18世纪由卡洛斯三世修建,正方形结构,室内装饰豪华,展示着西班牙王室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巨大财力。皇宫外的广场上有西班牙在统一之前所有小国的国王和女王的雕塑,雕塑姿态丰富,有英勇的将军,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