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

第5章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第5章

小说: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怯懦、萎缩、无能,害怕吃苦,惧怕困难。像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和作为呢?特别是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处处都充满了竞争。“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缺乏独立生存
和生活的能力,是无法适应的。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能站得住脚。

说到这里,不由得使人想起我国东邻日本。日本的学校和家长都特别重
视培养、锻炼孩子们的吃苦精神和生存能力。他们不仅经常组织城里的孩子
到本国偏僻的山区或无人岛“留学”,锻炼生存能力,甚至还由家长自己出
资,飘洋过海,送孩子到中国内蒙古大青山草原做“生存旅行”锻炼。人们
还都记得,就在1992 年暑假,日本有77 名11—16 岁的孩子来到内蒙古大草
原,每人身背20 公斤的背包,每天步行20 公里。每天3 顿饭,从挖坑、砌
灶、埋锅、检柴,到做饭做菜,都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晚上在野外宿营,
还要由孩子们自己动手支帐篷、挖厕所。路上,有个日本孩子感冒发烧,随
行的中国辅导员建议让那孩子离开步行的队伍,直接乘车先去目的地。带队
的日本老师却不同意。他说:”这孩子现在虽然有病,但更重要的是意志力
的问题。”中国辅导员说:“怕万一出了事,不好跟家长交待。”日本老师
却说:“如果让这孩子半途而废,回到日本后,更不好向家长交待。即使万
一真的出了一点点事,相信家长也是会理解的。”中国老师让那孩子坐车,
他怎么也不肯。他悦:“我就是来锻炼的,当逃兵多耻辱!我挺得住,一定
要走到底!”

日本孩子到中国参加这样的活动,是家长自愿自费。他们不是送孩子到
中国的大城市或风景区参观旅游。而是自觉自愿地“花钱给孩子买罪受”。
日本家长的这个举措,是很有远见的。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使之
在困难的条件下能够生存,这样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发展、开拓、进取和竞争的能力。

日本孩子父母的眼光和做法,很值得我们中国做父母的深思。为了孩子
将来的幸福,为了使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为了把孩子们造就成建设祖国的
栋梁之材,我们应当创造条件和机会,放手让孩子经受锻炼和磨难,培养他
们吃苦和生存的能力。要知道,吃苦和生存的能力,也是成功和成材的资本,
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知识还重要。我们千万不能忽视。

这些孩子究竟缺什么?——谈自我克制能力的培养

近来,各地有不少家长和教师反映孩子私拿家里或别人钱物的问题。孩
子出了这种事,家长生气、恼火。有的家长一气之下,把孩子痛打或痛骂一
通;有的则“坚壁清野”,把家里的钱和值钱的东西藏掖起来,像防备小偷
那样;也有的以多给孩子零花钱的办法满足孩子的贪欲。这种种措施,虽然
能在一时一事上起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
使孩子的毛病发展得更加严重。

有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并不是像某些家长所想象的那样:“是
因为孩子小,不懂得这样做是错误的。”除非是很小的孩子,大多数孩子是
知道这样做不对,是不允许的。要不为什么要“私拿”,要背着家长或别人,
生怕别人看到和知道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私拿家里的钱物,是因为家里的
钱乱扔乱放,家长心里无数,藏掖得不严。这也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并不是
所有看到家里钱物的孩子都私自去拿,他们知道需要钱物时应向家长要,或


经过允许。至于以为孩子私拿家里或别人的钱物,是因为平时给的零用钱太
少,这也是一种糊涂认识。

我认为,那些私拿家里或别人钱物的孩子缺少的不是钱,不是物,而是
人人都需要具备的自我克制能力。

所谓自我克制能力,就是自己能自觉而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
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动,把自己的情绪、欲望和行动完全能置于自己的
理智支配之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我克制能力是一种意志品质,这是一
种比较复杂而高级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人人都必须具备的。没有或
缺乏这种心理品质,情绪不能调节,欲望不能控制,行动不能约束,是很难
适应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很容易做错事,做使自己后悔莫及的事,甚至
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做错事,做蠢事,往往并不是不知道那样做是
错的,而是由于缺乏自我克制能力,不能有效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做出了自
己原本并不想做的事情或自己明明知道是不该做的事。那些私拿家里或别人
钱物的孩子所做的事,多数属于这种情况。

不是吗?你若问那些私拿家里或别人钱物的孩子:“你知道这样做是不
时的吗?”他们会回答:”知道。”“知道不对,为什么还拿?”他们最后
会说:”我管不住自己。”

所谓“管不住自己”,其实质是缺乏自我克制能力,不能有效地控制自
己的物质贪欲和约束自己明知是错误的行为。他们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主
要是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未能抵制外界的诱惑。

现在,有些孩子犯了私拿家里或别人钱物的错误,这种错误虽然是发生
在孩子身上,但是根源还是在家长那里。我并不是说都是家长自身行为不检
点或品行不好而言传身教所致,而是说现在的家长很少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
品质,训练孩子的自我克制能力。现在,不少家长都反映孩子很任性。“任
性”是什么问题?就是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是缺乏意志品质的表现。所谓“任
性”,就是客观上不允许或有害无益的事,非要坚持做不可。这种毛病,不
是孩子天生就有的,也不是父母遗传下来的,而是由于平时家长对该子娇惯
溺爱、百依百顺、任其为所欲为的结果。孩子养成了任性的毛病,客观上不
允许做的事,无益有害的事,明知是错误的事,他还非做不可,这肯定要碰
壁,要出问题。

有些做父母的,无原则地心疼孩子,生怕孩子受委屈、遭磨难、有痛苦,
平时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要星星不给月亮”,有什么要求和需要都不
加区别地一概给予满足,从来不做一件违逆孩子意愿的事似乎孩子的要求和
需要都是天然的合理。我们应当清楚,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提出的要求和
需要,有的是正确、合理、有益的,有的则是不正确、不合理、有害的,该
满足的满足,不该满足的则应该断然拒绝。拒绝孩子不正确、不合理,有害
的要求,暂时会使孩子受一些委屈,但从长远看,是有益处的,以后可以少
遭磨难,少忍受痛苦。因为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一切钱和物,都不是完全给
孩子准备的,不是任意由他们支配的。孩子在家里可能可以支配一切,但到
社会上,到群体里,不可能支配一切。

要纠正孩子私拿家里或别人钱物的毛病,除了要晓之以理,给孩子讲清
问题的性质和危害,批评他们的错误以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造条件,有
意识地培养训练自我克制能力,要舍得让孩子受点委屈,鼓励他们做一些不


愿做但很需要做的事,教育他们不做想做但不允许做的事。自我克制能力不
是单靠说教就能形成的,必须要靠平时的实践锻炼。

“成由俭,败由奢”——谈节俭习惯的培养

近来,在大中小学生中间,出现了一种“摆阔”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
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教师的关注,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然而,有的
家长却认为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讨论这种事是“小题大做”,对此,
很不以为然。

学生“摆阔”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组织学生讨论“摆阔”现象,以明
辨是非,也不是什么“小题大做”。学生中“摆阔”虽不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但其影响却相当大。因为“摆阔”,就是讲究排场,显示阔气。要“显示”
阔气,那就不单纯是自己享受,往往也请别的学生分亨自己的“阔气”,比
如请同学下馆子、喝好酒、抽好烟、听歌、唱卡拉OK 等。这样,受不良影响
的就不仅仅是“摆阔”的一个学生了。

学生“摆阔”,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责任在家长。因为学生并没有工
资收入,学生“摆阔”用的钱,是家长提供的。即或是学生自己通过勤工俭
学挣来的钱,不是用在学习或日常生活必须的消费上,而是在吃喝穿戴上有
意“显示”自己的“阔气”,这当然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但主要是受学
生家长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要减少以至杜绝学生“摆阔”的不良现象,
家长要首先提高认识,端正自己的价值观“摆阔”表面是显示自己的“阔气”,
其实质所反映的是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我们不是“苦行僧”,物质条件好
了可以享受,这当然也包括家庭物质生活水平高的学生。但刻意追求享受,
有意“显示”阔气,就是有点庸俗了。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
所着力追求的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显示的应当是自身素质的高
水平。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标准和期望要求,也应当是如此。然而,有的家长
由于价值观念上的偏颇,或庸俗的攀比思想作怪,在孩子要钱和花钱的问题
上缺乏必要的限制,放任自流,有求必应。这就有意无意地助长了某些学生
图虚荣、摆阔气的意识,使之恶性膨胀。

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古人说:“成由俭,败由
奢。”凡是在学业和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一般都是生活很俭朴,能够忍
受贫穷,即或是有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不刻意追求享受,更不会有意“显
示”自己阔气;而凡是在事业上一事无成,特别是身败名裂的人,无一不是
由于在物质生活上过分追求奢侈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因此,自古以来,有许多很有远见卓识的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对子女要
求相当严格。比如,宋朝有一个宰相叫张文节,按他的俸禄收入来看,完全
有条件让子弟和家人生活水平更高一些。然而,他的家人穿的是平常的衣服,
吃的是平常的饭食,住的是不蔽风雨的房子。有人对他这样做很不理解。他
却说:“按我现在的收入,是完全可以使家人子弟享受荣华富贵。但是,‘由
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任家人子弟享受,将来我的收入一旦减少、
他们会很不适应,在精神上要经受很大的磨难,弄不好还会出问题。”司马
光称赞张文节是“大智大贤,深谋远虑”。的确,张文节想得很深,青得很
远。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家长如果对学生“摆阔”的问


题掉以轻心,放任自流,一旦形成恶习,问题严重到连你都看不惯或忍无可
忍的程度,再想纠正,恐怕会是像王阳明所说的那样,“习与性成,则严师
益友不能劝勉,赏重罚不能匡正矣”;又像颜之推所说的那样,“捶挞至
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社会上那些犯罪青少
年,一般都是由于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走上邪路的,家长们不能不从中
汲取教训。

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是人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追求物质的拥有、
支配和享受,还是追求事业的成功和对社会的贡献,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价
值观。而价值观对人来说,就像是一根“指挥棒”,指挥着人前进的方向;
价值观又像是驱动器,促使人朝某种人生目的去追求。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
的孩子将来能够成才,成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假如
孩子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的时候,就跟别人比的不
是思想进步和知识学习,而比的是生活上的“阔气”。那在争取思想和学业
的进步上,就不会有多少投入,不可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家长希望
孩子成才的愿望就会成为泡影。

家长对于孩子“摆阔”的现象,不能熟视无睹,掉以轻心。应当限制孩
子过分的物质消费,教育孩子节俭朴素,树立“安贫乐道”的思想;创造条
件,引导孩子在思想、学习上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在这方面,日本学校的做
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学生上学,一律都要穿校服,不允许穿家里提
供的其他服装;所有学生都要在学校统一用餐,不允许从自己家里带饭吃;
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旅游,由学校统一规定带多少钱,不允许任意多带,如若
发现学生所带的钱超过了学校规定的数目,教师就要没收。学校之所以要这
样做,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不同,有的很富有,有的较贫穷。是为
避免孩子们在学校里比”阔气”,富有家庭的子弟为自家的富有而自傲,贫
穷家庭的子弟因家境不好而自卑。当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时候,只能显示思
想、学习、纪律、作风上的差别,以便促使孩子们在这些方面比、学、赶、
帮、超。因此,他们努力创造这样一种环境,不允许有显示由于家庭生活条
件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他们的这种做法有很强的教育意识,很值得我们中
国的父母深思。

常言说:“严是爱,惯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
面,不能迁就放任,娇惯溺爱,要严格要求,要舍得让孩子吃苦,坚决制止
孩子“摆阔”。

让孩子当当家——谈在实践中体验

现在,不少的孩子有好花钱的毛病,你给他多少都不够,还总是向你要
钱,要钱,要钱。在他们眼里,似乎父母的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孩子要是养成了奢侈的不良习惯,长大了可怎么办?许多父母为此很发愁。

跟小孩子讲艰苦朴素的大道理,他们听不懂:给他们讲过去的优良传统,
他们又不爱听。这事的确是不太好办。我想跟家长们谈谈我教育孩子的做法,
供大家参考。

我的女儿,小时候跟现在许多好花零钱的孩子一样,也是见什么要买什
么,你不给她买,她就又哭又闹。我和她妈对她说:“这个月咱们家没钱了,


下个月再给你买。”听我们这样说,她常常是突然当众大声嚷嚷道:“总说
下个月、下个月,你们是抠门儿大将!”闹的我们夫妇是哭不得恼不得。

现在,女儿已经参加工作,每月的收入比我这个大学教授还要多。可她
生活上却很节俭,从不乱花钱、追什么时髦。

那么,她是怎样养成这种良好习惯的呢?除了平时我们做父母的言传身
教以外,在她刚上小学不久,我们让她当了一段时间的“家”,给了她深刻
的教育。

我们也是经过了不少次失败的教训,才想出了这个办法。一天,我们把
女儿叫到跟前,跟她说:“从今天起,让你当家。你管着我们全家的钱,我
们手里一分钱也不留,花钱就向你要。你看怎样?”她一听,高兴得差点要
跳起来。她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把收入的钱和支出的钱都一笔笔记在本子上。
我们每花一笔钱,都要向她报帐。她俨然就像一个小“管家”,记得可认真
了。

发了工资,先给在老家的奶奶寄生活费,买米、面、油、盐、酱、醋,
每天要买菜,有时候还要买鱼买肉。。记帐、算帐、结帐,成了她每天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